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专题四分异规律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高频考点37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专题四分异规律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高频考点37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专题四分异规律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高频考点37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37 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2018全国百强校调研)近年来,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某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下表为“20092017年该市土地利用(单位:km2)转换矩阵示意表”(表中土地利用方式由所在行转变成所在列,对角线上的数据表示没有变化的面积)。读表回答12题。2009年2017年耕地建设用地林地水体未利用土地耕地2153.21049.51745.945.6897.45建设用地536.441021.09171.9820.4234.33林地896.74475.124186.674.2323.57水体10.8431.5319.65122.930.72未利用土地36.4592.9121.930.6415.111.由表可知,20092017年该市废弃的建设用地主要用于()A.耕地B.林地C.水体D.未利用土地2.伴随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该市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林地面积扩大,城市环境得到改善B.水体面积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减弱C.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人口比重下降D.城市扩张,未利用土地开发殆尽(2019长沙联考)下图为“我国50N附近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1480m,区内最大高差小于300m。读图回答34题。3.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土地沙漠化扩大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增加地面大幅沉陷A.B.C.D.4.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A.河道弯曲,冻土广布B.地势较低,降水量多C.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D.山地阳坡,水分蒸发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22016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56题。5.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荒地、耕地、林草地B.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荒地6.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出()A.该山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大读“湘北某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题。7.图示地区从土地利用看()A.建筑用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B.果园用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C.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D.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区答案精析1.A2.C第1题,由材料“土地利用方式由所在行转变成所在列”可知,20092017年,该市废弃的建设用地,用于耕地536.44 km2、林地171.98 km2、水体20.42 km2和未利用地34.33 km2,故A对。第2题,由表可知,林地支出为(896.74475.124.2323.57)km2,而林地收入仅为(745.94171.9819.6521.93)km2,即林地面积减小,城市环境可能会恶化;同理,水体面积减小,未利用土地面积略有上升,并非开发殆尽,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小,则该市可能出现的变化为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故答案选C项。3.B4.A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北,过度的农业生产(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等)破坏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增加,进而河流流量减少,水环境恶化。第4题,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是由于河谷内为沼泽地,不利于树木生长。沼泽地多的自然原因是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冻土广布,水不易下渗等。5.A6.B第5题,由年降水量可知,该山区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总体来讲,荒地面积最大,林草地面积最小。另外植被覆盖状况越好,下渗量越大,则径流量越小,由此判断得出。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