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宋明理学,2,(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合作探究】: 材料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南朝梁武帝,就曾三次舍身入寺院,并“与众为奴”,图谋政教合一。儒家思想面临着严峻挑战。 问题:根据材料一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的原因?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3,(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合作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大力崇儒兴教,如羯族建立的后赵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北魏孝文帝时期大兴儒学,史书称当时儒学之盛况,“比隆周汉”。这样,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概况?,4,(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归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概况?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 (2)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随着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5,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1)必要性:,(2)可能性:,唐末以来由于战乱,伦理道德遭破坏,不利大一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魏晋以来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材料三: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背景?,6,(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复兴运动 1、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 (1)主张: 韩愈:A.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 B.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2)意义: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北宋时期: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 (1)原因: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主张:推崇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尊重儒家的纲常伦理。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 (3)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理学应运而生。,【学习思考解答】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是“自胡来入我中国”? 答案提示:石介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儒学学者有意将在文化渊源上原本属于中原文化的道家之学及道教归于与中原文化有本质区别的蛮夷文化的范畴之内,以贬低道家文化,进一步抬高儒学的地位。,7,(二)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1含义:,2程朱理学代表主张及影响 1)北宋五子,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8,(二)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1含义:,2程朱理学代表主张及影响 1)北宋五子,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9,(二)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1含义:,2程朱理学代表主张及影响:2)朱熹,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A、主张和成就: (1)理气论:以二程学说为主,部分吸收张载思想 理是根本,理先于气。 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离不开气。 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太极(客观唯心论)。 (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 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仁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光明磊落,仁民爱物。 仁者境界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10,(二)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1含义:,2程朱理学代表主张及影响:2)朱熹,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 认为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导致政治黑暗。 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其关键是“正君心”。 (4)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地位高于五经)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散失),11,(二)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1含义:,2程朱理学代表主张及影响:2)朱熹,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B、历史影响: (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12,【高考真题】(2010上海单科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解析:C,宋代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所以选C。,13,(二)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1含义:,2程朱理学代表主张及影响:,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核心),理之源在于天理,先有理后有气,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如“人伦者,天理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作辩护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格物致知”深化:“物”是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客观唯心主义,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影响: (1)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维护封建统治。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形成“朱子学”学派)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14,【典型题例】(2010青岛高三统一检测)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 此说法有失偏颇,没有辩证地客观评价程朱思想 C. 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D.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解析:D,如何评价程朱理学呢?正确的态度是应该看到它的积极作用,也应当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对待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扬弃的态度,即批判地继承。作者认为程朱理学流毒无穷,只看到了其消极影响,没有看到其积极作用。所以D项是错误的。,15,【典型题例】(2010大连高三二模)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附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 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A,宋明理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工具,其根本出发点就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典型题例】(2009深圳调研)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C,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所以C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16,3.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明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统治危机,“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7,【典型题例】 (2010江苏南扬泰三市高三二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心学的内容和对文学作品有关词句含义的理解能力。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反映了诗人不受尘俗的烦扰、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它源于作者心灵的自我净化。孟浩然的“野旷天地树,江青月近人”抒发了作者孤寂、愁闷的心情;李煜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反映的是作者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反映积极乐观的情绪。,18,3.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明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统治危机,南宋,“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提出 “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即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思想核心)“知行合一”,主观唯心主义,19,【合作探究】10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 (1)内容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源是“理”。 (2)影响相同: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20,3.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明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统治危机,南宋,“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提出 “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即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思想核心)“知行合一”,主观唯心主义,影响: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1,【典型题例】(2010台州高三二调)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 ) 主张理在气先 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 心外无理 A B C D 解析:B,是客观唯心主义,是朱熹的观点,故排除;是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故也应排除;两者思想的本质都是唯心主义,所以是共性,两者都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是共性;因此正确选项是B。,【高考真题】(2010广东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解析:C,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22,【高考真题】(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A,此题必须克服对陌生材料的恐惧心理。首先注意题干和选项材料中的“形”、“本”、“心”、“物(或万物)”、“天地”、“道”这些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孰先孰后);运用从哲学常识,看出题目涉及的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古代哲学观点;再以自己熟悉的“心外无物”为突破口(这是典型的唯心论哲学(本体论)观点,其它为唯物论哲学观点),解答此题。题中陌生材料出处:“形者,有生之本。故养生在于保形,充形在于育气,养气在于宁心,宁心在于致诚,养诚在于尽性,不尽性不足以养生。”(北宋王安石临川集礼乐论)/“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北宋邵雍观物内篇)/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南宋叶适水心别集进卷诗)/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天地常运而人道不息”。(南宋陈亮与徐彦才大谏),23,【典型题例】南宋思想家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寺会上相遇,两位思想家关于“理”的认识和方法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你认为二人的主要分歧在于 A是否继承和保留儒家思想问题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C探究获取“理”的途径方法问题 D是否保留理学思想中封建伦理道德的问题 解析:C,朱熹和陆九渊二人虽然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但都属于唯心主义,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在继承理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心学,使之更加适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故A、B、D说法都是错误的。二人的分歧关键在于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24,【合作探究】11:宋明理学的特点: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25,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26,(三)宋明理学的影响,27,材料一:“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材料四: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了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诗说的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使命要为真理,为学术,为天下担起重担。),合作探究12:观察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28,(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1、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等观念应该加以屏弃。,29,“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残忍的童年,绣花鞋,30,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贞洁牌坊背后的血泪,31,(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等观念应该加以屏弃。,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3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33,(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等观念应该加以屏弃。,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工程概论课件
- 《SOFIT评估》教学课件
- 动物医学产品介绍
- 勇敢牛牛创意美术课件
- 《QCC活动介绍》课件
- 主体工程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课件
-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 小白兔儿童画课件
- 幼儿园教育体系概述
-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材料
- (二模)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合资公司成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康复技术》课件-踝关节扭伤康复
- 2025年中国亮白防蛀固齿牙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名家班主任培训:AI赋能与德育创新
- 首汽约车合同协议
- 工程师评审代办合同协议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2030中国供电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