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中等生选习题0520180424225.doc_第1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中等生选习题0520180424225.doc_第2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中等生选习题0520180424225.doc_第3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中等生选习题0520180424225.doc_第4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中等生选习题052018042422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生选习题(5)一、选择题1(2017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的相同B细胞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细胞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细胞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图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开,细胞质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是精原细胞,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的一样多;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相关链接】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在缺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给予光照,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14CO2,结果在基质中检测到含14C的光合产物。为证明光照条件下,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H等物质;CO2被还原成光合产物的过程不需要光。在上述实验进行的同时,应追加一个怎样的实验(已知肯定要加14CO2)来说明问题()。A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B备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C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D备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解析要实现实验目的“光照条件下,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H等物质”应在追加的实验中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加入ATP、H;要实现实验目的“CO2被还原成光合产物的过程不需要光”应将追加的实验装置放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答案A2如图表示在夏季一个晴天,某阳生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数量变化,若这一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此时细胞中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哪一段()。 A34段(a)23段(b)B45段(a)45段(b)C45段(b)34段(a)D23段(b)23段(a)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中光照变化与C3、C5含量变化的关系。当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导致光反应产物H、ATP的含量下降,从而影响了C3的还原,使C3含量增加,此时CO2的固定仍进行,因此C5含量下降。答案B3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难度中等。解析依柱状图中扩散距离可推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在水稻收获时节,叶片变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大于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遭到破坏;丁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故扩散的距离最远,乙色素的含量最多;叶绿素(甲乙)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丙丁)主要吸收蓝紫光。答案A4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解析A、B各有2条食物链;C、D各有4条,但D生产者有3种,故D稳定。答案D5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解析由题干的信息可知物种单一对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不利。答案D6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一个过程的结果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池塘早期,藻类的增多(过程),导致水蚤增多(结果),结果藻类减少(减弱),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过程),导致大量水蚤死亡(结果),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加强),故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B7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解析“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这仅仅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答案C8、图中表示的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图中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解析图中(一)、(二)、(三)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H,第三个阶段消耗H;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所以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的H最终来源于葡萄糖和水;有无光照,不影响呼吸作用。答案C9、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将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2O。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和CO2,故B项正确。答案B10(2015年山东卷,5)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1D若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答案】C二、非选择题1、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设计、结果预测和分析。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气体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第1步: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水面。第2步: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第3步:将这两支试管先放在_一段时间。结果:甲试管中_,乙试管中叶片仍在试管底部。第4步: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_一段时间,结果:甲试管中_,乙试管中叶片仍在试管底部。结果分析:(1)第3步中甲试管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2)第4步中甲试管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3)第3、4步中乙试管中叶片均不变化的原因:_。答案第3步:日光灯下叶片上浮第4步:暗培养箱中叶片下沉(1)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量增加,叶片上浮)(2)黑暗中,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量(放出的CO2溶于NaHCO3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3)缺乏CO2和O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2(2015年江苏卷,33)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 DNA 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 DNA 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 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 1 所示,DNA 酶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 DNA 探针。(2)图2 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 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 DNA 双链中键断裂,形成单链。 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 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条荧光标记的 DNA 片段。(3)A、B、C 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 AA 和 BB 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 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 F1 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个荧光点。【答案】(1)磷酸二酯键脱氧核苷酸 (2)氢 碱基互补配对 4 (3)6 2和43(2017年新课标卷,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