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半期考语 文 试 卷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敕造(sh) 惫懒(bi) 崤山(xio) 孝悌(t)B. 讪讪(shn) 朱拓(tu) 歆享(xn) 句读(du)C. 呕哑(y) 骐骥(j) 逡巡(qn) 贾人(g)D. 庠序(xing) 蹙缩(c) 两靥(yn) 纨绔(w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A敕ch,B拓t D靥y 2. 选出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 )A. 俨然 缪种 皮囊 环珮B. 萧瑟 琵琶 潦倒 罔然C. 饿莩 须臾 蕃篱 膏腴D. 黔首 蹑足 迁徙 鄙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A谬种,B惘然,C藩篱。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B. 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C.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D. 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A项贻笑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语境用于学生语文水平低劣,与“让人”搭配,不恰当。B项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C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强调自然的图景,不合语境。D项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不合语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B. 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C. 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 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A项中途易辙,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样;B项缺少主语,由于多了介词“在里”而没有主语;D项搭配不当,“提高”与“专职教师”搭配不当。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B.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间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D. 苏轼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D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二、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重新金贵起来,甚至会产生这样良好的愿望如果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的作品,能一直在畅销榜上该有多好。读书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么令人向往。但很快有泼冷水的人来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那些抢购莫言图书的人在莫言获奖之前知道他是谁吗?其实这样的质疑价值不大,读者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消费莫言,就像消费者被一则电视广告打动而去购买某产品一样,诺奖这个大广告铺天盖地,对莫言知之甚少或干脆不知莫言为何人的读者,去买几本莫言的书来读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买莫言的书,谈论莫言的获奖,这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消费莫言,此前哪一位作家获得诺奖,不是被这样追捧?之所以强调要在正常范围内理性地消费莫言,是因为另外一种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正在围绕着莫言展开,甚至有不可控之势,比如在北京城内有十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莫言家乡有人设想政府应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宁可赔钱也要种万亩高粱;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此外还有人说,莫言的作品要收进教科书,莫言今年必上春晚魔幻现实主义走出了莫言的笔端,目前正在他身上一点点发生,“吃定莫言”的前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莫言的文学成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莫言获奖,一种较为理想的长远影响是,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而想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强大的消费动力来推动,不消费莫言怎么成?消费莫言无非前面说过的两种方式,但就眼下的氛围看,指望以莫言一己之力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只是良好的愿望,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还好,莫言是清醒的,他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比如他辟谣说自己想在北京买房,只不过是个玩笑,对家乡要种万亩高粱的说法,他称不必当真。莫言在用自己的方式给“莫言热”降温,可现实却是,不把莫言的剩余价值榨空,某些人是绝对不会停手的。再过一些天,莫言的名字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而被取消,人们在书店不再像买菜一样成筐地买莫言的书,那时,或许我们再谈谈莫言,谈谈文学。 (摘编自韩浩月消费莫言的两种方式)6. 下列对于“消费莫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莫言获奖后,人们争相抢购他的图书,不断谈论他获奖的是是非非,畅销书排行榜上也有数部上榜且高居榜首,这里面有些情况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莫言。B. 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这正是非理性过度消费莫言的实质所在。C. 就眼下的氛围看,只能指望莫言亲自站出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否则,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D. 随着时间的流逝,莫言的名字会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会被取消,种种情况表明,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7. 下列对“莫言获奖”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莫言的获奖可以使中国的文学重新“金贵”起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去,形成一个热爱文学的国度。B. 莫言的文学成就不再单纯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成为更多人消除文化自卑的工具,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C. 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D. 莫言的获奖为更多的商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可以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等,从而得到更多利润。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有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B. 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人们几乎都在谈论金钱,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这种莫名兴奋的心理其实就是国家自豪感掩盖下的拜金主义。C. 莫言的获奖可以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D. 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莫言是一个清醒主义者,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答案】6. B 7. C 8. A【解析】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概念的理解能力。A项,“这里面有些情况”有误,上述情况均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莫言;C项,“只能指望”与原文所表述非理性消费莫言不符;D项,“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是对“消费莫言”内涵的错误理解。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A项,在原文第一段中作者说“这给人一种错觉”;B项,“不再单纯是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与原文表述不符;D项,对这种非理性地消费莫言的方式作者持否定态度。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A“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与原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不符,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对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进行批判。三、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14分)9.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现象。通假,指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B项,“无”通“勿”或“毋” 不要。C项,“从”同“纵”,合纵。D项,“生”同“性”,本性,禀赋,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邻国之民不加(更)少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 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声非加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也C. 涂(通“途”)有饿莩 赢粮而景(通“影”)从D. 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南(向南,动词)取汉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D“南”是名词作状语。1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 序八州而朝同列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词的词类活用。D项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为动词。12. 下列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 师不必贤于弟子 B.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 申之以孝悌之义 D. 未之有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式的掌握。AC是状语后置句,D是宾语前置句,B是一般陈述句。点睛: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四种,两个前置句和两个后置句,即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文言文中,宾语可以前置(即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基本格式如下: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例: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蹇裳)你不思念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否定词+代词宾语+插入成分+动词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没有谁能抵御它。 否定词+插入成分+代词宾语+动词例:莫肯之为。(吕氏春秋?不苟)没有谁肯干这件事。(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的前置主要格式如下: 疑问代词宾语+(能愿动词)+动词(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必须前置)例: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 疑问代词宾语+介词例:何为不去也? (苛政猛于虎)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3)宾语前置的标志“之”“是”等宾语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可以在宾语的后面加助词“之”“是”“为”“来”“焉”等做标志。例:何不可之有?(左传?昭公五年)有什么不可?13. 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B.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宽厚而爱人C.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 隳名城,杀豪杰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实词推断能力。D都是“毁坏,崩毁”。A分别是“相互”/“和”;B分别是“珍惜”/“爱护”;C分别是“丢掉”/“使灭亡”。1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讨过失B.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C.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形容毫不费力D.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出一般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实词推断能力。A检:约束制止.15. 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A.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A“养生”古义是供养活人;C“寄托”古义识藏身之处;D“山东”古义是崤山以东。(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日:“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溏罢,倪岳代溏,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B.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C. 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通“赈”D. 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17.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A.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B.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C.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D.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 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 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 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名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2)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答案】16. A 17. B 18. D 19. (1)作奸之人非常怨恨他,就在夜晚手持弓箭等候在他门口,有人还作恐吓信用箭射入东长安门内。(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的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解析】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A“登景泰二年进士”中“登”是“应试得中”。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首先找到句中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这些在句中不是做主语,就是做宾语。如“正德、朝政、文升”这些名词,他们前后应该断句,所以选B。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与原文“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不一致。强盗去了他的家乡,听说是他的家乡就离开了。19.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句子翻译。第一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伺”等候;“谤书”:恐吓信。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家居”没事在家;“非事”没有事;“颦蹙”皱着眉头。参考译文四、古代诗歌鉴赏(6分)月杜 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20.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1.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案】20.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1.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以及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解析】20. 试题分析:“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写时间之久,与“夜久”相呼应,表明作者因战乱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一句写南飞的鸟急于回归,疲倦的落在江边栖息。可以看做诗人的自况。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 试题分析:一般此类题的答题步骤为:(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五、名篇名句默写(11分)22. 蜀道难中“_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飞鸟、猿猴都很难越过。【答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如“猱”“援”。23. 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如“萧萧”。24. 琵琶行中“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答案】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如“拨”。25. 庄生晓梦迷蝴蝶,_锦瑟【答案】望帝春心托杜鹃【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如“杜鹃”【答案】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庠”,“孝悌”。2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劝学【答案】.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知”。28. 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_。【答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施”。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癖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漫天大雪,朔风怒吼。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2014年第5期微型小说选刊)29.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开头介绍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B. 文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它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C. 小说通过对父亲几件小事的叙述,生动地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普通的社会小人物,他为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D. 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也很重视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E. 作者借“初中男同学”之口,既赞赏父亲精湛的演技,也隐约透露出父亲一辈子未能出演主角的复杂心理,体现了作者的精妙构思。30. 请简要分析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么的?31. 小说以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子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32. 小说名为配角,塑造的主人公是父亲,如果把题目改为我的父亲,你认为是否合适?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29. CE 30. 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要求分点作答,每点2分,答案体现变化的几个关键词:期望后悔关心(答案接近即可) 31. 人物上画线句子,是父亲以一个“配角”身份,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的状态直接呈现,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形象特征。艺术手法上结尾处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悠长。主题上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分点作答,每点2分。 32. 观点一:不改更合适。(人物)原标题“配角”,具有双关义,标示出父亲的社会角色一个扮演着配角的演员,具有职业特征。同时也寓意着父亲在生活中的“配角”身份,符合父亲在小说中的各种表现和遭遇,“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与“配角”这个角色特征相吻合。(情节)“配角”这个符号始终贯穿着小说,小说中的几件小事也都是围绕着父亲的“配角”身份而展开的。(主题)以“配角”为标题,鲜明地呈现出小说的主题,即普通小人物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也仍然认真勤奋地工作生活着,为家庭、为所爱的人无怨无悔全心付出。观点二:改后更合适。(人物)改为我的父亲,明确交代主要人物形象。以“我的父亲”为题,揭示出主人公的伦理特点。(情节、结构)作者选择几件看似不关联的小事,但以“我的父亲”把几件小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描绘发生在“我”初中、高中、大学时期的几件小事,突出了父亲对母亲、“我”和妹妹,对这个家庭的爱。(主题)以“我的父亲”为题,作者把表达的主题明确鲜明地呈现出来。(观点明确1分,结合小说内容展开分析,有条理、分点作答,每点2分,整体表达1分。意思接近即可)【解析】2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概括、分析和鉴赏能力。A选项小说开头先介绍了父亲的身份,然后再介绍名字;以名字的“伟大”衬托职业中扮演的角色的卑微,不存在“欲抑先扬”之说。D选项错误比较明显:前半句“几个人物”都“刻画得很生动”表述不严谨,后半句“重视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不对,小说未涉及心理描写。 B选项的环境描写,突出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这里的表述没错。从全文看,小说只是选择了几个生活小事,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判断比较牵强。但在“我到岳麓山看父亲拍戏”这件小事中,环境描写对强化人物形象的确有作用。E选项中父亲的“复杂心理”,从上下语境可知:一方面,父亲对自己担任配角有清晰明确的认知,认为角色无大小,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父亲也因未能赚更多钱改善家庭招致母亲的抱怨和不满而感到痛苦,复杂情感交织。“初中男同学”所说的“如果”正是作者的巧妙构思。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现代文阅读答案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阅读答案。此题的选项D考查语言,选项A考核手法。3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鉴赏小说文体的结构特点。答案要体现变化的几个关键词:期望后悔关心。答题时,要注意梳理出条理。抓住几个时间点刚嫁给父亲时;嫁给父亲后;儿女长大后。3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鉴赏小说文体的结构特点。作答时一般从情节的合理性、结构的严谨性、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小说的感染力、主题的深刻性等角度考虑。这个结尾从人物形象上,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从情感表达上,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从思想内容上,深化了主题。点睛:对小说的结局进行相应的推测或对小说的结局是否合理的探究,是小说常见的一种类型,答题时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对文章的情节注意分析伏笔和照应的关系,在前文的情节中或许对文章的结尾有所暗示;然后是人物的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结局;还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故事的结局;周围的环境也可能对人物的命运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事件的结局。此题主要从人物形象、情感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分析作答。3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此题为探究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但不管是哪种观点,都要依据着文本作答,围绕着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进行探究。点睛:小说标题如何设置,作答时一般围绕以下几点思考: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突出主题。标题换置是否合适,需要结合以上几点,并根据具体实际,从语言特点,技巧,与文章中心联系的紧密性,结构安排的合理与否等多角度考虑来回答。七、语言文字运用)33. 仿照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另写两句话,要求话题保持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生命之鱼,游于良知之水,才能使短暂人生星空灿烂,无论穷达荣辱都能尽显人格的力量。楚大夫沉吟泽畔,坚守对振兴国家的良知,九死不悔;_。【答案】陶渊明悠然南山,坚守对道德情操的良知,饮酒赏菊岳飞挥师北上,坚守对恢复故土的良知,忠心不已【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要注意保持话题一致,句式与画线语句相同。此外,画线句子是一则有关“坚守”的事例,答题时也要注意。八、作文(60分)3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玩具设施全面检查与保养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绿色环保立体车库设备采购协议
- 2025年城市配送项目绿色物流服务与环境友好运输协议
- 2025年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设计中的情感互动策略报告
- 劳动课绳结课件
- 美女考试题及答案
- 幕墙安全培训课件
- 煤化工题库及答案
- 马匹按摩题目及答案
- 原发性肝细胞癌课件
- 送配电线路工(送电)-初级工模拟题含答案(附解析)
- 供应商物流管理办法规定
- 高级健康评估在护理个案中的应用
- 采购成本管理培训课件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解读 2
- 2025年青岛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湖北武汉江岸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学生卷
- 2025届甘肃平凉中考真题试卷数学试题【含答案】
- 装饰装修施工应急响应措施
- JJG 264-2025谷物容重器检定规程
- 桂电计〔2025〕91号附件-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