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计算机.ppt_第1页
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计算机.ppt_第2页
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计算机.ppt_第3页
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计算机.ppt_第4页
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计算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学术论文写作 与发表 姚远 西北大学,1,1 科技学位论文写作的意义及总体要求,科技学位论文写作是人们叙述人类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具有直接作用,是传播和记载科学发展轨迹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1,所有科学工作者或者文化传播者都应该承认,写作是自己工作不可分割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的科学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来说,他一生中有些技术或仪器可能从不使用,或者闻所未闻,但是,写作则是他无论作为教师,还是职员,董事,经理,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做的一件事情。,1,假如你的工作是和机器打交道,那么你的表达能力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如果你的工作越是脱离了体力劳动,你担负的组织工作越多,那么如何使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去表达你的思想也就显得越重要。这种表达能力或许是你种种技能中最重要的。,1,写作修养是科学巨匠成功的重要素质 19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指出:“科学研究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开拓,其次是完成,第三是发表”。 前苏联科学家米哈依诺夫也指出:“在科学文献中发表研究成果,是宣布这些成果的基本的和公认的方法。这意味着科学研究成果用文字写出来发表是任何一项研究的必要的完成阶段”。,文章三要素 ,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词章问题。现在许多文章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二、判断不恰当;第三、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又缺乏词章。看这种文件是一场大灾难,耗费精力而又少有所得。 毛泽东 ,准确、鲜明、生动,论说文的共性 ,材料说明观点,“要学会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必须要有材料,但一定要有明确的观点去统率这些材料” 毛泽东 ,文章必须让读者看懂,文章好不好,要问老妈子。老妈子看得懂,可以卖稿子;老妈子看不懂,只能当废纸。 陶行知 ,科技论文具有强的专业性,不同于一般通俗文章。但起码要使同行及交叉学科人员容易读懂,2 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要领,科技论文是供他人阅读的。写作时必须设身处地为读者考虑,尽力提高其可读性与吸引力,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 内容 观点统率材料,两者有机交织 要领 材料(数据)真实可靠,概念正确,推理合乎逻辑,叙述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流畅,措词得当,讲究语法修辞,与一般文章相比,科技论文在科学性上要求更严格。在文章结构,文体、术语和计量单位使用,以及图表格式、文献引用等方面均须遵从公认的规范,不同于散文、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科技论文的“生动”主要是借助合理的结构、精辟的论述(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和简洁、通顺流畅的行文,以及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可读性 科技论文行文忌口语化,不宜采用过多的形容词,特别要避免使用文学性的、带感情色彩的非科技词语,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是一类特殊的科技论文。除应遵从科技论文的一般原则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生学位论文是供专家审阅和同行参考的学术著作。应注意文字精练、重点突出,避免喋喋不休地重复专业人员和本专业学生共知的那些常识性的内容 此外,要注意构筑论文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结构严密的整体,学位论文作为科技档案资料将被永久保存,对本组、本单位研究工作有承前启后作用。因此有特别的要求:,文献评述要较为详尽 研究方法与结果应较详细交待 对实验结果要作深入的讨论分析(理学学位论文应有较高的理论性),3 科技论文结构与格式,1. 封面(中文题目、专业、作者和导师姓名) 2. 英文(内)封面 3.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4. 摘要(中文) 5. Abstract(英文摘要) 6. 目录 7.* 主要符号表 8. 引言 9. 正文理论分析、实验(计算)方法、结果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限200字)及独创性声明 13.* 附录 14.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可列为第一章),(不应编章号!),4 科技论文各部分 写作要点,4.1 标题, head-line 第一道界线 统帅队伍的领袖 行列的为首者 “题”与“额”通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4.1 标题,标题的英译为head-line,其英文原意为“第一道界线”、“统帅队伍的领袖”、“行列的为首者”。其意义与中文虽各有不同,但其重要性却是很相似的。,我国古代的“题”与“额”通,即指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古语又曰:眼与心通,心于神通。这说明,标题是牵动全文神经的关键。每篇22论文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总是这篇论文的标题。人们从文摘、索引或题录等文献信息中,最先找到的也是论文的标题。通常,浏览论文,也总是首先以标题作为最重要的判断来决定是否有阅读的必要。,4.1,确定标题的要求 紧扣内容,准确表达 便于理解,避免使用特殊术语 简短精炼,切忌冗长繁琐 书写格式的规范要求,按我国国家标准要求,科学技术论文的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英文标题不超过25个英文实词)。 如果根据论文内容需要,总标题在不可能简短的情况下,可加副标题,用以引伸主体,或作补充说明。 有时对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也可采用相同的主标题,而用不同的副标题(或1,2,3)区别篇与篇的内容差异。,标题层次一般要求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六级 1 2.1 2.10.1 2.10.3.1 a) (1) 2 2.2 2.10.2 2.10.3.2 b) (2) 3 2.3 2.10.3 2.10.3.3 c) (3) 9 2.9 2.10.9 2.10.3.9 i) (9) 10 2.10 2.10.10 2.10.3.10 j) (10),拟题注意事项,应画龙点睛地概括论文的最主要内容。具体、切题,恰当简明,引人注目,严格控制 25字(最好 20字) 封面和英文内封面的内容、格式、字体均有严格的规定,详见指南,有的论文常在标题上缀以机理的研究、的规律(或模型)、概论等等。但是,细看这些论文,并非属于自己研究所得出的“机理”、“规律”或“模型”。 有的作者,自己的工作只是得到了与前人结果略有不同的实验现象时,便上升到“规律”,不恰当地夸大。这些做法,均不能准确得体地表达原意。然而,有个别论文又在标题上不恰当地降低学术水平,同样属于不得体。如浅谈、的一点浅见,至于“漫谈”、“漫议”,则更不适宜,这会使人将其与科普文章混为一谈。,命题易犯的毛病 虚、大、空,不宜用一个大领域或学科分支的名称作为学位论文题目。如:,“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研究” “磷的生命化学研究” “摩擦化学机理研究” “非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研究” 这些都是不妥的命题!,4.2 署名, 署名的意义 作为拥有版权或发明权的一个声明 反映文责自负的一种精神 署名的原则 正确处理个人署名,多作者署名和团体署名间的关系 不应混淆作者和致谢对象 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作为拥有版权或发明权的一个声明 。 版权是指对某一著作物的出版权。拥有这种权力的是著作人,他可以与出版者订立合同,转让或收回版权。在论文(或其他著作物)上署名,就是宣布拥有版权的一个声明。一般来说,这种署名一旦履行了一些必备的程序(如公开发表或精工轮)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从发表之日到去世后50年)。,从发明创造的角度来看,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创造过程,是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论文的完成意味着某个新科学理论成果的完成或者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在论文上署名,就是宣布拥有这种发明权。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把署名视为作者通过辛勤的劳动所应得的一种荣誉,借此求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反映文责自负的一种精神 科技学术论文署名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作者文责自负的一种精神。所谓负责:一是要负法律责任;二是要负科学上的责任;三是要负道义上的责任。如果论文存在剽窃、抄袭、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在科学上有严重错误并导致严重后果,或者被指控有其他不道德的和不科学的问题,那么署名者就理应担负全部责任。这同首长在文件上签字、会计在记账凭单上签字(盖章)、医生在病案上签名、画家在作品上署名的意义是相类似的。从这点看来,署名是一件非常严肃和庄重的事情。,4.3 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功能和类型 Abstract的定义 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的精确表达而无需补充解释或评论 报道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 题录式摘要 结构式摘要,4.3,摘要的结构和内容 四大要素: 研究目的(陈述研究宗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法(介绍研究途径,采用的模型,实验范围和手段) 研究结果(新资料,新事实,新数据与新理论,新结果,新实验技术或新实验装置,创新见解) 研究结论(从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成果推广前景,理论意义,建议),4.3,摘要的写作要求 用第三人称,不要用第一,二人称 一般连续写成,不分段落 格式要规范化 不要与前言和结论重复 英文摘要不要使用In this paper,The paper,等字眼 英文摘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 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相互对应,摘要的结构和内容 摘要作为一种文体,理应具有独立而完整的结构。摘要必须词义连贯,结构严密,能够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这意味着不阅读整篇论文,而只阅读摘要,就能获得与整篇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作为一次性文献(如论文)发表时,它脱离原论文成为一篇独立的文章。摘要的内容一般由3部分组成。 1) 研究目的 即陈述研究的宗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 )研究方法 即介绍研究途径、采用的模型、试验范围与手段。 以上两点(研究目的和方法)的内容,主要是指与其他学者研究的不同点。 3 )研究结果, 即经过试验和研究,得到的新资料、新事实、新数据、新理论、新结果、新实验技术或新实验装置。在以叙述实验结果为主的论文中,研究结果主要指用法、原理、测定范围和程度。在以介绍材料、产品、机械装置为主的论文中,结果主要指一些数据。,4)研究结论 结果是客观的(那怕是错误的),结论是主观的。结论是从实验结果上升至理论性的认识。 结论主要有:成果推广前景、理论意义、建议(即自己限于条件,只能做到这一步,以后准备怎样做 ?或给后来者指路)。,摘要注意事项,限1000字以内(发表时仅要求300字以内),并排版成一个页面(发表时另有要求)。语言精炼、简明扼要。 摘要是全文的缩影,应能独立使用。,使用标准术语,尽量不用非通用缩写名词(因“摘要”的读者面要比正文更广) “摘要”(以及最后的“结论”)对专家写评阅意见有重要参考作用。作者应对成果的创新性和价值作出准确而又含蓄的自我评价,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 摘要应在正文完成后撰写,须认真下功夫,摘要注意事项,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 编辑修改举例,例1,网络攻击技术研究综述 摘要:目的 给出了网络攻击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及其主要研究方向,讨论了攻击相关研究的若干思路,并从多方面介绍了攻击与对抗研究进展。方法 分析网络攻击技术,讨论了主要攻击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给出了网络攻击研究领域最有前途的发展趋势。结论 攻击模型描述、攻击响应策略研究等几个方向将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Banach空间;广义的广义变分不等式;鞍点;最优解,例1,存在问题和修改 1)原“目的” 、“方法” 与“结果”完全混为一谈 ,相互重复,仅有的 “结果” 也未展开“若干思路”、“进展”、“不足之处”和“原因”,只是提到这些字眼而已,不符合国标中所说摘要应包含论文大部分信息的说法; 2)无“方法”; 3)原“结论” 太笼统,不具体。,例1修改后,网络攻击技术研究综述 摘要:目的 为网络攻击技术研究策略提供文献依据。方法 文献综合分析。结果 网络攻击主要分为口令攻击、入侵攻击、协议漏洞攻击、欺骗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木马、缓冲区溢出攻击等;攻击研究工作主要有针对攻击模型的研究、攻击分类研究、具体攻击原理的研究、攻击发现技术研究、攻击的响应防御策略研究、网络攻击效果评估技术研究等。结论 未来5至10年,网络攻击技术研究将主要围绕攻击模型描述、攻击发现与防御、攻击响应策略、攻击演化、攻击技术有效性评估等方向展开。研究的重点应为蠕虫和木马。 关键词:网络攻击;入侵检测;攻击响应策略,例2,基于偏爱路径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摘要:目的 设计实现基于偏爱路径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原型。方法 分析了偏爱度与置信度的区别,提出了页面平均兴趣度的概念,改进了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算法。结果 引入页面平均兴趣度的概念,给出了Web站点访问的一种矩阵表示模型,在此基础上挖掘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结论 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反映用户浏览兴趣,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Banach空间;广义的广义变分不等式;鞍点;最优解,例2,存在问题和修改 1)原 “方法” 与“结果”完全混为一谈 ,相互重复; 2)“方法”模模糊糊,只粘点边。,例2修改后,基于偏爱路径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摘要:目的 设计实现基于偏爱路径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原型。方法 通过建立Web站点访问的一种矩阵表示模型,并据此挖掘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结果 分析了偏爱度与置信度的区别,提出了页面平均兴趣度的概念,改进了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算法。 给出了Web站点访问的一种矩阵表示模型,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地反映用户浏览兴趣,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Banach空间;广义的广义变分不等式;鞍点;最优解,英文摘要 ( Abstract )注意事项,内容基本与中文摘要相同 但不要逐字逐句直译。要按英文科技论文摘要通用格式和英语习惯重新组织段落和语句 普遍问题:句型及语法错误,中文味浓 提高技巧的途径是模仿好的范文,主要是英语国家作者写的论文(摘要) 不要使用自己创造的句型,它有99.9%的可能是错的! 在句型及语法正确的前提下改善修辞,英文科技论文的人称,两种主张: 主张1 (传统式):避免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 优点 突出叙述和推理的客观性,避免 I think, we found 等引入的主观色彩 缺点 用被动语态过多会减轻文章的力量。如 “Suitable starting materials not being at hand, it was decided that ” “It was thought by the authors” 句子显得迂回曲折、矫揉造作,主张2 (混合式): 第一、二、三人称可以混用 优点 强调文章亲切、自然、直截了当,避 免 语句冗长、笨拙 缺点 第一、二人称如使用不当,易引入感 情 色彩;用于某些叙述客观规律或结论的 语句,会削弱立论客观性和说服力,目前国内外的科技论文的正文部分,两种方式都有人使用。但第一人称主语的运用应予以推敲,出现次数不宜过多 “摘要”是论文的精髓的客观报道。尽量不采用第一人称主语,语态的使用:第三人称主语 被动语态,不论 “传统式”或“混合式”人称,均应尽多使用主动语态。它比被动语态简洁有力 若主语是具体实物,可用自动语气(主动语态),语态的使用:第三人称主语 被动语态,在语法和句型方面,注意时态呼应和语态的协调 Dissertation, thesis 与 Paper 的区别 英文中极少用 “本文介绍 ” 之类的句型。宜用 “Studies have /A study has/ been made on ”,与中文摘要相比,英文摘要写作质量更成问题。有的硕士论文英文摘要不堪入目,几乎无一句完全正确,珍惜您的声誉!莫让不伦不类的英文摘要上网开“国际玩笑”,让西北大学以及您和您的导师掉份儿!,4.4关键词,三到八个,切忌太泛 4.5 分类号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4.6 目 录,是阅读论文的索引,论文的提纲。由论文各部分的大小标题组成 建议采用下列格式:,4.7 主要符号表,汇集论文中大量出现的非标准或非常用的符号和缩略词,以及自定义的分子代号等 这不是学位论文的必需组成部分。应视实际需要而取舍: 若采用的非通用符号和缩略语只有为数不多的三、五个,则不必设对照表;若数量较多,则应设表以方便读者,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 研究理由(课题来源,背景,缘起,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和意义) 理论依据和试验设备基础 预期目标 本课题在学科领域中所占的地位 研究所涉及的界限,规模或范围 对他人已有成果的评价,见解及相互关系 新概念和新术语的定义,4.8 引言,4.8, 引言开头法 提要开头法 写作范围开头法 陈述观点开头法 列举细节开头法 陈述目的开头法 交代计划开头法 提出问题开头法 引文开头法 比较对照开头法 定义分类开头法 举例解释开头法 立论驳论开头法,4.8,引言写作要求: 突出重点 客观评价 少用套话 勿与摘要和绪论雷同 凤头,猪肚,豹尾 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前言与结论要前后呼应,目前,科技论文的过于程序化、规范化的倾向,有可能演变成一种“洋八股”,不利于灵活地表现复杂深邃的科学思想。从这一认识出发,科技论文的前言应该很好地借鉴文学作品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元代乔梦符把作乐府法概括为”凤头、猪肚、豹尾“六个字,是说文章”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清代李渔也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综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是指执笔留恋,若难遽别,此一法也。“有此可见,古代文人很注意文章首尾的呼应。,在一些科技论文中,开头讲一码事,收尾将另一码事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在前言中提出了论文的主旨和目的,但却未在结语(或结论)中说明目的实现的情况,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哪些理论的和实际的问题;在前言中谈到历史背景和前人的工作,但在结语(或结论)中却未说明对前人或他人有关问题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改、补充、发展、证实和否定,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遗留问题;等等。从写作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作者写作训练欠缺的表现;从认识上来看,是作者科学思想不成熟的表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因此,科技论文应该把文学作品讲究首尾呼应的技巧为己所用,达到“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那样一种意境。,“引言”写作中的各种问题,课题的背景、意义交代不清 文献评述未紧扣被研究的问题 “从猿到人”;重点不突出 新八股文师弟师妹抄师兄师姐,内容、格式全无新意;不论对错,一律照抄;名人高见,不查原文,越传越走样 随意给出口气大、 “没商量” 的论断,却无令人信服的论据 不严谨、不严密、概念错误时有出现,文献综述在引言中占大部分篇幅 引言 文献综述 但 引言 文献综述! 注意事项:, 对前人的结果,要用流畅的语言概括和评论。不要大段直译照抄,使文体不伦不类 对本领域进展与动向要给出恰当评价, 引用别人的插图要注明文献出处 (尊重知识产权,遵守“游戏规则”),“引言”是学位论文一个独立部分。它可列为“第一章,亦可不加章号 “引言”(Introduction)一般不应更名为“前言”(Preface)。两者涵义不尽相同,4.9 正文、结论和建议,4.9.1 正文总体要领,合理的文章结构(提纲) 依据可靠的实验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导出有价值的科学结论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注意逻辑和词章,4.9,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用明确的观点来统率素材 丰富的数据、图表,要靠逻辑来组织。避免简单、杂乱的堆凑 (不要把化合物的鉴定谱图全部罗列) 论述的顺序、层次要符合思维规律,顺理成章 压缩、或删除一些众所周知的议论,突出论证新发现、新观点。引导读者思考你的结果,判断你的论断和推理的正确性,论述自己工作要准确和明确,忌用隐晦、模棱两可的词语。不要制造“悬念” 分析、推理、判断要注意逻辑性和科学严谨性。绝不允许出现科学概念上的错误 评价、比较前人的工作时应实事求是,不要轻率地全盘否定。谈及他人不足之处时用词应委婉 分析讨论部分不能偷工减料。要善于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先进的软件工具提高理论水平。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4.9 正文、结论和建议,4.9.2 理论分析(基本原理) 理论依据 对假设的论证 对分析方法做说明 计算的过程 适用的理论,4.9,4.9.3 材料和方法 实验对象 实验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选取的方法和处理的方法 实验的目的 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器材 实验及测定的方法和过程 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处理方法,4.9,4.9.4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以图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 结果的可靠性,再现性和普遍性 误差的评价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 对适用对象有效性的建议 未被充分证明的见解和分析 遗留问题和今后开展研究的可能性 分析不符合结论的数据和现象 提供同行进行重复实验和对论文结果加以验证的充分必要条件,实验方法,有独创性的研究技术路线,较复杂的研究过程或合成路线宜借助流程图予以说明,也可用原理图说明关键步骤的实验研究条件:,借助简洁美观的插图来形象地说明一般读者不熟悉的原理,可改善论文的可读性,什 么 是 克 隆,从母羊乳房组织取下细胞,培养后取出细胞核,废弃旧细胞核,换细胞核 (更改遗传信息),换核卵细胞培养成胚胎,胚胎移入 第三只羊 子宫内,第三羊产下 与第一只羊相 同的复制羊,第一只羊,细胞,第二只羊 的卵子,第三只羊,换核卵子,克隆羊崽,?,换细胞核,标准仪器设备仅需标明其型号、厂家 通用或标准的实验、测试方法不必详细介绍,只需标注其参考文献出处,必要时,可附上实验装置照片,4.9,4.9.5 结果的讨论 对研究的成果做出解释 论述自己过去所持观点的相符合处 表明有所发展和深入的地方 指出自己的成果与他人成果的异同 讨论尚未定论之处 相反的理论 提出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重要:新发现,新发明,因果关系,偶然性和必然性,结果与讨论写作要求,实验结果是论文的关键;研究成败由此判断。一切推论以此为依据 要用表格、曲线、图解、照片等手段来辅助说明,帮助读者理解 对结果如无深入的分析讨论,只是“研究简报”,不算是科技论文 主要的实验结果,通常要逐项探讨、判断分析。这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现象到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的提炼升华过程,4.9,4.9.6 结 论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了什么规律 解决了什么理论或者实际问题 对前人或者他人的相关问题做了哪些检验 与自己的研究相比,哪些一致,哪些不一致 自己作了哪些修改,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自己的研究有哪些不足之处,遗留了哪些未解决的问题 今后有何设想和建议,4.9,不要使用: 大概,或者,可能是,也许 不要引用参考文献 要与前言相呼应,结论写作要求,不要简单罗列成果,要突出论文创新性的结论及其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夸大其词,但也不必过分谦虚) 要区分本人成果与他人(包括导师)成果的界限,有理论或应用价值的科学结论 + 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 要求:精炼、准确、严谨,未经充分证明的见解、设想、推测和假定不能列为结论 (“结论”中不应出现“可能是”、“似乎是”等字眼) 如无扎实的结论不要勉强杜撰凑数。但当心不要漏过一条真正的结论! (否定性的、负面的结论有时也是重要结论!) 如有重要大建议应一并阐述,并将本部分名称改为“结论与建议”,5 致谢、附录、注释,致谢的缘由 致谢的位置 致谢的对象和范围 致谢的要求 附录的内容和类型 夹注,脚注和尾注,致 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上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如无此类对象可不写,切忌罗列一大堆名单 用词应含蓄、恰当,严格限200字以内 不应为导师写赞美诗,避免庸俗化,附 录,可包括:不宜列入正文的冗长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图表、不能列入“主要符号表”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式、自编的计算机程序及说明等,6 参考文献,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形式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期刊,论文集,国家标准,专利,网上下载或电子文献,学位论文,报纸文献,参考文献,可采用顺序编码制 建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引用顺序编码。格式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可按全文排列,亦可分章排列。但参考文献表必须集中置于“致谢”(或“结论”部分之后),要求详见指南和手册 学术论文仅列已正式发表和已有正式录用函的,并应分类列出: 已在学报上刊登的 已被学报录用的 已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7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 科技论文的发表,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 如何发表: 删除绪论部分;浓缩摘要部分;简化具体过程;突出研究成果;针对具体期刊,发表形式,公开发表(国内、国外,国际刊号,中国刊号) 内部发表(省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准印证) 学术会议交流(国际会议、全国会议、省级学术会议),发表程序,投稿与约稿(邮寄纸质稿与电子文本稿) 审稿(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终审、签订出版合同、缴纳版面费) 编辑文字加工 编排设计 发稿 编辑校对和作者校对 印刷和发行、全文上网 稿费与样本赠送,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是国内起步较早,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家。从1992年起,该体系每隔4年出版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至今已出版4版)。2004年7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问世。此次共选出各类核心期刊1 789种,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