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自我的曼陀罗模型_第1页
2010自我的曼陀罗模型_第2页
2010自我的曼陀罗模型_第3页
2010自我的曼陀罗模型_第4页
2010自我的曼陀罗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的曼陀羅模型,2010年七月2427日,印尼日惹 Gadja Mada University 第一屆國際本土及文化 心理學會議。Henrich, Heine和Norenzayan (2010 a, b):在2003至2007年之間所發表的 心理學論文中,96% 的樣本是來自白人 (White)、受良好教育(Educated)、工業 化(Industrialized)、富裕(Rich)、及 民主(Democratic)國家,其人口僅佔全 世界人口的12%。,本土心理學者建構理論時,必須把握 一種心智,多種心態( Shweder et al., 1998 )的原則,建構出來的理論既能夠反 映人類的普遍心智(mind),又能說明特定 文化中人們的心態(mentalities)。,一、婆羅浮屠與壇城,生命的終極目的 (Jung,1964) (Man and his Symbols) Aniela Jaffe (Symbolism in the Visual Arts) 西元1000年,煉金術士尋求包括人類心靈與肉體 在內的圓滿整體。 其核心象徵稱作正方的圓形(quadratura circle),可以用一個標準的曼陀羅原型表現出來。 立體壇城中的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具體 表現出自我經由修持而可能達到的不同境界。,圓的象徵指向生命的終極圓滿(ultimate wholeness)。 方型則是世俗事物、肉體與現實的象徵。 印度的護符(yantras)中,兩個相互 交叉的三角形,形狀象徵濕婆神(Shiva) 和剎克蒂神(Shakti)陰陽神性的結合。,基督教的發展,等邊的或希臘式的十字架都是普遍的形式。 十字架的拉丁形式,反映人類信仰重心, 從塵世向上提升到精神領域。 實踐基督的訓示:我的王國不在這個 塵世上。,文藝復興時期,中世紀的向上運動,開始反轉過來,人類轉回到俗世之中,中世紀風靡一時的東西,愈來愈被邏輯思維的傲人成就所掩蓋。,二、方以智與圓而神,牟宗三(1955)歷史哲學 綜和的盡理之精神 綜和是指上下通徹,內外貫通; 盡理,荀子聖人盡倫者也,王者 盡制者也;孟子盡心之知性以知天; 中庸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 心、性、倫、制都是道德生命的發揮,都 可以稱之為理。,中國人之運用其心靈是內向的, 由內而向上翻; 西方則是外向的,由外面向上翻。,分解的盡理之精神,分解,第一是抽象;第二是偏至;第三是 善用概念。 基督教精神,也是分解的盡理之精神。 基督教為了證實上帝之絕對性、純粹性,可以 放棄現實的一切,甚至放棄現實的生命。 因為人與上帝之間睽隔不通,人卻永遠不 能為上帝。 西方文化是隔離形態的文化,基督教為 離教,而儒教為圓盈之教。,三、自我生命的深層結構,個體、自我與人 Grace G. Harris(1989):個體(individual) 是一種生物學層次(biologistic)的概念,是把 人(human being)當作是人類中的一個個體, 和宇宙中許多有生命的個體並沒有兩樣。,人(person)是一種社會學層次(sociologistic)或文化層次的概念,這是把人社會中的施為者(agent-in-society),他在社會秩序中會採取一定的立場,並策劃一系列的行動,以達成某種特定的目標。 每一個文化,對於個體該怎麼做才算扮演好各種不同的角色,都會作出不同的界定,並賦予一定的意義和價值,藉由各種社會化管道,傳遞給個人。 自我(self)是一種心理學層次(psychologistic)的概念。自我是經驗匯聚的中樞(locus of experience),他在各種不同的情境脈絡中,能夠作出不同的行動,並可能對自己的行動進行反思。,反思與論述,Giddens(1993)的構動理論 (structration theory),作為施為之主體的自我,具有兩種重要的能力: 反身性(reflexivity)意謂他能夠覺察自己的行動,甚至能夠給出行動的理由; 能知性(knowledgeability) 則是指他能夠記憶、儲存、並整理各種不同的知識,使其成為整合良好的個人知識系統。,行動者的實作意識(practical consciousness),使他能夠以默會的方式,熟悉並身體化某種實作的技巧或知識。 Bourdieu(1990)的建構主義的結構論(constructivist structuralism) 慣習(habits),在某一社會結構條件下,行動者所形成的實踐或行動傾向,讓行動者得以在特定的時空情境和特定的社會關係網絡中,表現出具有一定秩序性的動態的身心實踐形式。,當個人反思地監視(reflexively monitor) 自己以及他人的行動時,他的論述意識 (discursive consciousness) 使他能夠計算並 評估自己行動的後果,同時為自己以及 其他人的行動提供合理化的理由。,自我的雙元性( duality of self ): 主體( subject )的自我能夠整合自己的行為,以之作為自我認同感(sense of self-identity) 的基礎。 自我又能夠以之作為反思覺察的客體,看出自己和世界中其他客體之間的關係,並把自己看作是某一特殊社會群體中的一部份,而獲致一種社會認同感(sense of social identity)或個人認同感(sense of personal identity)。,當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某種角色, 如果他的慣習不能讓他解決他所 面臨的問題,則他必須開始用他個 人知識庫( personal stock of knowledge ) 所儲存的知識,來進行 反思,並解決困難。,當個人認同於某一社會群體的時候,他必 須跟他人進行溝通,並進行社會實在的建 構(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他們 建構出來的社會實在也可能遭遇到某些共 同的問題,個人就必須進入社會資料庫, 搜尋資料,設法解決整個社群所面臨的共 同問題。,Piaget(1977)發生認識論:知識是在 認識過程中,認識主體與客體交互作用的 產物。 互動論(interactionism)認為:認識總是 包含將對客體的新經驗融入於先行結構的過程。,圖式(scheme, schema):在同一類活動中,可以從一個情境移轉到另一個情境的認知結構,它可以協調具有相同性質的各種行動,將具有同樣特徵的所有活動予以同化。 人的智力行動,就是使各個認知圖式互相 協調,使之串聯到一個整體的系統之中。,適應的歷程,適應 適應的歷程(process of adaptation)主要包 含兩種: 同化(assimilation)是生物有機體自身不變,而將環境因素整合到生物有機體既有的結構之中; 順化(accommodation)則是生物有機體以改變自身的方式,來應付環境的改變。,同化與順化兩種機制的運作,是 一種雙向的辯證過程:只有當同化和 順化達到平衡,智力的結構或圖式 成為一個穩固的系統時,適應過程才告達 成。,智力的發展,兒童智力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Piaget, 19721981:21-57): (一)感知動作階段(sensori-motor stage) 在這個階段,他的認識圖式是一種沒有思想、沒有表象的理解工具; 它卻像一般的概念一樣,有其外延(extension)和內涵(comprehension)。 所謂外延,是圖式所適用的情境; 所謂內涵,是該圖式可運用之情境的共同特性。,(二)前運演階段(pre-operational stage) 從兩歲到七、八歲,兒童會經由以模倣 (imitation)為主的活動,學到每一個客體 都有一個對應的心理圖像,他能夠利用符號 (sign)或象徵(symbol)來喚起客體不在眼 前的心理圖像。,(三)具體運演階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從七、八歲到十一、二歲,兒童會逐步發展出一個守恆(conservation)觀念的整體圖式; 智力運演的對象由狀態A到狀態B的轉化過程中, 至少有一個性質是不變的。 以守恆的圖式為基礎,兒童才能發展出可逆性(reversibility)的運演能力。 除此之外,兒童還會發展分類、列序、和數量的 具體運演能力。,(四)形式運演階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從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的少年,其思維能力會逐漸超越具體事物的束縛,並開始用假設和演繹的方式,進行形式性的抽象推理,從前提演繹出結論來。他的知識也因此而有了無限的可能性。,五、 行動的智慧,個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社會實踐,主要是受到作為社會施為者的人,以及作為生物之個體兩種力量拉扯的後果。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個體在與社會互動而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他必須學會這個社會中作為一個人所必須遵循的道德。,Piaget(1932)(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提倡以結構主義的方法,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 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都是由第一階段的他律性發展出自律性。這樣的發展,是因為個人認知成熟(cognitive maturity)以及不斷和他人進行整合性互動(synergetic interaction),所造成的認知結構的轉化。 兒童必須在認知上發展出邏輯思維的形式運作能力,同時在社會平等的基礎上不斷地和同輩進行互動,他才能夠從成人權威的抑制中解放出來,並發展出互惠(reciprocity)的認知基模(schema)。,道德判斷的認知發展階段,Kohlberg(1981, 1984)將道德判斷的認知 發展,區分為三個層次六個階段: 層次一:前俗規道德期 (preconventional morality) 道德標準是外在而未經內化的,兒童順從權威人物所強調的規則,以避免受到懲罰或獲得獎賞。,階段一:懲罰服從取向 (punishment-and-obedience orientation) 階段二:相對功利主義取向(hedonism orientation),層次二:俗規道德期 (conventional morality) 個體會盡力服從社會規範或維持社會秩序,以嬴得他人的贊同。 階段三:好孩子取向(good boy or good girl orientation) 階段四:維持社會秩序取向(social order maintenance orientation),層次三:後俗規道德期 (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的人會以一種普遍的正義原則來定義對和錯; 階段五:契約、權利及民主法制取向(contract, right, and democratically accepted law orientation) 階段六:個人良知原則取向(individual principles of conscience orientation),發展基本上是一種認知結構的轉化,每一階段都意指一種性質明確的思考模式,形成一個階層式聚合(hierarchically integrated)的結構秩序。 在個體的發展中,不同的思考模式會形成一個不變的順序,文化因素只能影響發展的速率,或給予一個極限,它們無法改變發展的順序。,跨文化研究結果顯示:由階段一至階段四的發展序階基本上是普世性的。從階段五之後,世界各不同地區的道德判斷內容便出現相當大的變異。,(Gibbs, 1977, 1979):人類發展有標準的 和存在的兩種面相。 到了青少年時期,隨著第二度思維的不斷擴大,在標準發展最高階段的個人,逐漸能夠用一種客觀的後設觀點,來瞭解現代的複雜社會系統。 他還能夠反思自己存在於世間中的特殊情況,反思自身存在的結果。 讓他可能從社會成員之外的立場,界定一種屬於個人的道德理論,來說明自己所遵循的道德原則。,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當個人認同於某一類別的人,並在曼陀羅模型的現象界中遵循某種道德秩序而行動的時候,他必然會遭遇到種種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果他的慣習足以應付生活中的挑戰(Bourdieu, 1989);他並不需要改變自己的認知結構。,當個人知識庫中所儲存的圖式不足以解決他在生活環境中所遭遇到的問題時,他便需要從外在環境中獲取更多的訊息,改變自己的認知圖式。 當個人認知圖式的結構有了極大的轉變,使他能夠運用他個人的知識輕易處理過去他認為很棘手的問題時,他的生命境界也隨之發生轉化。,文化群體一詞中所謂群體,其存在通常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們處理生活中某些問題的方式,也因而形成了某種固定的模式,都可能構成所謂的文化傳統(Shils,1968) 可以藉由各種不同的方法傳遞給其他人。,社會知識庫中,所儲存的最重要資料是Popper(1972)所謂的客觀知識。 客觀知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