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_第3页
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_第4页
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局部麻醉,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赵怡芳 蔡 育,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局部麻醉药物 局部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并发症,一、局 麻 药,局麻药的发展史,1860年 可卡因 1904年 普鲁卡因,1948年 利多卡因 1960甲哌卡因,1965丙胺卡因 1983布比卡因,2000阿替卡因,局部麻醉药物分类,酯 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局麻药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酰胺类 阿替卡因 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常用局麻药,利多卡因(lidocaine)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阿替卡因(articaine) 丁卡因(dicaine),(一)利多卡因,阻滞穿透性及扩散性强,可用作表面麻醉 临床上主要以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 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 口腔科临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二)布比卡因,麻醉持续时间为利多卡因之2倍 麻醉强度为利多卡因的34倍,(三)阿替卡因,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 给药后23min出现麻醉效果。 牙髓的麻醉时间约6070min, 软组织麻醉时间可达3h以上。,(四)丁卡因,易溶于水,穿透力强, 临床上主要用作表面麻醉 由于毒性大,一般不作浸润麻醉,表3-1 常用局部麻醉药比较,常用局麻药比较,局麻药中血管收缩剂,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 延长局麻时间 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二、 局 麻 方 法,常用的局麻方法,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表面麻醉(superficial or topical anesthesia)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表 面 麻 醉,将麻药涂布或喷射与手术区表面,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醉以达到痛觉消失。,表面麻醉适应证,表浅的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拔除松动乳牙或恒牙 作气管内插管的黏膜表面麻醉,浸 润 麻 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软组织浸润法,软组织内的手术行皮下或黏膜下浸润 先设计皮肤切口,以免注药后组织变形 针头从切口线的一端斜行刺入皮肤或黏膜 沿切口线分层注射或在切口线周围作环状注射,浸润麻醉在牙槽外科中的应用,上颌牙槽突或下颌前牙区的牙槽突骨质 较薄,且疏松多孔,多应用浸润麻醉 常用骨膜上浸润法 及牙周膜注射法,注射器及麻药,STA单颗牙麻醉系统,骨膜上浸润法,牙周膜注射法,注射时较痛 损伤小 避免血肿形成 辅助黏膜下浸润 麻醉或阻滞麻醉,阻 滞 麻 醉,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 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 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舌神经阻滞麻醉 颊(长)神经阻滞麻醉 咬肌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 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颏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阻滞麻醉,颊神经阻滞麻醉,图源自Dr.Kathy B. Bassett,et al.Local Anesthesia for Dental Professions,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局麻药于上颌结节,以麻醉上牙槽后神经, 因此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 麻醉区域: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 磨牙、牙槽突及其相应的颊侧软组织可被麻醉。,注射方法,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口腔前庭沟作进针点, 向上后内方刺入约15mm,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的麻醉区域,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入眶下管或眶下孔周围 麻醉区域:下睑、鼻旁及上唇组织, 麻药注入眶下管则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注射方法,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 与皮肤呈45,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的麻醉区域,腭部阻滞麻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射入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故又称腭大孔注射法。 麻醉区域: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等组织被麻醉。,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上颌平面与地平面成60 注射针在腭大孔的表面标志稍前处刺入 腭黏膜,往上后方推进至腭大孔,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的麻醉区域,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将麻药注入腭前孔(切牙孔),以麻醉鼻腭神经,又称为腭前孔注射法。 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黏骨膜和牙槽突。,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黏膜, 然后将针摆向中线,与中切牙长轴平行, 向后上方推进0.5cm进入腭前孔,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的麻醉区域,下牙槽、舌、颊神经阻滞麻醉,亦称下颌支内侧隆突注射法 可一次注射完成下牙槽、舌 及颊神经的麻醉,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在翼下颌皱襞外侧,相当于上颌第三磨牙面下0.5cm处为针刺点,进针深约2.5cm左右,针尖触及骨面,回抽无血时,注入麻药1.52ml;后将注射针退回约1cm, 注入麻药约1ml;再退至黏下注射麻药约1ml;,下牙槽、舌、颊神经阻滞麻醉 的麻醉区域,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亦称颏孔注射法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唇黏膜、皮肤,第一前磨牙、尖牙和切牙的颊、 唇侧牙龈及黏骨膜。,注 射 方 法,在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 相应的口腔前庭沟进针, 向前、下内方剌入颏孔。,颏神经、切牙神经阻滞麻醉 的麻醉区域,三、 局麻并发症,晕厥(syncope) 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 过量反应(overdose reaction) 注射区疼痛 (pain on injection site) 血肿(hematoma) 感染 (infections),并发症,麻醉后的黏膜病变 (postanesthetic mucosal lesions) 注射针折断(broken needle) 暂时性面瘫(transient facial nerve paralysis)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暂时性牙关紧闭(trismus)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transient diplopia or blindness),并发症,主要参考文献,邱蔚六 主编. 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6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