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doc_第1页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doc_第2页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doc_第3页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doc_第4页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1 总则1.1 为了做好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工作,根据国务院授权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职能和国务院颁发的国发198454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1.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并销售压力锅产品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企业),不论其性质和隶属关系如何,都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具有生产该产品的资格。任何企业不得生产和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压力锅产品。1.3 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压力锅产品的范围包括公称工作压力为50150kPa,容积不大于18L的各种规格型号的铝及铝合金压力锅和不锈钢压力锅产品(不包括电压力锅)。申证单元分为铝及铝合金压力锅和不锈钢压力锅二个单元。2 管理机构和检验单位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2.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简称压力锅审查部)设在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审查部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的委托,负责起草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组织对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的宣贯;审查、汇总各省(区、市)技术监督局受理的企业申请;组织对申请取证企业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对申请取证企业的生产条件审查报告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审查汇总,将符合发证条件企业的有关资料报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将证书寄送有关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全国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交办的其它事宜。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压力锅产品审查部地 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东路7号邮政编码:110032电话:(024)86226336 (024)86222627传真号码:(024)86226336联 系 人:毕智涛2.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区、市)质监局)负责受理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和监督查处工作。2.5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工作由以下单位负责。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东路号邮政编码:110032电话:(024)86226336 (024)86222627传真号码:(024)86226336联 系 人:毕智涛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门街2号邮政编码:610031电话:(028)6251086联 系 人:李山桥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企业,可自主选择上述任意一个检验单位进行产品检验。3 企业取得压力锅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3.1 企业必须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生产场地应与所持营业执照一致,执照的经营范围必须覆盖压力锅产品的生产。3.2 企业生产的压力锅产品的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3.3 企业必须具有压力锅产品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工装图纸和产品图纸等技术文件。3.4 企业必须具备保证压力锅产品质量的固定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计量检验测试设备。3.5 企业应有足够的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进行正常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计量检验人员。3.6 企业已经建立且能够保持有效运行的质量体系。4 申请的受理4.1 企业需提交的申请材料4.1.1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三份;4.1.2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合法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一式三份;4.1.3 企业质量手册一份;4.1.4 企业申报的产品应有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由法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复印件一份;4.1.5 换证企业须附原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一式三份。4.2 企业申请受理程序4.2.1 企业应到其所在的省(区、市)质监局领取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并按规定要求填写。4.2.2 企业将申请材料报送省(区、市)质监局。4.2.3 省(区、市)质监局对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书立即退回企业重新填写。因退回申请书而贻误申报生产许可证的责任企业自负。省(区、市)质监局在符合要求的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并将所有申请材料寄(送)压力锅产品审查部。4.2.4 无论其性质和隶属关系如何,凡企业有独立的营业执照,都可单独申请生产许可证。4.2.5 经济联合体有关企业的申请。对于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或生产厂,应单独申请生产许可证,其产品应标注各自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对于不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中的分公司或生产厂、点,可以由集团公司和每个分公司(生产厂、点)一起申请生产许可证,其产品应标注上述单位各自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也可以由集团公司申请生产许可证,但是其所有的压力锅生产厂、点必须在申请书上注明,都必须接受审查并全部达到合格方可取证,其产品可以标注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编号。5 企业生产条件审查5.1 由压力锅审查部组织审查组,审查组的组成应符合下述原则:5.1.1 审查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发放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守则。所有审查组成员的身份应具有公证性,与企业有利益关系者应予回避;5.1.2 审查组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生产许可证审查员、专家或所在省(区、市)质监局的派出人员组成;5.1.3 审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5.1.4 审查组成员一般24人;5.2 现场审查5.2.1 由压力锅审查部确定现场审查的日程安排,组织审查组,审查组长依据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考核办法(见附件2)编制现场审查计划,提前通知企业及其所在省(区、市)质监局;5.2.2 现场实际审查时间一般为13天;5.2.3 审查组的现场审查活动应覆盖企业生产条件中有关申证产品的全部要素,按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考核办法中的审查内容及要求进行审查,并做好记录。审查组长应确保审查活动符合审查计划的要求;5.2.4 对现场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审查组应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整改完成报告。压力锅产品审查部对企业上报的整改完成报告予以确认,必要时可以进行验证,并将审查结论通知企业;5.2.5 企业自接到审查不合格通知之日起,进行为期不超过三个月的整改,之后由压力锅产品审查部组织复审。6 产品抽样与检验6.1 由审查组在现场审查的同时,根据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检验规则(见附件3)进行抽样和封样,并由企业在抽样后十五天内将所抽取的样品寄(送)到检验单位。审查组对抽样工作的可靠性、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6.2 检验单位在收到企业送交的抽样产品后,应确保产品检验活动符合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检验规则的要求,并按时完成检验任务,并提交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一式三份。6.3 企业自接到产品检验不合格通知之日起,经过为期不超过三个月时间的整改后,由企业提出申请,压力锅产品审查部将安排重新抽样。7 审定与发证7.1 审查部对审查组提交的企业生产条件审查报告和检验单位提交的产品检验报告进行汇总和审核。7.2 审查部将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名单并申请书(一式两份)、审查报告(原件一份)、检验报告(原件一份)报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7.3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定获证企业名单,并审批发证和公告。7.4 压力锅产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不予换证:7.4.1 原获证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换证申请;7.4.2 换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不合格,或产品检验不合格,经三个月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7.4.3 原获证企业在其证书有效期内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规定要求;7.4.4 原换证企业不能按本细则规定的生产条件保持正常连续生产,或停产、转产。7.5 企业更改注册名称时,应按规定及时更换生产许可证证书。更换证书时要求企业在三个月内将更名申请报告、新旧营业执照复印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更名证明原件以及原发生产许可证证书,报省(区、市)质监局,由省(区、市)质监局出具意见并登记备案,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审批更换证书。7.6 企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发生重大变化,应实施必要的生产条件审查和产品检验。8 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8.1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五年,自证书批准之日算起。全国许可证办公室组织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证书有效期内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和无证查处。8.2 获得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在该产品的包装或说明书(合格证)上标明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压力锅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为: XK16203 XXXX其中,XK表示生产许可证标记,16表示行业编号,203表示压力锅产品第二次换证,表示企业证书编号。8.3 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吊销并收回其生产许可证。8.3.1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用户反映强烈并产生不良社会影响,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规定要求者;8.3.2 经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及其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更,达不到规定要求者;8.3.3 将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转让给其他企业使用者;8.3.4 获证企业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规定要求者;8.3.5 申请取证时隐匿生产场地,获证后转移或增设生产场地未经审查批准而擅自投产;8.4 参加生产许可证工作的各级人员必须遵守发放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守则中关于工作纪律的规定,违章要按规定严肃处理。9 申诉企业对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及产品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向全国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提出申诉。对证书的发放与注销决定有异议时,可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复查申请或仲裁。10 许可证换(发)证收费办法10.1 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第十一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应向有关部门交纳费用。10.2 根据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127号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收费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收费包括审查费(含证书费、差旅费、资料费)产品检验费和公告费。10.3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计价格19951707号文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第二批降低收费标准的通知的规定,生产条件审查费每个企业 2200 元,同一次审查增加一个申证单元增收 440 元。10.4 公告费:每张证书400元。10.5 企业生产条件审查费和公告费由企业在申请时向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交纳。10.6 产品质量检验费由企业向检验单位直接交付。10.7 国务院物价管理部门出台新的收费办法或调整收费标准,自物价部门的文件下发之日起,按新规定执行。11 附则11.1 本实施细则由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解释。11.2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1 压力锅产品生产企业必备检验用仪器设备铝压力锅产品生产企业必备检验用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量程准确度用途(检验项目)1 压力表0MPa0.16MPa0.4级合盖安全性、密封性、工作压力、防堵安全性等2 压力表0MPa0.4MPa1.5级安全压力耐热压3 压力表0MPa1MPa1.5级破坏压力4 试压泵SB200或类似型号5 天平0.1mg200g1/10000密封圈卫生要求蒸发残渣6 可调电炉1000W7 玻璃温度计020018 水浴锅371002.59 恒温干燥箱0300110 压力锅智能密封性测试仪20kPa200kPa2kPa装配线压力锅密封性11 管形测力计卡尺千分尺专用量具KL20各种规格025mm20.02mm0.01mm其它项目12 电炉2kW加热用不锈钢压力锅产品生产企业必备检验用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量程准确度用途(检验项目) 1 压力表0MPa0.25MPa1.5级工作压力等 2 压力表0MPa0.4MPa1.5级安全压力等 3 压力表0MPa1MPa1.5级耐内压力等 4 试压泵SB200或类似型号 5 天平0.1mg200g1/10000密封圈卫生要求蒸发残渣等 6 可调电炉1000W 7 玻璃温度计02001 8 水浴锅371002.5 9 恒温干燥箱03001 10 压力锅智能密封性测试仪20kPa200kPa2kPa装配线压力锅密封性 11 管形测力计卡尺千分尺专用量具砝码KL20各种规格0mm25mm20.02mm0.01mm其它项目 12 电炉2kW加热用附件2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考核办法1 制订依据和适用范围根据GB/T 19001 idt ISO 9001的质量保证模式,并结合压力锅行业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它适用于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必备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查。2 评定要求和方法企业现场审查时,按照审查内容及要求的条款(共74条)逐条进行审查,用A、B、C、D四种级别表示综合审查结果,其中:A级:审查项目全部为合格,建议换(发)许可证;B级:审查项目中存在部分缺陷(8项),建议企业制订纠正措施,将整改结果写成报告,报许可证审查部,经同意后,可换(发)许可证;C级:审查项目中发现较多(915项)或较重(缺要素或某项要素严重不符合要求),建议企业制订纠正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许可证审查部,需经复审符合要求后才可换(发)许可证;D级:审查中发现缺陷很多(16项),或其质量保证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或其它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重大缺陷,审查结果为不合格,停止评审,企业整改后需重新申请。3 审查内容及要求序号审查内容审 查 要 求1质量方针和目标1.1 企业应有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反映企业对质量的承诺,应形成文件,并认真贯彻执行。1.2 企业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应熟知和理解本单位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贯彻实施。2管理职责2.1 企业应建立能满足本单位实际需要且能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组织机构。2.2 企业应规定各职能部门在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中的职责。2.3 企业应规定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2.4 各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熟知本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与其它岗位的相互关系。2.5 应按规定的周期(每年至少一次)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应保存有关评审记录。3质量体系3.1 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符合规定要求并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以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3.2 质量手册的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3.3 对重要的质量活动和关键岗位的工作应编制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并严格贯彻执行。4设计控制4.1 企业应制订符合规定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有关产品设计控制的程序文件,并严格贯彻执行。4.2 应明确划分产品设计各阶段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4.3 应制订产品设计活动的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规定不同部门和人员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接口。4.4 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和适用的标准确定设计输入要求,并形成文件。4.5 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的输出,有关图纸、各种零部件明细表等在发放前应予以批准,并保证正确无误。4.6 在设计完成后,应组织有关人员(需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对设计输出进行评审,以发现和纠正设计缺陷和不足,并评价满足要求的能力。对设计评审应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4.7 在设计评审结束后,应制造样品以进行验证,并对技术指标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试验。应对检验和试验情况进行记录,并保存有关用户的试用情况反馈意见。4.8 在设计定型后,应由符合资格要求的检验机构进行型式检验;对最终定型产品进行确认,确保能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5文件和资料控制5.1 企业应对所有与质量体系要求和控制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批、使用、更改、发放和回收进行控制,应制订符合要求的程序文件,并严格贯彻执行。5.2 应规定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的使用和控制方法,并维持受控文件的现时有效。5.3 应加强文件和资料的标识管理,明确编号方法和状态标识。6采购质量控制6.1 企业应制订有关采购质量的控制程序,并严格贯彻执行,以对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采购质量进行控制。6.2 应制订有关合格供货方的评定程序,对原材料和零配件供货方进行评定或认定,以确保优先选用有可靠质量保证的合格供货方所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应保存主要原材料和零配件供货方的评定或认定资料。6.3 在采购前应编制采购文件,包括采购物资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加工图纸及进厂检验、验证规定(包括检验项目、技术指标、检验方法、合格判据、抽样方式、接收或拒收处理程序)等。6.4 应与合格供货方按采购文件的要求签定采购合同或协议,合同中应规定原材料和零配件的详细技术要求和交付时需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6.5 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应能对供货方进行控制,并按照采购文件和采购合同上的要求,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配件进行检验或验证。7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7.1 企业应制订有关在进厂。生产、交付等各阶段,对产品进行标识的程序或指导书,以确保产品的正确使用,并在必要时,有关责任部门可按照产品在不同过程中的标识和记录,对产品按照要求进行追溯。7.2 企业应对产品在进厂、仓储、生产和出厂等过程中所处的状态,用规定的方法进行标识,并记录。这些标识和记录可包括产品进货单、进货检验单、工序流程卡和出厂检验单等。8生产过程控制8.1 企业应制订有关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的程序文件,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设备、原材料和零配件、生产安装方法、环境设施等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8.2 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符合该岗位上岗资格;应熟悉并能正确执行与其工作岗位有关的规定、要求和应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8.3 生产产品所必需的工装设备及器具应齐全、完好,其技术性能应能满足工艺文件规定的要求;并且布局、配置应合理,应能满足设计能力的要求。8.4 原材料和零配件必须经检验或验证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应按其不同的状态标识分区存放和使用。8.5 应确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的生产和安装工序,并制订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工序卡、操作卡(或图样、样件)等,以保证这些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8.6 生产和安装区域应布局合理,各工序间无相互干扰和影响,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安全和健康的要求。8.7 应有一定数量的、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监督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在任何时候都能符合规定的要求。9检 验9.1 应制订有关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的程序文件。9.2 各级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有关检验标准和指导书,熟练掌握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技能。9.3 对进厂的主要关键原材料和零配件必须按采购文件和进货检验规定进行检验。进厂的主要关键原材料和零配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投入使用。9.4 对于一般原材料和零配件进行验证时,如与供货方有质量保证合同,供货方应按合同规定的办法,提供有关质量证明文件。这些证明文件如符合要求,可作为符合采购标准的凭证。9.5 应确定工序检验点,并编制工序检验标准和指导书,以对工序加工制品进行检验。工序加工制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才可进入下一工序。9.6 应根据国家有关现行有效的标准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产品最终检验标准或指导书。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销售。9.7 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行有效标准中的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型式检验。9.8 各种检验记录和报告(尤其是关键零配件的进厂检验记录和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的格式应统一、完整,内容和信息量应符合规定要求,检验数据齐全、准确,数据处理正确,修改规范,审核和批准手续齐全。9.9 各种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分类妥善保管,无破损和丢失。10检验设备10.1 应具有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产品最终检验所必需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的全部检验设备。10.2 应制订和执行有关检验设备的控制、校准和维护程序,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保证检验设备的完好。10.3 对需进行计量检定的检验设备,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检验设备方可用于检验工作。a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本单位的量值溯源系统。b根据检验设备的计量检定周期,制定年度计量检定计划。c对于无检定规程的检验设备,应编制校验方法进行校验。10.4 需进行计量检定的检验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计量状态的标识管理,标识应明显,填写正确。10.5 需进行计量检定的检验设备,在两次计量检定之间应经受运行检查。运行检查的方法应文件化。应予记录并保存。10.6 检验设备应编号建档。档案内至少应有技术说明书、验收记录、维修维护记录、运行检查记录、计量检定证书和日常使用记录等。11检验状态11.1 产品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的不同阶段,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状态标识。11.2 产品状态标识应清晰、牢固,易于识别。这些标识可以是登记卡、各色文字标牌、标签、流程卡(或随工单)、或其它可以表示产品是否经检验、检验是否合格的方法。11.3 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应隔离放置,以防混淆。12不合格品的控制12.1 应制订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以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理。12.2 应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复核的职责和对其进行处理的权限。12.3 不合格品返工后重新进行检验,应有不合格品返修并检验合格后继续使用的申请和批准手续。13产品的贮存和包装13.1 应制订有关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外购/外协品、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管理,防止其在贮存和包装过程中以及在检验过程中损坏、降低质量或混淆。13.2 贮存物品的入、出库手续应齐全,帐、物、卡相符。各类物品标识明显,分类存放;如有不合格品存放,应严格隔离。13.3 贮存物品的库房应整洁、通风,码放合理,有安全和消防措施。13.4 应对产品的包装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的包装质量。包装应在防止外力损坏、防湿潮等方面采取措施,并且标识应清晰、明了和牢固,内容物齐全。14质量记录14.1 应制订有关程序文件,以加强对质量记录的收集、编目、标识、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管理。14.2 各项质量活动应进行记录,记录应字迹清晰、准确可靠,有原始代表性。14.3 质量记录应有专人、专柜保管,应有适宜的环境和安全措施,避免损坏和丢失。按保存期处理过期记录。14.4 在借阅或领用质量记录时,应履行必要的借阅或领用手续;必须经过批准,才可处理超过保存期限的过期记录。15质量体系审核15.1 应制订有关质量体系审核的程序文件,定期进行质量体系的审核。15.2 审核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资质,并经过培训,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15.3 在审核时,应制定审核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编制检查表。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应进行记录,提交综合分析报告。15.4 所有质量体系审核记录都应妥善保存,有关报告应按规定发放到有关人员手中。16人员培训16.1 应制订有关人员培训的程序文件,以通过有目的的培训提高所有对工作质量有影响的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16.2 应制订年度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保证培训的效果。16.3 应对从事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产品检验的操作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和资格考核,并定期验证这些人员资格的有效性。16.4 应有培训和考核记录。17售后服务17.1 应制订有关售后服务管理的程序文件或关于售后服务的规章制度,并有执行和检查记录。17.2 应有及时反馈产品质量信息的措施,应能妥善处理用户意见和质量投诉。附件3 压力锅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检验规则本规则适用于压力锅生产许可证换(发)证产品的检验。1 抽样规定1.1 抽样原则在企业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检验。如同时生产铝及铝合金压力锅和不锈钢压力锅须分别抽样检验。1.2 代表性产品的确定确定代表性产品的原则是:原材料、结构、工艺相同的产品应抽取大规格产品为样品。1.3 抽样方法企业现场审查组负责抽样和封样。抽样凭证一式三份,一份交被抽样企业,一份交检验机构,另一份由审查部保留。1.4 抽样数量企业所提供的铝及铝合金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