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03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03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03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03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03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难点剖析】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辨析及规律应用1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八个“不一定”(1)含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H3PO4、Na;而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也可能有强氧化性,如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Cl2H2OHClHClO。(3)得电子难的物质不一定易失电子,如A族的碳(C)和稀有气体。(4)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5)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反应物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性质,如Cl22NaOH=NaClNaClOH2O中的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6)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Na、Mg、Al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NaMgAl。(7)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此方法不适用于歧化反应和电解反应。(8)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但二者并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注意要点(1)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要臆造。(2)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拆开写。如NaHSO3应拆分为Na和HSO。(3)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易忽视符号“=”与“”、“”与“”的正确使用。(4)注意几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产物为CaSO4而不是CaSO3;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稀碘化氢溶液中,产物中的Fe元素应为Fe2而不是Fe3。(5)注意“量”的条件,如漂白粉溶液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通入足量CO2:ClOCO2H2O=HClOHCO。(6)注意反应环境,不在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反应制取NH3的反应。(7)注意操作顺序,操作顺序不同,离子方程式有时也不同。如AlCl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和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的反应。(8)注意是否漏掉了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既要写出OH与HCO生成CO的反应,又不能漏掉Ba2与CO生成BaCO3的反应。(9)看是否遵循守恒规律,离子方程式中一定符合两个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原子)守恒,如是氧化还原反应则还要遵循得失电子守恒。【方法技巧】有限定条件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过量型书写程序:按照化学式组成比例写出不足量物质参加反应的离子形式及比例。如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不足量物质Ca(HCO3)2中Ca2与HCO的比例一定是12。过量物质的离子满足不足量离子的需要,如上述反应中OH的化学计量数为2,满足2HCO。综合起来可得离子方程式:Ca22HCO2OH=CaCO3CO2H2O。2定量型书写的关键是参加反应的离子严格按照给定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如等物质的量的Ba(OH)2溶液与明矾溶液的反应,Al3、SO、Ba2和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显然OH不足量,然后按照以少定多的方法写出离子方程式: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3目标型先写出能达到目标的主要离子方程式,然后用设“1”的方法使其完善。如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写出溶液呈中性时的离子方程式:先写出HOH=H2O,再设两物质各为1 mol,因NaHSO4=NaHSO,Ba(OH)2=2OHBa2,所以当溶液中的H被完全中和时,加入的Ba(OH)2只有0.5 mol,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HOHBa2=BaSO4H2O。4条件限定型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有不同的限定条件,一类是生成物的形态不同,如NH与OH反应,不加热时生成NH3H2O,而加热时有NH3产生;再如反应时使用澄清石灰水与使用石灰乳,书写时所用的符号不同,前者用离子符号表示,后者则用化学式表示。三、离子共存离子共存中的题设“陷阱”条件类型高考中的常见表述误点点拨常见的限 制条件 “无色”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pH13”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共存,不是其他离子反应类型常见的易错点“透明”“透明”也可“有色”“不能共存”易看成“能共存”常见的隐含条件“与Al反应放出H2”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由水电离出c(H)11012molL1”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通入足量的NH3”与NH3H2O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常见题干要求(1)“一定大量共存”审清关键字(2)“可能大量共存”(3)“不能大量共存”【高考题型示例】题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例1(2018全国卷,节选)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答案】O2【变式探究】【2017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 【变式探究】(2016上海化学,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解析A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选项C正确。 答案D【变式探究】(2015海南化学,1,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 D漂白粉漂白织物答案D【变式探究】(2015江苏化学,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CCOH2CO2H2O途径b:CCO2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答案C题型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例2(2016上海化学,13)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解析AO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H2S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变为SF6中的6价,所以H2S是还原剂,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错误;D.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与氧化剂O2F2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正确。 答案D【变式探究】(2013浙江理综,26,15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_;乙的电子式是_。(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用化学式表示)。(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已知:Cu2O2H=CuCu2H2O)(5)甲与乙之间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4)NH3具有还原性,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u、N2和H2O,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3CuN23H2O。由于Cu2O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Cu与非氧化性酸不发生反应,所以可取少量产物,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或稀H2SO4,若得到蓝色溶液,则证明含有Cu2O,反之则不含Cu2O。答案(1)AlH3(2)AlH33H2O=Al(OH)33H2(3)Mg3N2(4)2NH33CuO3CuN23H2O取样后加稀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5)可能AlH3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NH3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因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变式探究】(2014上海化学,16,4分)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 mg,则()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A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的方程式为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根据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5,若砷的质量为1.50 mg,物质的量为0.02 mmol,被还原的砒霜为0.02 mmol2198 gmol11.98 mg,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2AsH32As3H2分解产生的氢气标准状态下为0.03 mmol22.4 Lmol10.672 mL;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8103NA。答案C【变式探究】(2015浙江理综,27,18分).(6分)请回答:(1)H2O2的电子式_。(2)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3)在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C2O_=()Mn2()CO2_.(12分)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将4.8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请推测并回答:(1)甲的化学式_。(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_。(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某同学认为: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金属钠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H2,即可证明得到的甲一定是纯净的。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反应生成的甲为NaH,NaH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H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1)甲的化学式为NaH;(2)由于反应物为NaH与AlCl3,得到产物有NaAlH4,故推知另一产物为NaCl,其化学方程式为4NaHAlCl3=NaAlH43NaCl。(3)NaAlH4中的氢显1价,水中的氢显1价,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生成氢气,另一产物为NaAlO2,其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4)根据题意NaH在无水条件下能与Fe2O3反应,结合反应物的性质可推知反应产物为Fe和NaOH,从而得出其化学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5)制备过程中,由于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氢气中会有氯化氢,易和钠反应生成NaCl;如在制取NaH的反应中钠过量,则产物中混有钠,钠与水反应也会有氢气产生,同时验纯时也没有考虑到混入的NaCl。答案.(1) (2)2MgCO22MgOC(3)AgCl(s)Br(aq)=AgBr(s)Cl(aq)(4)2MnO5C2O16H=2Mn210CO28H2O.(1)NaH(2)4NaHAlCl3=NaAlH43NaCl(3)NaAlH42H2O=NaAlO24H2(4)3NaHFe2O3=2Fe3NaOH(5)制备过程不合理,因为盐酸易挥发,H2中混有HCl,导致产物中有NaCl验纯方法不合理,如果有Na残留,Na与水反应也产生H2;没有考虑混入的NaCl【变式探究】(2015安徽理综,27,14分)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 )。(1)在第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 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_,_,玻璃片和小刀等。(2)请配平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3)第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第步分离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_。(4)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克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煤油镊子滤纸(2)124212 (3)过滤蒸馏(4)NaBH4(s)2H2O(l)=NaBO2(s )4H2(g)H216 kJ/mol【方法技巧】利用电子守恒关系解题的思维流程一找各物质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并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二定得失数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目(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三列守恒式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关系: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题型四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对于离子共存题目的正确作答,审题是关键,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审清关键词,如“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等;其次对“无色透明”的理解,“无色”对应“有色”,应掌握常见有色离子,“透明”对应“浑浊”,应掌握常见的沉淀反应,另外还需特别关注一些限定或隐含条件,特别是一些酸、碱性的变相说法。例4【2017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B=11012的溶液中:K+、Na +、Cc(Fe2+) =1molL1的溶液中:K+、MnO4-、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HCO3-【答案】B 【变式探究】(2016四川理综,3)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SiO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HSOBa2OH=BaSO4H2O解析A项,酸性条件下MnO将Cl氧化为Cl2,不能大量共存且MnO显紫色;B项,酸性条件下,H与SiO生成H2Si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酸性条件下H2O2将Fe2氧化为Fe3,正确;D项,不符合定组成规律,正确的为:2H SOBa2 2OH=BaSO4 2H2O,错误。答案C【举一反三】(2016江苏化学,12)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通入过量Cl2:Fe2、H、NH、Cl、SO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Fe2、H、SO、ClOC加入过量NaOH溶液:Na、Fe2、NH、SO、OHD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Cl、ClO、OH解析Cl2过量,Fe2不能大量存在:2Fe2 Cl2=2Fe32Cl,A错误;NaClO具有强氧化性,Fe2不能大量存在,同时H与ClO生成弱电解质HClO,B错误;Fe2、NH与OH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答案D【变式探究】(2015广东理综,8,4分)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 、Ba2、Br、CO BCl、SO、Fe2、H C. K、Na、SO、MnO DNa、H、NO、HCO解析A项,Ba2和CO因生成BaCO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SO与H能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2SO3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离子间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D项,H与HCO 能反应生成CO2和H2O而不能大量共存。答案C【变式探究】(2015江苏化学,6,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ClB.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Ca2、Cl、NO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SOD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AlO、CO答案B【变式探究】(2015安徽理综,10,6分)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SO、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 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解析A项,ClO能氧化Br,且ClO与H反应能生成弱电解质HClO,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Ag与Cl能生成难溶物AgCl而不能共存,且ClO能氧化CH3CHO, 错误;C项,因NaClO水解,溶液呈弱碱性,滴加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4OHH2O=2Fe(OH)3Cl,错误;D项,加入浓盐酸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正确。答案D【变式探究】(2015四川理综,2,6分)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NH、NO、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 2NH答案A题型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在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突破这个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另外还常设置物质是否能拆分的陷阱,氧化物、弱电解质、沉淀、酸式酸根(HSO除外)在离子方程式中都不能拆分,所以对于这类题目,一方面要落实好课本上的常规反应,另外由课本反应向外延伸时,注意性质不同带来的不同反应如SO2通入Ca(ClO)2时,和通CO2相比,SO2有较强的还原性,不再发生复分解反应,那么再按照和CO2反应的形式来写就是错误的。例5(2018全国卷,节选)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0.010 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gL1(以SO2计)。【解析】根据电子、电荷及质量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2I23H2O=2SO4I6H。n(S2O)n(I2)0.010 00 molL110.00103 L5105 mol,该样品中S2O的残留量(以SO2计)为5105 mol264 gmol10.128 gL1。【答案】S2O2I23H2O=2SO4I6H0.128【变式探究】【2017海南】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 Fe2+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Al2(CO3)3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 H2O【答案】D 【变式探究】(2016海南化学,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解析A项,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HSOBa2OH=H2OBaSO4Ba(OH)过量、2HSOBa22OH=2H2OBaSO4(NaHSO4过量);B项,NH4Cl溶液和Ca(OH)2溶液混合,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C项,HNO3是强酸,KOH是强碱,二者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项,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POOH=H2OPO。答案C【变式探究】(2016天津理综,4)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NH2H2O=NH3H2OH3O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3H2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16H5C2O=2Mn210CO28H2O解析A项,氯化铵溶液pH7,NH水解属于可逆反应,应用“”:NH2H2ONH3H2OH3O,错误;B项,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铝与NaOH溶液反应而除去:2Al2OH2H2O=2AlO3H2,正确;C项,酚羟基不与NaHCO3反应,错误;D项,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草酸为弱酸,应写化学式:2MnO6H5H2C2O4=2Mn210CO28H2O,错误。答案B【举一反三】(2016江苏化学,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Cu22NO2H2O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答案C【变式探究】(2015北京理综,11,6分)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H2OHClOOH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解析A项,NaClO的制备为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OClH2O,正确;B项,NaClO饱和溶液的pH为11,该消毒液中溶液的pH为12,是由于消毒液中还含有少量的NaOH,故pH增大是由于NaOH电离所致,错误;C项,该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ClClO=Cl2H2O,正确;D项,因为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CH3COOHClO=CH3COOHClO,HClO浓度增大,漂白性增强,正确。答案B【变式探究】(2015山东理综,12,5分)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 SO2 H2O=H2SiO3SO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H)44NH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答案D【变式探究】(2015江苏化学,9,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Na2CO3溶液中CO的水解:COH2O=HCOOH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I6H=I23H2O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Ba2OH=BaCO3H2O解析A项,HClO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B项,CO的水解是可逆反应,要用可逆符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H2OHCOOH;C项,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电子转移也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IO5I6H=3I23H2O,错误;D项,NaHCO3少量,HCO完全参加反应,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答案D题型六离子的检验及推断离子推断是难点,推断过程中,应注意推断前后的关联性,下面精选一道错题整理,展示一下推断思维过程。下面是一些常见离子,可能处于同一澄清溶液中,判断离子的存在情况:NH、K、Na、Mg2、Al3、Ba2、Fe3、I、NO、CO、SO。(1)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结论:一定含有H,一定不含有CO。(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结论:一定含有I,一定不含有Fe3、NO。(3)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结论:一定不含有Mg2、Al3。(4)取(3)中的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一定含有NH。(5)另取(3)中的部分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结论:一定含有Ba2,一定不含有SO。通过以上实验过程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K、Na需补充实验焰色反应(写实验名称)。例6(2016课标全国,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答案C【举一反三】(2016上海化学,19)已知:SOI2H2OSO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Fe2、K、I、SO、SO,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双选)()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C肯定含有SOD肯定含有NH解析溶液本身无色,说明没有Fe2。加入溴水仍然无色,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