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案》导学案.doc_第1页
《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案》导学案.doc_第2页
《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案》导学案.doc_第3页
《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案》导学案.doc_第4页
《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案》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 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邻水县九龙中学 陈仁军 编写高一 班 姓名 第 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分析它们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认识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3.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分析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了解西周礼乐制度的实质。【注:标部分为“发展要求”,即对部分学生特别是有志于向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期间要达到的要求。后同】【自主预学与互动探究】一、“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禹传位于子启,“ ”代替“公天下”,王位 (传子)代替 (传贤), 关系开始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家天下 世袭制 禅让制 宗族二、西周的分封制(中国古代称为“封建制”、“封建制度”、“封邦建国制”。)地方管理制度1、演变: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完善于 时,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 时,废除于 时(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在全国废分封,行郡县制)。汉初在实行郡县制同时又推行 制(王国、侯国),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周武王 春秋战国 秦朝 封国2、背景:方法指导:“背景”主要指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形势,相对是比较静止的。原因=背景+目的。周灭商,西周建立。3、目的:方法指导:目的=直接目的(目标、出发点、着眼点)+根本(最终)目的。根本目的通常从阶级立场角度去分析。“目的”的语句表达在前面加“为了”一词是通顺的,否则是不妥当的。控制地方,镇守疆土,巩固西周统治(“以藩屏周”)。4、内容:(1)分封对象:王族(周王子弟,“封建亲戚”,主要在战略要地或富庶地区)、功臣、先代贵族。 (2)分封方法:周王把王畿(王都)外的 、 ,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让其建立封国(地方诸侯国、藩国),拱卫周王室。诸侯国与中央政权的关系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各王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又像近现代的联邦制国家,也像近代的附属国与宗主国的关系;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前者 后者。土地、居民 服从(3)诸侯权利:诸侯(藩王)在封国内世享土地(形成井田制)、统治权、分封权。从而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层层分封的森严等级。(4)诸侯义务:服从王命;定期朝觐述职、纳贡;提供军赋、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5)周初重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楚。注意:此时无韩、赵、魏、秦。5、影响(作用):方法指导:影响(作用)=积极(意义)+消极+地位。积极(或消极)=直接(当时)或对自身+间接(后世)或对他国(世界、国际)。各方面又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角度分析。经济(或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政策、措施或现象的影响(作用)是相互的,首先是对自身领域产生影响,其次影响其他两方面。前期(积极):利西周控制地方,拓展疆域;利巩固西周统治秩序。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众星拱月政治格局),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形成等级制。使周的政治文化长期覆盖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期(消极):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诸侯国独立性大且实力逐渐增强,直接影响周王权力集中。6、西周分封制走向瓦解的原因:方法指导: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性+可能性(条件)。必要(或可能)性=经济(一般为根本原因)+政治+思想文化。必要(或可能性)也可从国际、国内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结局(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主观+客观。“为什么说”这种“原因”实际上是回答其“表现”,如“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实际上要回答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而绝不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根本:生产力发展,其经济基础井田制逐步瓦解;分封制自身弊端,诸侯权力的相对独立性大;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7、举例说明分封制走向瓦解(遭到破坏)的表现:齐桓公葵丘会盟、楚庄王问鼎中原、三家(韩、赵、魏)分晋、田氏代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三)西周的宗法制1、演变: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 时,崩溃于 时,标志结束于 时,影响至今。西周 春秋战国 秦朝2、目的、含义:用 关系的亲疏划分 内部的 系统,解决贵族之间在 、土地、财产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等级制),巩固统治。父系血缘 宗族 嫡庶 权力3、特点:核心是 ;大小宗关系是家族血缘等级关系、政治 关系;大小宗具有 性;“家”(血缘关系)“国”(政治关系)结合一体。嫡长子(宗子)继承制 隶属 相对4、宗法(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影响:(1)积极:利巩固统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保障了世卿世禄制(世官制、权力垄断、特权地位);家国同构一体,利统治者内部稳定团结、强化王权。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结构(父系单系世系)、日常生活观念。强调“尊宗敬祖”和亲情,利社会和谐、凝聚宗族、国家统一。(2)消极:违背现代民主法治潮流。过分注重血缘亲情关系、高低尊卑。6、举例说明宗法制度在当今痕迹的表现族谱家谱、族规、宗祠(祠堂)、扫墓祭祖、吃团圆饭、忠孝悌亲情观念、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男尊女卑、先家人后外人观念、尊老爱幼观念;忠君(主)思想、同乡会、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派倾向。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示意图(四)西周礼乐制度的实质和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礼乐制度的实质:为了维护在宗法制、分封制基础上形成的奴隶制 ,西周又制定了相应的礼乐制度。等级秩序(制度)2、中国奴隶社会(三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世袭;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如重大事务均由占卜决定、祭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政治结构(权位世袭,家国一体,家天下,王权与族权相结合),如宗法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贵族政治),如分封制。【课堂训练】1.(2014全国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C2.(2014广东)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C3.(2014上海)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时要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D1(2013广东)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B【解析】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2(2013山东)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B【解析】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中央集权到秦朝才形成;材料中虽然有宗庙和社稷,但没有体现“法祖”;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3(2013浙江)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分封制世官制宗法制ABCD【答案】D5(2013海南)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答案】B2(2012上海)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答案】D1(2011上海)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答案】C2(2011全国)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C1(2010广东)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A 2(2010辽宁、湖南、宁夏)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答案】C 3(2010上海)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答案】B 2(2009北京)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答案】C1(2009江苏)“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答案】D3(2009广东)“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答案】A 4(2009山东)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答案】C5(2009天津)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答案】C6(2009辽宁、宁夏)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答案】A7(2009海南)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答案】D 8(2009全国)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C 1(2008广东)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答案】B1(2013安徽文综37)(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