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方自治研究.ppt_第1页
专题:地方自治研究.ppt_第2页
专题:地方自治研究.ppt_第3页
专题:地方自治研究.ppt_第4页
专题:地方自治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自治研究,一、地方自治的概念,一般认为: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地方事务的管理由地方人民和地方政府自己规定,不由州和中央政府规定,称为地方自治。 地方自治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与政权管理的一种制度。 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通常规定地方自治机关由居民选举产生,由自治机关管理地方事务。,二、地方自治在我国的实践,地方自治在中国实行的原因和背景 (1)地方自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地方自治是富国强民和国家建设的基础。 第二,地方自治可以实现真正的民治,还可以为实施宪政作准备。 第三,地方自治可以实现直接民主。 第四,辛亥革命后对地方自治的宣传开始带有较强的政治斗争意味。,(2)实行地方自治的客观社会基础 第一、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解体,客观上使原来的统治难以为继。 第二、晚清基层政权的解体还在于人口的激增。 第三、地方绅士阶层的分化既为清政府实行地方自治准备了条件,也使传统社会的统治根基发生了动摇。,第一阶段:清末地方自治运动 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的地方自治 第三阶段: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自治,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对地方自治制度的影响 1、完全的地方自治是孙中山实施宪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2、在国家体制的选择上,确定实行单一制而非联邦制。 3、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则为中央地方均权。 4、分阶段实施自治。县是最基本的自治单位。 5、中央机构保留对地方自治单位的监督权。,对中国地方自治的评价: 近代地方自治是我国寻求全面社会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形成了一条不可忽视的支流,是我国试图摆脱贫穷、走向富强,寻找新出路的要求和欲望在地方制度上的尝试。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政治制度频繁更迭,社会制度无法保持稳定和连续,我国近代地方自治制度又中断了与世界的联系,无法像日本等国那样几经变迁,最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地方制度,源自清末的地方自治的探索和实践最终中断。原因在于: 1、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制度另辟溪径; 2、解放后中国法律制度的改变;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 4、政治学研究实际上被取消了。阶级分析的方法代替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5、建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