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清远远市地市地质质灾害防治灾害防治规规划划 规规 划划 说说 明明 书书 (20072020) 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石芳飞 副组长:邹建中 涂善祥 成 员:王开全 汤锦贤 戴金华 罗秀程 杨宁 张秋生 郭韶青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张海红 副主任:廖益良 杨石平 成 员:张建国 雷广志 崔忠厚 梁华贤 陆显超 梅雪清 任秀华 程鉴基 规划编写小组: 张建国 程鉴基 梁华贤 梅雪清 任秀华 程伊里 何芝兰 清远市国土资源局 二 OO 七年十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前 言言.1 一、编制依据.2 二、规划期和范围.3 三、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3 第二章第二章 地地质质灾害灾害现现状与防治工作状与防治工作进进展展.5 一、主要地质灾害现状.5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15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18 第三章第三章 地地质质灾害防治灾害防治规规划指划指导导思想、原思想、原则则与目与目标标19 一、指导思想.19 二、规划原则.19 三、规划目标.20 第四章第四章 地地质质灾害易灾害易发发区划分区划分.21 一、分区依据、原则与标准21 二、易发区划分.23 第五章第五章 地地质质灾害防治工作灾害防治工作总总体部署体部署.40 一、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原则.40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依据及标准.41 三、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工作部署.41 第六章第六章 地地质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务.51 一、地质灾害风险区划.51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52 三、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建设.52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示范区建设.53 五、切实执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54 六、地质灾害治理.54 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程.55 八、开展地质灾害专项研究.55 第七章第七章 地地质质灾害治理投灾害治理投资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估算与效益分析.56 一、投资估算依据.56 二、投资估算方法与估算水平年.56 三、规划投资估算.57 四、资金来源.57 五、经济效益.57 六、社会效益.58 七、生态环境效益.58 第八章第八章 实实施地施地质质灾害防治灾害防治规规划的主要措施划的主要措施.58 一、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59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规章制度建设59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机制.59 四、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机构.60 五、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基本制度60 六、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水平61 第九章第九章 附附则则.61 附表:附表: 附表 1 清远市地质灾害汇总表 附表 2 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表 附表 3 清远市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点治理规划与防治经费估算表 附表 4 清远市次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点治理规划与防治经费估算表 附表 5 清远市一般防治区地质灾害点治理规划与防治经费估算表 附表 6 清远市地质灾害点主要规划监测汇总表 附表 7 清远市地质灾害点主要专业监测与经费估算汇总表 附表 8 清远市近期重要搬迁避让地质灾害点规划汇总表 附表 9 清远市地质灾害专项防治规划任务费用估算表 附附图图: : 1、广东省清远市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25 万) 2、广东省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25 万) 3、广东省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分期实施布局图(1:25 万) 第一章 前 言 本规划所称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 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 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清远市位于我省西北部,地处北江中游,面临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在东 经 111550911354,北纬 2332502512之间,东邻新丰、翁源、曲 江和乳源县,西邻怀集、广宁和四会市县,北靠广西和湖南省,南接三水、花 都和从化区。 清远市现辖 1 区 7 县(市),分别是清城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清 新县、阳山县、连山县、连南县。全市总面积 19237.34 平方公里,人口 389 万人。市政府驻清城区。京广铁路、107 国道公路接广清高速公路贯穿市区; 水运通航北江和珠江三角洲各埠。有硫铁、高岭土、稀土等矿藏,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清远市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工程 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加剧,加之地质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气象条 件在时空方面的变化,由此而导致各类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局部地区的地质 灾害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据统计,1982 年以来,全市 发生地质灾害就有 4832 处(附表 1),死亡 286 人,受伤 51 人,毁坏房屋 42059.5 平方米,农田 7199.5 亩,直接经济损失 8711.37 万元,对经济、社会 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影响,地质灾害引发的社会纠纷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已 成为阻碍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清远市作为广东省西北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信息中心和华 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重要通道和贸易口岸,为了实现南拓、北联的城市可持续 发展战略,强化珠江三角洲后花园地位,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资源开发 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 造成的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清远市国土资源局 决定编制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公益事业,也是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给政府部门及国土主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 持,为科学地规划和指导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 源,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灾害防治,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 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 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 1、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总体部署全市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实现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方针。 2、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式的转变,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过去分 散、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 3、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4、加强基础调查工作,基本查清全市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 5、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实现防灾减灾。 6、指导县(市)、区编制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一)国务院第 394 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 年 3 月 1 日); (二)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广东 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03 年 7 月 25 日); (三)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79 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 (四)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200463 号关于组织实施广东省地质灾害 防治规划(20012015 年)的通知(2004 年 6 月 23 日); (五)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粤国土资(地环)字2003221 号, 关于编制市级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作的通知(2003 年 11 月 18 日); (六)清远市人民政府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纲要; (七)清远市人民政府清远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 年); (八)清远市国土资源局清远市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 年); (九)清远市交通局清远市交通发展规划(20012010 年)。 二、规划期二、规划期和范围和范围 规划以 2006 年为基准年,20072020 年为规划期,规划阶段划分为 近期(20072010 年)、中期(2011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 规划资 料截止到 2006 年 12 月底(个别数据截止到 2007 年 6 月底)。 规划实行动 态管理,每 5 年滚动修编 1 次。 规划的范围为清远市辖行政区范围,1 区 7 县(市)总面积 19237.34 平方公里。 三、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三、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 按照清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 年)编制方案要求,根据 清远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本次编制规划的技术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以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结合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 工程布局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在分析和研究全市地质灾害发生特点与 规律的基础上,对全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并结合城市发展布局与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危害程度之间关系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 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提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编 制规划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编制规划工作程序流程图编制规划工作程序流程图 收集资料 2005 年 13 月 2222222 工作底图 2005 年 13 月 参观学习 2005 年 1 月 专家访问 2005 年 1 月 修改 通过 修改(2008 年 3 月) 第二章 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一、主要地质灾害现状一、主要地质灾害现状 清远市地层结构复杂,地质构造众多,地貌类型多样。地层从元古代到 野外实地调查(2005 年 57 月) 数据统计(2005 年 34 月) 室内资料整理、数据录入、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规划报告、图件(2005 年 812 月) 通过验收(2005 年 7 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划 组织专家野外调查验收(2005 年 7 月) 完成规划报告、图件(送审稿) (2007 年 912 月 征求清远市各局意见(2006 年 211 月) 完成规划报告、图件(征求意见稿) (2006 年 1 月) 补充调查 出版 报清远市政府批准(2008 年 7 月 28 日) 组织省专家审查(2008 年 3 月 5 日) 室内初步分析(2005 年 34 月) 新生代均有分布,大面积侵入的岩溶形成包括大东山岩体、连阳岩体、佛冈 岩体等;大的断裂带有吴川四会断裂带、郴县怀集断裂带、丰良、清远 安流东西向大断裂带等都属广东省一级断裂构造,在这些构造之间发育 着许许多多的次级构造,它构成了清远地区的地质构造骨架,与地质灾害有 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测区经历的燕山构造运动,使地壳上升成陆地,高隆为 山,坳陷成盆地,区内的轮廓基本形成。新构造运动多在以前多种构造体系 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第四纪以来,表现了较明显的构造复活现象,地壳呈间 歇性上升,以断块及巨大升隆为主,多级剥蚀夷平面和三级河谷阶地的形成, 构造形成的中高山地形及地震频繁的发生,都说明了新构造运动在继续发 展。地貌形态与构造、地层、岩性等特征有关,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 用的结果,连州、连南、阳山、英德等断陷组成弧形盆地,受岩性等控制,不 同地段地貌差异较大,其中低山丘陵区为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地貌类型。由于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地貌类型众多,雨水充沛,降雨时空分 布不均匀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从全市地质灾害发生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全市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 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中低山丘陵区为地质灾害多发 区的地貌类型,在已发 4771 处(如包括未列入分类统计的连山县 61 处描述 点则合计为 4832 处)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诱发的有 2741 处,占 57.5%;人 为因素诱发有 2030 处,占 42.5%。可见,除地面塌陷和泥石流外,人为因素 是导致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表 21)。 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看,地质环境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地形地 貌和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强降雨及暴雨气候和人类工程 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地貌上,清远地处北江中游,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江从北部入境后转顺西界南流,沿岸多冲积平原; 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该市的地形地貌多样化,既有平原、丘陵,也有山地。 平原海拔高度从 612 米,而山地 200300 米,最高的千余米。山区中包 含有山间盆地、丘陵、河谷平原以及各类岩溶地貌,在局部地方尚有丹霞地 貌等。从西北部中山丘陵区到中部的中低山丘陵区逐渐过渡为南部开阔的 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边缘丘陵台地区,分布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在边缘的花 岗岩山地丘陵区,受地貌、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综合作用,常常诱发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而石灰岩地区还常有地面塌陷发生。由于 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以及过量开采地下水和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使 原本比较脆弱复杂的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岩溶地面塌陷频发。局部地区 的地质灾害已经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交通与水利设施造成了较大损 失。据统计,1982 年以来,发生地质灾害 4832 处,死亡 286 人,伤 51 人,直 接经济损失 8546.20 万多元(表 22)。 表表 21 清清远远地区地地区地质质灾害成因分灾害成因分类类表表 分 类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 塌陷 间歇溢 水 带 小计 占灾害点总 数比例(%) 合计 岩质186681242795.8 岩土 成因 土质128010931721011449294.2 4771 自然3702971420561274157.5 动力 成因 人为1093867466203042.5 4771 注:如包括未列入分类统计的连山县描述点 61 处则合计为 4832 处 表表 22 清清远远地区地地区地质质灾害分布表灾害分布表 地质灾害类型 地区 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 塌陷 间歇溢 水 带 合计 所占比 例 % 清新县44637254486718 英德市2111583424148.6 佛冈县1451421312926 连州市85781772405 连山县3898401403 连南县2412098114699.6 阳山县32513701948241049.8 合 计1491119421212514832100 注:清新县包括清城区;间歇溢水带为描述点 清远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由于清远市区 地处北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面向珠江三角洲,南面地形相对平坦开阔, 而市区北部笔架山脉地势突然抬高数百米,台风带来的温暧潮湿气流受大 山阻隔往往造成地形雨。所以清远地区雨量十分充沛,还常常发生暴雨,是 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多达 1894.6 毫米。我市降 水时空分布不均,每年 49 月为雨季,占全年雨量的 80%左右,暴雨降水主 要集中在这一时期。610 月是台风影响本市的主要时期,台风常带来大风、 强降水天气。暴雨常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在时间上,全市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 47 月 (表 23)。 表表 23 清清远远地区地地区地质质灾害与降雨灾害与降雨时间时间关系表关系表 月份月份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合合计计 降雨量降雨量 ( (mm) ) 34.722.8111.0183.4223.9468.244.2193.9203.816.533.31.51537.2 地地质质灾灾 害(害(处处) ) 4814351312611162783104621 比例(比例(% %) )0.071.32.35.821.24318.84.51.30.061.60.07100 注;2003 年的连南、阳山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未按月份分出灾害点,故不参予统计。 本表为已发地质灾害建卡点数(不包括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建卡点)。 (一)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数量较多,遍及各县(市),规模大小不一,主要分布于西北 和中东部的连阳盆地、清远盆地和英德盆地等低山丘陵区,共有 2627 处, 其中崩塌 1463 处,滑坡 1164 处,规模 50065000 立方米,除少量中大型 外,均为小型崩塌、滑坡。人为因素诱发的崩塌、滑坡 1960 处,占 75%,自 然因素诱发的崩塌、滑坡 667 处,占 25%。因崩塌、滑坡造成 187 人死亡, 42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2759.72 万元,受威胁人口 20381 人,预估经济损 失 33116.64 万元(表 24)。 表表 24 清清远远地区主要崩塌、滑坡表地区主要崩塌、滑坡表 位置发生时间 规模 (m3) 危害 连南县寨岗镇石径村 唐尾组滑坡 1997.5.868300 搬迁人口 290 人,砖房 5300m2,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元 连南县寨岗镇秤架村 中心小学崩塌 1997.5.8168800 人口 800 人,砖泥结构建筑 8400 m2,预估经济 损失 336 万元 连南县涡水镇瑶龙村 瑶龙老寨滑坡 1997.5.8105000 村民 190 人,土房 1680 m2,少部分人已经搬迁, 直接经济损失 18.5 万元 阳山县黄坌镇杨梅村 长江村小组滑坡 1997.5.865000 村民 397 人,土房 5520 m2,直接经济损失 5.6 万元 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太 平洞滑坡 1994.7.2385000 造成 14 人死亡,伤 4 人,直接经济损失 400 万 元,潜在危险,不稳定 连山县 323 国道 K4+190m 段山体滑坡 2004.5.22231500 压埋施工设备;水利发电和农田灌溉停水;电讯 光纤中断,经济损失巨大 连州市瑶安乡瑶岭电 站山体滑坡 2004.4.1220000 冲毁电站厂房、变电设备、宿舍及上部水渠钢质 压力管等,财产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 400 万 元 连州市保安镇良塘村 崩江冲滑坡 2004.5.171000 近年多次滑动,损毁房屋数间,百年祠堂墙体开 裂,直接经济损失 2 万元,潜在危险 连州市星子镇蓝田村 滑坡 2003.5.1565000 现潜在不稳定,受威胁 32 户 162 人和 52 栋民 房安全 连州市九坡镇高桐村 仙塘滑坡 2005.2.2330000 受威胁 12 户 123 人,潜在危害性和危险性皆大, 预估损失 100 万元。 连州市丰阳镇陂岭村 崩塌 2005.63500造成乡村公路堵塞 10 天,直接经济损失 4 万元 连州市连州镇龙咀村 泥潭组滑坡 1980.66600 造成死亡 1 人,伤 1 人,毁房 30m2,直接经济损 失 0.3 万元 英德市八宝山清水坑 锡矿崩塌 1991.4.294000 长期开矿形成鹰咀状悬崖峭壁,发生崩塌造成 死亡 21 人,摧毁选矿设备,直接经济损失 23 万 元。 英德市水边镇五角村 老陈坑组滑坡 1982.57800 造成 18 人死亡,损毁房屋 225 m2,直接经济损失 2.25 万元 佛冈县高岗镇高岗村 路下自然村滑坡 1975.58000 造成 3 人死亡,6 人受伤,30 间民房 450 m2被毁 坏,直接经济损失 14.5 万元 佛冈县迳头镇龙岗村 野珠湾崩塌 2005.51000 毁坏民房 2 间 30 m2,直接经济损失 1.2 万元,受 威胁人口 60 人,民房 147 间,预估经济损失 58 万元 佛冈县龙山镇办圳村 占果堤坝崩塌 2005.6.23 琶江河堤侧蚀崩塌长度约 1000m,受威胁人口 1000 人,民房 667 间 10000 m2,预估经济损失 140 万元 清新县石潭镇石潭街 道山嘴村崩塌 1984.7900造成房屋例塌,死亡 2 人,直接经济损失 4 万元 清新县龙颈镇塘坑村 石拆烙组滑坡 1982.518000 造成死亡 16 人,毁房 1200 m2,直接经济损失 12 万元 清城区源潭镇青龙村 杨梅根组滑坡 1997.747000 造成死亡 8 人,毁房 900 m2,直接经济损失 8.7 万元 从已发崩塌、滑坡分布的时空特征来看,在地貌上,大多分布在西北和 中东部低山、丘陵区,主要发生在地形切割强烈、边坡陡峻的斜坡地带。崩 塌多发生于坡度大于 50、而滑坡则多发生于坡度 3060斜坡带;从岩性 上,多分布在松散层较厚、软弱及软硬相间的中薄层变质岩组和花岗岩组 及强岩溶沉积岩组山区;从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崩塌和滑坡看,多发育于西北 和中东部低山、丘陵区公路沿线人工开挖路堑又坡高较大地段,例如 2004 年 5 月 22 日连山县 323 国道 K4+190 米段(处),由于公路施工改造,开挖 新边坡,加上连续几次中到暴雨,便诱发了山体滑坡,滑坡体约 230000 立 方米,中断交通近一个星期,经济损失惨重。另外,崩塌和滑坡还多发生在 矿山开采和居民削坡建房形成的人工边坡地段。在时间上,崩塌和滑坡多集 中发生在每年 49 月,主要受汛期强降雨诱发作用的影响,而人为工程活动 则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我市崩塌、滑坡的形成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前者指在 自然条件下动力作用诱发引起的,后者则指人为作用为主而引发的: 自然因素的强降雨是产生崩塌、滑坡的最主要诱发因素,尤其汛期强降 雨导致规划区西北和中东部低山丘陵区易诱发崩塌、滑坡灾害,占已发崩塌 和滑坡的 25%以上。其原因是大量雨水渗入导致土体软化和饱和,造成岩 土体的抗剪强度或粘聚力降低,在岩土体力学强度差异界面易形成滑动面 或崩塌面,导致崩塌、滑坡产生。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英德和清新的低山丘陵区修 建铁路、公路或依山建房形成人工陡坡,易造成崩塌、滑坡产生。清城区龙 塘、源潭、佛冈县等地丘陵区削坡填土,形成高陡斜坡及沟谷上冲沟填土, 部分填土厚度超过 10 米,一旦在暴雨时吸饱水分,不但自重增加,而且强 度降低,在新、老土层交界面形成软弱层,最终导致土体滑移形成滑坡。还 有人类建设工程飞来峡水库强放水形成急卸荷水流,导致库岸应力失衡变 形而诱发地质灾害产生滑坡,这几年来已经十分明显,也曾造成道路断裂, 阻塞交通的事故,不可再忽视了。本市崩塌、滑坡的总体趋势是:人类工程 活动频繁和重要建设工程及新建成高等级线路高陡危险性边坡等都是潜在 地质灾害多发区。 总之,全市受崩塌和滑坡影响较严重,且存在较大潜在危险地段有:天 堂山连江口路段铁路沿线;英德市波罗坑连江口北江东岸;连山县国道 323K4 段;连州市保安镇良塘村崩岗冲、星子镇蓝田村;阳山县秤架瑶族乡 太平洞、黄坌镇杨梅村长江组;连南县寨岗镇石径村唐屋组和秤架村中心小 学、涡水镇瑶龙村老寨;清新县沙坝、新洲、和云、石马、鱼坝、黎溪;佛冈县 龙南、水头、高岗、烟岭等。 (二)泥石流(二)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松散的固体物质来源丰富和地形条件有利的前提下,通过 暴雨或水体溃决等因素的激发而产生的,而且往往是崩塌、滑坡给泥石流提 供丰富的固体资源。泥石流的产生与否一方面需要其产生的物质条件,另一 方面需要其产生的重力条件,前者与岩土体特征、植被、覆盖程度相关,后 者与地形坡度相关。 全市已发泥石流 18 处,主要分布在英德、连南、清新、清城区等地。属 丘陵、中低山地貌区,并具备泥石流形成的条件。该区沟谷发育,坡度较大, 似“漏斗状”,汇水面积较大;物源区基岩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风化强 烈,裂隙较发育,风化形成疏松软弱的残积物,构成泥石流固体物质丰富的 物源,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灾害。如 1997 年 5 月 8 日凌晨,清城 区飞来峡降雨量达 900 毫米的特大暴雨,引发多处山体滑坡、崩塌,在洪水 激发作用下,形成了来势凶猛的泥石流,造成巨大的损失(表 25)。还有 1982 年 5 月 12 日早上,清新县太和、石马、禾云、沙河、新洲等镇,每小时 降雨量 154.8mm/h 的暴雨灾害性天气,泥石流冲垮农田、公路、桥梁、通讯、 房屋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惨重。 全市已发泥石流数量较少,但突发性强,波及范围广,危害性较大,仅 1982 年以来,就因泥石流造成 99 人死亡,受伤 8 人,直接经济损失 5220.9 万元,受威胁人口 9619 人,预估经济损失 60650.80 万元。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因素诱发的结果。在潜在泥石流沟谷区,由于 特大暴雨作用易诱发泥石流。全市受泥石流影响较严重,存在较大潜在危险 地段有:清城区飞来寺和源潭青龙等地、连山县永丰、连南县大麦山及寨岗 夹颈坑、阳山县龙潭竹子、清新县鱼坝、大坪、白龙水一带,英德市大洞等。 表表 25 清清远远地区泥石流表地区泥石流表 位位 置置发发生生时间时间岩岩 性性危危 害害 清城区飞来寺1997.5.8 砂岩页岩互层 残积土 六组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寺门、文物、古籍书 被毁,死亡 11 人,经济损失 5000 万元 清城区派潭、高 桥 1997.7.3花岗岩残积土 33 个高岭土采矿场遭山泥淹没,28 公里矿山公路 被冲坏,桥梁 5 座被冲毁,经济损失惨重 连山县永丰2002.7.1 花岗岩、变质片 岩残积土 房屋被毁 100m2,冲毁农田,经济损失 12 万元 连南县寨岗镇大 榜沟 2003.3 紫红色砂页岩 残积土 推毁房屋 300 m2,经济损失 3.0 万元 连南县香坪镇新 联村牛塘大冲 2003.3花岗岩残积土淹没农田 8 亩,经济损失 1.0 万元 连南县寨岗夹颈 坑 2003.3 紫红色砂页岩 残积土 暴雨引发泥石流、淹没农田 100 亩,经济损失 10 万元 连南县寨南、寨 岗镇 1997.7.3花岗岩风化土 冲毁农田 1300 多亩,冲毁木材 700m3,林木 2500 m3,电站多座,经济损失惨重 连南县松柏铜铁 矿 1997.7.3废矿渣 大部份房屋被冲毁,机器设备和采矿场被埋没, 冲走精矿 1600 吨,经济损失惨重 连南县大麦山镇 铜矿 1997.7.3废矿渣 冲填采场坑道 2 处,冲走铜精矿 70 吨,淹没铜锌 原矿 3500 吨,冲坏机械、照明配电设备一批,经 济损失惨重 英德市大洞1983.6浅变质岩 整个大洞圩及下游 42 个村庄全部冲毁,死亡 70 人,伤 3 人 英德市红岩、各 冲、官山 1997.7.3变质砂岩露天采矿场和矿山公路被毁,经济损失惨重 英德市水边镇热 水村杉树角自然 村 1982.5.12 砂页岩、花岗岩 残积土 造成死亡 2 人,毁房 300 m2,淹埋农田 15 亩,经 济损失 4.8 万元 清新县太和、珠 坑、沙河、鱼坝、 新洲等 1982.5.12 砂页岩、变质岩、 花岗岩残积土 冲垮农田、公路、桥梁、通讯、房屋等,死亡 13 人,经济损失惨重 清新县新洲大坪、 牛鼻、白龙水一 带 1987.3.22砂岩、砂砾岩 摧毁 3 个金矿,冲毁 30 多间房子和工棚,死亡 3 人,伤 5 人,损失 20 万元 阳山县黎埠竹子 溪1997.7.3花岗岩残积土潜在危险不稳定,受威胁人口 70 人 佛冈县迳头镇社 坪村田心围 2005.6 花岗岩风化残 积土 毁坏农田 30 亩,经济损失 3 万元 (三)地面塌陷(三)地面塌陷 全市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岩溶发育区,其次是矿山采空区。按成因可分 为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人为塌陷又可分为地下抽水塌陷、矿山、采石场排 水塌陷及矿山采空塌陷。按塌空区差异又可分为岩溶地面塌坑和采空塌坑。 清远地区是全省塌陷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英德、阳山、清新 (含清城区)、连州等地。由连山、连南、阳山、英德等断陷组成弧形盆地。受 岩性控制,不同地段地貌差异较大。连州阳山一带发育有岩溶低山、丘陵、 峰林谷地和峰丛洼地等,落水洞、漏斗、暗河发育;英德隐伏岩溶盆地地势 低平,地形破碎,全省较大的溶洞、暗河就发育于此。岩体大部分由泥盆系、 石炭系碳酸盐岩组成,夹软硬相间的砂岩、页岩。岩溶化程度以中等为主, 部分强岩溶化,为较稳定较不稳定岩体;西部一带碎屑岩中夹有石膏、煤, 为不稳定岩体。土体有残积土和沉积土两类,残积土一般厚度不大,为低 中压缩性土,强度较高,但碳酸盐岩残积红土厚度变化大,且有胀缩性,下 伏岩溶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差;沉积土一般由粘性和砂性土组成双层结构, 力学强度较高。 连州、阳山、连南、英德、清新(含清城区)等地,碳酸盐岩分布普遍,岩 溶化较发育,造成蓄水工程严重漏水,矿山抽水引起塌陷、地裂。主要环境 地质问题是岩溶区水库漏水严重;采矿易突水,也易引起地面岩溶塌陷等, 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与岩溶有关。例清远市靠北江一带,为泥盆系天子岭灰岩 分布区,岩溶较发育,上覆有第四系松散层。1998 年下半年持续干旱,地下 水位下降,于 1999 年 5 月 23 日适逢雨季,在清城区的清远市政府大院后门 的北江防洪堤外的河漫滩上发生地面塌陷,塌坑直径达 25m,深 8 米,直接 威胁该段北江防洪堤的安全。 全市已发地面塌陷 2125 处,塌陷坑 3000 个,伤 1 人,直接经济损失 565.58 多万元,受威胁人口 13799 人,预估经济损失 10229.66 万元。其中, 人为活动引起地面塌陷 66 处,占 3%,自然引发地面塌陷 2056 处,占 97%。 巨大型塌陷 24 处,占总数的 1%,大型塌陷 55 处,占总数的 2.5%,中型塌 陷 139 处,占总数的 6.5%,小型塌陷 1907 处,占总数的 90%。已发地面塌 陷可分为 2056 处岩溶地面塌陷和 66 处人为采空地面塌陷,后者主要是工 程建设抽取地下水或地下采空引起的塌陷(表 26)。 表表 26 清清远远地区主要地面塌陷表地区主要地面塌陷表 位位 置置发发生生时间时间规规 模模危危 害害成成 因因 清城区市政府大 院后门河滩 1999.5.23影响面积 0.02km2影响防洪堤天然岩溶塌陷 清城区凤城街石 塘村 2004.8.26影响面积 0.03 km2影响防洪堤、农田、民房 持续干旱和井 水抽水 连南县大麦山镇2003.6.26影响面积 0.05 km2房裂 3500 m2,农田 5 亩,矿山排水 铜矿居民区塌陷坑 2 个,经济损失 40 万元 英德市青圹镇新 青饮料厂 1999.8.30 影响面积 0.05 km2,陷坑直径 7.6 m,深 1.918 m 影响墙体和场地抽地下水 英德市九龙镇鹤 薮村 2004.10.25 陷坑直径 1.52.8 m,深度 3.010 m 影响民房、村道、鱼塘、 农田 抽地下水 英德市石牯镇大 围村 2001.6.27 陷缝长 10 m、宽 0.01 m 毁房 40 间,经济损失 20 万元 抽地下水 阳山县小江镇老 黎村牛运 2003.6分布面积 750 m2 房裂 300 m2,经济损失 1.2 万元 自然塌陷 阳山县太平镇清 水村大屋骆 1997.7分布面积 1.5 km2 影响房屋 30 间,农田 10 亩 自然塌陷 阳山县杜步镇石 溪村乌梅 1976分布面积 0.02k m2 影响土房 2050 m2,农田 10 亩 自然塌陷 阳山县江英镇长 富洞村马山仔 1973.10 陷坑分布密集,大 小塌陷坑 500 多 个 房墙开裂,影响旱地 800 亩,受威胁人口 451 人 自然塌陷 阳山县江英镇马 坪村打古水 1980分布面积 0.2 km2影响土房 1140 m2,自然塌陷 阳山县江英镇岩 洞村西牛小组2002.6分布面积 0.5k m2 受威胁村民 150 人,土房 1500 m2抽地下水 佛冈县迳头镇石 墨矿 1988.5影响面积 0.04 km2影响农田、矿区、房屋矿山排水 佛岗县水头镇铜 溪大塘和新田村 2006.6 影响农田 200 亩, 林木 15 亩 毁坏民房 105 间 1600 m2,经济损失 36.5 万元 煤矿强排水 连州市保安镇种 田松树旁村 2005.5影响范围 0.5 km2 造成 5 户民房墙体严重 开裂,最大裂缝宽度达 7cm,经济损失 19.5 万元 持续干旱和短 期暴雨水位骤 变 连州市龙坪镇东 村新屋组 分布在附近农田、 村寨 造成村寨房屋开裂,已毁 房屋面积 50 m2 采煤超量强排 地下水 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覆盖型隐伏岩溶塌陷区的连阳岩溶山地、盆 地;英德岩溶盆地;清远岩溶盆地。在地貌上多是山地、盆地的覆盖型和裸露 型;在岩性方面,主要为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的灰岩、白云质 灰岩等。例如清城区,英德市青塘、波罗、沙口、九龙,连南县大麦山、寨岗、 南岗,连州市九陂、龙坪、保安,阳山县江英、小江、犁头、太平、新坪,清新 县石潭、源潭等隐伏或裸露岩溶区,其中清城市区东西两侧与沿北江岸边地 段和阳山县江英、犁头、太平镇等地较严重。一般塌陷坑呈浑圆椭圆形, 直径 25 米,最大直径 25 米,塌陷坑深 18 米,可导致多间房屋开裂,甚至 全毁。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面塌陷主要是由于在隐伏岩溶区,大量抽取地下 水或矿山开采进行抽水疏干,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减少或失去对上覆地层 的浮托力,在上覆地层的重力作用下而产生塌陷。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 是生产井抽水、矿山开采排水和基础施工排水等。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 原因是隐伏岩溶区浅部岩溶发育,在自然地下水位动态升降变化和人类工 程活动抽排地下水或矿坑突水共同作用下,导致地面岩溶塌陷。例如连南大 麦山铜矿居民区,就因采矿抽排水,地下水位突降,形成较大的降落漏斗, 造成 200 米范围内多处小型塌陷和多条地裂缝,住房墙体开裂,受影响不稳 定房屋 8060 平方米,受威胁人口 560 人。又如英德市区工程建设排水,经 常导致土洞塌陷,房屋开裂等现象。 总之,全市易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地段有清新(含清城区)岩溶盆地和 冲积平原;英德岩溶盆地;连阳岩溶山地与盆地等,为连州西岸阳山水口 英德水口中低山区地带,其中阳山、连州、英德为自然塌陷的零星分布。 容易产生自然塌陷的有清新县回澜、浸潭、禾云、洲心,英德市城区、鱼湾、 石牯塘;连州市保安、西岸、九陂、附城;阳山县江英、太平、黎头、岭背等地 段。采空区塌陷主要发生在矿山和局部大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清城区源潭 高桥高岭土矿和英德硫铁矿长期开采没有回填处理及连阳煤矿等都存在 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此外,还有小煤矿、小铜矿、小铅锌矿等矿窑也存在较 多隐患。 (四)地(四)地质质灾害灾害发发展展趋势预测趋势预测 清远市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影响较严重,存在较大潜在危 险地段有连州清城的清连公路改造路段、连南连山的山区公路、飞来峡 水库岸边地带、清城区 76 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连山县的太保、三水、永和等; 连南县的金坑、香坪、大坪、大麦山等;连州市的三水、朱岗、清水、洛阳、保 安、附城等;阳山县的黄坌、岭背、石螺、江英、太平等;英德市的波罗、白沙、 英城、沙坝、大洞、黎溪等;佛冈县的迳头、水头、黄花、汤塘等;清新县的浸 潭、新洲、禾云、石马、鱼坝、珠坑、龙颈等;清城区的洲心、源潭、龙塘等。 全市各县(市)均有崩塌、滑坡分布,且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 中东部的低山丘陵潜在地质灾害多发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连山县永丰;连 南县大麦山、香坪、寨岗、寨南;阳山县龙埠;英德市水边、大洞;佛冈县迳头; 清新县太和、珠坑、沙河、鱼坝、新洲、三坑、禾云;清城区飞来峡、源潭。地 面塌陷主要分布在连阳、清远、英德三大岩溶盆地内,尤其是隐伏岩溶发育 盆地地带(段)。预测本市的西北部和中东部低山丘陵地貌区、连南连山公 路、清连公路改造路段、飞来峡水库岸边地带、清城区新城开发区等人类工 程活动频繁的重要建设工程、新建或扩建高等级公路高陡危险边坡、新建水 库岸边等,都是潜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在外力自然因素诱发作用下,这些潜 在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发展趋势将发展成新的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全市 1 区 7 县(市)有 172 处重要(较重要)地质灾害点,36 个 镇(街)86 个村(段)受地质灾害危害较严重,且这些地段仍存在潜在隐患 (表 27)。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一)法制建(一)法制建设设有了一定有了一定进进展展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与地质灾害 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1999 年编制并审查通过的清远市采石场整治 规划,设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专章,为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依据; 2001 年编制并审查通过的清远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我市水土流 失地质灾害作了详细描述和规划,为清远市地质灾害的管理防治提供了基 础资料。制定和落实了全市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预防、治理、监督等措施 和责任。 表表 27 全市重要地全市重要地质质灾害点分布表灾害点分布表 区(市)区(市)镇镇灾害点名称灾害点名称主要灾种主要灾种 九陂镇高相村仙人塘滑坡 连州市 星子镇蓝田村滑坡、崩塌 瑶安乡瑶岭村电站滑坡 保安镇麻北村大石潭崩塌 石牯塘镇大围村地面塌陷、地裂缝 九龙镇寨背村鹤薮地面塌陷英德市 青塘镇新青村饮料厂地面塌陷 附城镇飞来寺泥石流 东城街仙人塘村、石板村黄茶组滑坡 清城区 凤城街石塘村地面塌陷 大麦山镇铜矿居民区地面塌陷 寨岗镇石径村唐屋、秤架村中心小学崩塌、滑坡连南县 涡水镇瑶龙村老寨滑坡 黄坌镇杨梅村长江滑坡 江英镇长富洞村马山仔、岩洞村西牛地面塌陷 秤架乡太平洞滑坡 阳山县 黎埠镇竹子溪村泥石流 太保镇G323 国道 K4 段滑坡 小三江镇田心村王感、三联村硅铁厂滑坡、崩塌 福堂镇西山村上元、联丰村黄马、梅洞村韦屋滑坡 三水口村里达、旺南村吉丰水电站、庙冲村滑坡 连山县 吉田镇 布田村、新兴炮竹厂、新田村甲科 滑坡 三坑镇大陂村泉谷别墅区滑坡 禾云镇义合村高陂组 滑坡 清新县 禾云镇元岗村白坟组老矿区地面塌陷 迳头镇大村禾田凹自然村 间歇溢水带 汤塘镇联和小学滑坡佛冈县 龙山镇下岳林三凤里 崩塌 (二)地(二)地质质灾害防治管理得到了灾害防治管理得到了进进一步加一步加强强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了地质灾害防 治管理工作。根据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初步制定和落实了 全市地质灾害的监测、调查、预防、治理、监督等责任、措施和制度等,市、 县(市)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应急指挥系统,建立了年 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度,应急预案,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及汛期 值班制度;初步建立县(市)、镇、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实行了建 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共完成 12 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了工程建 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基(三)基础调查础调查与与评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绩 1992 年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广东省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1993 年广东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完成广东省环境地质 调查报告; 1997 年由广东省水利厅、中山大学共同完成了广东省水土流失遥感 调查报告; 1999 年以来,广东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开展了“珠江三角 洲”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京九铁路沿线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2001 年 3 月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广东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1997 年 6 月2006 年 12 月,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共完成汛期突发 性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12 份; 2003 年 3 月开展了连山、连南、阳山三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2006 年 10 月开展了清新、连州、英德、佛岗四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 区划工作。 (四)治理工作初(四)治理工作初见见成效成效 1997 年 7 月全面清理整治清城区飞来寺泥石流,寺院逐步恢复使用; 1999 年 6 月清城区市政府大院后门防洪堤塌陷坑全部填埋,确保了北江防 洪大堤的安全;G107 国道清新路段滑坡治理初见成效;连山 G323 国道 K4+190 米段山体滑坡正在工程治理之中;连州市保安镇良塘村崩江冲 41 户 160 余人山体滑坡危险隐患区,实施搬迁避让工程;从 2003 年开始对部 份采石场进行整治复绿工程。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一)地(一)地质质灾害防治灾害防治责责任制不到位任制不到位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各级 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负总责,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识、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 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这一责任制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二)基(二)基础调查础调查相相对对滞后滞后 全市对地质灾害全面、系统、专门的调查尚未完成,无疑还有一定数量 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被发现,其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尚难以查清。 (三)(三)监测监测体系尚未健全,体系尚未健全,监测监测手段落后手段落后 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网还没有建立,自动化监测和适时 传输还没有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运行还有待于规范。 (四)防灾意(四)防灾意识识仍待提高仍待提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尚未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科普宣传力度不够,干部 群众仍缺乏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防灾意识薄弱,思想麻痹,一旦突发 地质灾害,主动和行之有效的自救与互救应急能力不强。 (五)防治(五)防治资资金缺乏金缺乏 由于未设立地质灾害专项资金,基础调查工作推进缓慢;专项监测工作 难以正常开展;一些危害严重又急需治理的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影 响社会安定的灾害点无法进行勘查认定;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治理经 费有待解决。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工程为本,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 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改善地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全市城 市建设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服务。 二、规划原则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非工程措施和效益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 则; (三)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讲究实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山区、平 原和不同灾种防治的重点各有侧重的原则; (四)坚持综合治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 则; (五)坚持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负总责的原则; (六)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根 据灾情等级,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相应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治理的原则; (七)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 调发展的原则; (八)坚持各相关部门规划协调统一的原则; (九)坚持多渠道筹资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三、规划目标 总总体目体目标标是:是:用 13 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规章制 度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加 强基础调查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上培训授课合同范本
- 电脑设备保修合同范本
- 电脑维修保密合同范本
- 银行柜员劳务合同范本
- 理疗行业劳务合同范本
- 饭店厨师用工合同范本
- 民间房屋质押合同范本
- 甲方担责车位合同范本
- 测绘房屋委托合同范本
- 琴行学生家长合同协议
- 低空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晶质石墨深加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船舶电气小知识培训课件
- 普及鸽子的课件
- 浙江省G12名校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卷
- Unit 2 My friends (Period 1)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5版酒店租赁经营合作协议模板:2025年度版
- 2025年烟草专卖局公开遴选面试高分策略及模拟题答案
- 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员主要负责人考核试题及答案
-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培训
- 2025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培训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