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恶乎往而不可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尻(ko)2.曲偻(lu)3.句赘(u)4沴(l) 5.怛(d) 6.蘧然(q)7哀骀它(ti) 8.眴若(shn) 9.翣(sh)10刖者(yu) 11.屦(j) 12.无郤(x)二、通假字1颐隐于齐通脐,肚脐2亡,予何恶 通无,不3予因以求时夜 通司,守候4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同悬,倒悬5不翅于父母 通啻,只,止6佚我以老 通逸,使安逸7取妻者止于外 通娶8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通窥,窥察9故不足以滑和 通汩,乱10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通悦,愉悦11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通隙,空闲的时间或地方12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通是,善、美三、古今异义1其妻子环而泣之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2今一犯人之形而曰古义:犯,承受;“犯与人”不能连读,应读为“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今义:触犯刑律而被法院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人3丈夫与之处者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4且而雌雄合乎前古义:女人和男人 今义: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下5无几何也古义:多久 今义:几何学6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古义: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或诸侯会见群臣皆面向南而坐,故用南面称君王之位今义:表方位,与“北面”相对7恐吾无其实古义:这样的实名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8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四、一词多义1恶2焉3时4亡5形五、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君:统治2吾与之友矣 友:做朋友,交朋友(二)动词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1)息我以死 息:使休息(2)轻用吾身而亡其国 亡:使危亡2动词的为动用法其妻子环而泣之 泣:为哭泣(三)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故善吾生者 善:善待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果以恶骇天下 骇:使惊骇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也”表示判断)2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者,也”表示判断)3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也”表示判断)(二)省略句1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之)为鸡(“以”后省略代词“之”)2卒授之(以)国(“之”后省略介词“以”)(三)状语后置1莫逆于心 (“于心”作状语,后置)2劳我以生 (“以生”作状语,后置)(四)宾语前置1予何恶(“何”作“恶”的宾语,前置)2又将奚以汝为(“奚”作“以”的宾语,前置)3唯命之从(“命”作“从”的宾语,前置)(五)主谓倒装伟哉造化 (谓语“伟”前置)课文译注(1)(2)1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评析现在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那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产生的本源,是万物的主宰和宗师,人要能够顺应死生,顺化而游,在陷于人生绝境的时候,靠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2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评析平是水静止到了极点的结果或状态。它可以作为法则,内心保持极端的平静就可以不被外在的事物摇荡。德就是这种内心纯和的培养。养成这种德而不显行迹的人,人们离不开他。人在生命中遭遇的苦难和身体所受的折磨都是无足轻重的,我们的内心都应不为所动,加强自身修养,充实自己内心的“德”,养成任何外物都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平和、快乐、充满生机。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评析合乎时,顺乎理,均安然处之,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除倒悬之苦。 这句话是说,活着的时候,要把握现有的时间,现在就是价值。要死的时候也不要有留恋,这都是自然本来的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自然而已。只有这样做,才能哀乐不入于心。问题1选文1,被病痛折磨得已不成人形的子舆,能“心闲而无事”,为什么?明确因为他懂得“安时而处顺”,自然也就“哀乐不能入也”。问题2选文1,被病痛折磨将死的子来,为什么面对死亡却能“成然寐,蘧然觉”?明确因为他完全把天地看成一个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很高的铁匠,而把自己的死当作造物者的杰作。问题3选文2,孔子所举的几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人应当有“德”,不能失去精神支柱。问题4选文2,孔子用什么手法来解释“德不形”的?明确比兴;“德不形”,德在内心纯和的培养中作用巨大,有德不外显,人们就离不开他。问题5本文谈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明确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人固有一死”,死永远都是人生不可改变的结局。然而如果对死亡的忧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话,那么生命就丧失了强度和韧性。庄子认为,被生死的哀乐捆缚住的人其实在承受着倒悬之苦。那么怎么去解除这一倒悬之苦呢?答案是要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要做到心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也就是要安然地去领受人生的无奈,顺从命运的安排。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跰而鉴于井(镜子)B倚其户与之语曰 (门)C无聚禄以望人之腹 (饱)D取妻者止于外 (通“娶”)解析:鉴:照。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解析:A项,身体、形体;显露,表现。B项,均为介词,把。C项,介词,比;介词,对于。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A其妻子环而泣之B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C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D恐吾无其实解析:A项,“妻子”,妻子儿女;B项,“以为”,认为,与现代汉语同;C项,“踊跃”,跳跃;D项,“其实”,这种实名。答案:B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又将奚以汝为 B予何恶C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D唯命之从解析:A、B、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判断句。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卫有恶人焉(凶恶)B未尝有闻其唱者也 (倡导)C又以恶骇天下 (使惊骇)D丈夫与之处者 (古代成年男子的通称)解析:A项中“恶”意为“丑陋”。答案:A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介词,向;介词,从。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代词,他;结构助词,的。D.均为代词,这。答案:D7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骀它虽然丑得让人惊骇,但他以高尚的德行养成了他内心的纯和,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潜能,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B这则故事意在表明庄子“道”的思想,一个人不管相貌如何,只要道德充实,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的人。C庄子在叙述故事时,描写人物鲜明独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写哀骀它,运用比喻手法,使这一形象生动而又有个性。D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相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心灵美好,才能够真正彰显其人格魅力。解析:C项中“运用比喻手法”错误,应是“运用夸张手法,造成肖像与内心的强烈反差”。答案:C8本文中,庄子写到了丑陋的哀骀它,其目的是什么?答:_答案:庄子把他置于常人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更加凸显了哀骀它的智慧和内在品质的过人之处。(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2题。南伯子葵问乎女偊(y)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人,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于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庄子大宗师)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是()A而色若孺子(小孩)B恶!恶可 (可恶)C庶几其果为圣人乎 (差不多)D已外天下矣 (遗忘)解析:“恶”为否定词,不。答案:B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B.C. D.解析:A.介词,向;介词,在。B.目的连词,来;介词,用、拿。C.递进连词,并且;修饰连词。D.均为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答案:D1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开。副 墨 之 子 闻 诸 洛 诵 之 孙 洛 诵 之 孙 闻 之 瞻 明 瞻 明 闻 之 聂 许 聂许 闻 之 需 役 需 役 闻 之 于 讴 于 讴 闻 之 于 玄 冥答案: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于玄冥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道可得学邪?译文:_(2)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译文:_答案:(1)“道”可以学习而得到吗?(2)灭绝生命的东西没有死,产生生命的东西就没有生。参考译文:南伯子葵向女偊问道:“你的岁数很大了,可是你的容颜却像幼童,这是什么缘故呢?”(女偊回答)说:“我得道了。”南伯子葵问:“道可以学习而得到吗?”(女偊回答)说:“不!怎么可以呢!你不是可以学习道的人。 卜梁倚有圣人明敏的才气却没有圣人虚淡的心境,我有圣人虚淡的心境却没有圣人明敏的才气。我想用虚淡的心境来教导他,恐怕他果真能成为圣人呢?(即便)不是这样,把圣人虚淡的心境传告具有圣人才气的人,应是很容易的。我还是持守着并告诉他,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既已遗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后能遗忘外物;既已遗忘外物,我又凝寂持守,九天之后便能遗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遗忘存在的生命,而后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彻;能够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彻,而后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后就能超越时间的界限;既已能够超越时间的界限,而后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灭绝生命的东西没有死,产生生命的东西就没有生。作为事物,道无不有所送,也无不有所迎,无不有所毁,也无不有所成,这就叫做撄宁。撄宁的意思,就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纷扰,而后保持心境的宁静。”南伯子葵又问:“你偏偏是怎么得道的呢?”(女偊又回答)说:“我从副墨(文字)的儿子那里听说的,副墨的儿子从洛诵(记诵)的孙子那里听说的,洛诵的孙子从瞻明(目视明晰)那里听说的,瞻明从聂许(附耳私语)那里听说的,聂许从需役(勤行不怠)那里听说的,需役从于讴(吟咏领会)那里听说的,于讴从玄冥(深远虚寂)那里听说的,玄冥从参寥(高旷寥远)那里听说的,参寥从疑始(迷茫而无所本)那里听说的。”三、语言表达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工信部指出,有些网络企业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使用目的告知不充分等,并要求他们立即整改。B近年来,音量大、字体大、使用方便的老人手机大受市场欢迎,但质监部门调查表明,随机检查网售老人机一千台,合格率为零,其质量让人堪忧。C反腐败斗争能否取得压倒性胜利,关键是要找准问题的关键点、要害处,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D从1978年的冬天出发,中国风雨兼程走过40年,走进新时代,创造出震撼世界的发展奇迹,重要一条就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解析:A项,宾语残缺,应为“存在等情况”。B项,“堪忧”指令人担忧,“让人堪忧”用语重复。C项,两面对一面,将“反腐败斗争能否取得压倒性胜利”改为“反腐败斗争要想取得压倒性胜利”。答案:D1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日前收到你的来信和书稿,今已阅示,并提出了我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B老师,久仰了,自小学毕业分别后,我一直都特别想念您,您身体还好吧?C令郎知书达理,好学上进,现又秉承父志,研究量子力学,实在可喜可贺!D在本届文化年会上,大家一致推举您忝列“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解析:A项,“阅示”是指上级部门或相关领导阅览文件并给予指示。不能用于自己。B项,“久仰”是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此处不合语境。D项,“忝列”为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答案:C庄子的批判郭沫若黄老学派的宇宙观是全部被承受了的。宇宙万物认为只是一些迹相,而演造这些迹相的有一个超越感官、不为时间和空间所范围的本体。这个本体名字叫“道”。道体是无限的东西,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蝼蚁里面有它,梯稗里面有它,瓦甓里面有它,屎溺里面有它。要说有神吧,神是从它生出来的。要说有鬼吧,鬼是从它生出来的。它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则。它自己又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它是自己把自己生出来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当是象字之误,古文“为”字从爪象)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有了这样一种“道”,他便要向它学习,拜它为老师,这就是所谓“大宗师”。他向它喊道:“吾师乎!吾师乎!整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这在大宗师篇虽然托之许由之口说出,但在天道篇明明引作“庄子曰”,可知意而子与许由的对话,完全是寓言)。向这种“道”学习,和这浑沌的东西合而为一体,在他看来,人生就生出意义来了。人生的苦恼、烦杂、无聊,乃至生死的境地,都可得到解脱。把这种“道”学会了的人,就是“有道之士”,也就是“真人”(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数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堤灌维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纳米钛酸钡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保育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绿色建筑智能系统集成为核心的节能降耗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精炼核桃油市场营销策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管道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理疗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垃圾清扫与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医院标识标牌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学政治九年级《坚持改革开放》说课课件
- 《旅馆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 2024-2030全球与中国探地雷达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件-机翼结构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公司跟合作社合作协议书
- 五年级下册计算题400道及答案
- 青少无人机科普教育方案课件
- 叉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