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法总论针刺技术_第1页
刺灸法总论针刺技术_第2页
刺灸法总论针刺技术_第3页
刺灸法总论针刺技术_第4页
刺灸法总论针刺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刺技术,第四章刺法灸法学 针灸治疗教研室 李虹霖,2,学习要点,1、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定义及作用 2、了解刺法、灸法的历史发展 3、掌握刺法灸法操作的量学因素,3,一、刺灸法 主要阐述刺法、灸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技能。,4,刺法:指使用不同针具(如毫针、三棱针)或非针具(如激光针),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灸法:指使用艾灸法(如艾柱灸)或非艾灸法(如灯火灸)刺激腧穴,防治疾病的方法。,5,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1.砭石的应用 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6,2、九针的创制 九针的创制与使用,大约开始于青铜器时代,最早记载于内经,直至公元1315年在济生拔粹中始见图形。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葬于公元前113年)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残损银针,经考证认定是九针中一部分。 九针的创制为刺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7,8,9,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1、内经难经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础 (1)内经针法 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刺手法和操作技术。 首先提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针刺治疗原则。,10,(2)难经针法 对针刺操作,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对营卫补泻、提插补泻、子母补泻等方法的应用,尤有重要阐述。,11,2、针刺手法在金元明时期的昌盛发展 (1)窦汉卿针经指南 提倡寒热补泻和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等。 (2)泉心石金针赋 对十四字手法加以总结继承,倡“治病八法”、“飞经走气”四法。 (3)杨继州针灸大成 集诸家针刺手法之大成。如“十二字手法”、“下手八法” 杨氏补泻手法分层而施。,12,第二节灸法的起源与发展,一、灸法的起源 1.火的应用是灸法之本 2.灸以艾火为源,13,二、灸法的发展 1.先秦时代的灸法 孟子离娄篇:“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黄帝内经中的灸法 素问汤夜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 灵枢官能:“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3.魏晋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时期,14,三、灸材的多样性 1.掺药的艾灸法 2.其他灸材为主的灸法 (1)硫黄灸 (2)黄腊灸 (3)桑枝灸 (4)桃枝灸 (5)药捻灸 (6)药锭灸,15,四、灸法的多样性 1.艾炷直接灸 (1)艾炷的形状 (2)艾炷的计量方法 (3)施灸的壮数 2.艾炷间接灸 3.艾条灸法 4.灸器灸法,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