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真题体验亮剑高考8.1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真题体验亮剑高考8.1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真题体验亮剑高考8.1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真题体验亮剑高考8.1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真题体验亮剑高考8.1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深度阅读指导真题体验亮剑高考一、(2016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画马是此诗描绘的重点,此诗略写画玉花骢的过程,详细描摹曹霸画出的马的神妙。B.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俊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C.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对比强烈。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D.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E.此诗以平淡的笔调描写曹霸画马,写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解析】选AE。A项, “略写”有误,此诗细腻地描写了画玉花骢的过程。E项,“平淡”有误,应该是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之极。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写曹霸画技的内容,那么前面都应是铺垫的内容。答案: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二、(2016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11分)内宴奉诏作曹翰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不以雕章琢句取胜,却传达出曹翰作为宋初名将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B.这首诗写得充满阳刚之气,句式整饬,抚今思昔,涌动心中的是不知老之将至的哀叹。C.诗的颔联写过去曾经勇披铠甲赴国难,为国出力,宝刀相伴满豪情,夸耀了往日的功劳。D.诗的颈联中“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E.这首诗今昔对比,叙事抒情,写作者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英雄却无用武之地。【解析】选BC。B项,“不知老之将至的哀叹”有误,此诗抒发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C项,“夸耀”有误,应该是表明了年轻时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解析】题干说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答案: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三、(2015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残 春 旅 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是诗人客居闽地时而作,虽然当时唐朝已亡,此诗却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B.这首诗开笔处写出了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忆咸京”三字,成为全篇枢纽,领起以下三联。C.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构思巧妙,实写皇都美好春光,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D.这首诗的颈联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之中,周边环境美好,诗人可得一时的悠闲、暂时的满足。E.全诗由旅舍、残春总起,三、四句承残春,五、六句承旅舍,七、八句收束来照应全篇,结构严谨,脉络清楚。【解析】选CD。C项,“实写”有误,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是虚写。D项,“诗人可得一时的悠闲、暂时的满足”有误,应该是客中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用诗来表达悲愤、寂寞的情怀。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诗后两联通过赋诗、喝酒、拂官帽、拭朝簪等细节表达丰富情感,表达了作者客居馆舍中的寂寞、借酒浇愁的悲愤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颈联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是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基调悲凉。该诗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加固训练】(2017北京卷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11分)晓 行 巴 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树杪:树梢。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E.“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对巴峡一带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选CE。C项,“登高万井出”里的“井”字,考查古今异义,“井”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并非选项中的万亩良田。万井:千家万户。诗人登高远眺,看见的应该是千家万户的场景,而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而且巴峡地形以丘陵、山地居多,很难有万亩良田出现。E项, “对巴峡一带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有误,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解析】可找出所比较诗歌或诗句的意象,然后根据这些意象的特点推断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王维诗歌中“浣女”“鸡鸣”“水国舟市”等意象,给我们以安宁祥和之感,而郦诗的“猿鸣”,杜诗的“玉露”“枫树”等意象,则给人以凄凉之感,同样是表达思乡之情,王诗是哀而不伤,而郦诗和杜诗则是充满着愁苦悲伤之情。有了这样的理解,便可解答此题。答案:(1)运用意象:王维的诗歌中,运用“浣女”“鸡鸣”“水国舟市”“山桥行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