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ppt_第1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ppt_第2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ppt_第3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ppt_第4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观察,实验目的,1.了解x染色体失活假设及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2.学习人类性染色质的检查方法。,X染色质的相关知识:发现过程及基本形态 形成过程 本质 临床应用,实验原理,1. 1949年Barr等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而雄猫无。而且在其他物种的雌性个体组织细胞核中都有。因此X染色质又称Barr小体。,发现过程及其基本形态,女性:46,XX 男性:46,XY,X染色质的形成过程,X染色质的本质,异固缩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 胚胎发育第16天,出现失活;卵子与精子受精后,其中失活的X染色质变为常染色质恢复活性。,相关概念: 剂量补偿效应:指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主要类型: 1.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不同(果蝇)。 2.雌性体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是失活的。(人、哺乳类),Lyon假说: 1961年由Lyon提出,又称单个活性X染色体假说。 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有活性(activation X, Xa),另一条失活(inactivation X, Xi); 2失活是随机的; 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4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mosaic)。,正常女性间期细胞核中X染色质阳性率为1030,而男性则低于1。,X染色质检查的临床应用,性别的快速鉴定 胎儿性别鉴定,取口腔上皮细胞涂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甲醇,冰醋酸(3:1)固定15分钟, 干燥 依次放入95%乙醇、70%乙醇、50%乙醇,蒸馏水中,每次2-3分钟 5NHcl分化5秒钟 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2-3分钟 硫堇染色10分钟 冲洗干净,电吹风吹干 镜检(油镜),实验步骤,X染色质的识别方法:一般位于核膜内侧缘,形状多样,多为半圆形,三角形。,实验结果的观察,可计数细胞的标准:a:核较大,轮廓清除完整,无缺损、皱褶,染色清晰。b:核质呈细网状或均匀的细颗粒状,无深染大颗粒及细菌污染, X染色质的形态:,1.结构致密的浓染小体,轮廓清楚; 2.大小约1u左右,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 3.其形状有微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