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纠正防止对策分析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产生的原因较复杂,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进行纠正和防止。重要是要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回归幼儿教育本位,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纠正防止Abstrac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is a mistake to make a quick profit education tendency to cause more complicated, requiring an integrated strategy to prevent and correct. It is important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o follow the law, adhere to the correct values, return-base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the right link.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s; correct to prevent 前言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又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由于广泛性和严重性,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然而更重要的是要防止。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针对这一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这其中有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条件不具备、保教人员素质低下,保教经验缺乏的因素,也有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社会评价偏颇等问题。由此,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综合的策略。 一、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如果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幼儿园即保育园”,“幼儿教育即保教结合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来说,“幼儿教育即游戏活动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目标来说“幼儿教育即身心和谐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来说,“幼儿教育即学前准备教育”。但幼儿“教育”不是“教学”,幼儿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 总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而科学的方向。 二、遵循幼儿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 幼儿教育的规律是什么?通俗的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个道理。“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到52周时,他能熟练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大愿意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梯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也应当从中深刻反思。 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迷失了正确的办园方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不正确的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的评价观,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幼儿认字,背诗,做算术题,记诵英语单词。为迎合幼儿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幼儿园借鉴小学做法,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实验班的招牌。总之,趋利性、媚俗化,使一些幼儿园放弃了正确的办园理念,背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规程是“我国幼儿园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是管理幼儿园的基本依据。”纲要“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幼儿园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办园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准备教育的办园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学化”。 四、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重要的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外在表现为偏离了它的教育位置,承担了本身不应承担的教育义务,在履行一些重要教育职责方面错位。因而应当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不能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能再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总之,幼儿教育就应 当做好教育幼儿的工作。 五、正确衔接小学教育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 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六、加强保教队伍建设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 “小学化”的幼儿园一般都存在保教人员数量不够、素质较低、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保育员这三方面问题特别大,这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应当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一教两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幼儿教师、保育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保教人员均应实行聘任制。要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七、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示范作用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一大批示范性幼儿园的榜样表率作用。 示范性幼儿园是办园方向端正、管理严格、保教质量好、社会信誉良好的表率和楷模。示范性幼儿园首先应当全面纠正和彻底杜绝“小学化”倾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同时,在所辅导的辖区内应充分发挥“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幅射作用”,指导帮助非示范性幼儿园端正办园方向,推进素质教育。此外,县级以上示范性幼儿园还要积极参与本地区非示范性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保育、教育业务管理工作,在区域内做好消除“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工作。 八、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创造幼儿教育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主要原因之一还在于一些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设备、设施和相关的教育资源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的、充足的条件。对此,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举办者(法人)应当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办园标准加快建设,以逐步达到规定的办园条件。同时,幼儿园也要注意丰富、积累和创造园内、社会和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办园条件更趋完善。 总之,幼儿园应当“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九、开展幼儿教育家庭指导 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幼儿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幼儿教育“小学化”,也是幼儿家庭的普遍教育现象。幼儿家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希望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的责任和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纲要,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要让家长主动学习和了解幼儿教育,了解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了解幼儿大班并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道理。从而,纠正家庭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规律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注释: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20号. 幼儿教育小学化弊大于利DB/OL./dispbbs.asp?boardid=23,2006-05-06. 国家教育委员会文件.国家教委关于正式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意见,教基199615号. 国家教育委员会第25号令.幼儿园工作规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小学化”弊大于利DB/OL./dispbbs.asp?boardid=23,2006-05-02. 2余晓红.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DB/OL.http:/www.Czbtv.con/msxw/tt/t20051121-20148.htm,2006-05-02. 3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DB/OL.http:/www.f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环保材料防水保温工程承包协议
- 2025年企业间关键财务数据非竞争使用保密协议
- 2025年商铺产权抵押贷款协议:专业经营资金周转合同
- 2025年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及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公立医院护工人员临时雇佣及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维修施工合同(安全保障)
- 2025年环保技术研发合作采购合同风险控制及法务支持协议
- 2025年生物科技研发项目资金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安置房工程招投标代理协议
- 2025年度高科技小麦种植与农业科研合作开发协议
- 医院安保课件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河北唐山某国有企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课件
- 2025年安庆怀宁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预防残疾知识讲座课件
- 浪漫七夕领证活动方案
- 大型活动策划组织与执行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