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教学计划.doc_第1页
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教学计划.doc_第2页
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教学计划.doc_第3页
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教学计划.doc_第4页
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梧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系2009级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一、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原则,培养具有科学、民主、法治信念,坚实的电子政务理论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系统地掌握了电子政务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相关政策,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通晓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管理和政治管理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我国的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及相关的方针、政策,了解电子政务的理论前沿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3.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培养较高的电子政务实践能力,能较快适应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管理和社会团体的政务和法律工作;4.具有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6.具有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熟悉计算机操作;7.熟悉东盟事务,了解东盟法律;三、学历与修业年限本专业为本科学历,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学分制,可在3-6年完成学业。四、隶属学科门类 行政管理专业隶属于公共管理类五、相近专业 本专业的相近专业为政治学及行政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六、毕业学分要求及条件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2、必须修读完培养计划规定的167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包括实践性环节21学分,学生必须在全院公共任意选修课中至少选6个学分(艺术类课程至少选修1学分)。其他毕业条件参见梧州学院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七、学位授予学科门类及条件本专业学生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位授予的具体条件按照梧州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执行。八、课程结构及教学计划表1法律与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计划总表2法律与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选修课程计划表3法律与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学分及学时分配表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政府工作见习、社会调研、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十、主要课程及其简介1. 主要课程:政治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 2.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理论讲授时数:60学时;实验实训时数:8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主要介绍管理的主要职能,管理的主要理念、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环境、组织类型及其结构、管理的类型、管理计划、管理控制、管理中的激励、组织沟通等。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管理理论,为后面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使用教材:张康之、李传军主编:一般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主编: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课程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理论讲授时数:60学时;实验实训时数:8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内容主要介绍国家行政机关体制;组织结构与形式;资源配置(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人、财、物等资源);权力运用与行使方式;工作制度与工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技术等。使用教材: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目: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政治学概论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理论讲授时数:45学时;实验实训时数:6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主要介绍政治的性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国家和超国家政治、现代政府的设置、武装力量、意识形态的性质与功能、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政党与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政治的发展、民主与民主化等。使用教材:景跃进主编: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查和平时作业。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总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理论讲授时数:60学时;实验实训时数:8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主要介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目标和基本功能、公共部门人事行政的基本制度安排、公共部门人事行政管理的法律环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公共部门的员工绩效管理、共哦能够部门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等。使用教材:孙柏瑛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吴志华等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学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理论讲授时数:60学时;实验实训时数:8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主要介绍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和主体、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和监督、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效率、评价、公共事业的财务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使用教材:娄成武主编:公共事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徐双敏主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行政组织学课程总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理论讲授时数:45学时;实验实训时数:6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必须课,主要介绍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环境、行政组织过程、行政组织沟通、行政组织激励、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的发展等。使用教材:尹钢主编:行政组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龙朝双主编:行政组织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政府经济学课程总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理论讲授时数:60学时;实验实训时数:8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主要介绍政府与市场、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微观规制、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支出分析、公共收入概述、政府采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宏观调控政策等。使用教材:徐德信等主编:政府经济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孙荣主编: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电子政务课程总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理论讲授时数:52学时;实验实训时数:16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主要介绍现代行政理念以及电子政务与现代行政理念之间的关系、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政府内部公务处理、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本环节和保障等。 使用教材:张基温主编:电子政务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参考书目:赵国俊主编:电子政务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总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理论讲授时数:60学时;实验实训时数:8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主要介绍公共政策的含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使用教材:谢明主编:公共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目:詹姆斯P莱斯特等主编:公共政策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名称:市政学课程总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理论讲授时数:45学时;实验实训时数:6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主要介绍城市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