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远市阳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清远市阳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年)调整完善方案 阳山县人民政府阳山县人民政府 二二一七年六月一七年六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和原因规划调整完善背景和原因1 第一节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1 第二节 规划调整完善原因 .10 第三节 规划调整完善基础数据 .15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调整完善原则与依据规划调整完善原则与依据17 第一节 规划调整完善原则 .17 第二节 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18 第三节 规划调整完善范围 .21 第三章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主要指标调整情况22 第四章第四章 空间布局调整情况空间布局调整情况24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调整情况 .24 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调整情况 .27 第五章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情况29 第一节 耕地调整情况 .29 第二节 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30 第六章第六章 建设用地调整情况建设用地调整情况35 第一节 已审批和已预审项目建设规模落实情况 .35 第二节 土地复垦区调整 .37 第三节 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情况 .37 第四节 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用地规模落实情况 .37 第七章第七章 中心城区规划调整情况中心城区规划调整情况38 第八章第八章 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项目40 第九章第九章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与相关规划的衔接41 第十章第十章 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45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实施保障措施规划调整完善实施保障措施49 第一节 加强规划调整完善实施的整体控制 .49 第二节 强化规划调整完善实施的行政管理 .49 第三节 完善规划调整完善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51 第四节 提高规划调整完善实施的社会保障能力 .51 附表附表53 附表 1 阳山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53 附表 2 阳山县规划调整完善前后主要调控指标对比表.53 附表 3 阳山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54 附表 4 阳山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55 附表 5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56 附表 6 阳山县建设用地指标表.57 附表 7 阳山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58 附表 8 阳山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59 附表 9 阳山县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63 附表 10 阳山县禁止建设区域一览表.63 附件附件64 附图附图65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规划调整完善背景和原因和原因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为做好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严格划定永久基本 农田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的通知(粤府函201545 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5 88 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 善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759 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 制定清远市阳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 一、区域概况一、区域概况 (一(一)区域位置)区域位置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游,东经 112 22011130106,北纬 235847245552之间。县境东接乳源 县、英德市,南连清新区,西界怀集、连南县,北与连州及湖南省的宜 章县接壤。 (二)行政区划(二)行政区划 阳山县辖 12 个镇(阳城镇、岭背镇、青莲镇、七拱镇、太平镇、黎 埠镇、小江镇、黄坌镇、江英镇、杜步镇、杨梅镇、大崀镇)和 1 个民族 乡(秤架瑶族乡)。 (三)自然条件(三)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阳山县地形复杂,总体地形为南、北高峻,并以单斜山地不规则 地由两端向腹地倾斜,形成中间低缓,四周较高的船形地貌。山地约 占全县总面积的 90%,盆地及冲积平原约占 10%。东北部为大东山脉 和天井山脉,山地海拔 10001500 米。山势高峻,北坡陡而完整,南 坡缓而破碎,呈北陡南缓的不对称山岭。猛坑石(又称石坑崆)海拔 1902 米,位于阳山、乳源与湖南宜章三县交界处,为广东省最高峰。 全县海拔 1000 米以上山峰 150 座,主要分布在天井山脉和大东山脉, 少数分布在六暗山脉、马丁山脉、观音山脉和大雾山脉。 2、地、地质质 阳山县位于桂湘赣粤褶皱带与桂粤隆起交界地带。地层发育齐全, 岩性变化大;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广泛而强烈;各种构造体系错综复杂。 阳山县侵入岩比较发育,主要集中于东北部和西南部。岩浆活动均活 动伴随燕山构造旋回而发育,可分为 3 个主要侵入期,共有 10 个岩 体,其中以大东山岩体和连阳岩体规模最大,其余均为大岩体附近的 小岩体。它们具有岩基或岩株的产状,基本都由花岗岩类岩石组成。 阳山县地质构造非常发育,按地质力学观点,多构造体系在这里联合 作用,造成了错综复杂的构造网络。东西向构造带以大东山岩体和连 阳岩体为代表,它们是南岭纬向构造的两个亚带。华夏构造体系在阳 山县的表现是形成一组北东走向的褶皱和断裂,出露于县东北部。新 华夏构造体系非常发育,在县中部和西部翼为代表,出露县东南部。 南北构造以连阳岩体中的断裂为突出,还有一些南北向的褶皱出露于 县南部。 3、气候、气候 阳山县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 候区。其特点:天气炎热,夏长科短,雨热同季;春季温和潮湿,夏季炎 热雨丰,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按照月平均气温 1424 为春秋季,低于 14为冬季,高于 24为夏季的标准划分季节,阳山 县的春季为 34 月,夏季为 59 月,秋季为 1011 月,冬季为 122 月。 4、水文、水文 阳山县内河系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境内小河流众多,集雨面积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主、支河流有 13 条。连江为干流,青莲水、七拱 水、庙公坑、钟鼓水、冠洞水为一级支流,桃花水为绥江一级支流。河 流大多属山区型。县境年均径流量 79.08 亿立方米(不含过境客水), 过境客水径流量 38.6 亿立方米,水量充足。目前已建中型水库 3 宗、 小(一)型水库 11 宗、小(二)型水库 38 宗,较大的塘坝 129 宗,总控 制集雨面积 252.29 平方公里,总库容 1.096 亿立方米。 (四)经济社会(四)经济社会 1、 、综综合合 2014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81.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7%,超年初 预定目标 1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5.32 亿元,增速 5.4%;第二产业增加值 18.47 亿元,增速 7.4%;第三产业增加值 37.93 亿元,增速 7.8%,三大产业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15.31 亿元, 同比增长 29.3%,投资市实现增长较快。在连续三年调低非税比例的 前提下,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4.79 亿元,同比增长 7.02%,超 年初预定目标 1.02 个百分点。2014 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口 3626 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 4689 人,全面完成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 生育等各险种参保扩面任务,底线民生保障增速和提高幅度均高于全 县 GDP 增速,新增保障房 56 套,目前全县保障房总量达到 800 套, 全县排名第一。 2、 、农业农业 据统计,2014 年 1-10 月份,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 34.48 亿元,同 比增 23904.02 万元,增长 7.4%;预测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50.81 亿元, 同比增 33722.92 万元,增长 7.1%;农民人均收入 7854 元,增加 714 元,增长 1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286 家、家庭农场增至 99 家。 新创本地农业品牌“阳农牌”,新增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国际标准产 品认证 38 个,注册农业商标 33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零 突破,建成全省第一个蔬菜种植类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 二、现行规划情况二、现行规划情况 (一)规划取得的成效(一)规划取得的成效 现行规划实施以来,对加强阳山县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有效实 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 集约利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用地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有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截至本次调整完善前,阳山县耕地保有量目标为 40678 公顷, 2014 年实际耕地面积为 46073.11 公顷(含可调整地类),比规划耕地 保有量目标多 5395.11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 37555 公顷,实际 基本农田面积为 37972 公顷,比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多 417 公顷。 故截至调整完善前,均完成了规划确定目标,而且在基本农田保护区 内普遍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了耕地质量,使农业的基础地 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2、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得到有力保障、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得到有力保障 土地规划确定的科学合理的用地布局需要具体项目的落地来实 现,而具体项目的实施有赖于年度用地计划的统筹安排和调节。规划 实施以来,阳山县坚持行业统筹,科学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的原则,新 增建设用地指标按产业用地、经营性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社会 事业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等,由相关主管部门按照优先保障重大产业 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建设用地项目用地的原则统筹安排年 度用地指标。严格用地规模,做到节约集约用地。 3、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得到有力保障、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得到有力保障 规划实施以来,阳山县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稳步增加,规划空间格 局逐步体现,各类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一是保障了重大功能性项目用 地,二是保障了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三是保障了民生类项目用地。 4、有效保护了生态空间、有效保护了生态空间 规划实施以来,重要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重要生态公益林和江 河湖泊得到重点保护,使其充分发挥耕地和园地的生态、景观和间隔 功能,引导基本农田保护区、林地、园地、水系与城镇绿地形成一体化 系统,效果显著。 (二)规划实施存在问题(二)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规划实施以来,阳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和基础设施水平提高, 自身的资源优势得到逐步发掘,加之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 费政策不断深入,阳山县发展的外部环境已发生较大改变,造成现行 规划布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全县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主要 问题有: 1、城镇化进程加快,空间布局亟待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空间布局亟待调整 由于阳山县经济的快速发展,阳山县空间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实施, 土地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 中,原有规划布局部分内容不能满足现有发展的需要,部分乡镇的部 分地块从发展看与当初规划设想不完全一致,同时规划在编制过程中, 受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所限,将城镇规划中的部分建设用地在土地规划 中划为有条件建设区,导致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未能纳入规划建设 用地区域内,处于规划的有条件建设区或限制建设区,因此需在不突 破原有建设用地规模下,优化用地布局。 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规划指标面临突破、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规划指标面临突破 随着阳山县七拱工业基地、城东建设新区及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建 设步伐的加快,县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以 及产业结构的全面转型,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统筹 发展,将拉动工业、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城乡建 设尤其是交通和农村居民点的快速建设,导致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更 加突出,规划用地结构有待解决。 3、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形式严峻、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形式严峻 随着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保障粮食安全对耕地需求量进一步加 大而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建设将不可避免占用耕地,但适 宜整理复垦开发的后备资源较少,且开发难度较大,加剧了耕地后备 资源的供需矛盾,耕地保护形式严峻。 4、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规划期间,阳山县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阶段,将直接带 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增长。在资源开发中,保护 好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环境就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加之生态环境与 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管理难度加大。须立足科学 发展,妥善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局部与 整体的关系,统筹全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努力实现土地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利用现状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1、农用地、农用地 全县农用地总面积为 269494.6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0.94%;其中耕地面积为 42142.67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15.70%;园地面积为 2718.82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1.01%;林地 面积为 218479.75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81.41%;牧草地面积为 0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0.00%;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5013.04 公顷,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1.87%。 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9734.1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92%; 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共 8108.53 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74.56%。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 1594.14 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 16.38%。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31.52 公顷,占建 设用地总面积的 0.32%。 3、其他土地、其他土地 全县其他土地总面积为 53724.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6.14%。其中水域面积为 3518.64 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 6.55%;自然保留地面积为 50205.90 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 93.45%。 表表 1-1 阳山县阳山县 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表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2014 年年 地地 类类 面积面积/hm比重比重/% 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332953.42100.00 耕地42142.6712.66 园地2718.820.82 林地218479.7565.62 牧草地0.000.00 其他农地6153.451.85 农用地农用地 农用地合计农用地合计269494.6980.94 建制镇1679.930.50 农村居民点用地5595.341.68 采矿用地833.260.25 其他独立建设用 地 0.000.00 城乡建设用地 小计8108.532.44 交通水利用地1594.140.48 其他建设用地31.520.01 建设建设 用地用地 建设用地合计建设用地合计9734.192.92 水域3518.641.06 自然保留地50205.9015.08 其他其他 土地土地 其他土地合计其他土地合计53724.5416.14 (二)土地利用特点(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为主,林地和耕地比重大、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为主,林地和耕地比重大 阳山县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为主,2014 年,全县农用地占土地总 面积的 80.94%。阳山县 2014 年各地类中,林地为 218479.75 公顷,所 占面积比例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 65.62%。其次为耕地,面积为 42142.6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2.66%。 2、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大,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规模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大,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规模小 2014 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 5595.34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 的 51.45%,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 833.26 公顷,仅占建设用地总面积 的 7.66%,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规模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大。 3、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著、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著 全县土地面积广,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 耕地主要集中在阳山县的东部和中部的平原、河谷地带,林地主要分 布在北部和南部的山地地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部的阳城镇以及 七拱工业园、黎埠镇城镇发展的公路沿线一带。 (三)土地利用问题(三)土地利用问题 1、城乡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城乡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只注重外延扩张,不注重 内部挖潜,内部闲置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形成散、乱、空的状况;二 是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高;三是建设用地内 部结构不合理。城镇居民个人建房用地较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 益低,绿化用地较少;四是城镇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功能不配套,规模 效益较低。 2、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在城镇内部,还存在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现象;在农村,空心村 和零星户较为普遍;农业用地产出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县总体 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3、土地生产条件亟待改善、土地生产条件亟待改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原有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路沟渠等田间基础设施不配套,部分农田缺 乏有效灌溉,不能旱涝保收,制约了农地生产能力的发挥和生产效益 的提高,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土地生产条 件亟待改善。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调整完善原因规划调整完善原因 一、规划重大背景发生了变化一、规划重大背景发生了变化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指明了发展方向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 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 重要抓手。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14 年 3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型城 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 化工作会议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 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指导全国 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二)广东省扩容提质政策明确了发展思路 2012 年 5 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支持粤东西北 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聚集发展、率先崛起”。2012 年 10 月, 广东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制定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 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扩容提质政策的主要 目标是依托粤东西北地级市现状建成区及其合理的扩展地域、新区的 起步区、已经或适当时机可撤县设区的县城及其合理的扩展地域打造 中心城区,持续提高人口和产业集聚度,建成一批新区、低碳生态示 范城区和重大项目。扩容提质政策的提出有其深层次的区域发展背景, 旨在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充分发挥潜力,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2013 年 9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征求推动粤东西北 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实施方案(稿)意见的函(粤府 办明电2013211)的发布,更是向广东省扩容提质政策的实施,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广东省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的一系列政策,是适 应新形势下符合广东省发展要求的举措,创新了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这一发展要求虽然是针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地级市城区,但阳山县作 为粤北山区中清远市属的县,也应该积极相应省政府“扩容提质、聚 集发展”的要求,在粤北地区县一级城镇发展崛起中抢占先机。 (三)清远市对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已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纳入了广东省委、 省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12 年以来,清远市“借省党代会东风,开 科学发展快船”,紧紧围绕“南融北拓桥头堡、水秀山清后花园”的发展 战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扶贫“双 到”等各项工作,力争在区域协调发展上率先突破,争创“广东区域协 调发展示范区”,不断开创幸福清远建设新局面。2013 年 7 月,在省 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中, 再次明确要求清远要建设成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清远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探索先行先试、扩容提质推动城市“蝶变”、扶贫开发贯彻“双到”模 式以及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四)阳山县的发展实际对用地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清远市北部,南岭山脉南麓,连江中 游,距广州市约 170 公里。阳山县作为清远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 化程度滞后,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虽然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发展、富裕、和谐”新阳山的目标,大力实施“四 化”战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任 务,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但是,依然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仍不够快,产业、人口聚集能力不够强,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较慢,城 镇化水平低,城镇特色不明显以及城乡差别较大等问题。 近年来,阳山县政府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强县、旅游休闲胜地、山 水宜居城市”建设,以“建设幸福阳山”为核心,大力实施“桥头堡”发展 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推进建设“珠港澳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广 东绿色能源示范基地、珠港澳绿色生态旅游基地和粤北山水宜居名城” 的“三基地一名城”策略,全力推动阳山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在阳山县城(阳城镇)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立足“青山入城,绿水贯通” 的空间形态特征和悠久的韩愈历史文化,以城镇特色化建设为目标, 建设充满浓郁历史文化风情的山水宜居名城。 此外,2012 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 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和“两不具备”村 庄搬迁安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利用发2012127 号)(以 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和不具 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用地的保障工作。2013 年阳山县 “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任务为 2064 户,约占清远市搬迁任务总数 的一半。阳山县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思路,规划自主建房分散安置搬迁 户 1000 多户,建设 6 个安置点集中安置搬迁户 1000 多户。目前,全 县已完成建房的搬迁户有 609 户,在建的有 1455 户,黄坌、秤架、岭 背、江英、黎埠、县城城东等安置点也正在加快推进。 因此,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的重大背景也发生了改变,亟需进行重新定位,根据新 的发展要求来安排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二、城市发展扩容提质需要二、城市发展扩容提质需要 自促进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发展的战略提出之后,省、 市各级政府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行动方案予以落实。2012 年,广东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制定了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 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扩容提质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依托粤东 西北地级市现状建成区及其合理的扩展地域、新区的起步区、已经或 适当时机可撤县设区的县城及其合理的扩展地域打造中心城区,建成 一批新区、低碳生态示范城区和重大项目。 阳山县同样把中心城镇作为发展的重要支点,立足区位优势、交 通条件和资源禀赋,进一步加强中心城镇基础建设,增强人口经济集 聚能力,形成区域性经济中心。强化墟镇的地位和功能,推进中心城 镇的建设,深化各片区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一体化发展,打 造新的区域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 三、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的需要三、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的需要 切实抓好省道、县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 省道作为交通重要支撑,连接各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的路网格局。 进一步扩大公路网规模总量,提高公路网的覆盖能力。在清连高 速基础上配合抓好汕昆高速、连佛高速、G323 等重点工程建设,打通 我县连接清远和广州的大动脉。建设杜步大桥、X830 线黎埠桥至清 连高速出口段公路连接线、太平镇过境公路公路等,抓好省道、县道、 农村公路以及危桥的升级改造,构建内联外通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运 输网络。 四、四、镇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保障的需要镇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保障的需要 按照“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以中心城区为支 撑、中心镇为依托、重点镇特色镇为纽带、美丽乡村为基础的城乡一 体化格局。加强镇与中心城区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提高服务 “三农”能力,努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农业生态等特色示 范镇和中心镇。 阳山县属于山区县,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较差, “两不 具备”贫困村庄搬迁任务较重。因此,阳山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必须做 好居民点切实做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及“两不具备”村 庄搬迁安置用地保障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好居民的用地保障工作。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调整完善基础数据规划调整完善基础数据 本次阳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基础数据采用 2014 年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并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 51 号) 、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 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8 号) 、 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保电 201030 号) 、 关于市县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 意见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 号)及县级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等文件、规范的要求进行基数转换,形成规划 基数,基数转换范围与规划修编时保持一致。详见表 1-2。 表表 1-2 基数转换前后数据对比表基数转换前后数据对比表 单位:公顷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土地规划用途分类 一级地类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面积一级地类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二级地类三级地类三级地类面积面积 耕地 (01) 42142.67 耕地 (1100) 42142.67 园地 (02) 2718.82园地(1200)2718.82 林地(03)218479.75林地(1300)218479.75 草地(04)0草地(1400)0 交通运输 用地(10) 农村道路 (104) 931.44 坑塘水面 (114) 777.87 沟渠(117)847.72 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 地(11) 水库水面(113)208.97 设施农用地 (122) 294.3 其他土地 (12) 田坎(123)3093.15 其他农用地(15)6153.45 合计合计269494.69 农用地 (1) 合计合计269494.69 建制镇 (201、202) 1679.93 城镇用地 (2120) 1679.93 村庄(203)5595.34 农村居民点 (2130) 5595.34 城镇村及 工矿用地 (20) 采矿用地(204)833.26 城乡建设用 地(2100) 采矿用地 (2140) 833.26 交通运输铁路用地0 建设用地 (2) 交通水利用铁路用地0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土地规划用途分类 一级地类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面积一级地类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二级地类三级地类三级地类面积面积 (101)(2210) 公路用地(102)1044.11 公路用地 (2220) 1044.11 港口码头用地 (106) 3.21 港口码头用地 (2240) 3.21 水库水面(113)420.87水库水面(2260)420.87 用地(10) 水工建筑用地 (118) 125.95 地(2200) 水工建筑用地 (2270) 125.95 风景名胜旅游用 地(2310) 31.52 城镇村及 工矿用地 (20) 风景名胜及特 殊用地(205) 31.52 其他建设用 地(2300) 特殊用地 (2320) 0 合计合计9734.19合计合计9734.19 河流水面 (111) 3070.34 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 地(11) 内陆滩涂 (116) 448.3 水域(3100)3518.64 草地(04) 其他草地 (043) 49190.56 沼泽地(125)4.65 其他土地 (12) 裸地(127)1010.69 自然保留地(3200)50205.9 合计合计53724.54 其他土地 (3) 合计合计53724.54 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332953.42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332953.42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调整规划调整完善原则与依据完善原则与依据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调整完善原则规划调整完善原则 一、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原则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原则 规划调整完善以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为基础,在确 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归 并整合零星、分散、低效基本农田、调出被污染基本农田,优化耕地和 基本农田布局,充分发挥耕地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的综合功能。 二、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二、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规划调整完善应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依据产业政策和土地政 策指导,合理配置各类各业用地,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引导城乡 建设用地聚集集中,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三、三、 “大稳定、小调整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原则 在重点保障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移园、重 大平台建设等前提下,尽量减少用地布局调整范围,切实提高规划保 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平台的能力。 四、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原则四、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原则 按照国家和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统筹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合理保证农村建设用地需求。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调整完善依据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2、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年 4 月修正); 4、 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2002 年 1 月 25 日); 5、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2008 年 11 月 28 日);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43 号); 7、其他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法律法规。 二、政策文件二、政策文件 1、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 点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141 号) ; 2、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2 号) ; 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 作方案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325 号) ; 4、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 知 (国土资发2014128 号) ; 5、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 作方案的通知 (国土资厅函20141237 号) ; 6、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 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粤发20139 号) ; 7、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征求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 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实施方案(稿) 意见的函 (粤府办明电 2013211 号) ; 8、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 管理规定的通知 (粤府办20133 号) ; 9、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国家追加我省新一轮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132 号) ; 10、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对全省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清查和整 改成果予以确认入库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309 号) ; 11、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调整完 善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意见的函 (粤国土资规划函201459 号) ; 12、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调整工 作方案和技术指南意见的函-粤国土资规划函20132441 号; 13、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 工作方案的函 (粤府函201545 号) ; 14、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广东省农业厅转发国土资源办公厅 农 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 106 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 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粤国土资耕保发2015101 号) ; 15、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划发201588 号) ; 16、 广东省人民政政府关于广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 2020 年)的批复 (粤府函2013216 号) ; 17、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抓紧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 作的通知 (粤国土资耕保电2016154 号) ; 18、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调整方案)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划发2016 122 号) ; 19、 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和“两不具 备”村庄搬迁安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 (粤国土资利用发2012 127 号) ; 20、 清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主要指标调整方 案 ; 21、其他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的政策和规定。 三、相关规划与技术规范三、相关规划与技术规范 1、 广东省清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 清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 3、 清远市阳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4、 阳山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 年); 5、 阳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 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2010 年修订); 7、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 8、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0-2009); 9、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1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 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 12、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 划等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和其它相关技术规范。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调整完善范围规划调整完善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阳山县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阳城镇、 岭背镇、青莲镇、七拱镇、太平镇、太平镇、黎埠镇、小江镇、黄坌镇、 江英镇、杜步镇、杨梅镇、大崀镇和秤架瑶族乡共 12 个镇 1 个乡,土 地总面积 332953.42 公顷。 第三章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 根据 2014 年阳山县现状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调整情况,重新调 整各镇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阳山县耕地保有量调整 前为 40678.00 公顷,调整后为 35967.00 公顷,减少了 4711.00 公顷; 调整前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37555.00 公顷,调整后为 32070.00 公顷, 减少了 5485.00 公顷。详见表 3-1。 表表 3-1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表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表 单位:公顷 耕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乡镇名称乡镇名称 2014 年年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 调整前调整前 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前调整前调整前 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前 阳城镇4877.9142923893-39930033493490 岭背镇3667.7933533140-21333462707-639 青莲镇3178.0529922653-33928022387-415 七拱镇4359.3437113233-47835043246-258 太平镇3941.7330962860-23629782673-305 黎埠镇5787.1351824740-44249374139-798 小江镇4845.5240903720-37039813300-681 黄坌镇1546.3613991113-28613281033-295 江英镇6167.7157065193-51353794340-1039 杜步镇2219.3419791420-55916861240-446 杨梅镇883.31783553-230719500-219 大崀镇2025.7116551487-16815431420-123 秤架瑶族乡2573.2224401960-48023491592-757 合计合计46073.114067835967-47113755532070-5485 二、主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二、主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综合考虑阳山县各镇的经济发展态势、规划目标及其土地利用 现状、土地资源开发潜力等条件,重新调整建设用地指标。调整前 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9416.00 公顷,调整后为 9475.40 公顷,增加了 59.00 公顷;调整前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 7330.00 公顷,调整后为 7389.00 公顷,增加了 59.00 公顷;调整前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为 1740.00 公顷,调整后为 1799.00 公顷;增加了 59.00 公顷。 表表 4-2 建设用地指标调整表建设用地指标调整表 单位:公顷 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名称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前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阳城镇1706172519133513541974576419 岭背镇8508533581584370733 青莲镇6606633439442369723 七拱镇1159116781032104082953038 太平镇5075103443446347503 黎埠镇1452145861243124961371436 小江镇660664455656041251294 黄坌镇2472503203206316193 江英镇4724742365367228302 杜步镇713715249149321181202 杨梅镇15215429597219212 大崀镇4884902317319250522 秤架 瑶族乡 3503522230232221232 合计合计941694755973307389591740179959 三、新增建设占用地耕地和补充耕地义务量三、新增建设占用地耕地和补充耕地义务量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强化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 控制和引导,贯彻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占用等级较低耕地的 建设项目选址原则,重新调整各乡镇新增建设占用地耕地面积 和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调整后新增建设占用地耕地面积 为 435.58 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为 435.58 公顷。 第四章第四章 空间布局调整情况空间布局调整情况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调整情况土地用途分区调整情况 土地利用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工矿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和生态环境安全 控制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规划至 2020 年,本区面积达到 35378.20 公顷(现行规划为 41599.49 公顷) ,本区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10.63%(较现行规划的 12.49%下降了 1.86 个百分点) ,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2228.18 公 顷,主要分布在江英镇、黎埠镇和阳城镇。 管制规则: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 道路、水利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区内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 护条例加强保护。 2、禁止占用区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区内建房、建 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 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二、一般农地区二、一般农地区 规划至 2020 年,本区面积 19523.78 公顷(现行规划为 14117.99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5.87%(较现行规划的 4.24% 增加了 1.63 个百分点) 。主要分布七拱镇、江英镇和黎埠镇等。 管制规则: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用地和直接为 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和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以及其他零星农用地应优先整理、复 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 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区内的其他与一般农业发展区用地不相符的用地逐步调整到 适宜的用地区。禁止占用区内农田进行建窑、建房、建或者擅自挖 沙、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三、林业用地区三、林业用地区 规划至 2020 年,本区面积 196975.73 公顷(现行规划为 195829.01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59.19%(较现行规划的 58.82%上升了 0.37 个百分点) 。主要分布在秤架瑶族乡、杨梅镇等。 管制规则: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 设服务的营林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 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不得扩大面积。 3、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4、严格控制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 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规划至 2020 年,本区面积(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区和村镇建设用 地区)7286.21 公顷(现行规划为 7088.69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 积的 2.18%(较现行规划的 2.13%上升了 0.05 个百分点) 。主要分布 在阳城镇、七拱镇和黎埠镇。 管制规则: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 城镇、村庄规划。区内城镇村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 闲置地和废弃地。 2、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和规划工作;农村建房要严格限制 占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终稿)2篇
- 奶茶店用工协议书7篇
- 二手房协议书范本6篇
- 赡养子女协议书6篇
- 租赁物业场地合同范本
- 珍爱网婚介合同范本
- 人参采购合同范本
- 班班通维修合同范本
- 中日合资协议合同范本
- 出售农村别墅合同范本
- 建立隐患闭环管理制度
- 《多样的美术门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T/CECS 10026-2019绿色建材评价建筑门窗及配件
- 企业往来款协议书
- 2025山东中考:生物高频考点
- DB65T 4815-2024 清洗消毒中心内畜禽及其产品运输车辆消毒技术规范
- 《儿童癫痫护理指南》课件
- 数学三年级上册二 观察物体1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 2025-2030中国PEM水电解槽行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前景规划研究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人保财险全系统黑龙江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