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1页
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2页
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3页
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4页
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 通过QC小组活动,使日常管理检查规范化,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方法 根据病区护理管理重点设立重危病人、药品管理、护理文书、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训练5个管理小组,开展护理质量管理活动。结果 QC小组3年来,病区护理质量较前更细化,管理措施更实用,可操作,主人翁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总体上升。结论 将QC小组运用到病区护理管理中,能激发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能使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关键词】 管理; QC小组; 护理质量QC(Quality Control,质量管理)小组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80年代被引入我国制造业。国内对QC小组的定义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质量改进、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现已应用到医疗、教育、服务等行业,是实现降本增效、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2。我科收治病种包括消化、血液、内分泌等,护理工作项目多、任务重,因而开展简洁有效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我们于2006年在病区开展QC小组活动,如今已取得良好效果。 QC作为群众性管理手段,尤其适用于已经拥有较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机构,以进行小范围内质量的小规模、持续性巩固和改进。引入病区护理管理的关键点是寻找QC小组活动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切合点,成效显著与否,取决于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3。前期,对病区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业务技术教育;统计工具、方法及其它科学方法的教育。只有全体护士质量管理意识得到了提高,才会形成稳定的质量观,融合成一个病区的质量精神,从而在最大范围内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护士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促进质量管理效果的提高。1 实施方法 我们根据本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设立了重危病人、药品管理、护理文书、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训练5个管理小组。各小组由23人组成,1人任组长。每周自行组织,不定期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护理缺陷后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进行纠正、指导、教育并记录。每月对缺陷事件的发生原因、造成的危害程度、可能发生的频率等进行根本因素分析,以确定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个别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缺陷或过失,还是操作流程上的漏洞,甚至整个流程系统的缺陷,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随后跟踪监测改进实施情况,评价改进效果,将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法上升为操作标准和工作规范,达到有效预防护理缺陷的目的。2 效果评价 QC小组自开展以来,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较前更细化,规范化,各项管理措施更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主人翁意识也有了普遍提高;护理质量总体上升。 护理文书管理组根据护理部反映科室护理单的记录过于繁复,新上岗护士反映掌握护理单记录比较困难,对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格式和规范进行重新规定,探索出简洁的记录格式,减少了不必要的书写,增加了记录的明确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同时,对新上岗护士强化记录单的重要作用,加强培训的力度,使其尽早掌握记录单的使用。 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组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老年病人容易遗漏或重复注射胰岛素,因此,根据医生为病人制定的治疗计划自行设计了“胰岛素注射卡”,实行每人一卡,病人注射时携带此卡,护士将卡与当天医嘱核对后才行注射,同时在医嘱本及注射卡上记录相应的注射时间、剂量,并签名。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得到了很好的预防。 由于我科收治的病人病因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程度不一,治疗差异大,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危病人管理组将护理工作量化、细化,建立了病人基础护理交接班本。在遇到比较复杂、不太常见的病例时,重危病人管理组立即查阅相关书籍,与经治医生、上级医生联系,开展相应的学习,及时做好业务培训。 药品管理组通过对消耗药品的使用跟踪记录,得到一个本病区最适宜的药品配备基数,既保证了药品的使用,又避免了领药过多带来的浪费。同时,他们针对药品更新速度快,组织全科护士对科室常用药、新药的不良反应和药品之间的配伍禁忌进行学习,并将在用药过程中观察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药剂科及相关部门,避免输液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护理训练组认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对刚到科室的护士第一周进行各种抢救技术的培训与考核;第二周进行专科抢救预案的学习与考核;第三周进行专科疾病常规护理评估及健康教育培训及考核,有效地提高了新上岗护士的工作能力。对三年以上的护士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及考核,特别是临床上应知应会的基础操作要求人人掌握,强调静脉穿刺成功率。对五年以上的护士则要求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如心电监护、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等;全科护士形成“我要学、我要练”,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的自觉性。 用设计的“QC小组活动情况反馈表”对全病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74%的护理人员认为QC小组活动很有效果,4.26%认为有一定效果;其中认为QC小组所起作用最大的排序中糖尿病人健康教育管理组和护理文书组均比较靠前;认为QC小组明显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质量意识的占92.52%;87.53%的护士认为QC小组活动实现了对工作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促进了各级护理人员对日常操作和工作流程的熟练运用;65.55%的护士赞同QC小组的存在形成了一种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94.21%的护士感到QC小组激发了全病区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3 体会3.1 QC小组活动远较护理部检查和卫生机构的抽查频繁,形成经常性检查监督,使日常管理规范化,促成质量持续性改进,避免了突击检查带来的短时间高质量,使质量水平能稳定在较好的程度。3.2 通过参加QC小组检查到的缺陷事件并查找到与质量要求的目标、标准的差距,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造成的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并实施,解决问题并要求达到目标4。培养了各级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增加了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热情,使整个护理单元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方法。3.3 QC小组倡导了一种质量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人人关心本病区发展,积极参与护理管理,使护士学会了全面、客观、根本地看待、分析、解决问题,增强了全病区护理工作的凝聚力。3.4 QC小组的两大关键性工作是“团队和授权”。护士长将质量管理的权力授予各个QC小组,充分调动了各级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参与日常工作的管理,培养护士质量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参与管理的热情;从培养团队精神方面获得收益,以此创造高质量的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满意度5。【参考文献】 陶启程,周家贤.QC小组与行为学习J.中国质量,2003,(7):6162.2 周竹叶.对QC小组活动的几点建议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