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一、教学计划(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2专业代码:580201(二)对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2专业代码:580201(三)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2学制:全日制五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一般机械结构的设计能力,掌握机电产品的结构和原理,解决一般设计、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生产线或机电产品进行维修、维护与管理能力;利用现代加工设备、加工方法,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检测能力的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并能取得中、高级电工及钳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五)人才培养规格或职业能力描述具备相当于大专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英语笔译基本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CAD绘图、机械加工技术、电工基本操作技术,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程序设计和操作等先进技术,并且获得一、两个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应的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能胜任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的各项工作。1. 基本知识要求(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机电设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5)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设备管理、经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2基本素质要求(1)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政治敏锐力较强。(2)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人际关系。(3)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5)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进行创新。3基本能力要求(1)具有对常用数字控制设备的使用调试、加工编程、养护维修的能力。(2)具有分析和排除数字控制设备一般故障的能力。(3)具有对一般的专用机械和工艺装备及其电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4)具有对一般模具的基础设计与制造、安装、调试能力;掌握钳工、焊工及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5)具有计算机运用技术的初步能力。(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图形表达能力和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六)课程结构框架工作任务 课程设置职业能力思想品德素质 1、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形势与政策5、毛、邓、三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懂得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人文素质1、体育2、就业与创业教育不断提高身体素质,造就健美的体魄; 接受心理保健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社会适应性; 信息技术素质1、计算机基础2、英语3、语文4、数学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接受英语的学习,提高外文技术信息处理能力,有获取信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初步具备电气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文化基础1、机械制图及CAD2、工程力学3、机械制造基础4、机械设计基础5、模具设计与制造6、CAD/CAM应用7、液压与气动技术8、电气控制与PLC技术9、电工电子技术10、单片机11、机床夹具12、机电设备维修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应用等;掌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等;掌握机电设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机床夹具、机电设备维修等。应用技术素质1、钳工实训2、车工实训3、单片机实训4、PLC实训5、电工电子实训接受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培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中高级电工、中级车工、中级钳工等培训。(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1)经济与政治教学要求: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能够使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打好经济理论基础。(2)法律与思想道德品德修养教学要求:讲授法律的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掌握法律的基本常识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法,懂得如何遵守法、用好法。(3)就业与创业教育教学要求:掌握道德和职业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宏观调控、职业道德的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前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准备。(4)语文教学要求:加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商业应用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5)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英语教学要求:五年制高职英语的基本内容,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7)体育教学要求:依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增加形体训练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体质。2. 专业主干课程主干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电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CAD/CAM软件应用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训、AUTOCAD等。(1)机械制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正轴测投影的基本方法、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的读图与测绘、装配图的识读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等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以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机械制造基础 基本内容:将“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原理及测量”、“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制工艺”优化组合为“机械制造基础”。主要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刀具、夹具、量具、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安排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实训环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3)电工技术基本内容: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安全用电知识,讲授工业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4)机械设计基础基本内容:由“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优化组合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部分重点讲授静力学、材料在拉、压、弯、扭、剪等典型变形下的力学性能及强度校核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部分重点突出机构原理、运动分析,机械零件的结构要素、工艺要素、零件的强度概念等。 安排中等复杂机械拆装、测绘等实训环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为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5)CAD/CAM软件应用基础基本内容:主要介绍CAD/CAM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与制造的一般技能。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较强的绘图技能;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6)课程设计教学要求:每学期结束时,最后三个周要将理论课学习要写出相关报告总结,技能强化课的学习需完成一个项目制作,理论实践相结合,用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7)电机拖动基本内容:主要介绍了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性能及相关的计算,简要介绍了单相异步电动机、同步电机和控制电机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电动机容量选择的基本知识及电机、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知识,并且还介绍了与基本理论相关的电机与拖动实验。教学要求:能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学会查阅手册,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使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运放、集成稳压器、门电路、触发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及七段译码器等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子线路进行实验;能准确读取数据、观察实验现象、绘制波形曲线;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写出整洁的、条理清楚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8)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项目(电动机长动、正反转、Y-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及故障维修方面的技能,及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系统(机床、电梯、生产线等)的分析、编程、操作调试及故障维修等方面的技术及理论知识。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器元件的检测与选用,掌握电气线路的安装接线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能分析并排除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常见故障,能独立编制较复杂的 PLC 应用程序并能独立设计简单的 PLC 应用控制系统。课程内容设计上与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技能要求相融通,帮助学生获得中级或高级电工、维修电工技能证书。(八)教学时间安排及授课计划安排1教学时间安排内容周数学年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及专门化集中实训)复习考试机动假期全年周数一36221252二37221253三36221252四37221253五36221252六七说明:上表仅供参考,视专业性质和特点,灵活安排。2授课计划安排依据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行动领域,根据职业认识及成长规律递进原则,形成学习领域课程安排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 分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周数/周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12345678910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公共基础课公共必修课1入学教育1 1周2军训2 2周3劳动课1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04 1*201*201*201*205体育32016 2*202*202*202*202*202*202*202*206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1608 2*202*202*202*20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608 2*202*202*202*208英语56028 4*204*204*204*204*204*202*202*209语文40020 4*204*204*204*202*202*2010数学32016 4*204*204*204*20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4%公共选修课1计算机文化基础1608 2*202*202*202*202毛、邓、三804 4*203形势与政策201 1*204就业与创业教育402 10学时1*2010学时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课1机械制图804 4*202AutoCAD8044*20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608 4*204*20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608 4*204*205机械设计基础804 4*206气动与液压技术603 3*207PLC编程与应用技术603 3*208UG软件应用技术基础1206 6*209微机原理及单片机804 4*20小计(占总课时比例)50%专业(技能)方向课1钳加工工艺及技术训练1608 4*204*202车(铣)加工工艺与技术训练1608 8*203电工电子技术训练804 4*204社会实践3 24周5课程设计4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0%专业选修课1模具设计与制造44*202物理1608 4*204*20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603 3*204工程力学603 3*20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160824周其他课程12小计(占总课时比例)周学时及学分合计3940251总学时3940说明:1.授课计划安排表为基本格式,适宜于实行学年制的专业。实行学分制的专业,表格可另行设计。2.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包含课程内理实一体化的技能实训或集中实训的时间。二、课程(项目)教学标准微机原理及单片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涉及到单片机的原理结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调试运行等专业知识。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学好这门重要的专业课,对学生今后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职业技能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发展。(2)了解单片机相关的基本术语。(3)了解单片机C语言编程时开发工具的使用流程。(4)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及与之相关的外围电路。(5)掌握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6)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其片内资源结构、接口技术。(7)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1)能利用单片机原理解释单片机技术在电子和自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实例。(2)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3)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3、素质目标(1)掌握高级技术人员的基本实践技能,能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2)通过对单片机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3)提高职业基本素质,为以后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三)参考学时本课程参考学时为 72 学时。(四)课程学分 本课程共计 4学分。(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单片机基础知识l 教学内容:1.单片机概述2. 51单片机引脚与内部结构 3. 51系列单片机外引脚功能4. 51单片机内部结构5单片机仿真与编程软件介绍及51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6. 51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l 教学要求:1.以单灯控制设计为例,掌握单片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2.以单灯控制程序为例,掌握PROTUES和KEILC51两个仿真软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案例教学法202流水灯控制l 教学内容:1.利用软硬件设计控制端口上的8个灯从左到右依次点亮2. 利用软硬件设计控制端口上的8个灯从右到左依次点亮3. 利用软硬件设计控制端口上的8个灯按照设计好的亮灯表格依次点亮l 教学要求:1.掌握单片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2.掌握PROTUES和KEILC51两个仿真软件3.掌握汇编语言知识点和相关语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案例教学法123数码管静态与动态显示控制l 教学内容:1.利用软硬件设计控制端口上的7端数码管以静态方式点亮2. 利用软硬件设计控制端口上的7段数码管以动态方式点亮l 教学要求:1.掌握7段数码管的显示原理与结构2. 掌握静态显示与动态显示的显示原理、结构、区别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84步进电机控制l 教学内容:1.步进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及分析;2.利用软硬件设计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反转l 教学要求:1.掌握直流电动机“正停反”控制原理及分析;2.掌握步进电动机“正反停”控制原理及分析;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85A/D和D/A转换电路l 教学内容:1. 数字转换成模拟的原理,结构及分析2.模拟转换成数字的原理,结构及分析。l 教学要求:1. 掌握数字转换成模拟的原理,结构及分析2.掌握模拟转换成数字的原理,结构及分析。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86用定时器的电子钟(秒表)l 教学内容:1.单片机定时器原理及分析;2. 利用定时完成秒表的制作l 教学要求:1.掌握单片机定时器原理、结构、分析及应用;2. 掌握秒表的制作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87一键多功能键盘控制设计l 教学内容:1.键值的原理,应用及分析2.不同的功能模块放置在一个键上l 教学要求:1.掌握键值的原理,应用及分析2.掌握不同的功能模块放置在一个键上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8(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2)课堂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集合,以单片机本身资源的应用为主线,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演示、仿真,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 评价方法该课程的考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各占总评成绩的 40%和60%。期末考核采用统一考试形式,以本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过程性考核依据为各单元综合实训完成情况。3. 教学条件理论授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配备单片机实验室, 配备单片机实验所用的教学实验器材。4. 教材编选建议选用教材: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主编:李明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电气控制及PLC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电工技术和电机拖动的后续课程。它是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具有对工厂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基本环节设计、分析与故障排除的专业能力;具有对PLC控制系统进行I/O分配与系统程序设计的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合作共事、随机应变的关键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自动化控制高技能人才,实现“为了行动而学习”的教学目标。(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l )熟练应用基本指令和步进指令是PLC编程的基础 ;(2) 功能指令:现代工业控制的许多场合需要数据处理,因而PLC制造商逐步在PLC中引入功能指令,用于数据的传送、运算、变换及程序控制等功能。 2、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检修;(2)掌握PLC的工程应用、维护和使用以及PLC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应用及数控机床电气分析与维护。3、素质目标(1)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2) 形成具备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3)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4)具有热爱科学、积极创新的精神;(5)具有敬业爱岗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三)参考学时本课程参考学时为 72 学时。(四)课程学分 本课程共计 4学分。(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电气控制系统l 教学内容:1. 常用低压电器2. 基本电气控制线路l 教学要求:1. 掌握配电电器相关知识2.掌握控制电器相关知识3.掌握继电器相关知识4.掌握无触点电器相关知识5.掌握直接起动控制线路6.掌握降压起动控制线路7.掌握制动控制线路8.掌握调速控制线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案例教学法202基本指令系统l 教学内容:1. 三菱指令系统2. 基本指令的编程l 教学要求:1.了解PLC产生及特点2.了解三菱PLC的软硬件3. 掌握三菱PLC的工作原理4.掌握梯形图与指令表之间的转换5. 能用基本指令进行相应的编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案例教学法163步进指令系统l 教学内容:1. 状态转移图及步进指令2. 步进指令的应用l 教学要求:1.掌握步进指令与状态转移图的关系2.掌握步进指令的编程方法3.掌握单流程的编程方法4.掌握选择性流程的编程方法5.掌握并行性流程的编程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84功能指令系统l 教学内容:1. 功能指令介绍;2. 功能指令应用l 教学要求:1.了解功能指令的基本规则2.了解功能指令的用法3.了解功能指令应用中的注意事项4.熟悉程序流转指令5. 熟悉传送与比较指令6.熟悉算术与逻辑运算指令7.熟悉循环与移位指令8.熟悉数据处理指令9.熟悉高速处理指令10. 熟悉方便指令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8(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分段式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如果一些工作任务没有在生产车间进行的条件,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进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产性实训车间,可以通过仿真操作进行。通过学习型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的PLC编程与电气故障诊断排除能力。(3)紧密结合工程机械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工程机械发动机故障诊断的要点。(5)教学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2. 评价方法(1)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考核要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在工作任务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学生都要对各个项目开展过程进行总结,完成项目报告并汇报,采用项目实训报告和工作单的形式增加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过程性考核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少于60%。(2)学期末设置期末考试,对课程重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重在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教学条件理论授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配备PLC实验室, 配备PLC实验所用的教学实验器材。4. 教材编选建议选用教材: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教材,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主编:王兆明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电工电子实训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业模块。学生完成本标准所规定的实验,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实验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实验、实训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做准备。(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工电子仪表、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正确使用与维护;(2)掌握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3)理解常用电工电子电路和简单电子整机电路的分析、检测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4)掌握电子电路安装的工艺知识。 2、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2)能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设备方框图,并能根据原理图绘制简单印刷电路;(3)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及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4)能按电路图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单元电子电路、简单整机电路;(5)处理电子设备的典型故障。3、素质目标(1)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操作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三)参考学时本课程参考学时为学时。(四)课程学分 本课程共计学分。(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万用表的使用l 教学内容:万用表测电流、电压、电阻l 教学要求:会用万用表测电流、电压、电阻并读数在电工电子实验室用万用表测电流、电压、电阻。2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和电位测定l 教学内容:1、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l 教学要求:学习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验证基尔霍夫定律。通过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测量加深对电位、电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通过实验加强对参考方向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在电工电子实验室用万用表测电流、电压,通过电路中各点电压、电流的测量,验证基尔霍夫定律。3叠加定理验证l 教学内容:1、用实验测电流、电压2、验证叠加定理l 教学要求:进一步学会用实验测电流、电压。验证叠加定理正确性。在电工电子实验室用万用表测电流、电压,通过电路中各点电压、电流的测量,验证叠加定理定理。4三相电路l 教学内容:1、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l 教学要求:了解星形连接时中性线的作用。验证对称负载的三角形连接时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5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l 教学内容:1、 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l 教学要求: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6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连续运行控制l 教学内容:1、点动、连续运行控制的电路原理。2、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电动机接线盒的连接方式。l 教学要求:掌握点动、连续运行控制的电路原理。掌握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动机接线盒的连接方式。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7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l 教学内容: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其调整、使用的方法l 教学要求: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调整、使用的方法。学会用万用表粗测二极管、三极管的管脚,并判定其好坏。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8低频单管电压放大电路l 教学内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l 教学要求: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掌握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函数发生器、万用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9直流稳压电路l 教学内容: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l 教学要求:比较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的特点。了解稳压电路的组成和稳压作用。熟悉集成三端可调稳压器的使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集成门电路l 教学内容:常用门电路的逻辑功能l 教学要求:验证常用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掌握四种常用集成门电路对信号的控制作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中心,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2. 评价方法实验成绩由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两部分组成,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组成实验成绩。3. 教学条件在电工电子实验室, 配备实验所用的教学实验器材。4. 教材编选建议选用教材:电工电子实训指导书教材,自编教材,主编:宋仑UG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UG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数控应用与维护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AutoCAD平面绘图、数控编程技术(含工艺)等基础知识后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学生了解三维数字建模和计算机辅助编程的重要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UG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工程制图、装配、二维线框铣加工、平面铣加工、三维定铀铣加工、点位加工、多轴加工及UG软件的机床后置处理技术和程序仿真验证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了解CAD/CAM的基础知识,具有CAD/CAM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UG软件进行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为适应机械产品三维设计及加工等岗位作准备。(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的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为载体,使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专业技术等,培养学生具备产品设计与加工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1、知识目标(1)了解UG软件三维数字建模的相关知识;(2)了解UG软件装配设计的相关知识;(3)了解UG软件工程图的相关知识;(4)了解UG软件自动编程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1)能使用UG软件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工作;(2)能使用UG软件完成较一般机电产品的自动编程,并能生成后处理程序。3、素质目标(1)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2)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3)良好的工程意识。(三)参考学时本课程参考学时为 72 学时。(四)课程学分 本课程共计 4学分。(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轴套类零件三维建模l 教学内容:文件操作:新建、保存、关闭文档,视图操作等;工具条及命令的定制;点构造器及矢量构造器的应用;基本体素特征的创建:长方体、圆柱、圆台等;特征操作:布尔运算、倒斜角;部件导航器的使用;WCS坐标系的变换;基准特征的创建:基准l 教学要求:1了解新建、保存、关闭文档2了解旋转、平移、缩放视图3了解定制工具条定制4了解使用点构造器及矢量构造器5了解创建基本体素特征了解布尔运算、倒斜角等特征操作.了解使用部件导了解WCS坐标系的变换.了解创建基准特征.了解创建与定位孔、键槽等成型特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2盘盖类零件三维建模l 教学内容:基本曲线的创建:直线、圆、圆弧、修剪、圆角;对象变换操作;扫掠特征的创建:拉伸、回转;特征操作:实例特征、边倒圆;分类选择;隐藏/非隐曲线创建:多边形、椭圆、偏置曲线藏;样条曲线创建与编辑;扫掠特征的创建:沿导引线扫掠、管道l 教学要求:1. 了解创建基本曲线2. 了解对象变换操作3. 了解拉伸扫掠特征创建了解圆角创建4. 了解创建多边形、椭圆、偏置曲线5. 了解回转扫掠特征创建6. 了解实例特征、边倒圆特征操作7. 了解创建割槽成型特征8. 了解使用分类选择器9. 了解隐藏/非隐藏对象10. .了解创建与编辑样条曲线 了解创建沿导引线扫略、管道扫掠特征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为中心,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163叉架类零件三维建模l 教学内容:草图创建;草图操作;图层设置;特征操作:拔模、修剪体、实例特征、片体缝合;曲线编辑:分割;成型特征的创建:有界平面、片体加厚l 教学要求:1. 了解建立草图对象2. 了解约束草图对象3. 了解设置与应用图层4. 了解拔模、镜像体特征操作5.了解编辑草图6.了解镜像特征、修剪体特征操作7.了解分割曲线操作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4箱体类零件三维建模l 教学内容:特征操作:抽壳、抽取、分割面;成型特征的创建:圆台、凸垫;建模技巧l 教学要求:1. 了解抽壳、抽取特征操作2. 了解创建圆台、凸垫成型特征3. 了解分割面特征操作4. 了解创建文本5. 了解定向操作视图了解综合运用建模技巧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UG CAMl 教学内容:MCS(加工坐标系);加工几何体;型腔铣加工参数;型腔铣加工特点;非切削参数;刀具路径模拟及后处理;自动进刀/退刀方式IPW(残余毛坯);型腔铣二次开粗;安全平面的设置;参考刀具;拐角余量粗加工平面铣加工参数;平面铣加工的特点固定轴曲面轮廓铣的特点;刀轴与投影的概念;区域铣削驱动的创建;定向陡峭区域的概念;主要切削参数机床控制的概念及后处理方法; l 教学要求:1.了解做加工前的准备工作2.了解创建MCS(加工坐标系)3.了解创建加工几何体、刀具组、加工方法组4.了解设置型腔铣加工参数5.了解设置非切削参数了解6. 了解设置刀具路径的显示7.了解刀具路径模拟及后处理8.了解设置自动进刀/退刀方式9.了解创建型腔铣二次开粗10.了解设置安全平面1. 了解创建平面铣加工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榜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项目课程指导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提前给每组发放项目任务书。任务书要明确教师讲解(或演示)内容及时间安排,学生应准备的知识、讨论的内容及时间、完成的训练内容等。其次,指导教师将工作任务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且以分组的形式对工作任务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指导教师围绕项目或模块的工作任务需要来安排理论教学,并且进行知识的拓展。要尽量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2. 评价方法本课程的评价方案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考评,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平时考核中结合学生互评部分给出平时成绩,建议平时考勤占10%,过程考核占50%,期终占40%。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UG软件应用能力;;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考核按照各项目分开并现场考核。序号课题(项目)案例数(项目数)现场考核分数1轴类零件造型420分2盘盖类零件造型220分3叉架类110分4箱体类1205综合一130合计100分(1)各项目考核:职业素质(占10%);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实验结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40%);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小组完成,占10%);3. 教学条件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一个专用UG实训室和供学生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每人使用一台电脑;实训室配备一台投影仪、一台交换机和相关教学软件。四轴加工中心,现场分组实施时需两位老师,实训老师负责指导机床操作。4. 教材编选建议选用教材:UG NX项目化应用教程教材,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主编:陶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分四大类:第一类为电路分析基础,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分析和正弦电路分析。第二类为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