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介绍.ppt_第1页
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介绍.ppt_第2页
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介绍.ppt_第3页
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介绍.ppt_第4页
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畜牧考察团到云南 考察指导工作,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介绍,云南省农业厅,一、云南概况,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也不远。边界线长4060公里,有8个边境地州26个边境县(市)。位于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齐全,全省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 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一)云南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129个(市、区) ,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79.9%的有4个县(市),山区面积占8089.9%的有13个县(市),占9095%的有9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山地和高原占94,平坝和河谷只占6,云南境内高山峡谷交错,山川河流纵横,地形地貌复杂,省内南北高差6663.6米,,境内最高点-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境内最低点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76.4米。图为南溪河上的瀑布。,(二)具有热、温寒三带多样独特的立体型气候,全年气温相差19。C左右,呈现出热、温寒三带多样独特的立体型气候。图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奇观独树成林。,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蜀身毒道”即“西南丝绸之路”曾从四川经云南,通达缅甸、印度、中亚和阿拉伯地区以及西方国家。这条国际商道比西北的丝绸之路还要早几百年。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的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公元1世纪初的“马援故道”则从滇南进入越南河口,通达南海,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三)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陆上通向印度、东南亚等地的门户,与邻国有20多条出境公路。,澜沧江从云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四)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其中有14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2011年末云南省总人口4597万人,二、动植物资源丰富,云南由于地处低纬地带,海拔高差大,太阳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气候类型多,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云南省耕地面积9365.84万亩,坡度在15度以下的陡坡耕地面积4206.87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45%,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48万亩;粮食产量1650万吨,粮食主要有稻谷玉米小麦 豆类杂粮等,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小麦 豆类杂粮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甘蔗、茶叶、橡胶、花卉、咖啡等,林地面积247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7。森林覆盖率为47.5,占全国森林面积的近110,居全国第三位;活立木总蓄积约占全国的近18,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有草山草场153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9.93。其中可利用面积1193万公顷,可利用系数为77.9,可供草食牲畜的总饲草量为52.37亿吨,相当于860.90万头黄牛的饲草量。,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每年有1600万吨农作物秸秆可供青贮和氨化,有180万吨糠麸和400万亩轮闲田可供开发利用。,三、畜禽遗传资源物种、类群齐全, 而且种质特性各异,云南省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我省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牦牛、独龙牛、绵羊、山羊、马、驴、兔、蜂等15个物种,共计183个品种(类群)。 特别是2006年以来通过开展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省又有19个新发现的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云南境内分布有西南型、华南型和高原型三种类型的地方猪种。,西南型猪种有乌金猪、大河猪、撒坝猪和保山猪;华南型猪种有滇南小耳猪、明光小耳猪和高黎贡山猪;高原型猪种有迪庆藏猪 其中,大河猪、撒坝猪和保山猪主要分布于海拔1, 5002,000m的广大农区,是云南养猪生产中的主要当家母本; 滇南小耳猪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湿地区; 明光小耳猪和高黎贡山猪分布于温凉多雨的高黎贡山地区; 迪庆藏猪则主要分布于海拔3, 000m以上的滇西北高原地区。,滇南小耳猪具有耐湿热、抗逆性强、遗传性稳定、早熟易肥、屠宰率高、高度抗热的特性。,迪庆藏猪主要分布于海拔3, 000m以上的滇西北高原地区。,乌金猪:制作“云腿”的优质原料,大河猪具有性成熟早,母性好,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细嫩鲜美,肌肉脂肪含量高等特点。,撒坝猪具有繁殖力高,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点,多年来为当地杂交改良的当家母本,明光小耳猪 :适应高海拔、寒冷环境的猪种,保山猪 :猪产仔多、母性好,高黎贡山猪:分布于高黎贡山山脉,处于封闭、自然近交和放养状况的半野生猪,牛有2个属6个种,即家牛属和水牛属的黄牛、瘤牛、大额牛、牦牛、野牛和水牛。,其中槟榔江水牛是我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其具有较高的产奶性能,很有希望培育出我国的奶水牛良种。 还有半野生状态的独龙牛(大额牛),是世界范围现存牛属动物的七个种之一,占有重要的分类学地位。,云南高峰牛(云南瘤牛),邓川牛:我国唯一挤奶的黄牛,迪庆黄牛:属高原类型黄牛,具有良好的高寒山区适应性,昭通黄牛:属役肉兼用型黄牛,滇中黄牛,中甸牦牛:属牦牛种藏东南横断山区生态类型,是草原型牦牛和山地型牦牛的混合型牦牛类群。,德宏水牛,滇东南水牛,盐津水牛,槟榔江水牛:,属牛科,水牛亚科,属亚洲水牛种,河流型水牛亚种中的一个地方类群。 2008年7月11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2008年10月22日经农业部第1102号公告,成为我国唯一河流型水牛遗传资源,,腾冲槟榔江水牛:主要分布于我省保山市腾冲县槟榔江上游,全县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 2006年调查统计,全县存栏槟榔江水牛1527头,其中成年公牛45头,能繁母牛671头,2011年大概有槟榔江水牛3000头。 据调查成年公牛和母牛的体重分别为605.5kg、516.3kg,平均屠宰率为42.5%;平均泌乳天数269.522.9天,平均产奶量2452.2553.82kg,最高产奶量为3685.8kg。 乳成分为:乳脂肪6.730.47%,蛋白质4.050.14%,乳糖4.990.06%,无脂全固体9.990.19%,全乳固体16.730.56%。 公牛30月龄性成熟,母牛30月龄初情,一般36月龄初配。 槟榔江水牛有较好的产奶性能,是我国培育高产奶水牛的优良地方遗传资源。,独龙牛(大额牛):是牛亚科黄牛属中一个独立的牛种。是世界范围现存牛属动物的七个种之一,列入“FAO濒危农畜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独龙牛主要分布于我省怒江州,中心产区为贡山县独龙江乡。生存于半野生条件下,终年野牧于独龙江、怒江两岸陡峻的山林中,攀登能力极强 。 独龙牛、黄牛及印度野牛三者的染色体数目(2n)分别为58、60和56条,其中黄牛没有近中着丝点染色体,野牛有两对,而独龙牛有一对。 据2006年资源调查,成年公牛体重为334.5Kg,成年母牛体重为321Kg,在饲养条件好的情况下,成年公牛体重可达500Kg以上。屠宰率为62.97%;公牛性成熟平均年龄为36月龄、母牛30月龄;一般一年产一胎,一胎一犊。 独龙牛具有野牛体形和彪悍的外貌特征和习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高寒,耐粗饲,产肉性能好,繁殖率和成活率高,肌纤维细胞密度高,纤维直径小,肌细胞长,间隔底,肉质细嫩,肌间脂肪含量低,是我国发展肉用牛的一个珍贵资源。,羊有山羊和绵羊。,云南山羊不仅数量多且类型丰富,有云岭山羊、圭山山羊、弥勒红骨羊、龙陵黄山羊、马关无角山羊、宁蒗黑头山羊等; 绵羊有迪庆绵羊、昭通绵羊、腾冲绵羊、石屏青绵羊、兰坪乌骨绵羊、宁蒗黑绵羊等。,云岭山羊:,云岭黑山羊,宁蒗黑头山羊,龙陵黄山羊,马关无角山羊,迪庆绵羊,腾冲绵羊,昭通绵羊,宁蒗黑绵羊,乌骨乌血的兰坪乌骨绵羊,石屏青绵羊,凤庆无角黑山羊,昭通山羊,既产乳、又产肉的圭山山羊,骨头呈粉红色并且肉质鲜美的 弥勒红骨山羊,马关无角山羊,罗平黄山羊,马,马匹中有云南的古老马种大理马 有适宜山区、供驮挽及骑乘之用的云南矮马 有高寒地区兼用型马种中甸马 有适应于高山深谷、驮、乘、役用性能均佳的永宁马、乌蒙马等。,大理马,被称为 “果下马”的云南矮马,文山马,中甸马,云南驴,禽类,云南禽类资源丰富,性状多样 有茶花鸡、瓢鸡、大围山微型鸡、兰坪绒毛鸡、武定鸡、盐津乌骨鸡、斗鸡、云龙矮脚鸡、尼西鸡、云南麻鸭、建水黄褐鸭、云南鹅等。,武定鸡,茶花鸡,西双版纳斗鸡,抗病力强,产蛋性能高,适应高海拔及寒冷的气候条件的高原地方鸡种:尼西鸡,羽、眼、耳、脸、啄、冠、簧、趾、皮、肉、骨及内脏均乌黑的盐津乌骨鸡,腾冲雪鸡,云龙矮脚鸡,大围山微型鸡,无量山乌骨鸡,没有尾巴的鸡:瓢鸡,全身羽毛绒毛状的兰坪绒毛鸡,独龙鸡,他留乌骨鸡,建水黄褐鸭,云南麻鸭,云南鹅,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一)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健全机构 为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一)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健全机构,为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 200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云南省种畜禽管理办法。 云南省农业厅印发了云南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办法、云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规模标准和备案规定等配套规章 。,规定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良种推广工作。 县级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调查、收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畜禽品种资源。 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对有利用价值的地方濒危畜禽品种实行特别保护。,明确规定了保护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征用、占用、转让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基因库和测定站。确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建的,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前应当征得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迁建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禁止侵占、破坏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目录的畜禽遗传资源。 未经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保种群内导入外血进行任何形式的杂交。,制定了奖励和处罚措施,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引进种畜禽的,应当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畜禽品种资源。 对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发给1万元至2万元的奖金。 侵占或者破坏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基因库、测定站的生产设施的 ,由县级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3万元以下罚款,(二)初步建立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投资建立了茶花鸡、盐津乌骨鸡、大围山微型鸡、腾冲雪鸡、龙陵黄山羊、宁蒗黑头山羊、滇南小耳猪、撒坝猪、乌金猪、大河猪、文山高峰牛、独龙牛(大额牛)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畜禽遗传资源场和保护区。 制定保种方案和进行良种登记,有计划地开展了保种选育工作。,(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 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按畜禽品种保护类型,分不同层次开展工作: 一是对于濒危品种,如独龙牛、瓢鸡、大围山微型鸡、弥勒红骨羊等资源,工作重点是组建群体、发展数量。 二是对开发较好的资源,如大河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等资源,在加强种质测定、提纯复壮、选育提高的基础上,加强推广利用。 三是对于品质较纯、而系统选育较差的品种,如文山高峰牛、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等,工作重点是根据其特点,提出选育方案,进行品种繁育,在不断提高其生产性能的基础上,积极加以推广利用。,独龙牛的保护,如独龙牛据1986年统计,总数只有77头。 国家和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这一珍贵资源进行恢复和保护 贡山县在独龙江乡的巴坡和茨开镇的九木当建立了两个核心保种场和两个扩繁场。同时建立了发展了一批规模养殖户。 2011年贡山县独龙牛保种场存栏公牛28头,母牛168头;全县独龙牛数量已从保种初期的77头发展到2452头。避免了优良遗传物种的消失。,茶花鸡的保护,1997年云南省畜牧局投资建立了茶花鸡原种场,组建了500只的核心群。 2002年农业部对该品种的保护给予了投资建设。目前,版纳茶花鸡原种场已发展拥有种鸡20个家系1100余只,父母代种鸡5000只,后备种鸡6000余只,年产茶花鸡苗50万只以上。截止到2010年底,累计销售推广茶花鸡苗接近1000万只,销售收入接近5000万,带动全州养殖农户500多户,产品远销国内昆明、成都、贵阳、广东等10多个大中城市。 除了西双版纳茶花鸡原种场的封闭式保种外,分别在景洪、勐海、勐腊自然条件好、相对隔离的自然村建立了10个开放式保种村,种群规模达5000只。,(四)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组织实施了一批科研课题,先后组织实施了大河猪新品系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大河猪火毛快长系选育研究、撒坝猪选育提纯及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版纳小耳猪的选育研究、医用型版纳微型猪的选育研究、保山猪优良母系选育及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迪庆藏猪线粒体DNA(mtDNA)第一变区碱基测序研究、 云南主要畜禽和野生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及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研究 、云岭黑山羊选育及生产配套技术研究、茶花鸡种质特性的测定研究、盐津乌骨鸡选育研究、腾冲雪鸡种质特性测定及选育研究等一大批科技攻关课题。 为我省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禽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了依据。,(五)多次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调查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我省曾组织有关单位对一些畜禽品种进行过调查。 1976年,中国农科院组织四川、云南等十四个省开展畜禽品种调查试点。云、贵、川三省组织联合调查组对三省接壤地区的猪种作了普查。直到七十年代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资料。,80年代第一次普查,1979年4月,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在长沙召开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会议,部署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 到1980年10月,我省绝大多数地区完成了室外调查工作,编辑出版了各地、州、市的畜禽品种志 。 1981年初,成立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写委员会。经过认真复查、核实,1983年4月编辑出版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80年代普查共调查收集地方品种或类群有172个,其中猪32个,马驴17个,黄牛21个,奶牛2个,水牛14个,其它牛2个,山羊22个,绵羊15个,家禽43个,兔4个。 经分类归并,有45个品种列入1983年4月编辑出版的云南省畜禽品种志。,90年代开展补充调查,1995至1997年,根据农业部的安排,我省又开展了畜禽遗传资源的补充调查工作。 发现了文山矮马、腾冲雪鸡、风庆无角山羊、威信白山羊和版纳微型猪5个畜禽遗传资源。 云南畜禽遗传资源达到177个。,2006年开展新一轮的普查,根据农业部的安排,省农业厅印发了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了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组。 全省共上报197个畜禽遗传资源(其中同种同名的14个),对93个畜禽遗传资源按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手册要求进行详细调查、照片拍摄、体尺测量和屠宰测定。 对摸底调查所确定的93个详查畜禽遗传资源筛选合并为78个,其中:猪10个、牛16个、羊19个、家禽22个、马驴10个、犬1个。 国家和省财政共安排调查经费490万元。,调查成果,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初审,对我省上报的22个资源进行现场鉴定,有19个资源通过国家鉴定,我省进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的资源由39个增加到58个。 我省新发现的资源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通过,农业部公告后,引起了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的关注。 国家地方禽种资源基因库对我省新发现的大围山微型鸡、瓢鸡进行了活体保护研究。 中国农大对德宏原鸡、云南农大对弥勒红骨羊、兰坪乌骨羊等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些企业也纷纷加入畜禽遗传资源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六)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形成了“国有”和“民营”相结合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机制。 如云南邦格公司与西双版纳州合作,成立了西双版纳傣佳牧业公司,开展滇南小耳猪纯种选育和滇南小耳猪肉特色产品开发,产品供不应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集团已投资近400万元在景洪市新建“西双版纳滇南小耳猪”扩繁场,现存栏种母猪300多头,总存栏数量近2000头,2011年可出栏商品猪4000头;在景洪市景讷乡以“委托饲养”方式与农户合作,现存栏“西双版纳滇南小耳猪”种母猪320头,总存栏近2000头。在2011年计划再投资1000万元新建存栏600头母猪原种场一个。该公司已在西双版纳州以“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 组织方式,以“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的“五统一”合作养殖经营模式,引领农户养殖生产“西双版纳滇南小耳猪”。,宣和猪选育,宣威市荣升火腿有限责任公司与宣威市畜牧局、云南农业大学合作,2007年1月开始进行宣威火腿原料猪育种工作,选育工作已进入二世代种猪继代选育阶段。 从2011年起,宣威市以宣威火腿良种猪基地为龙头,对宣威火腿优质原料猪实行边选育边推广,制定了5年后实现核心群饲养能繁种母猪300头,年提供扩繁群种猪2000头以上,扩繁场饲养母猪1.4万头,年提供生产群母猪8.4万头,带动全市饲养良种母猪16万头,出栏肉猪400万头以上,生猪产业产值达40亿元的目标。,(七)开展畜禽品种资源的选育和利用, 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使我省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重点抓了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 我省自2000年以来,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和手段,选育出5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配套系),为我省开发特色畜产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云南半细毛羊,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昭通市畜牧兽医站、巧家县、永善县畜牧站等4个单位联合培育。 以云南省昭通市本地山谷型藏羊与细毛羊杂交后代为母本,引入罗姆尼、林肯公羊,经过育成杂交、横交固定、自群繁育而形成。 于2000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 成为我国第一个粗档半细毛羊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无粗档半细毛羊新品种的空白。饲养云南半细毛羊成为高寒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前云南半细毛羊存栏数103009只,其中能繁母羊48921只,公羊41189只,云南半细毛羊,大河乌猪,由云南省曲靖市畜牧局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畜牧局和富源县大河种猪场联合培育。 利用大河猪为母本,美系杜洛克为父本,经杂交制种,合成理想型基础群,择优选配,横交固定,继代选育,通过9年7个世代的选育而成。 2002年12月14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审定。 至2010年,全县有饲养大河乌猪母猪头以上的户1878户,年出栏头以上的养殖户5926户。每年销售优质大河乌猪仔猪68万头,年产值1.2亿元,销售商品肉猪51万头,其中外销28万头,产值2.5亿元,全县大河乌猪综合产值近4亿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90以上 。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大河乌猪,滇撒猪配套系,由云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楚雄州种猪种鸡场联合培育。 属3系配套,其中母系以云南地方优良猪种撒坝猪为育种素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