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行为与习惯: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设计思路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人类也不得不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灾难。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一个对自然界生命漠不关心、对大自然一山一水随意索取、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决不能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有所作为。热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天生就对自然界的水、植物、动物等怀有天然的好感。但如果得不到及时地保护和弘扬,这种天性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经受世俗功利的消极影响,而逐渐受到抑制甚至丧失。所以教育者应呵护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天性,使他们善良纯真的内心世界在自己的行动中积极外显出来,从小开始逐步养成高尚的环境道德和良好人格。其实环境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存在子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为此,我们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选取了小学生周围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设计了“爱护我们的家园”这个单元,通过爱护环境、节约水电纸张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采用讲故事、表演、绘画、看图讲述、调查、参观、游戏等多种形式,将环境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摆在首位,以此来促进环境认知和行为习惯的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课时安排:单元教学初步安排总课时:5课时第4主题:2课时第5主题:2课时第6主题:1课时4 我喜欢美好的环境主题目标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2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3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科书分析本主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人手,以实际行动为美化环境做贡献。第16页组图展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环境,旨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环境,体会美好环境带给人们的舒适与愉悦。第17页活动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旨在引导学生为创设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努力。第18页组图呈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环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身边的污染向题。第19页图展现的是一个“让垃圾回家”的游戏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对垃圾进行分类。第20页组图展现的是学生“变废为宝”的手工活动,旨在倡导利废利旧的精神,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活动建议【一、美的环境,好的心情】活动准备1教师课前收集一些美好生活环境的资料和图片。2学生课前调查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美好环境,并准备彩笔、画纸。活动过程1直观导人:出示一些美好生活环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看了图片的感受,如:美、漂亮、好看等,引出主题美的环境。2交流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环境,并说明为什么美,美在哪里,身处其中的感受如何。如:生活在整洁宁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中,我们会感到舒适愉快、精力充沛。3小结要点: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使我们的心情也好起来。4意愿画:请学生用彩笔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活动要求在交流体验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环境与人相互影响的关系上:美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美好的环境需要人类的保护和创设。活动拓展选几幅好的意愿画寄给报社,把学生的美好心愿传递给社会各界,呼吁全社会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二、这儿怎么了?】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身边的一些环境污染情况,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2教师课前检查了解一下学生的调查记录情况。活动过程1设疑导入:请学生观看教科书第18页的几幅图,思考:“这儿怎么了?”2集体讨论:学生讨论教科书第18页的几幅图所揭示的几个常见的环境问题。3资料交流:请学生介绍、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身边环境污染的调查记录资料,并说说自己调查之后的心情和感受。4分类分析:引导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加以分类,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并引导学生尝试分析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5小结要点: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可是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类自己造成的。美好的环境人人喜欢,可是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来创造和维护。活动要求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破坏了环境就必然受到环境的惩罚。活动拓展把自己对环保的新认识告诉自己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污染问题。【三、让垃圾回“家”】活动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关于童话故事一个邮包的图片与两个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字样的纸盒。活动过程1作品导入: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童话故事一个邮包(林颂英)。森林里的动物小区环境真幽静,有清亮亮的小河,还有小鸟啾啾叫。狗熊先生把家搬到这里。狗熊先生住在浣熊太太的楼上。没事的时候,狗熊就坐在阳台上看风景,听鸟儿们唱歌。这天,狗熊先生边看风景边有滋有味地嗑瓜子,像天女散花一样,把瓜子壳往楼下扔。第二天,狗熊先生把酸奶杯子往楼下扔。第三天,狗熊先生又将肉骨头往楼下扔。楼下的浣熊太太看见院子里的瓜子壳、酸奶杯、肉骨头,就把它们捡了起来。一天,邮递员黄狗先生在楼下喊:“狗熊先生有邮包。”狗熊先生连忙“噔噔噔”地奔下楼去,取回包裹。回到家,狗熊先生乐呵呵地坐在沙发上,慢慢地打开邮包,发邮包里竟然是瓜子壳、酸奶杯和肉骨头,还附有一张字条:“狗熊先生:请你把它们丢进垃圾箱里。浣熊。”狗熊先生脸红了,赶忙奔到阳台上,朝着楼下大声喊:“浣熊太太,对不起。狗熊今后一定注意环境卫生。”2故事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内容。3小结要点:乱扔垃圾会影响环境的美观,应当让垃圾回自己的“家”。4集体讨论:垃圾的“家”在哪儿呢?学生自由发言讨论。5小结要点: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袋、字纸篓都是垃圾的“家”,应让垃圾呆在自己的“家”里,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只有垃圾回“家”了,我们的环境才会美丽起来。6知识讲解: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不同的垃圾也应回不同的“家”。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7游戏活动:让垃圾回“家”。(1)每位学生分别将两种垃圾写在两张纸条上。(2)打乱学生的纸条,重新分发,一人两张。(3)学生将手中的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箱。(4)请两位学生上来检查、评议本次游戏结果。(5)可视时间情况反复游戏。(6)小结要点:垃圾进入不同的家,有利于人们对垃圾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活动要求注意关于垃圾的分类以及垃圾的处理,可酌情介绍一些简单的知识,不要讲得太深。活动拓展1给学生提供一些捡拾垃圾的工具,如塑料手套、小桶、火钳等,让学生把校园里还没有回“家”的垃圾送回“家”。2“变废为宝”巧手大赛。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做一件手工作品,参加班级的“变废为宝”巧手大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2学生是否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学生是否在生活中养成垃圾人箱的好习惯。4学生是否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简单知识。5学生是否具有利废利旧的意识,是否在生活中乐于动手动脑、利废利旧。6学生是否能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能否积极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 改进建议 创新点 5 节约水和电主题目标1了解水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水电资源的宝贵。2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知道水是来之不易的。3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水电的好习惯,初步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教科书分析:本主题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水电的宝贵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育学生节约水电。第21页组图展现的是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为下一步的对比埋下伏笔。第22页上表格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悬殊明显的比较,了解水资源的宝贵。下照片展现的是缺水带来的严重后果,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第23页组图展现的是水在生活中的种种用途,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第24页组图展现的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设想停水一天将要发生的事,从而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水。第25页组图以童话故事的方式生动再现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自来水复杂的生产过程,引出下个话题节约用水。第26页上图以“水龙头,不要哭”的漫画方式提出了自来水滴漏现象,以形象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到水滴漏也是不容忽视的水浪费现象,教育学生注意关紧水龙头。下面两幅图展示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节约用水。第27页组图展现的是各种家用电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第28页组图展现的是电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电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贡献。第29页组图呈现的是生活中节约用电的几个场景,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的问题。活动建议【一、宝贵的水】活动准备学生课前了解地球上水的有关资料。活动过程1猜谜导入:猜一猜教科书第21页的谜语(水)。2资料交流:“你还在哪儿见过水?”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资料。(评议学生寻找资料的情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3小结要点:地球上的水很多,且形式多种多样。可是人们真正能利用的水却很少。4分析比较:结合教科书第22页的比例表格,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人类能利用的水与地球总水量的悬殊巨大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让学生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严重缺水。5小结要点:地球上的水很多,且形式多种多样。可是人们真正能利用的水却很少。活动要求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国家和地方缺水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不过要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水的宝贵,还是应当从学生自身的经历着手。【二、水有什么用】活动准备学生课前了解生活中的用水。活动过程1提问导人:水有什么用?2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谈谈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3小结要点:生活离不开水。活动要求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切实体会到水的重要。【三、停水那天】活动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停水通知”一份,以及情境表演的相关道具。活动过程1情境导入:出示“停水通知”,创设情境将要停水一天。2即兴表演: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设想这一天会发生的事,并自由组合表演。3小结评议:评议游戏活动,学生互评和自评相结合。活动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情境表演,评议重点是学生能否抓住停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四、爱惜每一滴水】活动准备教师课前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或者请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来做介绍(酌情而定);将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录制成磁带;准备一枚国家节水标志。活动过程1设疑导人:我们生活中用的自来水是自己来的吗?让我们来听听小水滴自己是怎么说的吧。2故事欣赏:听录音故事小水滴旅行记。3集体讨论:学生讨论录音内容,教师可结合课前的参观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4小结要点:自来水来得真不容易,我们应当珍惜它。5看教科书第26页上图讲述。(1)提出看图讲述的要求,教师提问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水龙头为什么流泪?东东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2)学生自由讨论。(3)小结要点:不要小瞧这种滴漏现象,一滴水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东东学习,别让水龙头“滴答流泪”。6集体讨论: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评议各类行为,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7知识讲解: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并介绍。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活动要求1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只需要让学生粗略地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即可,无须讲得太深。2最好让学生有自来水生产方面的感性经验,能参观是最好的,否则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活动拓展1要求学生回家做个“滴水实验”,用桶接滴水一天,看看有多少水,也可以全班一起做个“一分钟滴水实验”,每个人用水杯接一分钟的滴水,最后将水集中起来。使学生直观了解到,滴几滴水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如果滴的人多了,滴的时间长了,就会有许多水白白浪费。2设计节水标语或绘制节水标志,在校园里进行节水宣传活动。【五、节约每一度电】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了解家庭里常用的电器有哪些。2教师课前准备几幅人们正在用电的图片。如:在炎热的夏天里扇电扇,从储满食物的冰箱里拿冰淇淋吃,用电脑写作,用洗衣机洗衣服活动过程1提问导人:你们家里有哪些电器?2自由交流:学生交流自己家里的电器,教师将它们都写在黑板上。3小结要点:电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密切。4看图编故事:出示人们正在用电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肉容,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此时停电了,会怎么样?”引导学生设想停电后的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创编故事。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电在生活中的重要。5我们的家庭需要用电。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电?6小结要点:如今,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了。7交流体验: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大范围的“电荒”,由于供电不足,许多地方开始拉闸限电。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学生自由交流。8小结要点:节约用电刻不容缓。9讨论:生活中应该如何节约用电呢?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的问题。(对学生节约用电的好点子给予肯定。)10小结要点:节约用电是对社会的贡献。活动要求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节电教育。活动拓展1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节约水电知识,并和父母一起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节电计划。2全班师生一起写一份致全校同学的节约水电的倡议书,并张贴出去。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理解水电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学生是否理解水电资源的宝贵。3学生能否理解自来水的来之不易。4学生在生活中能否形成节约水电的意识和好习惯。5学生是否积极向他人做节约水电的宣传。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 改进建议 创新点 6 爱惜每一张纸主题目标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2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3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教科书分析本主题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的教育。第30页组图呈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纸或纸制品,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第31页上组图展现的是纸发明以前人们的写字情况,右下角图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中国的蔡伦。旨在引导学生经过分析比较,体会到造纸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使学生感受、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第32页两幅图呈现的是节约用纸的情况,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纸,从而在学生中掀起节约用纸的良好风气。左上的小资料,旨在使学生将造纸与环保问题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节约用纸的意义。活动过程【一、纸的用途多】活动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计算器一个。2学生课前收集各种纸制品,并提前一周每天记录当天的作业用纸量,最后统计自己一周的作业用纸量。活动过程1直观导入:展示学生收集的纸制品,引出课题纸的用途。2集体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纸有什么作用,如:纸可以写字、画画、包装等。如果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便。3小结要点:纸在现代人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4小统计:各组学生统计本组同学一周作业的用纸量。然后引导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一周作业的用纸量。(引导学生评议统计结果。)活动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从统计一个人的用纸量到统计一个组的用纸量再到统计一个班的用纸量,逐步扩大,最后引导学生设想更大范围的用纸量,从而体会到纸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活动拓展可以回家连续记录家里一周的各种用纸量,最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分类统计。【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现】 活动准备师生课前收集纸发明前的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活动过程1设疑导人:纸的作用真大,那纸是谁发明的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2资料介绍:蔡伦造纸。蔡伦,湖南耒阳人,家境贫寒,少年时就进入宫中作宦官j是东汉和帝时的中常侍兼尚方令,掌管制造宫廷用品。蔡伦觉得竹简木牍太重不方便,缣帛又太贵。如何才能够制造出轻便又便宜的纸张呢?他经常去民间考察沤麻、煮葛、纺织等生产经验,并潜心研究,积累了许多关于植物原料与纤维性能的知识。经过长期努力,他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先收集材料并用刀子将材料切碎;然后将它们浸泡在水中;等材料发酵、涨开后,再用清水漂洗,用木槌打细、搅散成为纸浆;最后把纸浆浇在竹器或麻布框内,晒干后,一张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锚链热处理工试用期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轧制加热工客户反馈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雕工合规化技术规程
- 研发合作协议书
- 热缩材料制造工配送路线优化建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美术颜料制造工工艺技术规程
- 栲胶干燥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规程
-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中学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通辽市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钢管租赁合同
- 2025版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指南
- 骨科术后并发肺栓塞护理
- 2025年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60题)含答案
- 社区工作者网格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快乐主义伦理学课件
- 运筹学:原理、工具及应用肖勇波习题答案(可编辑)
- 长期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及管理
- 民国时期农村管理制度
- 2025年医药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 茶叶示范基地管理制度
- ELK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