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课件_第1页
2013届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课件_第2页
2013届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课件_第3页
2013届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课件_第4页
2013届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对比与衬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比与衬托,2011届古诗鉴赏专题复习之表达技巧,2010年考试大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鉴赏评价D 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谋篇布局手法,以2007年和2010年分析 全国18套高考诗歌题中都有5套设计了有关对比与衬托的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准确识别对比与衬托两种表达技巧 (2)能熟练掌握表达技巧型的诗歌答题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讲练结合 自主探究 归纳总结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诗人在古诗中寄托的丰富情感,分析归纳表达技巧型题的答题模式: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模式: 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 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的解题方法 1、确定何种表达技巧(定手法) 2、分析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析手法) 3、结合诗句分析情感内容或效果作用(明感情),分析归纳,二、衬托,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甲(景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内容乙(情感)。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映衬、陪衬),分析下面几句诗句,和前面我们学习的对比手法有何不同?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白居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籍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李煜,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烘托”),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动衬静,用乐衬哀,用好衬坏。,二者关系:主次关系,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请区别对比与衬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对比,反衬,对比与衬托的区别,1、对比并列;衬托主次。,2、对比两方面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衬托中,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特别是像以动衬静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古诗鉴赏中景与情关系 “诗不过情、景二端。”(明胡应麟诗薮) 李渔窥词管风说:“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因此诗歌中的情与景有主次之分。 情、景都有乐哀 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 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 1、以乐写乐 2、以哀写哀 3、以乐写哀 4、以动写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王夫之姜斋诗话,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1、正衬 以乐景写乐情,2、正衬 以哀景写哀情,清秋节令凄切悲凉意象,衬托着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钱塘繁华景象和百姓安居景象,衬托欢快情感,赞赏地方官的功绩,答案:(1)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2)诗歌前两句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3)作者面对如画的美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情感更加强烈。,3、 反衬-以乐衬哀,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反衬-以动衬静,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分析:以动衬静(反衬),这两句中有花落有莺啼,有动静有声响,这是动;山客犹眠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而且花落莺啼更衬出了这种寂静。表达了山客宁静的心境。动静结合,静中生趣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衬托小结:,1、正衬-以乐景写乐情,2、正衬-以哀景写哀情,3、 反衬-以乐衬哀,4、反衬-以动衬静,实战演练(07安徽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高傲、威武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2分),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实战训练,综合练习 (10年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分析鉴赏】 “七夕” 织女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下片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深度探究:(10年天津卷)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送蜀客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对比与衬托的区别,1、对比并列;衬托主次。,2、对比两方面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衬托中,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特别是像以动衬静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总结,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衬托总结:,1、正衬-以乐景写乐情,2、正衬-以哀景写哀情,3、 反衬-以乐衬哀,4、反衬-以动衬静, 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的解题方法 1、确定何种表达技巧(定手法) 2、分析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析手法) 3、结合诗句分析情感内容或效果作用(明感情),再见!,课外练习1(10年江苏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2) A、“醉别江楼”,说明诗人因惜别知音,借酒浇愁;(1分) B、“橘柚香”,以乐景衬哀情;(1分) C、写凄凄风雨,以及一个“凉”,衬托(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悲凉心情。(2分),课外练习2(07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