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第2课时)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哈姆莱特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船舱(cn)藩属(fn)棕榈(znl)国玺(x)B阿谀(y)嗣(s)位戕害(qin)蟊贼(mo)C天谴(qin)恭聆(ln)禀赋(bn)词藻(zo)D吮吸(shn)揩干(ki)山鹬(y)昭告(zho)【解析】谴qin,禀b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孟浪赦免缭草真知卓见B包涵烦琐侍候毋庸质疑C荒疏战栗辞藻拾人牙慧D纂夺拉拢昭告阴谋鬼计【解析】A缭潦,卓灼;B质置;D纂篡,鬼诡。3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B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解析】了解背景是解读哈姆莱特的关键。A、B、C三项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读该剧,该剧借哈姆莱特之口,充分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4对剧本的悲剧性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犹豫型性格所导致的。B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C虽是悲剧结尾,可是哈姆莱特却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D虽是悲剧结尾,但读者或观众的感受却是悲壮而不悲观,这也正是这部杰作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鼓舞着人们的原因。【解析】虽然哈姆莱特是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既不相信暴力也不相信群众,他孤军奋战,最终抱恨而死,但他的悲剧中仍有社会因素在里面,因为当时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阅读下文,完成57题。从“(奥斯里克上)奥斯里克殿下,观迎您回到丹表来!”到“哈姆莱特不敢,不敢。(奥斯里克下)”原文见课本5为什么奥里斯克一会儿说“天气真热”,一会儿又说“真的有点冷”?答:因为他是国王的走狗帮凶,此时实施阴谋,心里很虚所以说天热。又害怕暴露,只好逢迎哈姆莱特说“冷”。6霍拉旭说:“自己所用的语言,到了别人嘴里,就听不懂了吗?先生,你有话直说了吧。”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答:你别装糊涂了,赶快把你们的阴谋说出来吧。7简析霍拉旭这个人物形象。答:霍拉旭是一个诚实可信、机敏聪明,对邪恶深恶痛绝的形象。他时时发现奥斯里克的谬言,及时给以反击,而对哈姆莱特则敬重有加,总在暗中给主人公以提醒,他热爱哈姆莱特,他支持正义的行动。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说这句话的人物是谁?这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