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安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定稿)兴安县环境保护局2017年2月目 录1 总 论11.1规划背景11.2 规划编制依据11.3规划的范围与时限21.3.1规划范围21.3.2规划时限31.4基本原则32 兴安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评估42.1取得的主要进展42.1.1节能减排总量控制达目标42.1.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42.1.3 生态县建设成果突出52.1.4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52.1.5 环境管理工作卓有成效52.1.6 环境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62.1.7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成绩斐然62.1.8 环保专项行动成效显著72.2规划指标完成情况73 兴安县“十三五”环保规划环境本底和基本趋势预测83.1基本概况83.1.1自然概况83.1.2社会经济概况93.2生态环境基础103.2.1 大气环境103.2.2 水环境103.2.3 声环境103.2.4 固体废弃物103.2.5 农业生态环境113.3环境污染源113.3.1大气污染源现状113.3.2噪声污染源现状113.3.3水污染现状123.4“十三五”兴安县社会、经济、环境基本趋势预测123.4.1人口预测123.4.2经济发展预测133.4.3 工业增加值发展预测133.4.4“十三五”兴安县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143.4.5“十三五”期末主要污染物汇总154兴安县生态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分析164.1 环境容量分析164.1.1 水环境容量164.1.2 大气环境容量174.2 环境承载力分析194.2.1 大气环境承载力194.2.2 水环境承载力204.2.3 环境基础设施承载力分析214.2.4 森林承载力分析214.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4.3.1节能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214.3.2环境监管能力薄弱224.3.3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24.3.4农村环境保护难度较大225 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235.1指导思想235.2规划目标235.2.1总目标235.2.2 具体目标236 重点任务256.1 水污染防治255、 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266、 加强畜禽养殖业等农业源控制276.2 大气污染防治276.2.1 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76.2.2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286.2.3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286.3 噪声污染防治306.4 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316.5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316.5.1自然保护、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功能区326.5.2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功能区326.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46.6.1进一步开展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346.6.3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66.6.4大力开展生态县、镇建设366.7 提高自身能力建设367 重点工程与投资效益分析387.1 项目规划及资金筹措387.2 投资效益分析397.2.1经济效益407.2.2 环境效益407.2.3 社会效益418 “十三五”兴安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措施418.1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创新管理制度428.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428.3 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438.4继续实行“差别考核”,切实保护生态环境438.5 强化公众参与,完善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438.6开展生态文明宣教活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441 总 论1.1规划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地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目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开展“十三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是我县加快发展、调整结构、壮大产业,与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将是我县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环境形势加剧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给未来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科学编制和实施兴安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对于持续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安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主要根据兴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兴安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思路),结合兴安县实际编制。在对我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进行终期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布局“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任务,为科学组织实施我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规划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6)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国发201046号);(7)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8)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9)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5月5日);(10)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11)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环发201410号);(12)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桂政办发20088号);(13)兴安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2015);(14)兴安生态县建设规划(2007-2020);(15)桂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2016.08);(16)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09);(17)广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10);(18)桂林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19)兴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5.7);(20)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标准。1.3规划的范围与时限1.3.1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为兴安县辖区内,包括兴安镇、溶江镇、严关镇、高尚镇、湘漓镇、界首镇6个建制镇和崔家乡、漠川乡、白石乡、华江乡、4个建制乡,下辖115个村委,2个居委会,7个社区。区域总面积2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38.71万人。1.3.2规划时限规划基准年:2015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1.4基本原则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实施环境分区管治和分类管理,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以大工程、大投入带动大治理、大修复,努力实现流域、区域、城市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依法治理、严格监管。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规,用严格的法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严格的法治,对污染源和生态破坏行为实行依法监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水气齐抓、多业并举,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切实解决重点地区、重点河流、重点行业环境问题;以点带面,推进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全县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环境安全。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按照“源头防治、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思路,理顺体制机制,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绩效评价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修复制度,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 兴安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评估“十二五”以来,兴安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实现了环境质量优良保持稳定达标,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制定的环境保护总目标得以基本实现。2.1取得的主要进展2.1.1节能减排总量控制达目标为完成减排目标任务,我县制定兴安县“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方案,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同时,全县的所有砖厂都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从而减少或降低其污染危害。“十二五”期间,兴安县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H3-N和COD)均完成了减排指标,全面完成桂林市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2015年兴安县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842.7185吨、氨氮排放量485.0207,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5035.90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6968.78吨,分别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总量控制指标内。2.1.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止“十二五”期末,推进了县城第二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五里峡直供水项目建成并顺利给水。完成双女井溪污水管网工程、县城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三期),开始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溶江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实施了农村连片环境整治项目,“十二五”期间,兴安县累计投入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约8500万元,建设农村污水项目97个,垃圾中转站5个,乡镇垃圾碳化热解处理站4个,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2858个(台、套),涉及村屯300个,受益人口约10万人,有力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切实改善了我县农村生态环境。此外还启动了城南新区、灵湖大道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2.1.3 生态县建设成果突出“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县10个乡镇环境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完成率100%。共创建了兴安镇和湘漓镇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溶江镇、崔家乡、华江乡、白石乡、漠川乡5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28个自治区级生态村,115个市级生态村,截至2015年10月,我县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完成率70%,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完成率100%,生态县创建工作走在广西前列。2.1.4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十二五”以来,兴安县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全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县城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环境噪声达到二级标准。县内河流、水库水质较好,达到或优于水功能区要求。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均保持在良好等级,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主要由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昼间、夜间噪声均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随着生态农业的加快发展,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1.5 环境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了环保工作运行机制。全县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设关不设卡,发改、工信、环保、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联动,各负其责,严把环保准入关和监管关,为我县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空间。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工作,依法监督和支持环保部门履职行政,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环保工作全面开展,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主抓、政协参与、部门联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污染。严格把审批关,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格限制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项目,将环评作为新建项目备案、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在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发展产业过程中始终严把环评关,明确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四不批”原则,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选址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不批;污染治理措施不落实的不批;环保投资不落实的不批。2011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279项,其中区审批项目9个,市审批项目62个,县局共审批项目208个,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69个。2.1.6 环境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二五”以来,兴安县高度重视环境能力建设。根据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发展,全面提高环保系统广大干部综合素质,按照日常环境保护业务的需要,从项目建设环评审批、“三同时”监管、监察监测执行标准、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制定了开展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活动实施计划,充分调动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学理论、学环保知识的积极性,并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的检验,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工作。2014年底争取到区环保厅领导的批示,同意建设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环境监测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正进行室内装修。2015年9月份通过区质量认证部门资质复评审,得到了区、市监测站更多的技术支持,添置了部分监测仪器设备,完善水、气、声等监测项目,使我县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有了较大提高。2.1.7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圆满完成县城、五里峡水库、界首镇、溶江镇、高尚镇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首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技术报告编制工作,并通过评审和区人民政府审批。目前正在开展对千人以上农村集中村屯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预计规划期末可以完成。同时,联合多家单位牵头开展县城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对全县重点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等整治重点进行全面大清查行动。加强对各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2.1.8 环保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深入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对辖区内水泥、化工、造纸、酿造、电镀、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排污企业及矿山和采选企业环境守法情况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分布在漓江、湘江流域的重点污染源企业和尾矿库安全进行重点监管,五年来,出动执法人员近3000人(次),排查企业1312家,涉大气污染源的有431家,涉废水的项目981家。先后督促2家铁合金、2家续采工程项目并通过区厅验收,关停环境污染严重的土法造纸厂23家,小型铁合金厂6家,其他落后产能企业18家,对20余家采石场及15家砖厂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依法依规查处违法企业38家,责令限期完善环境保护审批手续20家,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保障了辖区环境安全。“十二五”期间,共调处污染纠纷共出动人员589余人(次),接待来信来访315人(次),处理污染纠纷260起,处理率、结案率均达到100%,全县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为群众、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2规划指标完成情况通过对兴安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预计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能按期完成,各指标具体完成情况见表2-1。表2-1 兴安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指标类别指 标 名 称单 位2015年规划值2015年实际值达标情况环境质量指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达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100达标县城PM10年平均值mg/m3达到二级标准0.078达标县城SO2年平均值mg/m3达到二级标准0.006 达标县城NO2年平均值mg/m3达到二级标准0.013 达标县城噪声平均值(昼间)dB(A)55达标达标县城噪声平均值(夜间)dB(A)42达标达标污染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吨40223842.7185达标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吨590485.0207达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吨53005035.9达标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吨71206968.78达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达标达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85达标达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达标达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达标达标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元5.984.86达标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元5.761.21达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森林覆盖率%76.476.4达标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0达标达标3 兴安县“十三五”环保规划环境本底和基本趋势预测3.1基本概况3.1.1自然概况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地处北纬2518 2655、东经1101411056之间,属桂林市辖县,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即是楚越文化交汇之区。湘桂铁路和国道322线一级公路斜贯全境,县城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区57公里。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37.2万。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瑶、壮等少数民族1.3万人。辖6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兴安镇。兴安县自然环境优越。湘漓二水在这里发源,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在这里崛起。地形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西北部为越城岭山脉,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东南纵贯都庞山脉。两大山脉中间的狭长地带为“湘桂走廊”,其间分布着丘陵及河谷平原,是农业耕作区和水果种植区。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7.8,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水量1842毫米,年无霜期293天以上。境内河流主要有属长江水系的湘江,属珠江水系的漓江;由于兴安海拔较高,自古有“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之说,形成湘江北去、漓水南流的独特景观。灵渠,是秦代开凿连接湘江、漓江的人工运河,全长36.4公里。3.1.2社会经济概况据统计,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13亿元,同比增长7%,是2010年(81.8亿元)的1.8倍,年均增长11%;工业总产值213.3亿元,同比增长11.8%,是2010年(94.2亿元)的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7亿元,同比增长17.65%,是2010年(88.7亿元)的2.1倍,年均增长16.43%;财政收入12.04亿元,同比减少9.58%,是2010年(7.14亿元)的1.7倍,年均增长1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3亿元,同比增长10%,是2010年(21.2亿元)的1.9倍,年均增长14.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18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52元,同比增长9.6%,连续第十四年排名广西前列。3.2生态环境基础3.2.1 大气环境根据兴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县城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报告的监测数据分析,兴安县城区和工业集中区的空气质量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而村镇大气质量优于县城区和工业集中区,均达到了功能区标准。3.2.2 水环境兴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每年对兴安县地表水进行例行监测,监测断面为湘江和漓江断面及兴安水厂断面。监测项目包括pH值、SS、CODCr、BOD5、六价铬、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31项指标。监测结果表明,湘江和漓江兴安县段的水质达到或优于功能区要求。根据兴安县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中对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测报告和其他相关监测资料,表明兴安县各乡镇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良好,且按兴安县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开展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3.2.3 声环境兴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每年对兴安县城区环境噪声进行例行监测,201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兴安县城区环境噪声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达到功能区要求。3.2.4 固体废弃物兴安县政府对城乡的环境卫生、居住环境的建设高度重视,逐年加大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兴安县城镇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为3.67万吨,全年实际清运处理量为3.67万吨,处理率100;工业固废产生量35.12万吨,综合利用量29.0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3。3.2.5 农业生态环境兴安县农业污染主要在于化肥、农药的施用以及农膜的利用。“十二五”以来,兴安县通过开展“清洁田园”活动,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农村新能源等一系列工程,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为85;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8;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化肥施用强度逐年降低,每公顷化肥使用量为275公斤;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3.3环境污染源3.3.1大气污染源现状兴安县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水泥、化工、酿造、电镀等行业,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兴安县工业集中区和县城。2015年,全县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14583.2020吨,其中主要污染物中烟尘2467.982吨、二氧化硫5035.9吨和氮氧化物6968.78吨。3.3.2噪声污染源现状噪声污染源主要有流动噪声源、企业固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源、社会生活噪声源等。“十二五”以来,兴安县严格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手续,从源头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督促企业执行”三同时”制度,切实完善噪声防治措施;同时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对噪声排放超标单位进行整治,该搬迁的搬迁,该取缔的取缔,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声环境质量。3.3.3水污染现状兴安县县城已建有污水处理厂并已运行,除溶江镇外,大部分乡镇还未建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对地表水有一定影响。据统计,2015年全县各类废水排放总量约为1105.425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297.4958万吨,生活污水约为807.93万吨。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3842.7185吨、485.0207吨,其中工业排放量分别为859.9吨和36.196吨,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量分别1371.4吨和238.5吨,农业源中的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量分别为1611.4185吨和210.3247吨。3.4“十三五”兴安县社会、经济、环境基本趋势预测3.4.1人口预测根据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里的预测方法,预测兴安县“十三五”期间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按7计算,城镇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考虑到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工业区人口的密集增加以及人口的自然流动,最后根据城镇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式中:P2015人口2015年常住人口,万人;P2020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万人。r人口“十三五”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其中,2015年常驻人口以“十二五”期间人口预测值为标准,2015年兴安县总人口38.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26万人,农业人口19.91万人。表3-1 兴安县“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预测 单位:万人兴安县2015年2020年指标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数量38.1718.2619.9140.4820.0120.473.4.2经济发展预测以2015年国民GDP为基准,按8年增长速度预测。式中:GDP2020、GDP20152020年、2015年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万元。GDP2020采用本辖区2020年预期值;rGDP“十二五 ”GDP年均增长率,%。表3-2 兴安县经济发展预测 单位:亿元兴安县2015年2020年指标GDP工业增加值GDP工业总产值数值148.1378.72217.65123.453.4.3 工业增加值发展预测兴安县的工业主要水泥、光伏、风能发电、化工、酿造、电镀等重点产业,工业的发展主要在兴安县工业集中区和县城片区。按如下公式测算“十三五”期间各年度工业增加值,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取平均值9.5%(取2011年和2015年增长率的平均值)。式中:Vii年度的工业增加值,万元;i年度,2016-2020;V20152015年工业增加值,亿元;r工业“ 十三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表3-3 兴安县工业增加值预测 单位:亿元年份指标2015年2020年工业增加值67.451063.4.4“十三五”兴安县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3.4.1.1 水污染物新增量预测(1)化学需氧量COD据统计,2015年兴安县COD排放总量为3842.7185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为859.9吨,农业源排放量为1611.4185吨,城镇生活源排放量为1371.4吨。经测算,至“十三五”期末,COD排放总量为6040.3265吨,其中工业源为1351.3625吨,农业源为2533.1499吨和城镇生活源为2155.841吨。(2)氨氮NH3-N 据统计,2015年兴安县氨氮排放总量为485.0207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为36.196吨,农业源排放量为210.3247吨,城镇生活源排放量为238.5。经测算,至“十三五”期末,兴安县氨氮排放总量为762.4525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为56.9001吨,农业氨氮排放量为330.6304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374.922吨。3.4.1.2大气污染物新增量预测(1)二氧化硫SO2兴安县二氧化硫预测主要考虑非电力行业。其预测方法主要参考“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考虑到兴安县的实际情况,非电力行业SO2排放量根据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非电力行业单位煤炭消费量的SO2排放强度测算。经计算得出“十三五”期间非电力行业SO2排放量为7592.6028吨;城镇生活SO2排放量为323.832吨。(2)氮氧化物NOx 结合兴安县的实际,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相关公式测算,“十三五”末,NOx排放量为10954.9222吨。(3) 烟(粉)尘 兴安县“十三五”期末,烟尘的排放量主要通过能源消耗量来估算。2015年烟尘排放量为2467.982吨,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相关公式测算,到2020年兴安县烟尘排放量为3879.6677吨。3.4.5“十三五”期末主要污染物汇总通过上述预测,“十三五”期末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汇总见表3-4。表3-4 “十三五”期末主要污染物预测汇总污染物工业农业生活合计COD1351.36252533.14992155.8416040.3265NH3-N56.9001330.6304374.922762.4525SO27592.6028-323.8327916.4348NOx10922.2403-32.681910954.9222烟(粉)尘3862.0770-17.59073879.66774兴安县生态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分析4.1 环境容量分析 4.1.1 水环境容量 兴安地表水资源丰富,是湘江和漓江的发源地。湘江源于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其主要支流有海洋河、西波河、漠川河。漓江源于猫儿山,由猫儿山下的涓涓细流汇集而成,其主要支流有黄柏江、川江河、灵河、小溶江。境内灵渠,分为南、北二渠,是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水系,水量丰富。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桂林市水环境质量区划(市政【2000】23号)、桂林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以及结合兴安县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兴安县已划定 3个水污染控制单元,其中大溶江2个,湘江干流1个,根据水功能要求的不同以及结合广西水功能一级区划登记表,将湘江干流水污染控制单元细分为三个小的基础单元,同时增加灵渠水污染控制单元。 由于大溶江源头至鸭塘、鸭塘至大埠头、湘江源头-湘江湘漓大桥等河段属于源头水,其中湘江源头-湘江湘漓大桥河段还包括了兴安县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均为不容许排污的高功能水域,因此这两个水污染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直接为0。表4-1 兴安县河流水系水环境容量汇总河流理想水环境容量(t/a)水环境容量(t/a)最大允许排放量(t/a)COD氨氮COD氨氮COD氨氮大溶江000000湘江403117833611413954166灵渠325342251623617总计435621235861574190183表4-2 兴安县各控制单元水环境容量汇总水体控制单元理想水环境容量(t/a)水环境容量(t/a)2015年排放量(t/a)COD氨氮COD氨氮COD氨氮大溶江源头至鸭塘0000-鸭塘至大埠头0000-湘江源头-湘漓大桥0000-湘漓大桥-渡头江249187204165-渡头江-兴安与全州县界154091132076-灵渠湘漓分派处-溶江镇3253422516-总计435621235861574125.5667.3 兴安县地处漓江和湘江的源头,江河水平均流量小,环境标准高,漓江出境断面水质要执行类标准,湘江出境断面水质要执行类标准,因此水环境容量低。尤其局部高功能水域如大溶江源头至鸭塘、鸭塘至大埠头河段、湘江源头-湘江湘漓大桥河段属于源头水,其水环境容量为0。从具体指标来看,2015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接近最大允许排放量,但氨氮的排放量远超过水体承载能力,其减排压力大。从水体来看,湘江,尤其是湘漓大桥至全州县界段水环境容量远大于大溶江(漓江前段)与灵渠。从空间来看,县城北部的界首镇水环境容量最大,金石乡溶江镇、高尚镇、崔家乡等镇河流分别为漓江、湘江的源头水,故其水环境容量小。 4.1.2 大气环境容量根据估算,目前兴安县大气环境容量尚有富余,不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从分项来看,兴安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环境容量余量相对充足,而可吸入颗粒物容量余量空间不大,年均值已经接近环境空气二级标准限值,恶劣天气往往容易超过环境空气二级标准限值。从空间分布来看,漠川乡、华江瑶族乡、高尚镇剩余环境容量较大,严关镇、兴安镇的颗粒物剩余环境容量和二氧化硫剩余环境容量余量相对较少,目前大气主要排污企业及小车保有量主要集中于兴安镇,从2015年兴安镇的总体污染物排放来看,SO2点源总体排放量为1600t/a,NOx点源总量为4200t/a,占到 A 值法计算的理想环境容量的50%左右,NOx总体排放量占到理想环境容量 65%。表4-3兴安县大气理想环境容量和剩余环境容量对比 单位:吨/年大气污染物点源环境容量2015年排放量2020年预测排放量剩余环境容量二氧化硫896355035.97916.434881718.5652氮氧化物1300716968.7810954.9222119116.078烟粉尘1497822467.9823879.6677145902.332表4-4 兴安县各乡镇的大气环境容量行政区划面积(km2)SO2(t/a)NOX(t/a)烟尘(t/a)合计面源点源合计面源点源合计面源点源兴安镇199.5710378259477841383834591037817297432412973湘漓镇163847621196357113022825847614128353210596界首镇168.16874521866558116602915874514575364310931高尚镇296153933848115452052451311539325656641419242严关镇127.476629165749718838220966291104827628286溶江镇4662423460581817632312807824234403911009730293华江瑶族乡一类区90156039011701615640391211731207802340华江瑶族乡二类区362.28188404710141302512062801884031401785023550漠川乡304158093952118572107952691580926349658719762白石乡86.91451911293389602615064519753318835649崔家乡94.7492412313693656616414924820820526156合计2348119513298788963517342843357130071199709499271497824.2 环境承载力分析4.2.1 大气环境承载力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明显不利于人类活动)转变的前提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规划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下,通过分析可预见的生产、技术和大气环境管理水平,以大气总量控制和能源系统优化为核心,以保证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和减缓跨界大气环境影响为主要任务,以规划的优化为目的,针对规划各时段的社会经济水平,动态分析区域的大气环境对规划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支撑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根据大气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属性,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目标分为2个层次:从自然属性上讲,研究环境对经济已支撑潜力,如何进一步提升承载力,最终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规划对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参照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研究项目组提出的评价方法计算。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i= (EiQi)Qi式中,P 为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E 为i污染物的排放量;Qi为i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根据2015年兴安县SO2、NOx的排放量与该区域该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计算得出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SO2和NOx分别为-0.94和-0.95。参考中国其他省份大气环境承载力的等级划分,分析大气环境SO2和NOx承载力指数,并结合兴安县特点,得出结果可以看出,兴安县整体大气环境承载力为高承载力。4.2.2 水环境承载力根据兴安县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剩余水环境容量还很充裕。总体说明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远低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承载力较好。根据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及相关标准, 结合水环境质量现状, 将水环境承载力状态划为三个级别, 具体的划分标准如表4-5。表4-5 水环境承载力分级标准水环境承载力状态划分标准较好区域内排放的化学需要量和氨氮小于水环境容量,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指标全部达标超载区域内排放的化学需要量和氨氮大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污染较重,主要河流的水质主要监测指标的超标倍数小于等于2严重超载区域内排放的化学需要量和氨氮大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河流的水质主要监测指标的超标倍数大于2根据上述划分标准,兴安县整体水环境容量承载负荷较小,水环境承载状态相对较好,但局部地区水环境容量超载,水环境承载力压力较大。4.2.3 环境基础设施承载力分析(1)城镇污水处理厂承载力分析兴安县水处理基础设施本身比较薄弱,目前县城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规模为3万m3/d,服务范围为县城。目前,县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产生量约为1.4万m3/d,至规划期末则为1.9万m3/d,县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接纳该部分废水。而在建的城北污水处理厂工程处理规模2.5万m3/d,至规划期末则为4.1万m3/d,城北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可以处理完该部分废水。因此“十三五”期间不需要扩建县城污水处理设施。 (2)垃圾卫生填埋场承载力分析到十三五末中期,县城垃圾焚烧厂项目通过海螺水泥立窑改造可以满足县城生活垃圾处置的需要,不需再新建垃圾卫生填埋场。 4.2.4 森林承载力分析兴安县森林覆盖率现在为76.4,远远超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指标要求,说明兴安森林承载力高,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森林面积。未来兴安县林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是生产力和生物量都较小的针叶林和灌木林逐渐被生产力和生物量大的阔叶林和混交林所取代。4.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3.1节能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十二五”期间,虽然完成了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但由于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制约了企业加大环保设施及污染减排的资金投入。加上城镇新增人口增速过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不完善,新增排放量大难以消化;兴安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尚在建设中,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整体偏低有待提高。4.3.2环境监管能力薄弱兴安县环境监察、监测、预警和应急等监管能力仍很薄弱。目前环境监察人员严重不足,均制约了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环境监测应急能力建设滞后与环境监管工作任务加重的矛盾日益突出,自动监测能力、核与辐射监管能力薄弱。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更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各乡镇级基本无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特别是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尚处空白。4.3.3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县城饮用水源地未建有在线监测系统,各部门之间联合工作机制不健全,乡镇大部分水源地的保护政策法规难以落实;水源保护区整治难度较大,部分违法建设项目尚未依法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水源地管理薄弱。4.3.4农村环境保护难度较大“十二五”期间兴安县的农药、化肥施用量得到有效控制,但化肥和农药的污染并没有根除;同时畜禽养殖、乡镇企业等对土壤、地下水、农村环境构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5 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5.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改革创新驱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全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线,统筹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和环境质量改善,推进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推进民生改善,建设美丽兴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2规划目标5.2.1总目标到2020年,完成生态县建设任务,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桂林下达的指标内,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水平与小康社会基本相适应。根据国家、自治区、桂林市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5.2.2 具体目标到202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烟(粉)尘、VOC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达到柳州市总量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按照功能区划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按照功能区划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县城区的声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全部达标,工业企业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以全国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标准西部地区三级标准为参考,建设完成标准化西部地区三级监测站;按照国家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标准,建设达到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西部地区三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争取获得自治区级生态县称号等。具体详细指标见表5-1。表5-1 兴安县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机甘蔗糖浆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安全检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脑电图癫痫灶定位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线上健康打卡挑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草本洁牙美白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宠物直播问答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洋信息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络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P气瓶充装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成本会计》计算题试题库(含答案)
- 安全强安考试题及答案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10.13日少先队建队日主题班会课件薪火相传强国有我
- 2025小学关于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2025年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 家乡的变化课件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招聘专业化管理大学生村文书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成人高等考试《政治》(专升本)试题真题及答案
- 暖通施工工程方案(3篇)
-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标准与流程
- 农作物土地租赁合同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