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太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及检测_第1页
朱长太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及检测_第2页
朱长太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及检测_第3页
朱长太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及检测_第4页
朱长太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及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肿瘤标志物定义,Tumor marker 存在于恶性肿瘤肿瘤细胞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 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物质 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3,肿瘤标志物临床价值,肿瘤的早期发现 肿瘤筛查 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 肿瘤疗效的检测 肿瘤复发的指标 肿瘤的预后判断,4,肿瘤相关性分类,5,化学分类,胚胎抗原 糖类标记物 蛋白类标记物 酶类标记物 激素类标记物 其他蛋白类标记物 基因类标记物,8,AFP,良性升高 升高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 10肝炎病人水平升高但50g/L 30肝硬化病人水平升高但500g/L,9,AFP异质体,LCA结合型AFP 25 原发性肝癌 25 良性肝病,10,AFP,联合检测提高敏感性,11,AFP,疗效观察和预后的评估 若AFP及胆红素同时明显升高,病人存活期很短 原发性肝癌在治疗过程中,如AFP含量保持在术后水平,示病情稳定;下降示病情好转,持续不降说明疗效不佳,12,CEA,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 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 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 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 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 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阳性,13,CEA,在中晚期肿瘤中的阳性率 胰腺癌 88-91 肺癌 76 结肠癌 73 乳腺癌和卵巢癌 73,14,CEA,CEA与CA242联合应用目前被认为是对结肠癌的最佳标记物的搭配 疗效观察,15,CEA,只在肿瘤的中晚期才有较显著的升高,也不只局限于某一类肿瘤,因此CEA对多数肿瘤的早期发现与鉴别诊断并无帮助 CEA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并不适合用于肿瘤的普查,16,CEA,良性升高 吸烟者 溃疡性结肠炎 胰腺炎 结肠息肉,17,糖类标记物,18,蛋白类标记物,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 Ag(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19,SCC,早期肿瘤 SCCAg很少升高,不适用于肿瘤的普查 在小细胞肺癌中并不升高,而在肺鳞癌中常出现异常升高 SCCAg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SCCAg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仅为数十分钟,根治性肿瘤切除后,术前异常升高可在术后72h内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连续动态检测SCCAg水平可以作为一项监测肺及食管鳞癌疗效,尤其是检测手术疗效的敏感指标,20,SCC,SCC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其中子宫颈癌阳性率较高,21,酶 类 标 记 物,22,PSA,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主要存在于精液中,正常人血清内含量极微 分为少量的游离型PSA(f-PSA)大量的复合型PSA(c-PSA) 对前列腺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PSA测定对包膜内癌的敏感性为70、转移癌为100,23,PSA,f-PSA和t-PSA的比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在PSA值在10g/l之间时,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间有很大的重叠,这个范围称为诊断的灰色区域 血清中f-PSA/t-PSA比值为0.15,0.15时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大 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监测前列腺癌的复发,24,激素类标志物,25,HCG,早孕诊断 可以作为睾丸肿瘤和胎盘肿瘤标记物 滋养体瘤和绒毛膜上皮细胞癌100异常升高,可达100万IU/L 非精原细胞性睾丸癌和精原细胞瘤-HCG也有升高 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和一些炎症中也可见有HCG升高 脑脊液中-HCG和血清中-HCG的比例超过1:60,常预示着出现脑转移,26,其他蛋白类标志物,27,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28,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胰腺癌,CA199,CEA,CA50,29,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30,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31,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食道癌,SCC,CEA,32,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33,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34,肿瘤标志物的主要检测方法,放射免疫 免疫放射 酶标记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时间荧光分辨技术 质谱分析 微阵列技术,35,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36,原理,37,快速、操作界面友好 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量程宽 稳定性好(包括仪器、试剂和质控) 时间性误差和其他误差概率小 特色标记,容易标准化和实验室之间互认检测结果 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测为罗氏诊断产品的最显著特色,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势,38,特异性好,与肿瘤类型 (大小/分期) 有关,灵敏度高,能肿瘤能早期发现。,具有器官特异性,监测肿瘤治疗效果,监测肿瘤的复发,理想的肿瘤标志物,预测肿瘤的预后,39,基因类肿瘤标志物,基因类肿瘤标志物 各类核酸 DNA mRNA miRNA,40,miRNA,多年来寻找合适的肿瘤标志物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最近外周血miRNA成为研究关注热点 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发生不完全配对。从而抑制靶基因mRNA翻译,参与调控,41,miRNA,与肿瘤的发生、转移、耐药等病理进程密切相关 目前已经证实miRNA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表现为显著的肿瘤相关性、组织特异性和表达稳定性 mi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同样具有肿瘤相关性和组织特异性,同时与RNA比较,其表达稳定性更为显著,42,miRNA检测,miRNA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前列腺癌与miR-141,43,肿瘤标志物认识上的误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就能够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 肿瘤标志物只要联合效率就高 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价值不大,44,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的应用,TM检测技术几乎是迄今为止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唯一途径 可先于X线、超声、CT 、MRI 或 PETCT 等物理检查发现肿瘤。TM检测阳性不一定是肿瘤,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提示检测者属于高危人群,应引起警示和注意 TM检测阳性者应结合临床查清原因,考虑家族遗传因素、周围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等影响因素 如果经多次检测,一直呈现较强的阳性反应,则应进行深入细致地临床检查,45,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的应用,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对体检者的负面影响 多数体检者一旦检出单项指标偏高等阳性结果便过度恐慌、情绪抑郁,影响工作、饮食与睡眠 错误结果还会造成医疗纠纷,46,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的应用,正确对待TM检查结果 做好宣传工作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理解TM检测的临床意义,引导体检者正确的选择和应用 高危人群 肿瘤家族史者、肝硬化患者、大量吸烟、饮酒等生活及行为习惯不良者,定期进行TM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7,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的应用,正确分析判断阳性结果 对结果的评估及解释应极其小心 在健康体检者中,引起假阳性常见因素 某些良性疾病 某些生理变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确对待阳性结果:阳性者除结合临床进行细致观察,进行必要的检查外,嘱其在2周3周后复查,复查2次3次,48,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的应用,关于假阴性结果 肿瘤自身的假阴性因素有: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数目;细胞或细胞表面被封闭;肿瘤细胞合成分泌TM的速度;肿瘤组织本身血液循环差,其所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液中等 客观因素有:血标本的采集、贮存不当,标本量不足;检测中的干扰因素如交叉反应、钩状效应 (hookeffect),49,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的应用,TM检测对健康人群筛查所起的作用有限,且检测成本高,检测结果对临床导向性和对体检者心理的影响大 不推荐作健康人群的广泛筛查 对高危人群及年龄50岁以上的群体进行肿瘤筛查,能够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50,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的应用,TM检测是一项特殊的检查项目,作为检验工作者,应认真对待 全面了解TM的现状、临床应用价值和其局限性,帮助体检者正确认识、理解和选择 由于这项检查费用高,既考虑健康因素也要考虑体检者的经济利益,正确引导体检者合理选择和应用TM检测,51,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应遵循的原则,该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肿瘤的发现有较高的灵敏度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高,重复性好 筛查费用经济,合理 筛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但无症状和体征时,必须复查和随访,52,测定TM的实验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验室必须使用国家有关机构批准的仪器和试剂 做好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 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试剂测定同一种TM时,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为此同一患者在治疗前后及随访中,应采用同一种方法和试剂,53,实验室检测质量指导,国家临床生物化学协会对检验医学中肿瘤标志物临床实践应用的操作指南:质量规范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建议稿件 美国国家临床生物化学协会肿瘤标志物检测指南,54,实验室测定基本原则,在更换检测方法和试剂时,应作比对试验 检验医学工作者应了解TM的方法学评价,并积极参加对TM的评估和临床应用的讨论 检验医学学术团体应制定相应的TM应用原则,55,定期随访原则,TM的恶性肿瘤治疗结束后,应根据病情对治疗前升高的TM作定期随访监测 不同的TM半衰期不同,所以监测的时间和周期也不同 大部分国内外专家建议:治疗后6W做首次测定;3年内每3个月测定一次;3至5年每半年测定一次;5至7年每年测定一次;随访中如发现有明显升高,应1月后复测一次,连续2次升高,可预示复发或转移,56,疗效监测标准,许多TM能明确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有的TM可反映肿瘤的残存量,这种定量关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疗效观察可参照下列标准 无效: 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有效: 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 显效: TM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