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的讲话.doc_第1页
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的讲话.doc_第2页
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的讲话.doc_第3页
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的讲话.doc_第4页
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的讲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同志在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7年5月17日同志们: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即将结束。这次会议,在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在湖南省建设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昨天上午,黄卫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总结了五年来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总体情况,充分肯定了工程建设管理和建筑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概括了“六个必须坚持”;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努力做到“五个适应”的要求;全面部署了“十一五”期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指导思想,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上,湖南、北京、浙江、江苏、广东、青海等省市的同志分别从强化政府监管、创新管理体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劳务分包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其典型性和指导性都很强。会议还印发了近期建设部将出台的一些重要文件和有关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情况书面交流材料。昨天下午,大会分成五个组,对黄部长的报告和有关会议文件进行了讨论。五个组讨论非常热烈,对于这次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给与了高度评价。刚才,几个小组的召集人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各小组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召开的很及时、很必要。对过去几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五个组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涉及十一个方面:一、关于行业自律。建议行业协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国有企业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带头作用。二、关于建筑节能。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责任重大,各地要加强指导和实践、抓好落实。同时就建筑节能如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避免简单一刀切的做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三、关于信用体系建设。大家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各地的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指导进行整合。四、关于安全许可证动态管理办法。大家认为应该尽快制订出台。五、关于建造师和项目经理的过渡衔接问题。建议尽快制订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市场规范。六、关于如何对业主加大监管的问题,大家认为,通过对市场混乱主要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业主行为不规范问题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应当制订有关法律法规,对业主行为加以约束。七、关于制度的落实问题。许多同志认为,我们现有的一些法律、制度已形成体系,关键是如何抓好落实,抓好执行,重要的是加大法律、法规制度落实监管的力度。八、关于安全费用的问题。认为这一措施非常好,建议将安全费用尽快纳入工程概算,不参与投标竞争,并尽快出台有关规定。九、关于设计单位的改革问题。许多同志认为,在新形势下设计单位的发展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有一些新的困惑,市场各方的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与时俱进,要有针对性,公平、公正加以调整,下一步如何改革,期待指导性的政策。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应当进一步强调,各省市都应给予充分重视。十一、关于“走出去”战略,与会同志普遍建议建设部加强指导和协调,发挥更大的作用。同志们普遍反映,这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集中,任务明确,效率很高,大会典型发言很有代表性。大家一致认为,黄卫同志报告提出的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措施,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符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对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对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对于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建设部将认真整理归纳,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落实,有些问题还将作进一步研究。刚才,陈重同志、素卿同志就当前的几项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不同于以往的工程建设管理年度例会,以前比较注重当年的工作和布置当年的事项,而这次会议着眼于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着重落实近期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工程建设的批示和要求,研究部署“十一五”期间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思路和目标,着眼于长远的监管机制建设和重点工作安排。下面,我就落实会议精神,贯彻黄卫同志讲话要求,并结合近期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第一,切实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大家都注意到,最近一段时期,一些省市接连发生重特大事故,全国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也暴露了安全生产仍然存在许多漏洞和薄弱环节,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地建设主管门各单位要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以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的落实,严防死守,层层把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多发的势头。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安全监管,进一步搞好对安全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检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的安全检查和督查。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建设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前不久,建设部组织起草了建设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各地意见。该规定出台后,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贯彻落实,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认真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第二,增强做好工程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的工程建设和质量安全极为关心,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视察奥运工程并对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批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这一代工程建设者建造的工程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黄部长在这次会议讲话中提出了“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关注工程全寿命周期安全”的要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搞好工程质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作为建设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把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作为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进一步深化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工程质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确保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第三,要把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以后,我们建设主管部门从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2005年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指导意见,把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平台工作来抓,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措施、科技进步四个层面全方位推进,法律法规今年国家将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标准规范已经做到了地区、建筑类型、过程三个全覆盖,建筑节能各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全国建筑节能大检查中,我们对全国31个省市的60个城市,涉及700个项目建筑节能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设计阶段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已达到标准的96%,施工阶段达到57%,整体推进进度很快。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认识到,“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要达到20%,每年要节能4%,压力很大。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把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要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当前要着重抓好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节能环保工作。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往往集中代表着我国建设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理应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示范工程。黄部长在讲话中,专门强调要加强大型公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和建造水平。各地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第四,要以技术创新推动工程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去年专门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要支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也离不开技术创新。当代科技的主线就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除此之外我们建设行业的科技进步还有一条资源节约的主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怎样围绕这两条主线搞好技术创新,对我们是一个新的考验。2006年建设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对如何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次会议上,黄部长的讲话,专门着重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促进建筑业改革与发展。以大家关心的企业资质为例,新修订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招标代理4 个企业资质标准,都不同程度增加了对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新颁布的特级总承包企业资质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专利、工法、企业标准、技术中心和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行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对此,各地要从完善机制和体制入手,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发展,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第五,要切实改革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主要模式还是由一个建设单位分别对应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多方主体,这是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思维,长此以往已经被大家接受,似乎形成了建筑市场的惯性模式。我们所说建筑业改革包括建设模式、市场模式和企业自身改革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模式的改革。我们知道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是一个业主对应一个总承包商的市场模式。即使在我国,工业项目也已经普遍推行工程总承包,由业主对应一个承包商,负责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所有过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黄部长在这次会议报告中指出,要以工程建设实施组织方式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建筑业改革步伐。因此,我们要研究改革传统的建设生产组织实施方式,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改变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状况,实现设计与施工环节的互相渗透,使之更适合市场的自然要求,更适合技术发展和质量保证的要求,提高工程建设整体效益和质量水平。第六,要完善建筑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当前,建筑市场在体制上和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市场主体行为诚信度不高,建筑市场的监管手段有限。这次会议上,大家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必须注重长效机制建设,要按照工程建设的规律,严格实施法定基本建设程序,集中力量,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管理,实现属地化、动态化和全过程监管,逐步形成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机制。要将涉及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建筑业管理、工程管理、资质和资格、招标投标、工程造价、质量和安全监督以及市场稽查等相关职能机构,进行协调,实现执法联动,相互配合,监督管理既分工管理又联动执法,既不重复执法又不留下空白,进行全过程、多环节的齐抓共管,并将制度性巡查与日常程序性管理相结合,形成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合力和建筑市场闭合管理体系,共同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要按照国务院新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快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大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在工程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施工现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施工许可、合同履约跟踪监管中的应用,并实现信息在建筑市场监管职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强化政府部门对工程项目实施和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并逐步形成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方便市场主体,及时全面发布政策法规、工程信息、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等相关信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不断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服务水平。同志们,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央高度重视,群众非常关心,社会也很关注。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都是根据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所确定的,各地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关注民生,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同志们,让我们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与社会和谐稳定,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做出贡献。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工作愉快!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谢谢湖南省建设厅对会议的成功召开所做出的贡献! 建设部黄卫副部长在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力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促进工程建设事业科学发展(2007年11月8日)同志们:在全国上下满怀激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我们来共同研讨工程项目管理改革和发展,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总结交流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促进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方面的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项目管理工作讲两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投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项目管理经验,积极开展国际通行的专业化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试点,大力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上海、重庆、深圳等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通过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组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建筑工务署等多种形式,将项目管理与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超概算、超标准、超规模的“三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是工程建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企业通过学习应用国际先进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改革创新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积极拓展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2006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营业收入中,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收入占到52.0%,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等31家设计企业完成工程总承包合同额均在10亿元以上;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中铁建、中铁工、中建总公司等三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全国工程监理企业的营业收入376.54亿元,其中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收入达33.98亿元,有11家监理企业项目管理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体系建立形成。通过多年的学习借鉴和创新实践,建设部先后制定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北京、天津、河北、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施行办法。这些制度办法奠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快速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工程质量水平,推动了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促进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筑业,就是实实在在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在,我国经济社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求:“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建筑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首先,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工程建设领域责任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全过程项目管理的优势,由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企业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有效管理,运用科学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和方法,优化建设方案、工程设计并组织实施,才能做到综合利用资源,节省投资,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优、质量高、效益好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第二,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工程项目实施专业化、科学化、社会化的管理,对全面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一方面确立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强调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这为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转变观念,苦练内功,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适应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第三,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是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工程建设企业在推动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还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与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一是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对专业化项目管理的需求还不普遍;二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集成化水平较低;三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高级项目管理人才缺乏,不能适应项目管理发展的需要;四是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项目管理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我国工程建设企业还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贡献率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单一、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项目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快推广应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才能使工程建设企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建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工程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第四,加快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对外承包营业总额、市场地域范围、涉足专业领域不断扩大,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竞争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在国际承包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2.1%,而且多为劳务承包或土建工程承包,业务结构比较单一,项目总体科技含量和技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应该看到,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工程建设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才能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和咨询公司,才能有效地转变对外承包方式,逐步扩大对外技术、管理承包的规模,才能适应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要求。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工程项目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行专业化、社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努力提升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加快建筑业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通过普及和推广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社会化项目管理服务,转变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走出去”的战略需要,促进工程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全力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快培育和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为了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的市场准入问题,在今年新修订出台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已经增加了有关鼓励各类工程建设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的内容。下一步,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法规建设的力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我们准备在建筑法修改时,增加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的相应条款,明确其法律地位;修订完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抓紧制订出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和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组织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市场行为。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重点是做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工作,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对那些综合实力强、社会信誉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大力宣传,提高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引导其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因地制宜培育和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二)大力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促进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当前,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在不断深化,这为加快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鼓励和组织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具有项目管理能力的工程建设企业参与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合理控制投资,保障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引导一批有条件的工程建设企业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为政府投资工程提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服务。(三)积极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是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科技进步,我部在修订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和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标准中,突出了对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我们想通过资质标准的引导,使企业重视科技进步,重视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工程建设企业一定要健全项目管理体系,编制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项目管理手册和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逐步实现项目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要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基础数据库,通过“做实基础工作,强化项目管理”,逐步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切实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确实应用到项目管理实践中,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实现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要重视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大型工程建设企业要积极开发应用先进的、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四)加强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企业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要引导工程建设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工程项目管理,适应市场需求。如工程设计企业要发挥自己的技术、人才密集优势,通过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加快创建一大批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具有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或咨询设计公司,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提供全过程的技术和咨询服务。施工企业要发挥专业技术、施工管理优势,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运用现代化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条件的大型施工企业,要开发和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技术,努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工程监理企业要发挥智力密集优势,适应市场需求,注重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功能。鼓励综合管理能力强、人才结构合理的工程监理企业,在提高工程监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五)努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转变对外承包增长方式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需求旺盛,对外工程承包要为我国转移富裕产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既要继续扩大我国对外承包的市场份额,更要注重转变对外承包增长方式,更多地依靠技术和管理承包走向国际市场。国际工程咨询服务是国际工程承包的高端市场,多年来一直是发达国家工程咨询企业的活动舞台,也是制约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们只有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才能开拓国际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加大对工程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资金投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项目集成管理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高端咨询服务市场竞争,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提升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水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工程建设企业根据我国对外投资增长的需要,开展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对外投资服好务。(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的作用,加快培养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在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中,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开发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要加强国内外项目管理的交流与协作,及时发布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最新动态、科技成果、发展趋势,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成功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经验;行业协会还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快诚信体系的建设,规范会员企业的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并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熟悉行业情况的优势,结合企业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企业的人才培训服务。项目管理专业人才是企业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工程建设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既要注重造就一批精管理、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还要注重培养项目前期策划、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项目管理人才,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志们,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是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努力实践,锐意进取,共同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在全国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 严肃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 (2011年7月6日)同志们: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总结各地建筑市场监管中的先进经验,深入分析建筑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近期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我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组织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深入了解了各地建筑市场监管工作取得的经验以及建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建筑市场监管的重点工作思路,并起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刚才铁宏同志宣读的姜部长书面讲话,强调了开展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北京、上海、青岛建设主管部门的同志介绍了各自好的做法,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安排,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认真总结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经验多年来,按照中央要求,全国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持续开展了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特别是近两年以来,各地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治理商业贿赂和推进依法行政相结合,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 2009年各地对发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的371家企业进行了查处,其中降低企业资质10家、吊销企业资质19家、停止招投标资格254家、暂停执业人员注册资格43人、吊销执业人员注册资格17人。2009年以来,各地共查处不符合资质条件企业8821家,其中撤销、撤回企业资质4571家,注销2757家,停业整顿1493家,建筑市场环境逐步改善,促进了建筑业发展。201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95206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451亿元,利润3422亿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2010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38.23%、35.29%。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了从事建筑市场监管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各地建筑市场监管部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许多工作走到了部里的前头,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一)完善地方法规,依法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针对建筑市场的一些突出问题,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政策措施,为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法规依据。例如,北京、湖北等地出台了地方法规或配套文件,基本解决了法律法规对肢解发包、挂靠、转包、违法分包、围标串标等行为定性不够准确和处罚条款执行难等问题。甘肃去年修订的甘肃省建筑市场条例,明确了建设单位的十三类违法行为,并出台了17项规范性文件,使建筑市场管理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开展动态监管,加大市场清出力度。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资质资格动态监管,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清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青岛2010年共淘汰建筑企业118家,淘汰率约为全市企业的10%;淄博依法撤回106家建筑企业资质, 责令65家企业限期整改,占全市企业的23%。江苏自2008年开展施工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及时清理、整改,截至2010年共撤回资质2117个。重庆及时查处资质资格弄虚作假行为,近两年撤回1828家企业资质。(三)狠抓过程管理,着力加强两场联动。许多省市不断调整、理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式,逐步改变“重准入审批,轻过程监管”的现象。如天津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了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标、合同备案、工程担保、施工许可、企业资质、人员资格、质量安全监督等综合监管系统,形成了以信息化为重要手段,以市场与现场联动为重要内容的有效监管机制,实现了实时动态监管和全过程闭合管理。湖南针对投标承诺与施工现场严重不符的现象,出台了施工项目部和现场监理部关键岗位配备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广西强化两场联动,凡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资质条件达不到要求或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的,坚决要求企业整改,暂停投标资格,近两年共对116家企业做出了暂停投标资格、限期整顿的处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加强信息公开,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各地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效机制,通过整合项目、企业、人员信息数据,完善不良行为标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有力规范了工程参建各方的市场行为。如北京建立了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包括了资质资格、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合同备案、合同履约等10类信息,并向社会公开提供信息查询,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促进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阳光透明。福建推行建设市场法人和自然人违规档案,把挂靠经营、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等违法行为纳入档案管理,限制其从业资格,并在福建建设信息网上公布,目前已公布了58件违法违规法人和自然人信息,起到了警示作用。(五)创新管理体制,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各地积极探索深化建设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逐步开展了一些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如深圳在轨道交通和保障性住房中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和“代建总承包”。同时,许多地区通过加强劳务人员培训和管理,积极探索多种劳务用工途径,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广东、天津等地试点推行了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和劳务队长培训上岗管理。青岛大力推行以企业自有核心劳务为主,劳务企业用工输入为辅的用工方式,引导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 我部将总结和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认真加以研究和吸收,不断完善有关政策制度。同时,部里还要将地方的一些好制度、好做法及时转发给各地,供各地参考。希望各地能加强交流,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建筑市场监管水平,推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二、深刻认识建筑市场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我们在总结、肯定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建筑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市场主体存在的问题市场主体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建设单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肢解发包工程和指定分包单位、任意压缩工期和压低造价、拖欠工程款。有的建设单位不遵守立项、土地、规划等建设程序,规避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有的建设单位肢解发包工程、指定分包单位,违规插手工程建设过程,甚至借口“献礼工程”,迫使企业不按科学工期和程序、违反强制性标准设计或施工,留下质量安全隐患,甚至造成质量安全事故;还有的建设单位凭借其发包方的有利地位,强迫企业垫资经营,签订“阴阳合同”,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或拖延结算,严重侵害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勘察设计单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出租出借资质,弄虚作假。有的勘察设计单位通过挂靠违规在各地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或越级勘察设计。有的勘察设计单位片面满足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违规勘察设计,勘察设计深度不够,留下质量安全隐患。三是施工单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转包、挂靠、违法分包,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和规模效益,面对建设单位的苛刻条件和市场“供大于求”的竞争环境,不是努力提高自身实力,而是在承接工程后采取转包,或者让其他企业、“包工头”挂靠、出借资质等方式来获取利益。有的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层层分包、以包代管,往往将工程最终转包给劳务企业或“包工头”,导致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有的导致事故发生。四是监理单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注册人员数量不足、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监理不到位。有些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有的总监理工程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组织、协调和管理经验。有些监理单位和个人不能坚持原则,面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该要求整改的不提出,该要求停工的不通知,该复查验收的不跟踪,未能发挥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给工程质量安全留下了隐患。 五是中介机构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中介不中”。有的招标代理机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招标单位、投标单位合谋围标、串标。有的造价咨询单位授意或与相关单位串通,故意压低或抬高招标控制价、竣工结算审定值、出具虚假造价成果文件。有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有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不认真履行职责,低价竞争,出具虚假审图报告,有的地方存在谁审查时间短、谁收费低,就请谁审查,有的审查机构只收取少量费用后根本不审查,直接盖章,给工程质量安全留下了严重隐患。六是从业人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册人员缺乏诚信,出租出借执业资格,出卖图章,人证分离。一些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制作假证,不履行岗位职责。最近,北京市在对勘察设计企业资质核查时发现有近700人涉嫌受聘在两个以上单位工作,人证分离现象十分突出。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有的注册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法律意识、质量安全意识、技术业务能力、现场组织管理能力不强,有的劳务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的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极易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二)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存在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监管不到位。我多次讲过,建筑市场存在“三多三少”。首先是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比较多,执法监督检查相对比较少。现行的法规制度虽然还有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但当前主要矛盾不是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问题。其次是市场准入管理比较多,市场清出管理相对比较少。建筑市场“易进难出”、“只进不出”、“只升不降”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行为没有建立起畅通、有效、统一的收集、整理、发布、惩处和市场清出机制。上下级主管部门之间、同级部门与部门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纵向横向联动执法不到位,监管部门各自为战,缺乏监管合力。工程交易市场与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机制尚不健全,没有把招投标监管、中标后的合同履约监管、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等整合为一个整体。第三是企业资质、个人资格审批比较多,审批后的动态监管相对比较少,没有做到资质资格审批管理与后续动态监管并重,对审批后的违法违规情况、质量安全情况动态监管不到位。二是监管机构自身建设不足。面对当前工程建设量大面广、超常规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监管力量、监管方式和监管水平还存在不足。有的地区基层监管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足,经费无保障。有的监管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责任心不强、职业素养低下。有的监管手段落后,技术装备配备不足、信息化程度低。有的监管方式粗放,主要以行政命令,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三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一些内容已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如对目前危害建筑市场秩序较为突出的肢解发包、转包挂靠等行为定性不够准确,缺乏具体的界定标准。对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规定过于原则,相关处罚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对注册执业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规定及处罚规定不具体,导致责任追究不到位。(三)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市场供需失衡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企业资质门槛相对较低,加上市场清出不够,生产能力明显过剩,过度的竞争必然导致不良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特别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供大于求”矛盾比较突出,过度的无序竞争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建设单位倚仗买方市场滥用业主权力,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为了承揽项目不惜采取种种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近几年诚信体系建设一直是部里和地方在积极探索和完善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仍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一方面各地进展不太一样,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有的诚信体系建设的内容、框架、结构以及使用发布方式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由于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报送、公布制度未得到有效实施,没有真正发挥失信惩戒的作用,违约失信的风气仍比较盛行。三是市场分割问题依然存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仍未形成。一些地方以种种方式设置障碍,排除或限制外地企业参加投标、承揽工程。有的地区强制要求外地企业必须在当地注册成立独立的子公司;有的要求外地企业投一次标必须扣押多个建造师证书,或者将本地区、本系统业绩作为评标加分条件;还有的以各种名目对外地企业收取高额保证金或其他管理费用。这些做法妨碍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影响了全国市场的统一开放。同时,一些地方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以“创造招商引资环境”、建设重点工程为借口,规避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形成“监管真空”,不仅导致市场分割,而且使得这些区域成为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 上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工程质量安全角度来讲,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压低造价、肢解发包,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以包代管,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失控,极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或者留下质量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来讲,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不按合同约定拨付工程款,施工单位层层垫资、层层拖欠,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转包、违法分包造成合同纠纷,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和谐稳定。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讲,大量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导致很多企业不是把能力、精力放在加强企业管理上,放在提高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上,放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而是用在邪门歪道上,使得诚信的企业拿不到项目,不诚信的企业反而能拿到项目,这很不利于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从廉政建设角度来讲,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助长了不正之风,容易引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几年来,中央连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等工作,都把建设领域列为重点。以上这些充分说明了问题的危害性和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的紧迫性。三、加强和改进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部署,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主线,改进监管方式,创新监管手段,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切实做到三个并重“完善法规制度与加强行政执法并重”,“严格准入管理与加大市场清出并重”,“规范资质资格审批与强化过程监管并重”,构建诚实守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来,为了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筑市场监管工作,我部深入调研,加强研究,针对当前建筑市场中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出台了关于加强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完善企业和人员准入清出制度的指导意见,就实施“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加强动态监管和市场清出、建立省际、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二是印发了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事故如何处罚、由谁来处罚以及处罚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为各地的行政执法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三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对肢解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作出比较明确的界定,并对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规范合同履约行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三个文件。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社会经济仍将继续稳定快速发展,工程建设任务依然非常繁重,建筑市场监管的压力和责任将更加重大,也给建筑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要求。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法规建设,严格行政执法首先,要加快完善法规制度。部里正在抓紧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尽快出台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同时,还要加快制定法律法规配套文件,修改相关部令,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明确,统一界定和处罚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