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目标导航1.了解战争后期两大阵营的变化。2.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力量对比等方面认识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重点)3.正确认识战争期间两大集团力量对比的变化。(难点)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使得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3)影响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2中国的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3俄国退出(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思维点拨1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它的参战大大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影响和带动了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了最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美国在一战中是中立还是参战、何时参战、以何种形式参战,取决于能否保持其“利益线”,即在战时利用战争形势,以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额利润,并趁机向全世界扩张;在战后能收回战争贷款,进而以仲裁员身份取得国际事务的支配权。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保持中立的利益线被突破,于是只能以参战去获取中立国不再能得到的利益。易错提醒正确认识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从帝国主义国家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其社会性质的改变。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1)准备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往前线。(2)反攻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全线出击,突破德军的“兴登堡防线”。(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比同盟国占有优势。2战略失误(1)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3内部矛盾(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2)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4国际力量(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3)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史论要旨1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使其在战争期间普遍发生了革命运动,即“战争引起了革命”,这些革命运动在同盟国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革命运动的爆发加速了大战的结束,即“革命制止了战争”。2德国在西线进攻的失败,协约国集团的胜利反攻,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也加剧了德国政治危机,引发了德国革命。知识图示主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史料一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史料二福煦车厢史料三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说明美国标榜参战的目的是世界和平,表达了参战的意愿,但背后的真相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2)这节车厢见证了一战的结束,标志着协约国的胜利和同盟国的惨败;同时也给同盟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埋下了二战的祸根。(3)说明了协约国在经济实力方面更强大,协约国与美国之间紧密的经济关系,也为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提供了理由。同盟国方面生产受到破坏,经济实力下降,加速发展军事生产使经济更加恶化。(1)美国是何时参战的?美国参战对协约国有什么影响?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为什么?(2)上述场景发生于何时?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标志性意义?(3)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请从经济和国内国际力量对比角度分析德国失败的原因。答案(1)1917年(或答:一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世界的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美国参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2)1918年11月。协约国发起总攻,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投降,德国爆发基尔港水兵起义推翻帝制,新成立的德国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3)经济上德国消耗大,国内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实力下降,而协约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从力量对比看,协约国力量增强,而德国发生国内革命推翻帝制;国际上同盟国集团也居于劣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优势的逐步丧失(1)战争主动权转移。德奥等国经过充分准备以后发动了世界大战,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长途行军作战、初期作战失利等因素的影响,主动权逐步转到协约国一方。(2)作战计划落空。德国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施里芬计划”,但由于没有估计到协约国的力量强大等因素,致使计划落空。(3)内部统治。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比协约国更为明显,内部统治更加不稳定。(4)力量对比变化。开始时双方力量对比并无多大悬殊,但是后来意大利倒戈,美国参战,协约国阵营逐步扩大,越来越不利于同盟国。11917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82票对6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通过了参战案。美国参战的借口是()A反对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B支持英法等国的反侵略行为C制止侵害人类安全的罪行D维护欧洲各地区的民主制度答案A解析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立场。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美国对德宣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协约国力量增强,加强对德打击A BC D答案A解析美国参战,带动了一些国家参加对同盟国的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后,各交战国的人民革命运动威胁着资产阶级统治,迫切需要结束战争。3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恢复国民经济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答案D解析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并得到喘息的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材料二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材料三(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国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国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联系材料二,用一句俗语或成语概括美国在大战初期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采取的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保持“中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2)美国的借款对象主要在协约国,不希望同盟国获胜,即美国与协约国的利益关系太深。(3)无论初期“中立”,还是后期参战,均是为了其自身利益,即大发战争横财、掠夺战利品和战后称霸。解析材料一的信息是“中立”;材料二的信息是美国与协约国间有生意可做,并发了横财;材料三的信息是美国参战。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不难答出,第二问要结合材料二的信息,提炼答案。第(2)题只需要根据材料二提炼即可。第(3)题考查深层次分析能力,“实质”应围绕利益回答。基础达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虽然美国宣布“中立”。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美国同协约国日益接近,主要是因为()A同盟国一方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B协约国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C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D美国与协约国在历史上关系密切答案C解析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但从1914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三倍,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这种联系导致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财源滚滚,达到了“涨破上衣”的程度,这主要是由于()A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B本土远离战火避免了战争的破坏C美国利用和平的国内环境发展经济D美国的大量科技成果运用于工业生产答案A解析美国利用中立国的地位,同交战双方都保持贸易关系,从而大发横财,故A与题意相符。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及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对中国劳工的高度评价,可看出B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4(2015天津高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日本声称对德国宣战的目的是“永保东亚和平”“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和“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实质是要和德国争夺对中国山东地区的控制权,故B正确。5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是()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B国内矛盾的激化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但导致德国经济的崩溃,并最终导致德国战争的失败,故正确答案为C。6“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答案A解析“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呆在这里”说明士兵们已经厌倦了战争,B、C、D与材料无关。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于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材料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洲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材料三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半月刊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2)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兵团”的特点和作用。答案(1)理由: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摆脱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局面;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方式:“劳工参战”或“以工代兵”。原因:日本竭力反对中国直接派兵参战;英法在战争中人员死伤惨重,兵力、劳动力短缺。(2)特点:来源地广,人数多;主要从事战争勤务工作;报酬低;死亡率高;吃苦耐劳,不怕牺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虎谈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发展经过
- 物流管理成本与效益管理分析
- 家庭教育手机管理
- 双口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总结模版
- 脑干梗塞的临床护理
- 新零售店面接待流程标准化课件
- 幼儿园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养老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盐城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宝马汽车营销策略》课件
- 2024年宁夏银川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5why培训试题及答案
- 雾化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护理MDT多学科协作模式
- 英语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2021电力电缆隧道监测及通信系统设计技术导则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
- 四道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佩戴头盔安全教育
- 2025年快递业务员快件处理等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