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试卷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 。2、根据土壤中含有 和 的含量,可以将土壤分为 、 和 。3、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 吸收的。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5、根据食性对动物的分类,可分为 、 和 。6、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送到植物全身各处的。7、沙质土中 容易流失,但 好;黏质土透气性 透水性 ;壤土透气性 ,既保 又保 。 8、植物茂盛的地方 的现象少,这说明根有涵养水土的作用。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 ,它们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人类的 。10、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存在于 中,大多数新鲜蔬菜的含水量约为其自身质量的 。11、“雨露滋润和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 、 、 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12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 、 、 等密切相关。二、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低到高依次是( ) A、沙质土、壤质土、粘质土 B、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 C、壤质土、黏质土、沙质土 D、黏质土、壤质土、沙质土2、花、草、树木的种子落在土壤里,在( )不会萌发。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3、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 )A、茎 B、根 C、叶 4、黑猩猩属于( ) A、肉食性动物 B、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5、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把它们都放在向阳的地方。甲盆不浇水,乙盆浇适量的水,丙盆多浇水。10天后,( )盆绿豆苗生长情况最好。 A、甲 B、乙 C、丙 三、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1、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 )2、我们平时吃的豆芽就是靠种子萌发出来的。 ( )3、根和叶的作用是通过茎来实现的。 ( )4、“喜阴植物”只能生活在背阴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 )5、我们经常吃的马铃薯是根 。 ( )6、凡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都是草食性动物 。 ( )7、土壤颗粒越大渗水能力越强 。 ( )8、水面上的种子不能发芽,浸在水里的种子才能发芽。 ( )9、没有土壤植物就没办法生存 。 ( )10、肥料施的越多,植物长的就越茂盛越茁壮。 ( )四、对答如流(共20分,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7分、第三小题8分)1、植物的根和茎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3、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五、实验探究(共15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请你想办法通过实验来发现不同土壤渗水能力的大小。1、我的假设:根据不同土壤含沙和黏土的比例差异,我认为 土的渗水能力最强。2、材料准备: 3、实验步骤: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以得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答案一、填空(30分,每空1分)1、植物体 2、沙,黏土,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3、根 4、对比实验 5、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6、茎 7、水 ,透气性,差,差,好,水,肥 8、水土流失9、生存环境 关爱 10、土壤,70%-90% 11、水,光照,温度 12、透气性,透水性,肥力二、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A 2、D 3、B 4、C 5、B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1、 2、 3、 4、 5、 6、 7、 8、 9、 10、四、对答如流(共20分。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7分、第三小题8分) 1、植物的根与茎在外形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而根没有。 2、种子的萌发除了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3、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的环境,例如马、牛、羊需要广阔的草场,肉食性动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获取自己所需的食物。我们可以采取的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围栏放牧,退耕还林等。五、实验探究 (共15分)1、沙质 (1分)2、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 、纱布、壁纸刀 、支架、三只同样大小的烧杯、三种土壤(若干)、水(若干)、绳子(若干) (2分)3、取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用绳子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各放一只烧杯。向三个塑料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子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6分)4、观察到:装有沙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最多;装有黏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最少;装有壤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比装有沙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少一些,比装有黏质土的塑料瓶下的烧杯里的水多一些。(只要表述清晰,意思对即可得分)(3分)5、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3分)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一、精彩补白。(每空1分,共28分)1、种在阳台上的植物总是向外生长,这是因为植物的茎、叶、花等器官具有_性,根总是向着湿润的地方生长,这是因为根具有_性,除此以外,根还具有_。2、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向_生长,茎向_生长,根的这种特性称为_,这是植物受到_的结果。3、骆驼最适应在_中生活,享有“ ”的美称。4、读科学在线,我们知道了:昆虫是鱼类喜欢摄食的优质动物蛋白饲料。养鱼者可以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虫的_性,用_诱集昆虫喂鱼。5、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_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6、像鸟类的_、鱼类的_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_。7、我知道的冬眠的动物有:_、_、_等。8、人们可以利用有毒植物中的_,经过提炼后生产生物农药。9、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的行为,例如 和 。有些鱼平时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_返回淡水中去产卵;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_。除鱼类外,能长途洄游的还有其他动物,如 、 等。10、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_。11、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_和_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_。二、明辨是非。(每题1分,共10分)1、植物的花和茎具有向光性,而叶却没有向光性。 ( )2、迁移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动物的特性,因为它们有腿。 ( )3、鱼身体长有鳞片、鳃、鳍,所以鱼适合在水中生活。 ( )4、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 )5、解放军的迷彩服是根据拟态原理设计的。 ( )6、像狗、牛、马它们都没有护身术,只能靠人类来保护他们。 ( )7、在迁徙的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不会有规律地停下休息和进食。( )8、 动物冬眠时呼吸会停止。 ( )9、 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活动,但也有迁移现象。 ( )10、 冬天麻雀飞往南方过冬。 ( )三、择优录取。(每题2分,共16分)1、植物的定向运动不包括 ( )A、向光性 B、向水性 C、趋光性 D、向地性2、下列各种植物的各种特性中,是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是 ( )A、向光性 B、向地性 C、向水性 D、向阴性3、多数鸟类每年要进行( )次迁徙。A、一 B、两 C、三 D、四4、( )可落入水中并随洋流散播到各处;( )的种子随风飘散;( )可以挂住动物的皮毛带到别处;( )最初产于土耳其,后被人们带到欧洲及其他国家。A、苍耳 B、椰子 C、郁金香 D、蒲公英5、以下属于帮助植物过冬的方法是( )A、 迁移 B、冬眠 C、落叶 四、一一对应。(12分)1.黄鼠狼 a. 盔甲 7.燕子 g. 冬眠2.蜜蜂 b. 放臭气 8.蚂蚁 h. 迁徙3.甲虫 c. 蛰刺 9.青蛙 i. 种子4.刺猬 d. 装死 10.鲑鱼 j. 躲藏5.蜗牛 e. 尖刺 11.杨树 k.洄游6.羚羊 f. 逃跑 12.向日葵 l. 落叶五、探究实验。(20分)植物一般都具有向光性。请你设计实验进行研究。(1) 实验目的:(2) 实验过程:(3) 实验结论:六、对答如流。(共14分)1、保护色和拟态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5分)2、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9分)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精彩补白。(每空1分,共28分)1. 向光、向水、向地性 2.下、上、向地性、地球引力作用 3.沙漠、沙漠之舟 4.趋光、灯光 5.季节 6.迁徙、洄游、动物的迁移 7.青蛙、刺猬、蛇(答案不唯一) 8.毒素 9.多种鲑鱼、大马哈鱼 、河流、鳗鲡、海龟(答案不唯一) 10.保护色 11.体色、形态、拟态二、明辨是非。(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择优录取。(每题2分,共16分)1. C 2.B 3.B 4.B、D、A、C 5.C四、一一对应。(每个1分,共12分)1b 2c 3d 4e 5a 6f 7h 8j 9g 10k 11l 12i五、探究实验。(20分)(1) 实验目的:判断光照的方向对植物生长有没有影响。(5分)(2) 实验过程:1. 在两个纸箱上编号,挖一个扁的窗户,让阳光只能从窗口透过。2. 查看箱子里面的光线,是否一侧光亮,一侧较暗。3. 把豆苗放进箱子里,窗口在豆苗的上方。1号箱子窗口向南(向阳),2号箱子窗口向北(背阴)。4. 每天观察箱中豆苗的长势,进行记录。(10分)(3)实验结论:植物有向光性。(5分)注: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合理即可得分。六、对答如流。(共14分)1.(5分)保护色和拟态的存在有利于生物有效地捕食或脱险。2.(9分)骆驼的蹄长着肉垫,耐高温;骆驼全身长有毛可以御寒和隔热;骆驼的嘴唇厚,牙齿和舌头能嚼食那些干粗或有刺的植物;骆驼长着两排又浓又长的眼睫毛,能够在风沙中辨认方向,它的鼻子有能自动关闭的瓣膜,耳朵里也有密密的长毛,这些都是阻挡风沙的“特别装备”;驼峰贮存脂肪可以供给能量;骆驼能坚持半个月不喝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已经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吧。准备好了吗?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1、生长在暗室中的植物会本能地向着窗口等有光亮的方向弯曲和生长,这种受单侧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 。2、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 总是向下生长, 向上生长。3、“飞蛾扑火”是由于有些昆虫有 性。4、动物冬眠时体温 ,血液循环速度 ,呼吸次数 ,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5、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 。6、骆驼适合生活在沙漠中,有“ ”之称。7、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外,还具有 和 。8、植物虽不能移动,但也有迁移现象。植物的花粉、种子、果实等可以被 、 、 和 本身传播到其他地方,甚至可以由人带到其他地区。9、仙人掌和莲是在外在 和生存 方面差异非常大的两种植物。10、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 和 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外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 。二、判断是非。(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冬眠现象是动物对冬季不良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 ( )2、动物的身体构造和形态同样与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 ( )3、仙人掌的叶子全部变为尖尖的叶刺,茎厚实,丰满;莲的叶宽阔肥大,茎内有很多空洞。 ( )4、留鸟都有迁徙的习性,而候鸟没有。 ( )5、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身体构造适于攀援;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身体结构适于奔跑。( )6、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只有拟态和保护色。 ( )7、与夏天相比,一些动植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在冬天不会发生改变。 ( )8、解放军的迷彩服是根据拟态原理设计的。 ( )9、北极圈内的驯鹿每年入冬后由北向南迁移,这是时间决定的,与环境变化无关。 ( )10、鱼藤草有毒,对动物有害,所以对我们没有用。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20分)1、用灯光诱集昆虫喂鱼利用的是昆虫的( )。A、向光性 B、趋光性 C、向水性2、壁虎与天敌相遇时,会丢弃自己的尾巴来诱惑敌人,从而逃离危险。壁虎的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A、保护色 B、拟态 C、自切3、响尾蛇的防御方式是( ),竹节虫和枯叶蝶的防御方式是( )。A、喷射毒液 B、放臭气 C、拟态4、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室(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5、骆驼为适应干旱的沙漠,主要靠( )储存水分。A、肚子 B、粗颈 C、驼峰6、下列例子中不属于植物迁移现象的是( )。A、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 B、郁金香被人带到欧洲C、牵牛花的藤按逆时针方向盘旋7、下列动物中,不以冬眠的方式过冬的是( )。 A、蛇 B、猩猩 C、青蛙8、水中生活的鱼靠( )运动,用( )呼吸。 A、肺 B、鳃 C、皮肤 D、鳍四、连线题。(共12分)1、下面的动物具有什么身体结构特征?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用线连一连。 北极狐 长鼻子、长耳朵,有利于散热 极地 华北赤狐 短鼻子、小耳朵,有利于保温 热带 热带狐 鼻子较短,耳朵较高、直立 温带2、请将下列生物与它过冬的方式用线连起来。大 雁 躲起来刺 猬 迁徙家 猫 冬眠麻 雀 换毛、增加脂肪蚂 蚁 落光叶子杨 树 羽毛变厚实五、看图做题。(每空2分,共16分)仔细观察仙人掌与莲,分析它们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然后填写表格。形态如何适应环境仙人掌茎叶莲茎叶六、根据植物向水性的实验,回答问题。(共8分)准备一个盘子,一个瓶子。将棉花或细锯末铺在盘子的底部,保持湿润。把5粒黄豆放在上面,并用少量棉花或细锯末盖住。在盘子的一侧放一个瓶子,把几股粗棉线的一端浸在水瓶里,另一端埋在棉花或细锯末里。观察5粒黄豆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预测几天后它们的出芽情况。如果发芽,豆芽的根向哪个方向生长?为什么? 七、问答题。(1小题5分,2小题8分,共13分 )1、冬天来临时,我们常用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哪些?2、列举骆驼有哪些身体结构特征使他适应沙漠生活?(不少于4条)附答案:一、天空(每空1分,共21分)1、向光性;2、根 茎;3、趋光性;4、下降、减慢、降低、减少;5、迁移;6、沙漠之舟;7、向水性、向地性;8、风、水、动物、植物9、形态、环境;10、体色好、身体形态、拟态。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C 3、A、C 4、A 5、C 6、C 7、B 8、D、B四、连线题:(12分)1、 北极狐 长鼻子、长耳朵,有利于散热 极地 华北赤狐 短鼻子、小耳朵,有利于保温 热带 热带狐 鼻子较短,耳朵较高、直立 温带2、 大 雁 躲起来刺 猬 迁徙家 猫 冬眠麻 雀 换毛、增加脂肪蚂 蚁 落光叶子杨 树 羽毛变厚实五、看图做题:(每空2分,共16分)形态如何适应环境仙人掌茎茎肥厚能储存水分叶叶子变成针状气孔少,能减少水分的蒸发莲茎茎内有空洞利于在水下吸收空气和吸收水分叶叶子宽厚肥大气孔多,利于水分蒸发六、实验题:(共8分,每个小问题2分)5粒黄豆所处位置不同,水的多少也不同。离水瓶近的先发芽,离水瓶远的后发芽。它们的根向着瓶子的方向即水流过来的方向,因为根具有向水性。七、问答题:(共13分)1、答:冬天来临时,我们常用的抵御严寒的方法有:用炉火、暖气提高室内温度,去温度高的地方过冬,增加衣物,适当多食用热量高的食物,减少外出等。(5分)2、答:四腿细长,蹄肥大,踩在沙地上能防止陷得太深;蹄下长着肥厚的肉垫,能耐受高温;全身长着棕黄色的毛,既防寒又隔热;嘴唇粗厚,牙齿和舌头能嚼食沙漠中干粗有刺的植物;长有又长又浓的眼睫毛,能在风沙在辨别方向;鼻子上有能自动关闭的瓣膜,耳朵中有密密的长毛,能阻挡风沙;驼峰能够贮藏水分。(答出其中四条即可得8分)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学校_班级_姓名_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卷面分总分得分一、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生活在北极附近的人们,冬天就住在用_砌成的冰屋里。他们在_里生火取暖,以抵抗极地的_。通常一个人只要花_,就可以建成一座冰屋。2、作为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_、_、_和_。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_,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_。人类的_又影响着环境。随着人口数的增长,人类向_索取的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4、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_。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_,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_,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_的破坏_,与自然_。5、从_考虑问题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二、择优录取我最棒。(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可能不属于保护环境的宣传主题是( )A、回来吧,可爱的小手帕 B、告别一次性筷子 C、标语 D、我们拒绝考肉串2、下面各种产品,来自动物的是( )A、豆腐 B、牛奶 C、山楂片 D、馒头3、下列方式不能说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搞好家庭绿化 C开荒毁林,围湖造田 D、搞好城市绿化4、下列不会导致环境破坏的是( )A、围湖造田 B、建立生态公园 C、砍伐木材用来造纸 D、烤肉串5、下列做法不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的是( )A、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B、赶时髦,什么贵就买什么 C、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6、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为了( )A、美化环境,招来游人 B、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C、保护珍稀动物 D、植树造林7、下列环境不会导致环境破坏的是(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围湖造田 D、建立生态区8、人与环境的关系是( )A、彼此独立,互不相干 B、人对环境有制约因素,环境对人毫无影响 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9、人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材料,都是从( )取得的。A、大自然中 B、工厂中 C、太空中10、我们搞环境宣传的方式主要有( )贴标语 宣传画 演讲 录音录像A、 B、 C、 D、三、小法官,巧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自己制造食物,所以人们的生存可以离开周围的环境。 ( )2、为了加快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脚步,应加快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点破坏没关系。 (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就越大。 ( ) 4、改造、利用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所需的物质财富,所以改造大自然是一项有益无害的工程事业。 ( )5、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我们应提倡围湖造田。 ( ) 6、保护大自然就是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 ) 7、“回来吧,可爱的小手帕”是提醒我们为保护环境尽量少用纸巾。 ( )8、使用电动自行车,绿色环保,应该提倡。 ( )9、人类的生存同样离不开周围的环境。10、“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应该彻底地依赖自然环境。 ( )四、我能正确连线。(每题2分,共10分)大量喷洒农药 A、污染土壤,杀死益虫大量砍伐森林 B、污染空气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C、污染水域工厂排放污水 D、破坏动物资源工厂排放废气 E、造成水土流失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你家的环保行为有哪些?2、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3、如果木板长期遮盖住草地,会出现什么现象?4、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呢?六、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1400万种物种,但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至1000倍。这主要是人类的7钟活动造成的:一是大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物环境的破坏;二是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三是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四是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五是无控制旅游;六是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七是全球气候变化。这些情况在累加的情况下,会对生物物种的灭绝产生成倍加快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20%的动物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1、 此段资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2、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你建议人类应该怎样做?参考答案:一、认真填空。1、冰块、冰屋、严寒、1小时2、阳光、空气、水和食物3、环境、生存、活动、环境4、自然、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和谐相处。5、多个角度二、择优录取我最棒。1、C 2、B 3、C 4、B 5、B 6、BC 7、D 8、C 9、A 10、C三、小法官,巧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四、我能正确连线。(每题2分,共10分) A E D C B五、简答题1、不乱扔垃圾,不随地丢纸条,节约用水等。(意思答对就给分)2、城市绿化、使用无铅汽油、骑车或步行上下班、进行家庭绿化、成立自然保护区等。(意思答对即可)3、用木板长期遮盖住草地,会出现小草得不到阳光的照射而发黄,进而长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得不到空气营养而枯萎。(意思答对即可)4、首先应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意思答对即可)六、阅读资料,回答问题。1、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增快,多种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2、一是大面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物环境的破坏;二是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三是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四是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五是无控制旅游;六是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七是全球气候变化。3、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尽量乘公交车出行,不乱扔垃圾,参加环保宣传工作等。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才能展示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人们用_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并用_来测量温度的高低。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和_。2、热能从_物体传向_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_的部分传到_的部分。3、金属、陶瓷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_,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_,适合做_材料。4、通过实验,我们得出初步结论,黑色、红色、白色的纸(或布)吸热能力由高到低排列是_色、_色、_色。5、地球上的热主要来自于_。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属于_6、空气变热后会_,周围的_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7,人们利用太阳的_制成了_。8、物体保温,要尽可能_热的传递,选用的材料必须是_。物体散热,要尽可能_热的传递,选用的材料应该是热的_9、在热水变凉的实验中,我让热水凉得更快的方法有_。_10、空气受热后会_,_的空气使纸螺旋圈转起来。11、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沸腾的水是_、人体是_成龄鸡是_结冰的水_12、(1)铅片、(2)瓷砖、(3)不锈钢、(4)纸板、(5)棉花、(6)空气。 热的良导体有:_ 热的不良导体有:_二、判断部分(每题1分,共10分) 1、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 ( ) 2、固体、液体都传热而气体则不能。 ( ) 3、在同一间屋子里的瓷砖和木板的温度是相同的。 ( ) 4、黑手套一般比白手套的吸热本领强。 ( ) 5、我们一般把太阳能能热水器安放在楼顶、屋顶、阳台等。( ) 6、陶瓷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 )7、把冰块装进保温瓶中冰块很快融化。保温瓶只能保持沸水的温度。( )8、材料不同的物体传热的快慢也就随之不同。 ( )9、站在电暖气小太阳旁会感到很热这是因为热是沿着空气传导过来的。( )10、在测量温度之前先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三、选择部分(每题2分,共18分) 1、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 )效果好。 A、食物的下面 B、食物的上面 C、食物的左面或右面 2、冬天电暖气安装在( )较好夏天空调安装在( )较好。 A、比床低的位置 B、比床高的位置 C、与床同高的位置 3、屋内比屋外温度高开窗后风会( )A、从屋外吹向屋内 B、从屋内吹向屋外 C、从窗户上部吹向屋外从窗户底部吹向屋内 4、金属真空保温杯有的不保温原因可能是( ) A、金属壁夹层中没有空气 B、金属壁夹层中有空气 C、杯壁是光亮的 5、风的特点是( )A 、看得见,静止的。 B看得见,流动的。 C看不见,流动的。6、暖气背面做成“一片一片”的是为了( )A、 坚固 B、美观 C、有利于热传导和热对流。7、黑墨水在( )水中扩散的快。A、热 B 冷 C温8、卖冰棍的人为什么把冰棍放在有棉被的箱子里( )A为了干净 B 箱子能保暖 C隔绝外面热空气的作用探究乐园(20分)一、简答(每题8分,共16分) 1、把铝勺、塑料勺、木勺一同放在温度颇高的水的烧杯中,同时把三粒豆子分别粘在三个勺子的尾端,过一段时间你会看到哪里豆子先脱落下来?为什么?(8分)2、许多家庭装修时用木板将室内暖气片罩上,只有侧面开些孔,这样做科学吗?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二、实验探究(14分)下图中,没点燃蜡烛时,蚊香的烟向( )飘,说明这时( )(有、无)风;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向( )飘,说明这时( )(有、无)风。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受热后会( ),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当实验完成后,不熄灭蜡烛,在烟囱口处盖上一块三硬纸板,这时蚊香烟会向( )飘,这是因为盖上纸板后,( )。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同学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吧。准备好了吗?一、精彩补白。(每空1分共20分)1、人们用 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并用 来测量温度的高低。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和 。2、热能从 温物体传向 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3、地球上的热主要来自于 。太阳距离地球约 亿千米。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用 等措施进行保温,采用 、 等措施进行散热。5、利用空气受热后会上升这一原理 发明了孔明灯。法国蒙特格尔菲兄弟发明了 。6、冬季空调扇叶应向 吹风;夏季空调扇叶应向 吹风。7、夏天,空调器安在比床 的位置较好。8、物体保温要减少热传递,选用材料必须是 。物体散热要加快热传递,选用材料必须是 。二、对错我知道。(对的打,错的打。每空2分共16分)1、加热粥时,用勺子搅动热得快。2、暖气片为了散热好,选用金属材料。3、远红外热能裤是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来的。 4、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测量温度用哪种都可以。5、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