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研究心得课件_第1页
高考真题研究心得课件_第2页
高考真题研究心得课件_第3页
高考真题研究心得课件_第4页
高考真题研究心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真题研究心得与体会,美术部 周洁,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了解高考动向,统揽全国各省市高考动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应考实践能力,使教师在教学上更加“有的放矢”,我校开展了暑期“教师做高考真题”活动。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教师,做高考真题,研究高考命题动向,是我在近几年高考结束之后必做的一件事,因此对学校的这一活动积极参与。通过认真阅读本次活动的通知以及及时与教研员联系、沟通后,抓紧一切时间仔细、认真的做了教研员所规定的十套2014年、2013年等高考真题,主要包括新课标卷、新课标卷、全国大纲卷、海南卷、天津卷。通过做题并结合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实际,就围绕高考命题特点、试题结构和题型、高考命题趋势等方面以及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谈我自己的认识与体会,汇报如下:,一、谈一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主要是针对新课标卷。 在试题形式、结构、内容等方面稳中有变,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学科能力考查。总体难度适中,对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一)命题特点 选择题命题特点: 1.考查的知识分布合理,中国古代、世界古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现代、中国现代,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 2.难度层次分明,有区分度,史实考查与能力要求并重。 3.注重对高中历史的主干知识的考查,学生不会感觉生疏,但有些选项设置疑惑性很大,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下手。 4.在材料中理解学科术语。如2014年33题,“天赋人权”的概念不陌生,但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术语与题干材料之间的关系,就可能造成对答案的误判。 5.试题内容凸显时代性和现实性。如2014年41题,涉及中日关系社会热点问题。 6.文字的阅读量明显减少,并且所给材料通俗易懂,大部分都能通过材料获取材料的主旨和关键词。,非选择题命题特点,以2014年为例,40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内容,充分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41题,考查中国近代史内容,涉及中日关系等社会热点问题;选修内容秉承了近几年一贯的命题思路。 1.40题主要考查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以及它们出现的背景,并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用的原因。要求学生答题时要紧扣“两者科技成果的对比”的主题,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联系,并能做出对主题的提升。 2.41题是明确的主题性命题,选材上有很强的热点倾向。要求学生就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目录,提出一条修改意见,并说明修改理由。总体难度适中,但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分析辨别能力,学生答题时观点正确,符合史实,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联系,并能做出对主题的提升。这种题目对考生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宏观来看近三年的考题,41题的变化性最大,考查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比较明显。 3.选做题的设置和材料的选取和2013年试题范式基本一致,仍然以新情境命题,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自主选择课外材料,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对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完整深入地理解材料内涵、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4.2014年的选做题虽然脱离选修教材,但其考查的历史问题是以整体历史或某一阶段的历史作为时代背景和历史主题,注重对学生史实分析运用能力。如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查学生对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以及儒学对其影响的分析;46题,则是考查学生对1908年、1910年清政府预备立宪安排区别的理解。,二、谈一谈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美术部是一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级部,一共有高一、高二、高三、复习班四个年级。作为级部历史学科备课组长,我需要更加全面、详细的考虑如何使不同的年级共同的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过仔细分析学生、学情,我把级部四个年级分成两个部分,即高一、高二是第一部分,高三和复习班是第二部分。,针对高一、高二的第一部分,我认为可以这样来进行。,美术部学生的学习可分为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两部分,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有限,作为小科目的历史学科,学生所能给予历史学科的时间更是杯水车薪,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所能做的恐怕只有提高历史学科的课堂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那么,在一节课中如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历史教学计划,完成历史学科的课标要求,最终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学习历史能力提升的最大化,是这节历史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依据。为能更好提高课堂效率,依据我们学校的之前的教改思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及我的努力探索,形成了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四段法教学模式)我将一节40分钟的课分四段:第一段,课初5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记忆;第二段,课中20分钟的教师创设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检测;第三段,课中10分钟的教师引导,重难点突破;第四段,课末5分钟学生当堂巩固训练。,首先,学生紧抓课初5分钟的朗读记忆。,历史是一门以识记为基础的学科,它大量知识的消化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反复阅读是深化记忆的有效途径。课初5分钟的朗读记忆既可消除学生上一节课的疲劳,尽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提高本节课的学习质量。重要的是它至少可以使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或者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为达此目的,教师可在上课预备铃响了以后,组织学生迅速进教室,拿出书本,由科代表按教师提前做的重难点计划让同学翻到前一课并读这一课的重点历史内容。从候课准备的2分钟开始着手读书至上课后45分钟,一般的学生至少可读完上一课的重点内容,成绩好的学生甚至可以把本节课的预习一遍。下一节课,接着读另一课的内容。按照我们学校历史课程的安排,每周4节课算,日积月累,一学期下来,利用课初35分钟朗读至少可读一本历史书12遍,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课中20分钟。,15分钟时间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高中历史课堂标准的要求,创设问题并通过学案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后5分钟时间学生通过做学案上的自主检测题进行自主检测。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这个课堂教学组织环节中,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就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但也并不意味着提问越多越好。教师的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价值,问题设计要科学精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节课历史知识重点,教师精心创设三到四个探究思考题,思考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由独立思考到同桌交流再到小组合作探究,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走下讲台,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适当给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课中剩余的5分钟,教师根据本节历史课的知识重点要求,创设35道历史选择题,最好是历年历史高考题,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感知高考试题,这对学生快速适应做高考类似的试题有很大的帮助。这个过程通过学生做题检测学生这个时段学习的效果如何,是否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学习的具体情况,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第三,10分钟的教师提问点拨。,这个时段,是历史知识的重难点突破,历史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层层设疑,分步解疑,引导学生完成重难点突破。在教师点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置一些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把分析材料题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一位名人所说:学习应当是一个不断取得能力的过程,并导致积极行为,创造一个新期望的未来。这句话强调了“会学”才是提高素质的关键。教师提问学生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优秀生,要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对于探究问题难度较大的,教师要多提问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并让他们介绍思考这类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使中差学生学到一些解题方法。最后,教师积极引导点拨,指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答案。,第四,无论课程进度如何,课末都要留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以巩固消化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这个时段,更需要教师精选试题,最好精心设计10个选择题,选择题设置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题题重点,题题课标。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两天后只留下28%,6天后只剩下25%。这些数据表明,知识刚学过之后,遗忘特别快。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学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当堂复习、巩固,才能不断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因此,课末5分钟的复习巩固训练的效果比课后用15分钟来复习要好得多。因此,无论课程进度多慢,我们都要在课堂结束前5分钟给学生理清教材脉络,以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目的。,总之,对于高一、高二的一节历史课来说,课初的朗读记忆;课中的学生课堂自主探究自主检测以及教师重难点的点拨;课末的当堂巩固训练。这样的四段法教学模式,就我个人理解就是学习巩固再学习再巩固的过程。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基础,我们可以以教材的内容为材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那么第二部分即高三和复习班由于情况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了。,我现在所教的是美术生,他们与普高生复习有一定的区别,结合我之前教美术复习生的经验教训得到了一些认识。多数高考美术生在高二学年结束后,会把专业课放到首位,离校全力以赴准备参加美术专业培训和考试,一旦美术专业高考结束,文化课便成了学生的突击课,但这通常已是高三下学期了,时间非常紧迫。多数美术考生的数学、外语成绩都不太好,再加上这两科相对提分较难,因此,美术考生最终的“较量”主要体现在文综上,因为它是短时间内比较容易提高的学科。文综上的一分之差,则有可能导致这个考生与梦想“失之交臂”。因此在文化课复习中,文综的复习尤为重要,以历史学科来说,美术专业学生需在普通班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内容,这就必须提高复习的效率。如何能够提高复习的效率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一、认真备课,明确目标,提高复习的效率。,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和近三年的考试大纲、文综试卷, 按考试大纲考点要求认真备课,明确目标。对于美术生来说,复习的时间尤为紧张,这就要求老师更要注意研究这些内容,找到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不走弯路,提高效率。同时针对美术生的特点,制定了既要完成一轮的复习任务,又要达到二轮的复习效果的教学目标。因此,我采用学案导学法。学案的编制本着既便于教师的教,又便于学生的学的原则编制。内容包括:高考考点,知识梳理,疑难解析,高考回放,与本节联系的社会热点,自我测评等,省去了学生翻阅大量资料的时间,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时间要精打细算,内容要合理安排,起点要准确定位。做到复习起点不能太高,坡度不能太陡,难度不要太大,要把复习的着力点放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复习方面,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和养成基本的学科能力。,二、了解学情,加强沟通,端正学生的心态。,高考美术生容易出现两种不良心态:一是不自信,一些学生面对繁杂的知识产生恐惧心理,没有心思复习。二是克服“一脚已迈入大学”的浮燥情绪,急功近利,恨不得一步到位,乱花时间却适得其反。教师要经常与艺术生进行情感沟通,尤应以激励为主。接下来向学生说明复习的流程,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底。另一方面要求考生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要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折不扣地落实复习内容才是保证美术生真正迈入大学门坎的关键。复习前教师最好同学生沟通一下思想,了解一下学生对复习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师根据实际调整复习计划,师生达成共识,以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课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易错易混点、疑惑点、认识的误区等, 师生通过这种互动、交流,促进了教学相长。,三、夯实基础,整合知识,提高课堂效率。,高考是考能力的,但是任何能力测试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的。纵观每年的高考试题,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所以说主干知识的复习非常重要。而美术生大多原有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复习文化课的时间又相对普高生来说比较少,基础知识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时,教师要紧扣基础知识,让学生领会到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复习时要把握两大重点:一个是学科主干知识,要帮助考生对此类知识构建网络,形成知识体系。第二个就是历年考试中的常考点,对此类知识要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注意舍弃偏难的习题严格把控好复习考试的范围,注重研究试卷的特点及命题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备考的质量。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讲得精、讲得准,讲得巧,不过多占用学生的时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精选习题,总结规律,点拨解题技巧。,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综高考试题,强调综合,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重思维,重迁移。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这个能力是要靠练出来和悟出来的。在提高解题能力方面,首先,要精心选择粘拼题目,精选高考经典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