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1页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2页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3页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4页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023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0、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浩浩汤汤( tang1 ) B、衔远山( xian2 ) C、互相轩邈( miao3 ) D、泠泠作响( ling2 ) 21、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4分)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22、翻译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 23、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 (用原文作答)的特点。(5分) 【参考答案】 20、A 21、(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通“返”,返回 (以上四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22、(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 以上每小题2分,共4分。“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23、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都得分;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也可得分。以上1、3两空每空2分,第2空1分。共5分。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作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7.解释诗中加点词:(2分) 俄顷: 何由彻: 18.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壬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19.填空: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4分) 20.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3分) 【参考答案】 17.一会儿;通(彻夜、通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8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19.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20.如: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 题七:常德市(新课标版) 文言文阅读(15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堘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到则披草而坐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13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天和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完曲折的溪流) B觉而起,起而归(睡醒就起来,起来就回去) C穷山之高而止(上到山顶才停止) D故为之文以志(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14对上文意思的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文章题目中的“始得”二字,表露出作者第一次游赏的欣喜,定下了全文情感的基调。 B本文第一段概写在西山游览的情况,第二段具体描述西山的独物景象,突出西山的卓尔不群。 C“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这是对西山宏伟气象的赞美,也寄寓了作者的心志。 D本文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了作者的傲世情怀。题二十四:廊坊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徙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缘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3选文出自 ,作者是 ,是唐代杰出文学家。(2分) 4将空缺语句写在下面。(2分) , 。 5请任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字的含义。(2分)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落千丈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7文章以“始得”为题眼,却先写未得西山时寻幽探胜的乐趣,意图是什么?(3分) 8文中有很多描写山水景色的优美语句,请写出同样描写山水景色的一篇课文题目,并将 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默写在下面。(2分) 【参考答案】 3柳河东集 柳宗元(2分) 4将空缺语句写在下面。(2分)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5请任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字的含义。(2分) 意:心 冥合:融合为一。 僇人:受过刑的人,这里指受贬谪的人。 际:合,接。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它遥远广大得与自然之气融为一体,不知道自己的边际在什么地方?浩浩荡荡地和神灵同游,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才是尽头。 自己以为凡是永州的奇山异水间,都有我的踪迹,真没想到西山的景色才是胜景。 7(3分)先写未得西山时寻幽探胜的乐趣,意杂衬托“始得”西山之乐,为下文描绘西山做了铺垫。 8略。能写出篇名,摘录出其中写景的句子即可酌情给分。(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0.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_;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_。(3分) 21.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3分) 22. 选文第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 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选择答案,将它们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括号内。(3分) 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参考答案】 20. 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 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2分,意思对即可) 21.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死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3分,意思对即可) 22.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 23. A D(共3分,每项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 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举: (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曾益/其所不能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0. 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11.(1)被选拔 (2)责任,使命 12.D 13.(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 14. (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 15.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4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 (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伛偻提携 提携: 宴醋之乐 酣: 字法中绝将五十年 绝: 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宝: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 醒能述以文 其节见于艰危 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 禽鸟知山林之乐 泉香而酒洌 食之末必不佳 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 2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 译文: 21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8、小孩子 酣畅、痛快消失、断绝以为宝 19、A 20、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真正好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 21、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