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训练思维准备情绪投入创作-“活动作文”教学探究“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程标准语)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生活实际,学生才乐写;有了情感体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再从写作的机制来看,写作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的创造活动,作文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课程,思维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想的条理化、理由化的过程,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在教学中,进行一系列儿童自己策划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加深体验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鉴于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活动观念,进行“训练思维,准备情绪,投入创作”的“活动作文”教学探究,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切入口,于活动中学,于活动中写,写出自己所干、所感。一、以活动促训练思维李白坚先生说:写作教学应着力于文章生成前的思维激发和情感激荡。通过几年来的作文教学,我感觉到原先的写作教学都以文章为对象,忽略了文章生成前的思维和构思过程。学生总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或范文往下接或仿,没有一个在头脑中生成文章的高度运思的过程,只有一个记忆与仿作的印象,单纯着力于语言文字的斟酌推敲,结果往往是作文内容、形式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更少个性的张扬,创新的火花。所以要让学生自愿将脑袋活动起来,并以这种活动为中心来进行写作,即进行思维训练活动,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写出好的文章。我们先让学生学会思考,可进行这样的活动:做做头脑聪明操、裁剪“作文时装”秀、我会改作文、我说你接(续写)等。要求边动边思,或先思后演。然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维训练。1.活动观察方面:观察本身也是一种活动。在活动的前提下,先提出观察要求,做到观察有步骤,有顺序,要仔细,抓特点,有重点,重思考。可采用多媒体训练法、参观法、实验法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充分发挥学生这种形象思维的优势,用声音、触觉、色彩、气味等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细胞,从而使他们能有效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和细节,促进思维发展。如:写有关竹海的短文,让学生广泛收集宜兴竹海四季的图片、文字,利用多媒体多次放映展示给学生,然后带学生走进竹海,问学生你能用耳、口、鼻、手等多种感官,把竹海体验得更具体、形象吗?这样多层次的活动观察,学生经历了唤起表象、加深表象、更新充实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2.活动设计方面:设计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过程,诱导学生注意用科学逻辑了进行思考。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目的、要求、程序,人员角色的安排分配、注意事项等。采用特定环境激发兴趣训练法,给学生提供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去指定他设计的内容,要求他们净化杂念,集中精力,进入指挥员的角色。并可进行争吵或辩论以确定最佳行动方案。如:写比臂力,先让三个同学撸起衣袖,学健美运动员样,摆好姿势,比肌肉发达状况。学生纷纷赞扬那个肌肉最发达的同学。我却抓住那个肌肉不发达的同学手臂,说:“别看他手臂上肌肉不够发达,可他的臂力却不小。你瞧,老师还拉不过他呢!”紧接着做了一个夸张性的动作。他臂力大?同学纷纷亮出自己的手臂,表示不信。“不信?你能证实自己吗?”从亮手臂到表扬一个肌肉发达的孩子,到激起其余学生的不满,引发比臂力事件,把学生引上训练规程。“那就比一比吧!”怎么比呢?一说:拉;一说:扳;还有说“好,分小组,你们想怎样比就怎样比。”然后让学生自己规定比赛程序与规则。这样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发最佳思维。并且给他们一个施展的空间,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写作的准备工作。3.活动过程演变方面: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外插枝,但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让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比臂力时,扳着扳着,突然一个同学哭了起来,怎么回事?原来手臂扳疼了,再加上失败就更疼了。手疼,心疼,这是多好的体验啊!抓住这个意外,让同学想,你有什么感受与启发?于是又引出了安慰、帮助等活儿,更拓宽了写作题材。在意外之后于头脑中重新演绎变化过程,用情景再现法训练,把经过的事及事情的具体情景回忆起来,并思考为什么会变化的,就打开了思路,获取了新东西,使之有了创新因素,彻底改变文章老陈旧的状况。也使教学更为活动化,思维立体化,写作多样化。4.活动究竟方面:当活动结束,结局已呈现出来时,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整个历程。此时要求将结局与产生这个结局的原因联系起来,即找到必然联系,得出结论。可采用思维定向与角度变换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用启发式提问使学生按各自的思路循着一定方向;用同学间的互相比较,把不同位置上所得的不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思维多样化,多渠道化,使思维活跃起来。比臂力结束,先写自己的感受,喜悦的,懊丧的,写出原因;给人帮助的、受人安慰的,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完,同学交流,旁观的同学及时地补充观察的结果并发表自己的猜测,在交流中去证实,也给当事者一点启发,以便在完整的写作时素材更充足。二、以活动激发情趣作文需要激情。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激情,没有体验,没有生活,没有材料,写作时不能生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链,以至于说到道德,就写帮大爷推车然后不留姓名就跑开,其余的内容就无从下手。真正不行,就抄些好词好句或范文,编些“假大空”的东西来应付。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的文章有真情实感,且构思新型。研究发现,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使之动情,产生了灵感和表现欲望。其实“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造源泉,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众多关系。”所以生活和活动最能激发情趣,诱发灵感的产生。第一步,引学生入特定的情景,使信息纷呈并互相沟通以造成最佳的“思维态势”,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在写作前,教师用几分钟的时间,去引发可说的话或将发掘的题目,以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引起学生思维震荡,把学生推入活动之中,在简短的活动中去感知,去领悟,去想象,去发展,在活动的基础上构思文章,把活动过程中的思、听、说、读、写、动揉和在一起,组织出自己的文章来。如看图作文(登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文的报纸一张汇款单一封表扬信)写作前,教师手拿报纸,“冲”进教室,开口就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旨在造成一种气氛,创设一种情景)读完问:“充满爱心的我们该怎么做?”学生从刚才的怜痛中一下子转入了豪壮情感之中,“捐”字脱口而出。于是马上进行捐款活动。从同学的眼神、动作、感受出了真切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特定的氛围中,学生的真情被激发了。第二步让学生交流讨论激情。有名言为“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换之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交流讨论是一种特定的激情方法,因为学生头脑中的各种观念和想法,通过互相碰撞,与激发,会出现大脑高度亢奋状态,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头脑风暴”。鼓励同学发表意见,围绕主题还可进行争论及时捕捉灵感。例如,写小学生上网,设计让学生讨论活动,分成两拨,一说好,一说不好。开个辩论会。老师含笑一边旁听、记录,煽动学生争得面红耳赤。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使这一情景充分展开和激化,让在场的学生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畅所欲言,情感喷发。三、投入写作有了思维训练作基础,激发情趣为条件,还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之中。要训练学生养成习惯,当灵感出现的瞬间,应及时捕捉,迅速形成文字,一气呵成,或马上记录下来。比臂力时,我胜了,看到好朋友紧张,灵机一动,拉到一旁,耳授诀窍。此时让这位同学定格,赶紧写下刚才的自创活动。要启发学生大胆地去玩弄那些变幻无穷的文字活动的七巧板,放开手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作时要做到将自己融入文章中,心无旁骛,即心一定要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写走进竹海,在活动中捕捉好信息之后,让学生大胆组合声、形、色、感、想,并且要将置身于竹海中的感受结合进去,不必讲究先写什么,想到哪就写到哪。四、互改互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