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FXXXX-201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XXXX-201X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ir Microorganism Sampler(征求意见稿) 201X-XX-XX发布 201X-XX-XX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I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ir Microorganism SamplerJJF XXXX-201X 归 口 单 位: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与起草单位:苏州诺达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I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宋增良(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傅博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冯金淼(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隋志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郝静坤(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林国喜(苏州诺达净化科技有限公司)目 录引 言II1范围12引用文件13术语和计量单位14概述15计量特性15.1 流量示值误差15.2 流量重复性25.3 流量稳定性25.4 采样时间误差25.5 采样物理效率26校准条件26.1环境条件26.2 标准物质及其他设备26.3 试剂2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流量示值误差37.2 流量重复性37.3 流量稳定性37.4 计时误差47.5 采样物理效率48校准结果的表达59复校时间间隔5附录A6附录B8附录C10引 言本规范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01- 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规定编写。本规范的主要技术指标参考了GB/T 16293 - 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ISO14698-1 2003生物污染控制总则的附录B 空气采样器验证的指导原则。本规范为首次制定。IIJJFXXXX-201X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安德森撞击法原理(包括筛孔式、放射狭缝式、离心式等)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以下简称仪器)的校准。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GB/T 16293 - 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ISO14698-1 2003生物污染控制总则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3.1 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 气态环境中分散的生物物质。 3.2 活个体(viable unit, VU) 包含活微生物的一个或多个粒子,当被计为1个时,作为1个独立的活个体。当活个体的数量是对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来计数时,通常称为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CFU)。一个CFU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VU。3.3 物理效率(physical efficiency) 安德森撞击法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相对滤膜法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不同粒径的含微生物粒子的采集效率。4 概述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专门用于采集空气中微生物的采样仪器,它基于安德森采样原理,按一定流量抽取空气,使气流中的微生物粒子加速撞击到营养琼脂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计数菌落数并根据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微生物浓度。仪器通常由穿孔盖、采样头、采样泵、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系统等部分组成。5 计量特性5.1 流量示值误差流量示值误差一般不超过5%。5.2 流量重复性流量重复性一般不大于2%。5.3 流量稳定性流量稳定性一般不超过5%。5.4 采样时间误差采样时间误差一般不超过1s。5.5 采样物理效率采样物理效率:50%90%。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6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6.1.1 仪器室内不得有明显的机械振动,无电磁干扰,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气体或试剂。6.1.2 环境温度:(202)。 6.1.3 相对湿度:30%80%。6.1.4 电源电压:(22022)V;频率:(500.5)Hz。6.2 标准物质及其他设备6.2.1 流量标准装置,准确度级别优于1.5级。6.2.2 秒表,分度值0.01s。6.2.3 微生物标准物质: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标准物质或粘质沙雷氏菌标准物质,(106107 )CFU/mL。6.2.4 单分散气溶胶发生器:调节仪器参数,可产生0.5m15m粒径的单分散粒子。6.2.5 膜过滤法空气微生物采样器:0.8m孔径的硝酸纤维素滤膜,采集流速50 L/min。6.2.6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效率校准仓:仓内温度保持在(2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10),含微生物的粒子气溶胶分布均匀,2个采样点的粒子浓度差异小于10%。6.2.7微生物恒温培养箱:温度误差0.1。6.3 试剂6.3.1 乙醇,分析纯;6.3.2 灭菌水;6.3.3 碘化钾,分析纯;6.3.4 酪蛋白胨大豆粉胨琼脂或经确认的同等培养基;6.3.5 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经确认的同等培养基。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流量示值误差 仪器按说明书预热,取下穿孔盖,放置好配套的平皿,运行稳定后,用流量校准装置测量仪器流量,测量3次。 按公式(1)计算流量示值误差: (1) 式中:仪器流量设定值,L/min。 仪器流量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L/min。7.2 流量重复性按7.1的方法,测量10次,重复性以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表示。按公式(2)计算流量重复性: (2) 式中: 仪器流量每次的测量值,L/min。 仪器流量10次测量值的平均值,L/min。 测量次数。7.3 流量稳定性 仪器按说明书预热,取下穿孔盖,放置好配套的平皿,运行稳定后,用流量校准装置测量仪器流量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流量数值,共计5次。取6个读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按公式(3)计算流量稳定性: (3) 式中:仪器流量初始测量值,L/min。 仪器流量最大测量值,L/min。 仪器流量最小测量值,L/min。7.4 计时误差 设定仪器采样时间5min,同时启动秒表和仪器,待仪器到达设定的采样时间时,停 止秒表计时,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按公式(4)计算计时误差: (4) 式中:仪器设定的采样时间,s。 秒表三次测量时间的平均值,s。7.5 采样物理效率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物理效率取决于粒子的特点,包括粒径、形状和密度。7.5.1 标准菌株悬浮液制备使用的试验菌株为枯草杆菌黑色变种标准物质或粘质沙雷氏菌标准物质,分散在碘化钾的质量浓度为0%、0.007%、0.07%、0.7%和7%的80%乙醇溶液中,制备成菌株浓度为105 CFU/mL的5种悬浮液。7.5.2 测试方法7.5.2.1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效率校准仓内,依次把上述5种悬浮液置于单分散气溶胶发生器中,通过控制单分散气溶胶发生器的进液流速和发生器振动频率,依次产生粒径约为0.9m、1.3m、2m、5m、13m尺寸的单分散气溶胶粒子,保持气溶胶粒子的悬浮状态并且均匀分布。7.5.2.2待测仪器和膜过滤采样器的位置,距离单分散气溶胶发生器为(0.81)米,并与其喷口同高,三者呈半圆形分布。采集2分钟。待测仪器将粒子采集到酪蛋胨大豆粉胨琼脂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膜过滤采样器将粒子采集到滤膜上。7.5.2.3 把7.5.2.2采集到的样品放入微生物恒温培养箱,若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标准物质,则在(372)下培养17h;若采用粘质沙雷氏菌标准物质,则在(302)下培养18h。7.5.2.4用肉眼或自动菌落计数器计数可见菌落。菌落数的计数和表示采用与 1相关的活个体(VU)。对每种粒径,进行 3次实验。7.5.3 结果计算仪器(TS)的 VU量平均值除以膜过滤采样器(MS)得到的VU量平均值,乘以 100得出待校准采样器的物理效率(),按式(5)计算。 (5)式中:待校准测试采样器(TS)的 VU量平均值。 膜过滤采样器(MS)的 VU量平均值。8 校准结果的表达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 标题,如“校准证书”;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 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 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 校准环境的描述;l)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 对校准规范的偏离n)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o)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p)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9 复校时间间隔仪器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如果对仪器的检测数据有怀疑或仪器更换主要部件及修理后应对仪器重新校准。附录A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A.1 概述A.1.1 校准方法:按照本规范对仪器进行校准。A.1.2 环境条件:符合本规范规定的环境条件。A.1.3 测量标准:流量标准装置,准确度级别优于1.5级。A.1.4 被校仪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A.2 测量模型 (A.1) 式中:仪器流量设定值,L/min。 仪器流量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L/min。A.3 不确定度来源 影响流量示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 流量标准器或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 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A.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A.4.1 与仪器同一温度压力下流量标准器的流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流量标准器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56%,包含因子k=2。 则流量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A.4.2 仪器流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由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采用A类评定。仪器流量示值设定为100L/min,对仪器进行10次重复测量,流量标准器的实际流量分别为99.1L/min、99.2L/min、99.1L/min、99.5L/min、99.3L/min、99.2L/min、99.1L/min、99.4L/min、99.5L/min、99.2L/min,平均值为99.3L/min。因此仪器流量示值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实际校准中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因此仪器流量重复测量引入的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仪器流量的最小分度值为1L/min,由仪器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029%。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要小于重复测量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A.4.3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于表A.1。 表A.1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值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贡献流量标准器0.28%0.28%仪器流量测量重复性0.09%0.09%仪器流量分辨力0.029% A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测量模型: (A.2) 有 A6 扩展不确定度 ()附录B 微生物采样器校准记录格式(供参考)原始记录编号: 证书编号: 校准日期: 年 月 日仪器型号制造厂商仪器编号委托单位温 度相对湿度 %校 准 员核 验 员校准地点 校准技术依据测量标准及仪器设备名称型号仪器编号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至1.示值误差 标称值(L/min)测量值(L/min)平均值(L/min)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1232.重复性测量值(L/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数学密卷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资讯获取途径试题及答案
- 全面覆盖网络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采购合同简化版范本
- 车站安保措施与乘客安全管理计划
- 班级尊重与包容氛围的构建计划
- 国际法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分析试题及答案
- 员工上班的现评语
- 行政管理考试前的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中国交通文化
- 肠道病毒(共33张PPT)
- DB33T 2540-2022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评价规范
- 202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23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
- 清华大学抬头信纸
- 设备一级保养表(行吊)
-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word版
- 工业园区智慧环保安全应急管理平台方案
- 国家邮政纸箱尺寸
- T∕CGMA 033001-2018 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 40篇短文搞定高考英语3500词(共4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