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识别与处理讲解材料课件_第1页
新生儿疾病识别与处理讲解材料课件_第2页
新生儿疾病识别与处理讲解材料课件_第3页
新生儿疾病识别与处理讲解材料课件_第4页
新生儿疾病识别与处理讲解材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 新生儿疾病识别及处理 汤建萍,2,新生儿分类 正常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生理状态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状的识别,3,定 义,新生儿 (neonate,newborn) 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4,分类,根据胎龄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5,根据胎龄分类,胎龄(gestationalage,GA): 从最后1次正常 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 足月儿 ( full term infant ) 37周GA42周( 260293天) 早产儿 (preterm infant) GA 37周( 259天),6,其中,胎龄28周称极早早产儿或超未成熟儿 胎龄34周37周(239259天),晚期早产(late preterm)儿 过期产儿 (post term infant) GA42周(294天),7,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7,10,巨大儿,正常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10,11,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小于胎龄儿 (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 SGA)BW 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第10个百分位 适于胎龄儿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 BW在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第1090个百分位 大于胎龄儿 (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 BW 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90个百分位,12,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 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要加强监护和护理 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 出生后第2周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13,高危儿:指已发生(当时情况不一定危重) 或可能发生严重疾病而需要监护 的新生儿。,14,一、高危儿范畴:,1.胎龄42周; 2.出生体重4000g者; 3.出生体重与胎龄有偏离者: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 4.出生评分低需要复苏者;,15,5.以往有异常妊娠、胎儿畸形、新生儿死亡或血型不合者; 6.母亲有妊娠毒血症或其他内科疾病; 7.母孕早期有出血(胎儿)畸形可能; 8.母孕期有剧烈呕吐及营养不良时; 9.母初产年龄35岁(染色体畸形可能),或16岁(常有早产);,16,10.长期不孕后怀孕者(胎儿畸形可能大); 11.妊娠多于4次或二次妊娠间隔小于6月者或多胎妊娠; 12.母有特殊药物、毒品接触及大量吸烟酗酒者; 13.有产科并发症需手术产或剖宫产者;,17,14.有羊水、脐带、胎盘异常者; 15.母有感染或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者; 16.母妊娠期内遭受意外事故者; 17.出生于不良环境或生后未得到专业人员正确处理者。,18,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 的特点,19,四肢屈曲状,肌张力差,足月儿,早产儿,外 表,19,20,皮 肤,20,21,耳 壳,21,22,乳 腺,22,23,外生殖器(男),23,24,外生殖器(女),24,25,跖 纹,25,26,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26,27,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28,“马 牙”,部位 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 形状 黄白色、米粒大小的 小颗粒 原因 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 腺分泌物积留形成 数周后可自然消退,29,乳腺肿大,男女新生儿 生后47天 乳腺如蚕豆或核桃大小 23周消退 切忌挤压感染!,30,假月经,女婴 生后57天 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 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 可持续1周 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31,新生儿红斑,生后12天 头部、躯干及四肢 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 12天后自然消失,32,粟 粒 疹,鼻尖、鼻翼、颜面部 皮脂腺堆积形成 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 脱皮后自然消失,33,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2-4天时体重可下降6-9%,最多不超过10%,一般于生后10天左右恢复。其原因是由于生后最初几天入量少,加之呼吸、皮肤蒸发水份和排出大小便的消耗所致。只要喂养得当,生理性体重下降可很快补偿 若体重下降超过10%或恢复过晚(超过710天),应考虑有母乳不足或其他病理因素。,34,脱水热,有的新生儿于生后23天,由于母乳不足、进入液量又少,或因包裹过暖、用热水袋保暖过度,体温可突然上升达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去除热水袋,松解包裹,口服或静脉补液,体温立即下降,即为脱水热。,35,新生儿的常见症状及处理,1、皮肤变黄(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2、鹅口疮 3、腹泻 4、发热 5、呕吐 6 、尿布疹 7 、皮肤感染(脓疱疮及皮下坏疽) 8 、发绀 9 、惊厥,36,1、皮肤变黄,生理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出生后23天,表现为皮肤呈淡黄色,眼白也微黄,尿色稍黄但不染尿布,婴儿的一般情况很好。这种现象是生理性的,710天后开始自行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常在生后35天出现,68天达到高峰,10天以后开始消退,34周左右退净。 处理:不需特殊治疗,早开奶,按需哺乳即可。,37,病理性黄疸:若新生儿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想到有疾病可能 (1)在出生时就出现黄疸,或生后24小时内就已经出现明显的黄疸。 (2)变黄程度较严重,如除了面部、躯干、四肢外,手掌和脚掌也出现变黄。 (3)黄疸持续的时间长,足月婴儿超过两周以上或更长的时间,早产婴儿大于四周。 (4)黄疸时轻时重,不像生理性黄疸那样越来越减轻,或是黄疸消退后重新又出现。 (5)同时伴有精神和食欲不佳的表现,如不愿意吃奶、没有精神、出现呕吐或腹泻、大便的颜色发白、肝和脾肿大等。这一般都是由于新生儿溶血病、败血症、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如果有上述症状及早到医院看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必要的时做光疗和药疗。,38,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婴儿 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 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 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 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预后良好 严重者才需治疗,39,2、鹅口疮,发生鹅口疮时婴儿口腔粘膜覆盖着白色的点状物、片状物,像奶凝块一样不易擦掉,是由于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口腔粘膜所致。可经产道感染或因母亲乳头不洁或奶瓶奶头消毒不严格而引起。发生鹅口疮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做以下处理: (1)制霉菌素,每日两次;喂奶后用温开水擦洗 (2)积极治疗乳母未愈的阴道炎或足癣等,并注意洗手。 (3)用奶瓶喂养的应将奶瓶奶嘴彻底消毒(一般家庭可采用煮沸5分钟以上),40,3、腹泻,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41,母乳喂养新生儿的大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都是金黄色较稀薄,有酸味、无臭味,次数要多一些,一天大约4-7次都很正常,有的新生儿每次换尿布时尿布上都有大便,如果大便较均匀、水分不多、不含粘液或者偶尔带有少许奶块,这都是正常现象。 偶尔有奶瓣很正常,因为母乳中脂肪含量过高宝宝是消化不了的,平常尽量多吃一点青菜,少吃一点油腻的就可以了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如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多表示母乳不足,孩子处于半饥饿状态,须增加母奶量,,42,人工喂养新生儿的大便,如果小儿是完全用牛奶或奶粉喂养的,则大便呈淡黄色、稍有臭味,每日12次,常常较干可堆起来,有便秘倾向,43,混合喂养新生儿的大便,混合喂养者则大便性状介于以上两者之间。,44,如果腹泻有以下几种情况应及时就诊:腹泻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发热、呕吐、粪便中带有血以及精神差、口干、哭时无泪、尿量减少或无尿等,45,新生儿大便有以下异常情况时,就要检查喂养情况或请医生诊治:,蛋花汤样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用母乳喂养,一般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仍应继续喂养,但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奶粉喂养者可在配奶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稍配稀些,对吃奶减少者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46,绿色稀便: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粘液或脓血便:多见于夏季等天气较热时,多为细菌感染引起,也应及早就诊。 深棕色泡沫状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过多、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等),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47,水样便: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较多。由于小孩丢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小儿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48,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象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儿,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暂时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49,四、发热,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皮下脂肪又少,排汗散热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新生儿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新生儿的体温在3637之间就是正常的,偶而可能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所改变。 如果婴儿的体温继续升高,精神状态也有些不佳,就应该到医院去看医生。,50,五、呕吐,1呕吐物为羊水或粘稠血性粘液者,一般停喂母乳1-2次,即可治愈,酌情输液。 2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需调节喂乳方法、体位、乳量和时间。 3喂奶后即吐,应考虑贲门松弛,在奶后注意抬高上半身,轻轻拍背,排出胃内空气。 4经上述处理仍不好转者,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如食道闭锁、幽门肥大、小肠狭窄或闭锁及胎粪性腹膜炎等,应与小儿内、外科医师共同处理。,51,六、尿布疹,婴儿臀部可看到尿布覆盖的区域皮肤变红,并有斑疹、丘疹、糜烂、水脓疱疮等。是由于臀部皮肤清洁不及时受大小便刺激而产生。发生这种情况时, 要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涂抹10鞣酸软膏。 1 应常规每23小时用温热水清洁臀部皮肤,勤更换尿布,注意使用透气性好的柔软的尿布。 2皮肤出现红斑者,涂油后暴露干燥即可。 3皮肤出现水泡、糜烂或脓疮者,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并用红外线灯照射。,52,七、皮肤感染(脓疱疮及皮下坏疽),1隔离患儿。 2停止沐浴,只擦洗面及臀部,感染局部皮肤用75乙醇擦拭后涂抗生素软膏。 3成熟脓疱用针刺破涂1甲紫溶液;皮下坏疽有波动者,切开引流。 4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5根据病情选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53,八、发绀,1青紫仅限于四肢末端、耳轮、鼻尖等体温较低部位的周围性发绀,保暖后即可改善。 2全身性发绀伴有呼吸困难者,应考虑有羊水吸入,奶或呕吐物呛入,并立即用吸管将其吸出,并给氧。疑有肺炎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3未成熟儿出现全身性发绀,怀疑肺不张及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应正压给氧,并进一步明确诊断。 4手术产儿出现发绀并呼吸困难或抽搐等,应考虑有颅内出血并作相应处理。 5全身性发绀并有心脏阳性体征者,应进一步除外先天性心脏畸形、膈疝或气管食管瘘等,。,54,九、惊厥,1了解分娩史,检查有无颅内出血、肺炎、败血症,核黄疸,低血钙或低血糖等,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注意惊厥发生时间,全身性或局部抽搐,呕吐物性状,呼吸困难程度,肝脾是否肿大等。 3检验血常规、出血、凝血时间。必要时查血糖、血钙,摄胸片,作腰椎穿刺,检查压力与脑脊液。 4首先行抗惊厥治疗。 5病因不明确者(低血糖 /低血钙 /低血镁 /维生素B6缺乏症 ),55,新生儿死亡原因:前六位,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 呼吸系统疾病,21.8% 感染,14.2% 严重先天畸形,11.3% 产伤,6.3% 硬肿症,5.8% 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56,新生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易患各种疾病,此阶段是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而新生儿起病常隐匿,进展又特别快,所以早期识别新生儿可能存在或发展的危重征象,及时有效地救治危重新生儿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57,二、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 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房扑和房颤、阵发性室速、室扑和室颤、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二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58,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 5.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 6.体温30度或41度。,59,7.硬肿面积70%。 8.血糖1.1mmol/L(20mg/dl)。 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10.出生体重1000g。,60,危重新生儿的早期识别,61,1.哭声变化,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 正常的哭:饿、口渴、尿湿、环境温度不适宜 突然的短促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若哭声弱,似呻吟,常提示病情危重。,62,2.喂奶困难,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一半或拒奶、呛奶 有以下几种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以下)、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63,3.发热或体温不升,发热超过38度,或体温低于35.5度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64,4.意识情况,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嗜睡: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65,5.皮肤观察,1)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经保暖后青紫很快消失。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如心衰、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66,2)观察皮肤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黄疸深度,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要警惕。 3)皮肤颜色苍白:可能有贫血、急性出血,若合并皮肤花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提示休克,表示病情严重。,67,6.惊厥,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抖动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 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68,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69,对惊厥记录的要点,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3.是否伴有呼吸、心率、意识、皮肤颜色的改变等,70,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产伤性颅内出血、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71,7.呼吸异常,正常呼吸时不费劲,40次/分,若呼吸稍有些快慢不均,时深时浅,但不伴有皮肤青紫等现象也属正常。 安静时呼吸60次/分或30次/分,有三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