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毕 业 论 文题目名称: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院 系: 工商管理分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 王 馨 学 号: 08402044 指导教师: 李叔宁 2012年 5月20日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 要:当代,技术创新已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是立命之本,但由于近几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本文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作用,基于全国数据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对策建议3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ChinaAbstract: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of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SMEs is the destiny of this, but by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o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the financial crisis hit, so the analysis the status quo on the basis of countermeasures without delay,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the promotion of SMEs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urrent situation;Suggestion 目 录一、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价值和作用1(一)中小企业界定1(二)技术创新1(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2二、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3(二)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8三、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10致 谢14参考文献15附 表16从2000年到2010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左右。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说已达到4153.1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3130万户,站全国企业总户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可谓居功至伟,已成为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实际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环境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技术创新正是产品更新的核心。当前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使原本不太竞争的市场格局变得异常激烈,而中小企业在技术实力方面与大型企业无法抗衡,如何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企业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守护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并通过技术创新手段谋求企业的基业长青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如何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如何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促使其健康成长是中外学术界和政策制订者普遍关心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念入手,分析技术创新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同时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我国近十年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真实情况,并总结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这些为后期提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建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价值和作用(一)中小企业界定中小企业是与其所在行业大企业相比在雇佣人员、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经营规模方面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二)技术创新熊彼特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关于创新对经济的作用机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来自于资本的积累、劳动力的增加,前提都是假定技术恒定不变的。但是现实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在长期内会发生技术更新升级,从而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生产率。根据这样的推论,将技术引进生产函数中可以更好的模拟实体经济的运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界定:“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并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一般认为内在创新会需要前期较大的投入,投资回收期长,风险比较大,但是一旦研发成功很容易形成企业较大的核心竞争力(Porter,1921);而外在创新形式比较灵活既可以到技术市场上该买也可以以股权形式引进,前期投入相对较小,而且因为可以事先对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因此一旦购买容易产生效益,一般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缺点就是不容易掌握核心技术,容易被其他企业控制。(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成了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而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技术创新。只有企业不断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并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才能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因此技术创新无疑是企业制胜的秘诀,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具体说来,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1.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前期研究均表明一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主要源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而且二者之间是互动关系。根据波特的无力竞争模型,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主要驱动力,在产业结构变化以及新兴产业创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企业价值链角度来看,技术包含于企业每一个价值活动中,技术创新活动实际上对任何企业活动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2.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升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靠技术创新来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以保持竞争优势。如果在整个行业中某一家企业成功的研发出具有不可比拟优势的产品,就能够对整个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苹果公司推出的苹果手机,是整个手机行业从2G时代的过渡到3G时代,在新能时尚各方面引起其他企业的模仿,从而使行业不断向前发展。3.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能够从根本上减低企业综合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大的成本优势: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生产不断靠近生产前沿,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企业边际成本的下降会带来相同价格水平收益的增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本身增加了产品科技含量,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看,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产品让渡价值,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必将使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较大的优势。二、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总体概况(1)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图1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中小企业统计年鉴2004-2010)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194238个增长到2009年的431110个,年均增长率15.15%(首先计算每年增长率,然后进行简单算术平均)。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2003年到2004年和2007年到2008年两个时间段,中小企业数量增长最快分别是40.9%、29.5%。但是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到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呈现负增长为-0. 401%,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导致了全球信贷紧缩,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和投资环境急剧恶化;第二,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消费萎缩,我国大部分外向型企业面临外部需求的急剧下降,加之当时我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导致了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消失,从而进一步削弱了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以上两方面原因使当时我国中小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其投资规模较小。(2)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表1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情况,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分析:(1)企业基本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企业家数从2003-2010年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速达到6.5%。具体到每一年来看,2001、2003、2004年出现负增长,2010年增长率接近于0,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存在不稳定,主要原因可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初始资金的投入,而研发支出占企业比重一般都有比较高,从上表基本可以看出年均占比28%,这么高的支出会极大的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加之中小企业本身资金实力有限,如果得不到外表债权或者股权资金的注入,那么后续研发所需资金将会短缺,从而迫使现有企业退出研发;二是技术创新的即期收益较小,而长期收益较高,风险较大,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其实对技术创新的态度并不是很明确,他们更多的注重某一项研发对公司现有业务产生的支撑作用,忽视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长期收益的影响,因此在遇到市场行情不景气,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时,就会选择放弃早期投入的研究开发。(2)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本部分总共包含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 、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R&D项目数、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机构数、机构人员数 、机构经费支出等 7个方面,下面将择其重要的予以分析,以探究我国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现状。首先从R&D人员全时当量来看,2000年具有47.8万人每年,到2010年达到137万人每年,整个十年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到2004年增长的平均速度较低,从2004年开始R&D人员全时当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到2010年达到最大;其次从R&D经费内部支出来看,2000年只有720.8亿元到了2010年却达到4015.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7.56%,但是从各年增长速度来看却存在内部的不一致性,2000年到2004年平均增长速度要大于2004-2010年,整个发展态势呈现三段式增长,2000年到2004年是上升阶段,2004年到2009年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到2010年又开始上升;第三,从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来看,除了2001年外,其他年份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是增长趋势;第四,从R&D项目数来看,2000年为64095项,到2010年达到145589,平均年增速为12.26%,但是增长速度各年不均衡,波动性较大;第五,从事R&D项目的人员数量在十年间增长了近3倍,从2000年的53.1万人增长到了2010年的148.5万人。第六,由于项目数量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的增加导致了研究经费的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的653.4亿元上升到了2010年的3276.9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87%,基本与项目数量增长趋势一致。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基础工作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总体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而且投入较小,资金来源单一,上表显示研究开发支出年均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其次,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人员较少,我国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只有38%在企业,这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在大企业,真正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就更少; 最后,虽然每年企业研究项目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多数项目都是低层次重复研发,无法有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建立在前期产品研发和试验基础上的,一般与研究经费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情况来衡量一个企业或者地区科技创新的能力,这主要包含7个方面,具体见表1的(3)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所示,从2000年到2010年间,都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状态,但是剔除时间效应后,各项目的增长趋势却不尽相同。从该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根据新产品开发项目数 、新产品开经费支出两项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一项新产品开发需要投入的经费,基于上表近十年我国中小企业年均每项新产品开发投入162万元,这至少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在研究投入力度较低;第二,从研发支出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来看,年均占比只有5%,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较高,每项新产品研发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4)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技术获取方式主要是指对于企业某项技术来源进行界定,一般分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购买国内技术和技术改造四种方式他们所对应的经费支出反应了各项技术获取和改造成本的大小,一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引进改造费用较高,在传统行业中比较显著,而新兴行业由于技术进步较快,技术获取成本相对较低,具体的情况见表1的(4)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项目所示。表1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应用情况指 标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企业基本情况有R&D活动企业数(个)66516566687478388954100271243412889有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29.8623.7124.0624.0124.7024.8730.4828.31(2)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R&D人员全时当量 (万人年)47.843.860.669.685.8101.4115.9137.0R&D经费内部支出 (亿元)720.8954.51250.31630.22112.52681.33210.24015.4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0.750.710.760.770.810.840.960.93R&D项目数(项)6409567259705808720792913103234133852145589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亿元)628.4793.61142.31491.01967.62520.92696.43446.2机构数 (个)6871908393521046411847132411521716717机构人员数 (万人)53.152.864.375.888.3107.5128.0148.5机构经费支出 (亿元)653.4745.61018.31335.11791.82336.32625.13276.9(3)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新产品开发项目数 (个)686337457681033100760112369121358152770159637新产品开经费支出 (亿元)639.0820.91457.21862.92453.33095.83654.64420.7新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14098 20421 24097 31233 40976 51292 57978 72864 #新产品出口 2590 4854 5539 7335 9922 13211 10679 14774 专利申请数 (件)3138242318552716900995905122076166762198890 #发明专利939513908182922568536074437736301172523有效发明专利数(件)15409179882297129176436525572381592113074(4)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 引进技术经费支出405.4367.9296.8320.4452.5440.4394.6386.1消化吸收经费支出27.154.069.481.9106.6106.4163.8165.2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54.369.983.487.4129.6166.2174.7221.4技术改造经费支出1896.42590.62792.93019.63650.04167.23671.43638.5注:由于篇幅限制没有将2000-2002年数据列示出来,如有需要可以找作者索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根据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近十年技术创新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其他活动相伴具有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创新活动收益的非独占性。由于技术创新活动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技术创新知识,具有很强的溢出性和扩散性,所以很容易被其他组织通过正常或非正常渠道所获取,一旦这些组织掌握了这些知识,这些组织就可以通过复制或模仿的方式以相对于原始创新的企业非常低廉的研发费用生产出企业的竞争性产品,从而给原始创新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阻碍企业积极进行创新活动。这种对知识产权的侵害有时比较隐蔽,因此我国后期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得非常紧迫。(2)技术创新的投资回收期长。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从资源投入到产生创新收益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因为一种新产品推向市场,需要经过市场调研、研究开发、试验、验证、试生产、营销、规模化生产等多个环节,这就决定了一个创新产品收益比成熟产品产生的收益要晚很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于大多数热衷于追求短平快项目的中小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阻碍因素。(3)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较大。与技术成熟的产品相比,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要经过许多阶段,这样会产生较高的不确定性,如研究开发的不确定性,试验和生产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等。正是因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是企业的技术创新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高技术创新是一种高投入、耗时长的活动、技术创新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实验室研究阶段失败的可能性,生产工艺开发阶段失败的可能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等。据统计,在美国基础研究的成功率仅为5%,技术开发的成功率也只有50%左右,新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竞争的加剧更加大了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风险。根据著名学者曼斯菲尔德对美国三家大公司自主创新的调查分析,60%的创新项目通过研究开发能够获得成功,只有30%的项目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最终只有12%的项目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正是因为技术创新的这三种特性,在我国的现实经济中,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小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二)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1.国家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小,企业融资渠道匮乏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投入较大的初期资金,而中小企业投入到技术创新的资金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股权性资金,包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增发股票募集到的资金,在现阶段我国对企业增发控制比较严格,因此募集的资金有限,一般都是将企业留存收益拿出一部分投入到企业研发中;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一般依靠债权资金来支持企业研发,这也是我国当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的主要渠道。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近99%依赖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而我国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高度垄断的金融体制倾向于为国有企业尤其大型国有企业配置资金,优惠政策上几乎全对大中型企业倾斜,很多中小企业不能满足信用社、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的贷款条件,贷款相当困难,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对于直接债务融资,票据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短期资金融通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同时发行企业债券的严格要求更让中小企业望尘莫及。风险投资在我国开始起步并逐渐成熟,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中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为技术创新募集资金存在诸多困难,国家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力度较少,有效的融资渠道比较匮乏。2. 企业经营者创新观念落后,技术创新获取渠道单一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传统体制、传统思想、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阻碍技术创新的陈旧思想观念。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有必要进行技术创新。有一种观念认为:“大企业创新求发展,中小企业创新是自杀。”还有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认为只有自主创新才是技术创新,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获得技术的手段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自主进行研究和开发;二是企业从其他企业或研究机构、个人处进行购买。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和应用。实际上对于新技术的获取有很多渠道,而且技术创新的形式也有很多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创新意识的薄弱,没有看到其实生产工艺、管理、生产流程、服务等的改变都可以视为技术创新的不同表现形式。3. 中小企业在创新人才、信息、管理方面比较匮乏科技人员的投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技术创新人员是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之外,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及各大高校中,其他的也主要分布于大型企业集团,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着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具有市场眼光的技术骨干,真正拥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的企业家更是寥寥无几。除一些新兴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之外,绝大部分小小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都处于非常不利的状况,由于自身开发能力有限,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于外来技术,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得技术成果(上文我们看到企业技术创新来源方面有相当大比例来自于引进和购买)。但即使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基本的技术人才使得他们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甚至在政府部门或有关组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一些中小企业仍然因为缺少能理解和接受这些技术支持的人力资源而未能有效利用。中小企业不仅技术人员数量少,而且每个技术人员往往又不得不从事多方面的工作,使得他们在技术的深度方面难以与大公司的同类人员相匹敌;技术创新属于知识创造后的商业化过程。人们创造知识的前提是拥有知识,但是仅具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还不够,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技术创新的此种特性完全依存于创造性人才,人才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缺乏人才的企业,技术创新将难以进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活动。企业技术创新既需要技术信息,又需要市场信息,两者缺一不可:缺乏信息是企业缺乏收集信息的意识,从而缺乏收集信息能力的结果。4. 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薄弱,缺乏有效的公共创新平台我国中小企业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会面临着技术开发风险、市场开发风险及调动技术创新资源出现的组织风险等多重风险,加上技术创新有明显的外部性,技术创新者还面临不能独自占有创新收益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资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出现市场失败。这主要三方面原因:(1)政府扶持的行业性技术开发中心少且水平低,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基础设施环境要求,企业承担过多的技术开发风险。(2)由于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创新企业经常面临无法获得创新收益的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规范体系,因此多数企业不愿采取技术领先战略。(3)政府为了促进大型企业为技术创新,采取财政拨款、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政策的直接性,不利于形成促进创新的竞争环境,不利于调动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三、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上面主要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相关问题,为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其健康良好的发展,我们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提出了如下两个大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借鉴作用。1. 加大国家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融资渠道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有效缓解我国当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难题的关键应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授信权限,开拓中小企业项目间接融资渠道。上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其实中小企业一项成功的研究开发项目所需资金占项目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如果银行等金融部门能够给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资金资助力度,并以其项目未来收益作为担保,其实可以有效化解贷款风险,进而取得双赢局面。第二,国家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门槛,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创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可通过内部发行技术开发股,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可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最后,政府在这方面应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融资渠道,如设置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中小企业互助组织机构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中介机构。2. 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体系,降低技术创新交易费用我们知道良好的配套服务体系不仅能为中小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且可以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应用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鉴于中小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无法独自建立起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我国中小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在技术人员获取、培训,技术信息获取和转换、技术成果登记和产业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针对这样的现状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全方位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予以技术信息和资金的扶持,并且尽快从政府层面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体系。3. 建立健全税收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正如我们在上文分析那样,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无法与大企业相比,他们的每项技术创新投入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现金流,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另外再加上中小企业在项目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因此政府应该给予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政策、税收以及金融方面的优惠,尽快出台完善相关的税收制度。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法律、制度的建设相对落后,应尽快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等法律,以保护、激励中小企业在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技术推广及产权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和积极性,更好地落实鼓励与扶持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一个更好的法律环境。4.提高经营者的创新能力,更新中小企业家创新意识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长期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是主要以从事处于价值链较低环节的生产和服务,这就决定了他们不愿意行业的性质主要是操作类型的工作,他们认为这样的工作不需要更多创新。实际上,只要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坚定以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信念,善于不断突破现有观念的束缚,对新思想、新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有积极的态度,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地吸收外部新的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并逐渐培育战略性前瞻眼光,对公司经营方式、目的任务、生产组织等进行创造性构思,有意识有计划地推动技术变革,我想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5.建立中小企业员工创新教育体系,强化员工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强化了中小企业员工创新意识,才能最终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为我们定义技术创新为所有对生产力有提升的任何改变都是一种创新。那么中小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只要他们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同时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就一定能够知道改进生产的方法。因此企业建立培训中心,定期对员工开展创新性教育,同时将有潜力的员工送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国家进行学习,从而建立起学习型企业。具体来说要利用科研机构、培训中心开展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技能、学历等培训,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师资培训制度,提高经营者的素质、研究人员的科技水平和职工的生产技能。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团队的学习能力,激发大家的智慧,从而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注重高端技术人才的激励,他们是带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领军人物,掌握技术创新的关键信息;二是,重视一线员工的激烈,他们拥有各个生产环节实践经验,稍加激励容易产生创新观点;最后,构建层次化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形成多种形式的奖励方式。6.加强对外的技术合作,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诸如资金供给不足,技术研发设备落后、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要想在取得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突破,必须走与企业外单位的技术合作。当前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创新性人才也比较多,但是他们大多数集中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他们集成创新能力较强,技术理论功底较强,科研成果突出,但是他们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而这正是中小企业所擅长的,如果我国中小企业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市场化的运行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必定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具体说来有三个途径:第一,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同行业有时会面临相同的技术难题,单打独斗成本极高效率较低,重复试验多导致科研资源的浪费,因此同行业企业之间可以按照出资比例,建立共同的研发基地,派遣一定比例的技术人才,共同开发研究,研究成果在企业之间共享;第二,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从产业链视角来看,上下游之间关联与密切,那么企业之间的技术影响就越强烈,通过上下游企业技术合作创新,能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第三,加强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致 谢四年的本科学习即将结束,我有太多美好的记忆都留在吉林工商学院。今天,即将离开母校,回首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多老师、同学、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那么令人神往怀念。在这里,我学会了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是学校给予我独立的养分;在这里,我陶冶于恩师对我的言传身教,受影响于导师的人格魅力;在这里,我畅游于漂亮图书馆象牙塔的阅读;在这里,我沉浸于教室里与同学激情研讨、纵论时事的场面今天我的论文终于付梓完稿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对我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的热心帮助,我不会这么高效的写完这篇文章。在此离别之际,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恩师李叔宁老师。忘不了论文开题报告时李老师耐心一遍遍的修改,忘不了老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之情;忘不了老师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治学严谨的态度;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管是资料的收集还是模型的分析,我都碰到了许多问题及困难,但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说明和解释,并不断鼓励我,这篇论文能够得以完成,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再次向李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其次,要感谢我的好友以及所有的寝室室友,他们在我大学期间给我很多帮助。感谢他们在我论文写作、学习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再次,我要感谢吉林工商学院所有的老师,在这的四年里,是他们给我知识的力量,为我树立崇高的理想;另外还要感谢所有的同班同学,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充满了色彩!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及家人,正如一句歌词里所说的“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正是你们在我求学生涯中的默默支持,才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大学毕业只是一个过渡,而非终结,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需要学习和改进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但有这么多关心和支持我的人们,我会坚毅地走下去!参考文献1 陈凤杰.中小企业创新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 陈庆修.经济全球化与比较优势 J.经济研究参考,2001,503 丁晓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 丁媛,陈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分析:优势与途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5(6)5 傅家骥、仝允桓等.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6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 号,2003,2,197 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 刘东.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 刘东,杜占元 .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接别墅建房合同范本
- 海绵城市施工技术交底文档大全
- 家庭暖气施工合同范本
- 中医养生保健常见问答题库
- 木材表面抗菌涂层研究-第1篇-洞察与解读
- 工程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2017劳务合同范本
- 货物定价合同范本
- 制造企业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设计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十中学初中体育《身体素质》教案(2025-2026学年)
- 绿植、花卉租摆方案
- 《管理学》(第二版) 课件 高教版 第十二章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第十三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 医疗机构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5航运公司年终总结和航线发展计划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诊治和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
- 酒店安全消防检查记录表模板
- 心态培训课程课件
- 2025年镁合金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客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重庆残联遴选考试题库
- CQI11特殊过程电镀系统评估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