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doc_第1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doc_第2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doc_第3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doc_第4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地理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科书5962页,通过网络、书籍等收集有关家乡顺德农业生产的图片、新闻和桑基鱼塘的相关资料,准备课堂上展示分享。二、教学课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II农业区位因素三、教材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属于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中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在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跟着逐一对这三大区位因素进行展开阐述,正文宋体字部分是内容提纲,阅读部分详细展现了各要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对于三大区位因素,教材分别安排了三个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分析影响不同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教材重视“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的学习,对“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这部分知识相对欠缺。本教案结合了人教版和中图版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和补充。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并理解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2)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3)初步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的地理意义。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书本理论知识与乡土地理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2)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农业生产,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四、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从中提高资料的搜索能力、阅读分析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可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法。学会倾听,交流,集思广益,合作分享。五、教学过程【导入】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顺德区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或新闻,引出农业的概念。若学生展示的资料不够好,教师可以稍作补充,展示图片和新闻如:/read.php?tid=16652(陈村花卉掠影)/zgjjzk/html/2007-05/28/content_13119661.htm(南粤陈村:创意农业打造“中国花卉之都”)/ServicePlam/servlet/KViewServlet?flag=14&id=43954(顺德外延水产养殖业调研报告,图文)等。【教师小结】同学们展示的都是有关顺德农业生产活动的资料,其实,农业,概括来说就是指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过渡】我们顺德的农业生产自古有名,2011年07月07日顺德区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规划提出,顺德将加强花卉、水产和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艺产业带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h/2011/0708/c25408-4098197758.html假设你是一个农场主,拥有一块地,应该怎样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才能够达到最高效益呢?今天,我们就以顺德的农业生产为例,学习第二节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的第一个内容“农业区位因素”。【板书】农业区位因素【教师引导和提问】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就构成了影响农业生产的三大区位因素,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自然条件 2、科学技术3、社会经济【转折】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百度百科中顺德地理概况和气候简述中的相关材料,找出影响顺德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并说出这些自然条件是怎样影响农业发展的。/view/30600.htm【提问】资料中提到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2)地形(3)河流(水源)(4)土壤【提问】顺德区的这些自然条件情况如何?利于农业发展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顺德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地平;河流纵横,水网交织,水源充足,利于灌溉和养殖;土壤肥沃,富含各种有机物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这样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利用59页阅读,引导学生理解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教师总结,板书关键词】光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降水较多的地方可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降水较少的地方适宜经营旱作农业;地形的影响: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河流是重要的灌溉水源,对于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土壤决定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土壤的肥沃程度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小组活动,讨论回答】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课本60页): 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气候) 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光照、水源) 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地形) 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地形)【转折】以上讲的是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我们再看看农业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阅读】课本60-61页阅读“农业生产活动”,教师简单点拨。【小组活动,讨论回答】简要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课本61页):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生产技术培育良种)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工人(机械化)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节水技术)【转折】除了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农业活动还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教师指导阅读新闻】香港市场逾五成淡水鱼来自顺德/info/detail.jsp?id=48102【提问】新闻中提到,水产、家禽、花卉,是顺德农产品供港的主要品种,事实上这三类农产品也正是顺德的农业生产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同学们想这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市场【教师点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对这些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生产什么类型的农业,以及它的生产规模会发展多大最终都由市场需求来决定。【提问】水产、家禽、花卉等产品都很容易变质,为什么还能销往香港及其他更远的地方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交通及冷藏保鲜技术【教师点拨】交通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农产品能长距离运输。除了市场、交通和技术等,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它是政府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板书】政策【小组活动,讨论回答】简要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课本62页):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交通运输及冷藏保鲜技术)产自荷兰的鲜花点,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交通运输及冷藏保鲜技术)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市场)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市场、交通运输及冷藏保鲜技术)【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那么,对于某一个具体地方,应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呢?应综合分析该地区的什么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应综合分析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下面我们就以城郊农业为例,看看农业区位怎样布局。【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某城镇(如下图)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小组展示布局方案,教师点拨】A:小麦;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B:乳牛;因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C: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地方合理 D:养鱼;有水库E:果园;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经济林业 【教师总结,课件展示】城郊农业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因素:1、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2、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水产、果园、棉粮等;3、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知识拓展,迁移运用】观看视频桑基鱼塘/v/b/66955978-2241740624.html阅读有关桑基鱼塘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简介/AMuseum/agricul/6_6_8_sangjyt.html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A3%BB%F9%D3%E3%CC%C1&in=5750&cl=2&lm=-1&pn=12&rn=1&di=539709165&ln=1936&fr=&fm=&fmq=132499963523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3&-1&di105722172045&objURLhttp%3A%2F%2F%2Fupload%2Fnewsimg%2F718-2.jpg&fromURLhttp%3A%2F%2F%2F%25B7%25E7fengzhijing%2Fblog%2Fitem%2Ff6817de753f45f24b93820f9.html&W2560&H1920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A3%BB%F9%D3%E3%CC%C1&in=5750&cl=2&lm=-1&pn=12&rn=1&di=539709165&ln=1936&fr=&fm=&fmq=132499963523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1&-1&di539709165&objURLhttp%3A%2F%2F%2Fattachments%2F2010%2F01%2F687_201001150951112zhTm.jpg&fromURLhttp%3A%2F%2F%2Fviewnews-137938&W480&H326&T8746&S40&TPjpg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可以说说你对基塘农业的了解,也可说说你对基塘农业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看法、评价。【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三大类区位因素,它们对农业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意义,但是这些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有些因素也可以通过人为改造从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市场区位及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同学们课后可通过网络、书籍或走访农户、询问长辈等了解更多关于家乡农业发展的知识,你会发现生活中更多有用的地理知识,也会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而叹服。【板书设计】(一)农业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地:畜牧业、林业1、自然条件 河流(水源) 对干旱地区影响尤为突出 土壤类型,茶树:酸性土2、科学技术: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3、社会经济:市场、交通及冷藏保鲜技术、政策(二)城郊农业布局考虑因素1、地价的高低 2、单位面积产值大小3、需水量多少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六、教学反思: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具体地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的地理问题以更好为人类服务是学习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价值所在。本教案试图将书本知识与乡土地理联系起来,运用互联网丰富的百科知识、时事新闻、图片、视频等资料,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布局等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也提醒了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意身边的地理,善于利用互联网等进行自主学习。网络上的信息量非常大,不可能也没必要展现太多内容,而且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较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