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感染治疗新策略课件_第1页
重症感染治疗新策略课件_第2页
重症感染治疗新策略课件_第3页
重症感染治疗新策略课件_第4页
重症感染治疗新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感染抗生素治疗策略,一、有关耐药和重症感染的现状,2010 CHINET 耐药监测革兰阴性菌菌种分布,我国呈现人口老龄化趋势,2000年,2008年,2020年,老年人口百分比(%),老年人口已达1.1亿 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 占亚洲的38%,每8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局。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2、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2004版。 3、Country Cooperation Strategy: WHO China. The Offic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2004),老年人是社区感染的高危人群 随着社区老龄化趋势,社区感染发病率亦将随之增加,人群构成,CAI,HCAI,HAI,Onset,年轻人无基础疾病 可以有重症 耐药性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 重症较多 耐药性高,CAI 与 HAI的界限混合,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的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上升,Wang.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2008, Vol.8, No.5: 325-333,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耐药率,具有严重感染的危重病患者,如患下列感染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重症 CAP、重症 HAP 血流感染(特别是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中枢感染 严重脓毒血症 脓毒性休克,病种重:血行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中枢感染等 程度重:呼吸道、肠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等的重度感染 病种重 + 程度重,Mortality of disease state,Luna C, et al. Chest 1997; 111: 676-685 lvarez-Lerma F,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1996; 22: 387-394 Rello J, et al AmJ Resp Crit Care Med 1997; 156; 196-200 Kollef MH, et al. Ann Inter Med 1995; 122: 743-748 Clech C, et al. Intensive Xare Med 2004; 30: 1327-1333 Garnacho-Montero J,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5; 31: 649-55,存活率,抗生素治疗不当对 VAP 病死率的影响,起始未充分治疗是血流感染患者21天死亡高危因素之一,Tumbarello M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 51(6):1987-94.,产 ESBL 肠杆菌血流感染患者 21 天死亡率高,产ESBL肠杆菌血流感染患者21天死亡率高达 38.2%,Tumbarello M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 51(6):1987-94.,对意大利某医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186例产ESBL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采用-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氟喹诺酮、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霉烯治疗,死亡率,产 ESBL 肠杆菌感染增加患者病死率,产ESBL肠杆菌感染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是非产ESBL肠杆菌感染患者的 2 倍,院内死亡率,Pitout JDD. Drugs 2010; 70 (3): 313-333,起始充分治疗显著降低 产 ESBL 肠杆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起始充分治疗的产ESBL肠杆菌感染患者其14天病死率下降 80%,14天病死率,数据来自Paterson DL等2004年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起始充分治疗即起始使用的抗菌药物对病原体敏感,下降80%,Pitout JDD. Drugs 2010; 70 (3): 313-333,耐药菌感染显著增加患者死亡率,患者百分比(%),Tam VH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10;54(9):3717-22,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MDR铜绿假单胞菌菌血症患者对临床预后的影响,P=0.003,P0.001,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肠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葡萄球菌 厌氧菌,严重或混合或 多耐药菌感染,选何抗生素、用何方法作为初始的经验治疗是合理的 ?,ESBL、AmpC,MDR、PDR,MRSA/E,二、重症感染抗生素治疗策略考虑,重症感染抗生素经验性适当治疗策略的含义,全面覆盖(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特别要考虑影响耐药的危险因素 Risk of influencing resistance 合理剂量和用法(药代/药效动力学 )PK/PD 毒性 ( 肝肾功能、老年、MODS) Toxicity 时机(46h 内) Timing 降阶梯策略 De-escalation strategies 短疗程 Hit hard and stop early,Michel F et al. Chest 2005;127:588-597,尽快 获得 临床 和细 菌学 疗效,防止细菌耐药和减少附加损害,重症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三要素,抗菌药物 3,患者 1,病原体 2,发病场所 基础状况 人群构成 特定危险因素,病原体种类 病原体耐药,对病原体耐药性、敏感性 靶部位对病原体的浓度 合适的给药时间和方法 患者是否能够耐受,合理,针对性广覆盖,尽可能考虑耐药,尽可能用安全、强效杀菌剂,碳青霉烯类是产 ESBL 肠杆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产ESBL肠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Pitout JDD. Drugs 2010; 70 (3): 313-333,产ESBL菌株的耐药性高,增加起始治疗的不充分性,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碳青霉烯,敏感率(%),Mehrgan H et al. J Infect Dev Ctries 2010; 4(3):132-138.,碳青霉烯类药物有效治疗产 ESBL 肠杆菌感染,碳青霉烯类治疗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达 80-100%,临床有效率,Pitout JDD. Drugs 2010; 70 (3): 313-333,SSBL(ESBLAmpC)发生率,医 院 ESBL(%) SSBL (%) 北京协和医院 大肠 41.9 3.6 肺克 31.1 19.7 北京大学3院 大肠 27.3 2.0 肺克 17.3 10.1 广州中山 大肠 40.3 10 肺克 44.9 40,三代头孢菌素 + + 头孢吡肟 + 喹诺酮类 +/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AmpC,ESBLs,:对酶极不稳定,不能选择 :对酶稳定,可以选择,碳青霉烯类对 ESBL、AmpC 高度稳定,Tumbarello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51: 1987 94, 2007,大肠、肺克、奇异引起血流感染 21 天病死率,内酰胺类的 PK/PD 目标值 Time MIC 头孢菌素类 60 % -70% 青霉素类 50% 碳青霉烯类 40%,抗非发酵菌的考虑,铜绿假单胞菌可选抗生素,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类 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氨曲南 碳青霉烯类 帕尼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比阿培南 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异帕米星、庆大霉素 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 其他抗生素:多粘菌素BE、磷霉素,一般根据药敏表型,常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合剂,1.Garnacho-Montero J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2010;23:332339,不动杆菌感染治疗: 如果碳青霉烯敏感,则首选碳青霉烯,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23:332339,二线用药,百分比(%),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 MDR 革兰阴性菌 VAP 患者 充分抗菌治疗的比例及 28天 细菌清除率,Heyland DK et al. Crit Care Med 2008;36:737744,对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的MDR(包括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以及其他MDR革兰阴性菌)致病菌感染VAP患者亚群分析,P=0.014,P0.001,以碳青霉烯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作为不动杆菌的治疗选择,1.Garnacho-Montero J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2010;23:332339 2.Fishbain J et al.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1(1):7984 4.Kiratisin P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10;36:243246,鲍曼不动杆菌常对抗菌药物多重耐药,且耐药机制多样化,增加了治 疗的困难 目前可有效治疗MDR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非常有限,因此常需要不同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方案,铜绿假单胞菌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 + 氨基糖苷类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 + 磷霉素 鲍曼不动杆菌 抗不动杆菌碳青霉烯 + 舒巴坦 抗不动杆菌碳青霉烯 + 多粘菌素, 广谱和强大的抗菌活性(+、-和厌氧菌); 杀菌迅速和临床疗效好; 对临床常见内酰胺酶(ESBL、AmpC、SSPL、2br) 高度稳定;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少见; 肠杆菌发生耐药性选择的危险极小; 接种反应极小; 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耐药。,三、帕尼培南的特点,碳青霉烯的共同特点,帕尼培南特点,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属于起始快速杀菌类药物,起始杀菌活性(%),Evaluation of antibiotics by the method of initial bactericidal activity. Jpn J Antibiot. 2000 Dec;53(12):667-71.,1. 杀菌速度快的特点,98.2,86.1,最初1小时内杀菌能力比较,帕尼培南,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在细菌的静止期也具有强力的杀菌作用,P.aeruginosa E-2,指数增殖期 指数增殖期静止期 静止期初期,西野 武志 他:Chemotherapy 39(S-3)55(1991),帕尼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時間),1,2,3,4,5,6,7,8,9,10,50g/mL (4MIC),生 菌 数,(log CFU/mL),1,2,3,4,5,6,7,8,9,10,50g/mL (4MIC),生 菌 数,(log CFU/mL),1,2,3,4,5,6,7,8,9,10,50g/mL (4MIC),生 菌 数,(log CFU/mL),2. 全效杀菌剂加 PAE 的特点,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MIC90 (g/mL),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弗劳地枸橼酸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雷极普洛威登菌,摩氏摩根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S e,-内酰胺酶阴性氨苄 西林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MSSA,MRSA,PRSP,粪肠球菌,MSSE,MRSE,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PISP,PSSP,溶血性链球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帕尼培南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致病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菌,3. 抗菌活性强的特点,碳青霉烯类体外抗球菌作用, 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包括产ESBL菌株) 帕尼培南几乎100%敏感; 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包括产AmpC菌株) 帕尼培南几乎100%敏感; 对铜绿假单胞菌 美洛培南略好于帕尼培南、亚胺培南; 对鲍曼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略好于帕尼培南、美洛培南; 抗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活性 帕尼培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4. 有更好临床疗效的特点,松井 隆 他:第82回日本泌尿器科学会 1994.4,0,1000,2000,3000,4000,帕尼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P.aeruginosa PAO1 P.aeruginosa 1594 P.aeruginosa 2287,Control,在绿脓杆菌液中加入药物后的内毒素游离量,(细菌液:106CFU/mL、添加药物浓度:MIC),5000,6000,内毒素游离量,(/m),作用部位和形态变化的相关性(绿脓杆菌),PBP2,容易被巨噬细胞 吞噬,内毒素 释放量少,阻止细胞 变长,细胞壁的 表面积小,初期杀菌能力强,不容易被巨噬细胞 吞噬,内毒素 释放量多,阻止细胞中隔 的合成,细胞壁的 表面积大,初期杀菌能力弱,作用部位,形态变化,球形,丝状,对 PBP2 的结合力强还是和 PBP3 的亲和力强,决定了细菌的形态变化,PBP3,内毒素游离的机制及其作用,防治 感染性休克,Jpn J Antibiot.2004;04:57-61,四、重症感染的指南与实践,晚发、MDR 危险因素和所有重症 HAP 经验选择,2005 ATS,碳青霉烯类在 CAP 和 HAP 治疗指南中的推荐,2010年39版热病,推荐剂量,泰能 0.5g q8h 0.5g q6h 美平 0.5g q8h 1g q8h 克倍宁 0.5g q8h 0.5g q6h,中度 重度,重症感染执行初始治疗的时间要求,建议及早开始静脉应用抗生素 感染性休克确认后 1 小时内(B) 严重 sepsis 而无休克者确认后 1 小时内(D),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08. Crit Care Med 2008;36(1):296-327.,早期及时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性,耐药菌株存活,耐药菌株占优势,抗生素杀死 敏感菌株,耐药株繁殖/基因遗传,某些细菌增殖一代仅需15-20 min!,Lodise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51:35103515,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预测 30 天病死率的参数,有效抗生素给药启动时间与死亡率,低血压后第 2 小时接受有效抗菌药物,与第 1 小时内者比较,住院死亡率显著增加 (OR 1.67; 95%CI 1.12-2.48) 多因素分析(包括APACHE II及治疗参数等): 有效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启动时间,是预示结局最强的单一因子,Kumar et al, Duration of hypotension before initiation of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therapy is the critical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human septic shock. Crit Care Med. 2006 Jun;34(6):1589-96,延误起始治疗的原因,不认识重症感染和及时治疗的极端重要性 不认识和评估细菌耐药 未给予抗生素静脉应用并立即转入病房 未能即时启动医嘱 未执行多药方案 管理和后勤的延误,Sepsis hand book 2007 124,矛盾 ?!,初始治疗不得不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全面覆盖所有的可疑致病菌,否则影响预后 广覆盖的强效抗生素治疗,导致强大的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必然增加致病菌耐药,降阶梯治疗试图达到两方面的平衡,Kollef. Critical Care 2001, 5:189195.,“抗生素降阶梯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平衡高危患者初始抗生素充分治疗的需要,以及减少抗生素不恰当使用产生耐药的需要。” 对耐药菌感染的高危患者,一开始就选择广谱抗生素组合、以覆盖最可能的感染致病菌 一旦获得病原学检查结果(48-72小时),尽快改为敏感的窄谱抗生素方案,若感染诊断不成立,则停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临床反应良好的起始适当治疗 确定致病菌,并了解其敏感性; 根据致病菌的药敏报告评估并修正起始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的情况和自身因素,对起始的治疗方案是否进行调整作出判断,Singh N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162:505-511. Dennesen PJ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163:1371-1375. Ibrahim EH et al. Chest 2000;118:146-155. Luna CM et al. Chest 1997;111:676-685.,考虑“降级”方案时的一般原则,降阶梯策略的实际效果,143 例 VAP患者 (气管内吸引和BAL培养诊断) 降阶梯治疗 58例(40.5%) 继续原治疗 85例(59.5%) ICU留住天数缩短 (17.2 vs. 22.7, p0.05) 住院期缩短 (23.7 vs. 29.8, p0.05) 死亡率降低,Giantsou E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7,33(9):1533-1540.,降阶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0,60,100,20,40,80,喹诺酮,% 调整抗生素的比例,头孢吡肟,碳青霉烯,哌拉/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