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doc_第1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doc_第2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doc_第3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doc_第4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一. 名词解释1.间隙固溶体:2.共析转变: 3.过冷度:4.再结晶:5.同素异构性:6.晶体的各向异性:7.枝晶偏析:8.本质晶粒度:9.淬透性:10.淬硬性:11.临界冷却速度:12.热硬性: 13.共晶转变:14.时效强化:15.固溶强化:16.形变强化: 17.调质处理:30.熔化焊:31.压力焊:二.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4. 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5. 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6. 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7. 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8.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9. 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10. 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11. 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12. 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13.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14. 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15. 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的好 . 16. 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17. 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18. 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19. 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20. 无限固溶体必是置换固溶体. 21.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22. 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23. 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贝氏体组织. 24. 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强度. 25. 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低温回火. 26. 凡间隙固溶体必是有限固溶体. 27. 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差. 28.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大,则其淬透性越好. 29.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均为不完全淬火. 30. 工件经渗碳处理后,随后应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 31. 金属是多晶体,因而绝对不可能产生各向异性. 32. 凡能使钢的C曲线右移的合金元素均能增加钢的淬透性. 33.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与该钢的淬透性没有关系. 34. 金属凝固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速度越大,因而其晶粒粗大. 35. 钢的淬透性与其实际冷却速度无关. 36. 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为不完全淬火. 37. 碳钢淬火后回火时一般不会出现高温回火脆性. 38. 工件经氮化处理后不能再进行淬火. 39. 对灰铸铁不能进行强化热处理. 40. 过共析钢经正常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 86. 钢的碳当量越高,其焊接性能越好. 87. 对球墨铸铁可以进行强化热处理。 88. 铸件的所有表面都应留有加工余量. 89. 锻造加热时过烧的锻件可用热处理来改正. 90. 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时,使铸件按顺序凝固方式凝固可避免出现缩孔. 91. 深腔拉深件进行多道拉深时,其拉深系数应逐次增大. 92. 给铸件设置冒口的目的是为了排出多余的铁水. 93. 电渣焊一般处于平焊位置进行焊接,而不能立焊 94. 自由锻只能生产中小型锻件. 95. 模锻只适合生产中小型锻件. 96. 对板材进行拉深时,拉深系数越大,则越不容易拉穿. 97. 铸钢的机械性能和铸造性能都比铸铁好. 98. 设计模锻件时,凡平行于锤击方向的侧表面都应设计斜度. 99. 纯金属的流动性总是比较好. 100. 纯铅在常温拉制是冷变形,钨丝在1100拉制时是热变形 101. 热变形过程中因会发生再结晶故不会产生硬化组织的 102. 选择锤上模锻件分模面时,若最大截面有一个在端面,则应选此面为分模面以简化锻模制 103. 由于曲柄热模锻压力机行程一定,所以不适宜在其上进行滚压和引伸工序 104. 纤维组织愈明显,金属沿纵向的塑性和韧性提高很明显,而横向则较差,这种差异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消除 105. 冲裁时,凹模凸模的间隙越小,冲裁件的尺寸精度越高,但模具越易磨损,所需冲裁力也越大106. 直流正接时,焊件的温度较高,适于焊接厚板126. 不论被焊接的钢材是什么牌号,只要是钢焊条就可焊钢,都可达到工艺要求。 127. 钢铁含碳量越高,越容易焊得优质接头;相同的含碳量,合金钢的焊接性更佳。 128. 凡是金属都有一定塑性,因此都可进行压力加工。 129. 冷塑性变形要出现加工硬化,热塑性变形实际也出现过加工硬化,但因温度较高,很快发生了再结晶,最终使加工硬化不明显了。 130. 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也就是金属的凝固温度。 131. 区分冷、热加工的标志是金属在加工变形时是否产生加工硬化。132.高碳钢淬火时容易淬裂,故通常不进行淬火。 133.过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 134.凝固温度范围越大的合金,其流动性越好。 135.钢的淬透性,随零件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136. 焊接不锈钢时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137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138高碳钢淬火时为防止开裂常采用油淬。139对普通灰铸铁不能进行强化热处理的原因是易开裂。三. 选择正确答案1. 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A.等温退火 B.完全退火 C.球化退火 D.正火2. 为改善高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A.等温退火 B.完全退火 C.球化退火 D.正火3. 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 A.增大VK B.增加淬透性 C.减少其淬透性 D.增大其淬硬性4.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A. 晶粒的相对滑动. B.晶格的扭折 C.位错的滑移 D.位错类型的改变5.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B.强度硬度提高 ,塑性韧性下降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 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6.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 A.Ac1+30-50 B.Ac3+30-50 C.Accm+30-50 D.T再+30-507. 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 A.Ac1+30-50 B.Ac3+30-50 C.Accm+30-50 D.T再+30-508. 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A.调质 B.淬火+低温回火 C.渗碳 D 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9. 常见的调质钢大都属于 A.低碳低合金钢 B.中碳低合金钢 C.高碳低合金钢 D.低碳中合金钢10. 在Fe-Fe3C合金中,其平衡组织中含有二次渗碳量最多的合金的含碳量为 A.0.0008% B.0.021% C.0.77% D.2.11%11. 在Fe-Fe3C合金的退火组织中,含珠光体量最多的合金的碳含量为 A.0,02% B.0.77% C.2.11% D.4.3%12. 下列材料中不宜淬火的是 A.GCr15 B.W18Cr4V C.40Cr D.Q23513. 下列材料中通常不进行淬火的是 A.GCr15 B.W18Cr4V C.40Cr D.HT15014. 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哪个是共析转变 A. L+ B. L+ C. + D. +14. 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哪个是共晶转变 A. L+ B. L+ C. + D. +15. 下列合金中,哪种合金被称为巴氏合金 A.铝基轴承合金 B.铅基轴承合金 C.铜基轴承合金 D.锌基轴承合金16. 对球墨铸铁进行高温正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列哪种组织 A.F+G B.F+P+G C.P+G D.Ld+G17.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 A.淬透性 B.冷却速度 C.感应电流的大小 D.感应电流的频率18. 下列材料中耐热性最好的是 A.GCr15 B.W18Cr4V C.1Cr18Ni9Ti D.9SiCr19. 过共析钢的退火组织是 A.F+Fe3C B.F+P C.P+Fe3C D.P+Fe3C20. 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 A.强化基体 B.提高其韧性 C.消除应力 D.消除碳化物21. 滚动轴承钢GCr15的最终热处理应该是 A.淬火+低温回火 B.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C.淬火+中温回火 D.氮化+淬火+低温回火22. 对工件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 A.得到下贝氏体 B.减少残余奥氏体量 C.减少工件变形 D.缩短生产周期23. 钢获得下列哪种组织时有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 A.M+K B.P+F C.B下 D.M+F24. 某中等载荷齿轮拟选用45钢制造,其可能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A.淬火+低温回火 B.调质+表面淬火 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D.淬火+ 氮化25. 为了提高45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 A.正火 B.调质 C.退火 D.淬火+中温回火26. 等温退火相对于一般退火工艺而言,更能 A.减少工件变形 B.消除应力 C.细化晶粒 D.缩短退火周期27. 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入基体 B.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先分析出 C.使马氏体分解,提高其韧性 D.消除应力,减少工件变形28. 金属产生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形成了高密度位错 B.晶格发生畸变 C.晶格类型发生改变 D.析出亚稳定第二相粒子29. 钢中的二次渗碳体是指从( )中析出的渗碳体 A.从钢液中析出的 B.从奥氏体中析出的 C.从铁素中析出的 D.从马氏体中析出的30. 碳钢的下列各组织中,哪个是复相组织 A.珠光体 B.铁素体 C.渗碳体 D.马氏体31. 能够无限互溶的两组元素所构成的二元合金相图必定是 A.匀晶相图 B.共晶相图 C.包晶相图 D.共析相图32. 钢件出现下述哪种缺陷时,难以用热处理来消除 A.晶内偏析 B.纤维组织 C.晶粒粗大 D.网状渗碳体33. 钢的下列组织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A.珠光体 B.马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回火索氏体34. 对片状马氏体而言,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是位错马氏体 B.是孪晶马氏体 C.是过饱和的a固溶体 D.具有高的强度35. 下列诸因素中,哪个是造成45钢淬火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A.加热温度低于Ac3 B.加热温度高于AC3 C.保温时间过长 D.冷却速度大于VK36.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退火组织中,不可能有下列中的哪种组织 A.二次渗碳体 B.共析渗碳体 C.一次渗碳体 D.共晶渗碳体37. 过共析钢进行下列哪种热处理可能会造成网状渗碳体析出 A.完全退火 B.再结晶退火 C.正火 D.去应力退火38. 下列指标中,哪个是只决定于钢的成份的性能 A.淬透性 B.淬硬性 C.淬透层深度 D.VK39. 过共析钢因过热而析出网状渗碳体组织时,可用下列哪种工艺消除 A.完全退火 B.等温退火 C.球化退化 D.正火40. 下列诸材料中热硬性最好的是 A.T12 B.9SiCr C.W18Cr4V D.YG341. 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等温退火42. 下列诸材料中被称为低变形钢适合作冷作模具的是 A.9SiCr B.CrWMn C.Cr12MoV D.5CrMnMo43. 高速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应该是 A.M+K B.M+A+K C.M回+A+K D.S回+A+K44. 白口铸铁件不具备下列哪个性能 A.高强度 B.高硬度 C.高耐磨性 D.高脆性45. 对球墨铸铁件进行下列哪种热处理可得到铁素体基球铁 A.低温正火 B.高温正火 C.高温退火 D.等温退火46. 40Cr钢的碳含量范围是 A.约40% B.约4% C.约0.4% D.约0.04%47. 冷加工金属经再结晶退火后,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其晶粒形状会改变 B.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改变 C.其晶格类型会发生改变 D.其晶粒大小会发生改变48. 对纯金属而言,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不会在恒温下结晶 B.不会发生相变 C.都能进行形变强化 D.都能进行时效强化49. 对过共析钢不能进行下列哪种退火处理? A.完全退火 B.再结晶退火 C.等温退火 D.去应力退火50. 普通灰口铸铁组织中,不应有下列哪种渗碳体出现? A.一次渗碳体 B.二次渗碳体 C.三次渗碳体 D.一次渗碳体和二次渗碳体51. 对亚共析钢进行完全退火,其退火温度应为 A.低于Ac1温度 B.高于Ac1温度而低于Ac3温度 C.等于Ac3温度 D.Ac3+30至50度52. T8钢奥氏体化后进行油淬,其组织为 A.M B.M+A残 C.M+B下+A残 D.M+T+A残53.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决定于其 A.碳含量; B.合金元素含量; C.冷却速度; D.过冷度。54. 热锻模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调质 D.调质后表面淬火55. 下列合金钢中,铬元素含量最少的是 A.GCr15 B.Cr12 C.1Cr13 D.1Cr18Ni9Ti56. 下列合金钢中,含碳量最少的钢是 A.GCr15 B.Cr12MoV C.1Cr13 D.1Cr18Ni9Ti57. 下列铝合金中,被称为硅铝明的是 A.ZL102 B.ZL202 C.ZL301 D.ZL40258. 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其 A.碳含量; B.合金元素含量; C.冷却速度; D.过冷度。59. 铸铁经球化处理成球墨铸铁后,其 A.强度,塑性均提高 B.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C.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D.强度,塑性均降低.60. 铸件的缩孔常出现在铸件的 A.上部 B.最后凝固部位. C.底部 D.厚部.61. 金属在压力加工时,承受的压应力数目越多,则其 A.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 B.塑性越差,变形抗力越小 C.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大 D.塑性越差,变形抗力越大.62. 某锻件经检验发现其晶粒粗大,其原因可能是 A.始锻温度太高 B.始锻温度太低 C.终锻温度太高 D,终锻温度太低.63. 为防止拉深件被拉穿,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最有效? A.增大拉深系数 B减少拉深系数 C.采用压边圈 D.减少凸凹模间隙64. 对薄壁件进行焊接时,宜采用下列哪种焊接方法 A.手工电弧焊 B.气焊 C.氩弧焊 D.电阻焊65. 下列焊接方法中,焊接变形最大的是 A.手工电弧焊 B.气焊 C.埋弧自动焊 D.电阻焊124. 氩弧焊特别适于焊接容易氧化的金属和合金,是因为 A.氩弧温度高 B.氩气容易取得 C.氩弧热量集中 D.氩气是惰性气体125. 用CO2气体保焊 A.可减少焊件氧化 B.可减少气孔 C.可减少飞溅 D.可减少空气中氮的有害作用126. 电渣焊主要用于 A.平焊位置 B.中,薄板焊件 C.垂直主焊位置 D.铝及其合金焊件127. 等离子弧切割可切割氧-乙炔焰不宜切割的材料,如 A.普通低合金高强钢 B.中碳钢 C.不锈钢 D.低碳钢128. 闪光对焊比电阻对焊在焊接质量上是 A.内在质量好.接头处光滑 B.内在质量不好.接头处光滑 C.内在质量好.接头处有毛刺 D.内在质量不好.接头处有毛刺129. 闪光对焊比电阻对焊更 A.适合大断面焊件 B.适合小断面焊件 C.适断面形状差别较大的焊件 D.适用焊件端面质量要求较主高的焊件130. 闪光对焊比电阻对焊更 A.适用于一些异种金属焊接 B.只适用于同种金属焊接 C.适用于重要焊件 D.适用于非重要焊件131. 钎焊时 A.焊件与钎料同时熔化 B.焊件熔化,钎料不熔化 C.焊件与钎料都不熔化,靠两焊件原子间热扩散而结合 D.焊件不熔化,钎料熔化132. 硬钎焊与软钎焊的主要区别 A.硬钎焊接头强度高,钎焊温度低 B.硬钎焊接头强度高,钎焊温度也高 C.硬钎焊接头强度低,钎焊温度也低 D.硬钎焊接头强度低,钎焊温度高133. 钎焊接头的主要缺点是 A.焊件变形大 B.焊件热影响区大 C.强度低 D.焊件应力大134. 改善钢材可焊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消除焊接应力 B.采用低氢型焊条 C.提高结构刚性 D.焊前预热135. 焊接黄铜件较好的方法是 A.CO2气体保护焊 B.手式电弧焊 C.氩弧焊 D.气焊136. 磁粉检验能检查出缺陷的位置在 A.焊件内部 B.焊件近表面 C.焊件内部及近表面 D.焊件表面及近表面137. 防止铸件产生裂纹的基本方法之一是 A.提高铸件金属的硫、磷含量, B.提高浇注温度,C.使铸件壁厚均匀, D.提高型砂质量。138. 对大厚钢板进行焊接时,宜采用下列哪种焊接方法 A.电阻焊 B.气焊 C.氩弧焊 D.电渣焊139. 为防止铸件内部出现缩孔常采取的工艺措施是 A.降低浇注温度 B.增加直浇口高度. C.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D.采用同时凝固原则.140. 低碳钢不进行淬火的主要原因是 A.淬透性太差 B.淬硬性太差 C.淬透层深度太小 D.淬火变形太大四. 填空题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三个过程依次为 , , 。2. 对刃具钢的性能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即 , , 。7. 所谓巴氏合金是指 基和 基轴承合金17.对普通灰铸铁工件进行低温退火的目的是为了 ,进行高温退火的目的是为了 18.材料牌号QT600-3中,QT表示 ,600表示 ,3 19.在Fe-Fe3C相图中,包含有三个恒温转变,其具体的相反应式分别为,包晶反应 ,共晶反应 共析反应 20.常见的合金弹簧钢有 ,其最终热处理工艺为 ,其最终组织为 21.钢进行扩散退火的目的是为了 ,进行再结晶退火的目的是为了 22.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 和 29.轴承合金的组织特点为在 基体上分布有 质点,或在 基体上分布有 质点30.合金钢按用途可分为三类,即 , ,和 31.合金钢中常用的渗碳钢为 (牌号),常用的调质钢为 ,常用的刃具钢为 ,常用的耐磨钢为 32.金属浇铸时常采用的细化晶粒方法有两种,即 33.铁有三种同素异构体在912度以下时为 立方结构,在912度以上,1394度以下时为 立方结构,高于1394度而低于熔点时为 立方结构34.金属铸锭的组织常分为三层,即外层的 区,次层的 晶区和中心的 区35.金属晶体通过 两种方式来发生塑性变形36.碳钢的组织中常见的固溶体相有 和 。37.为防止高碳钢工件淬火时开裂,常采用 淬火方法。38.在合金钢的组织中,常见的间隙固溶体 ,常见的间隙相有 和 ,常见的间隙化合物有 39.在Fe-Fe3C合金组织中,一次渗碳体是指从 中析出的,二次渗碳体是指从 中析出的,三次渗碳体是指从 中析出的40.在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中,常见的三个单相组织为 , ,常见的两个两相组织为 41.下列各材料的退火组织构成为:工业纯铁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 铸 白口铸铁为 42.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 , , 43.钢加热奥氏化后,先淬入水中,再淬入油中,该淬火工艺通常被称 淬火54.金属中的位错密度越 ,则其强度越 ,塑性越 55.纯铁的熔点为1538度,则其再结晶温度为 度,而其再结晶退火温度为 度56.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金属的 区分的57.所谓相是指合金中的 相同的组成部分58.合金中的基本相分为 两类59.按照溶质原子在溶剂中位置的不同,固溶体分为 60.固溶体按溶解度大小不同分为和 61.金属化合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及结构特点分为 , , 三类62.钢中常见的化合物大多数属于 化合物,其共同的性能特点是熔点 ,硬度 ,脆性 63.铁碳合金的基本相中,塑性最好的是 ,强度最高的是 ,硬度最高的是 64.珠光体是指 和 所形成的两相组织,其形态一般是 状65.二次渗碳体只可能出现于碳含量大于 %的钢中,其形态是 状66.灰口铸铁和白口铸铁的组织相比较,灰口铸铁中不应有 组织,而白口铸铁中没有 组织67.将45钢加热至Ac1温度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为 %,继续升高温度,奥氏体的含碳量会 68.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与钢的 方法有关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