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按作用分为,阻抗力,驱动力,有效阻力,有害阻力,驱动力驱使机械运动,其方向与力的作用点速 度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作功为正功。,阻抗力阻碍机械运动,其方向与力的作用点速 度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作功为负功。,有效(工作)阻力机械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变工作物的外形、位置或状态所受到的阻力,克服了阻力就完成了有效的工作。如车削阻力、起重力等。,有害(工作)阻力机械运转过程受到的非生产阻力,克服了这类阻力所作的功纯粹是浪费能量。如摩擦力、介质阻力等。,确定运动副中的反力为进一步研究构件强度、运动副中的摩擦、磨损、机械效率、机械动力性能等作准备。,3.1.2 机械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确定机械平衡力(或力偶)目的是已知生产负荷确定原动机的最小功率;或由原动机的功率来确定所能克服的最大生产阻力。,反力运动副元素接触处的正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平衡力机械在已知外力作用下,为了使机械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所必需添加的未知外力。,机械力分析的方法,3.2.1 移动副的摩擦,1. 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由库仑定律得: Ff21f FN21,FQ铅垂载荷;,FP水平力,,FN21法向反力;,Ff21摩擦力。,Ff21f FN21,当材料确定之后,Ff21大小取决于法向反力FN21,而FQ一定时,FN21 的大小又取决于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槽面接触:,Ff21 = f FN21 + f F”N21,平面接触:,FN21 = F”N21 = FQ / (2sin),Ff21=f FN21= f FQ,= ( f / sin) FQ,= fv FQ,fv称为当量摩擦系数,结论:不论何种运动副元素,有计算通式:,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有: k =1/2,Ff21 = f FN21,Ff21= f FN21,柱面接触:,代数和:FN21= |FN21|,= f k FQ,= fv FQ,= fv FQ,=kFQ,|FN21|,同理,称 fv为当量摩擦系数。,非平面接触时 ,摩擦力增大了,为什么?,是 f 增大了?,原因:是由于FN21 分布不同而导致的。,很显然,反力与载荷成正比。,应用:当需要增大滑动摩擦力时,可将接触面设计成槽面或柱面。如圆形皮带(缝纫机)、V形皮带、螺栓联接中采用的三角形螺纹。,对于V形带:1719,2.移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总反力为法向反力与摩擦力的合成: FR21=FN21+Ff21,tan= Ff21 / FN21,摩擦角,,方向:FR21 V12 (90+),摩擦锥以FR21为母线所作圆锥。,结论:移动副中总反力恒切于摩擦锥。,fv3.24 f,= f FN21 / FN21,= f,不论力FP的方向如何改变,FQ与反力FN221两者始终在同一平面内,3.2.2 转动副中的摩擦,1.轴径摩擦,直接引用前面的结论有:,产生的摩擦力矩为:,轴,轴径,轴承,方向:与12相反。,= FQ,= f kFQ,= fv FQ,Mf = Ff21 r,= fv r FQ,=f FN21 r,Ff21 = f FN21,当FQ的方向改变时,,FR21的方向也跟着改变,,以作圆称为摩擦圆,摩擦圆半径。且FR21恒切于摩擦圆。,分析:由= fv r 知,,r,Mf,对减小摩擦不利。,但不变。,运动副总反力判定准则,1. 由力平衡条件,初步确定总反力方向(受拉或压)。,2. 对于转动副有: FR21恒切于摩擦圆。,3. 对于转动副有:Mf 的方向与12相反,对于移动副有: FR21恒切于摩擦锥,对于移动副有:FR21 V12(90+),例1 :图示机构中,已知驱动力F和阻力Mr和摩擦圆半径,画出各运动副总反力的作用线。,取环形面积: ds2d,2. 轴端摩擦,在FQ的作用下产生摩擦力矩Mf,(1)新轴端, p常数,则:,摩擦力为:dF= f dN,总摩擦力矩:,摩擦力矩:dMf =dF,dN=p ds 压强与面积,设ds上的压强为p,正压力为:,=f dN,=f p ds,= f p ds,(2)跑合轴端,跑合初期: p常数,跑合结束: 正压力分布规律为: p=常数,内圈V,磨损快, p,磨损变慢,结论: Mf = f FQ(R+r)/2,p=常数, 中心压强高,容易压溃,故做成中空状。,磨损慢, p,磨损变快,外圈V,3.2.3 平面高副中的摩擦力的确定,相对运动: 滑动+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总反力为法向反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成: FR21=FN21+Ff21,总反力的方向:FR21V12(90+),3.3 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3.3.1 构件组的静定条件,运动副反力,机构的力分析的任务:,平衡力矩,已知外力,运动副反力为内力,拆杆,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构件组所有外力可以 用静力学方法求解,1. 转动副:,2.移动副:,FR作用点通过转动副中心,FR作用方向垂直移动副导路,3.高副:,FR作用方向和作用点沿高副接触点的法线方向,反力作用点已知、方向和大小未知,反力方向已知、作用点和大小未知,反力作用点已知和方向、大小未知,设机构有PL个低副、,PH个高副、,构件组的静定条件:,3n,n个活动构件,2PL,PH,若进行高副低代,则构件组的静定条件:,3n=PL,为杆组的条件,所以求运动副反力按杆组进行。,3.3.2 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静力分析,步骤:,拆杆,从已知外力杆组开始求运动副反力,求作用在原动件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例2 :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原动件位置角1、角速度1的方向、工作阻力Fr,试求各运动副反力和加在原动件1上的平衡力矩。,3n=PL,Fr,FR65,FR34,c),2)求杆组各运动副反力,大小 方向, , ,? 垂直,? DE,h65( Fr hr G5 hG ) / FR65,FR65 = cd F,FR34 = da F,解:1)机构杆组分解,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将机构分解为杆组(由构件4、5组成)和杆组(由构件2、3组成)。,3)求杆组各运动副反力,大小 方向,? , ,? ,Mb = FR21 h21 l,FR23 = de F,FR63 = eaF,4)求平衡力矩,3.3.3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静力分析,例3 :图示机构中,已知构件尺寸、材料、运动副 半径,水平阻力Fr,求平衡力Fb的大小。,大小:? ? 方向: ,解:1)根据已知条件求作摩擦圆,2)求作二力杆运动副反力的作用线,3)列出力平衡向量方程,大小:? ? 方向: ,从图上量得: FbFr (ad/ab),选比例尺作图,受压,例4 :图示四铰链机构中,已知工作阻力Fr、运动副 的材料和半径r, 求所需驱动力矩Md 。,FR23 = Fr(cb/ab),大小:? ? 方向: ,从图上量得: MdFr(cb/ab)l,Fr,b,a,解: 1)根据已知条件求作摩擦圆,受拉,2)求作二力杆反力的作用线,3)列出力平衡向量方程,选比例尺作图,力分析解题步骤小结:,从二力杆入手,初步判断二力杆受压或受拉。,由、增大或变小来判断各构件的相对角速度。,依据总反力判定准则得出FR12和FR32切于摩擦圆的 公切线方向。,由力偶平衡条件确定构件1的总反力。,由三力平衡条件(交于一点)得出构件3的总反力。,3.4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1.一般的力学方法,惯性力: Fi=Fi (mi , Jsi,asi, i ),已知:mi 构件质量;,惯性力偶: Mi=Mi (mi , Jsi,asi, i ),Jsi 绕质心的转动惯量;,asi 质心的加速度;,i 构件的角加速度。,构件运动形式不同,惯性力的表达形式不一样。,1) 作平面运动的构件:,Fi2 =m2 as2,Mi2 = Js22,2) 作平移运动的构件,Fi =mi asi,3) 作定轴转动的构件,合力:Fi 2=Fi 2,一般情况: Fi1 =m1 as1,Mi1 = Js11,合力:Fi 1=Fi 1 , lh1= Mi1 / Fi 1,若质心位于回转中心: Mi1 = Js11,lh2= Mi2 / Fi 2,2.质量代换法,一般力学方法的缺陷: 质心位置难以精确测定;,质量代换法的思路: 将各构件的质量,按一定条件用集中于某些特定点的假想质量来替代, 只需求集中质量的惯性力,而无需求惯性力偶矩。从而将问题简化。,质量代换的条件:,1)代换前后各构件质量不变;,2)质心位置不变;,3)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求解各构件质心加速度较繁琐。,代换质量的计算:,若替换质量集中在B、K两点,则 由三个条件分别得:,mB + mk =m2,三个方程中有四个 未知量:(b, k, mB , mk ),mB b = mk k,mB b2+ mk k2 =JS2,k = JS2 /(m2 b),mB = m2 k /(b+k),mk = m2 b /(b+k),满足此三个条件称为动代换,代换前后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不变。但K点位置不能任选。,故可先选定一个。例如选定 b,则解得:,由1、2解得mB、mk,代入3解得k,为了计算方便,工程上常采用静代换,只满足前两个条件。,mB + mk =m2,此时可同时选定B、C两点作为质量代换点。则有:,mB b = mk k,mB b2+ mk k2 =JS2,mB = m2 c /(b+c),mC = m2 b /(b+c),因为不满足第三个条件,故构件的惯性力偶会产生一定误差,但不会超过允许值,所以这种简化处理方法为工程上所采用。,3.5 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3. 最后求作用在原动件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步骤:,1. 在运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出机构各构件在给定位置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并把它们和己知外力一起加在相应的构件上;,2. 将机构分成若干个杆组,从己知外力作用的杆组开始,写出各杆组的力平衡方程,依次作力多边形求解未知反力;,例5 如图己知各构件长度,机构位置,构件2、3的重力G2、G3及对其本身质心的转动惯量JS2、JS3,工作载荷Fr,设构件1以等角速度1转动,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求各运动副的反力及作用在构件1上的平衡力矩。,p,c,b,c,vB,vCB,vC,p,b),b,n2,n3,s3,s2,aS2,aC,aS3,c),解:1. 机构运动分析,1)选长度比例尺l 作机构位置图,大小 方向, AB,? CD,? CD,2)选速度和加速度比例尺v、a作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图,大小 方向, CD,? CD,? CD, CD, AB,3)求构件2、3的角加速度及质心的加速度,(逆),(顺),2.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顺),(逆),3.动态静力分析,1)求构件2、3各运动副 的反力,对构件2:,对构件3:,方向 ,大小 ? ?,h,a,b,c,d,e,f,i,j,f),g),2)求构件1的平衡力矩和运动副反力,(顺),3.6.2 机械的效率,机械在稳定运转阶段恒有:,比值Wr / Wd反映了驱动功的有效利用程度, 称为机械效率。,Wr / Wd,用功率表示:Pr / Pd,分析:总是小于 1,当Wf 增加时将导致下降。,设计机械时,尽量减少摩擦损失,措施有:,Wd= Wr+Wf,b)考虑润滑,c)合理选材,1Wf /Wd,(WdWf) /Wd,(PdPf) /Pd,1Pf /Pd,a)用滚动代替滑动,用力的比值表示:,FQ vQ/FP vP,Pr / Pd,对理想机械,当工作阻力FQ一定时,有理想驱动力FP0,0Pr / Pd = FQ vQ /FP0 vP,代入得 FQ FP0 / FP FQFP0 / FP,用力矩来表示有 Md0 / Md,1,同理:当驱动力FP一定时,理想工作阻力为FQ 0:,得: FQ FP /FP FQ0FQ / FQ0,用力矩来表示有:M FQ/ MFQ0,FQ0 vQ / FP vP1,重要结论:,复杂机械的机械效率计算方法:,1.)串联,2.)并联,总效率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i有关,而且与传递的功率Pi有关。,设各机器中效率最高最低者分别为max和min 则有:,min,max,3.)混联,先分别计算,合成后按串联或并联计算。,并联计算,串联计算,串联计算,无论FP多大,滑块在FP的作用下不可能运动,发生自锁。,当驱动力的作用线落在摩擦锥内时, 则机械发生自锁。,法向分力: Fn=FPcos,3.6.2 机械的自锁,水平分力: Ft=FPsin,正压力: FN21=Fn,最大摩擦力 :Fmax = f FN21,当时,恒有:,工程意义:设计新机械时,应避免在运动方向出现自锁,而有些机械要利用自锁进行工作(如千斤顶等)。,分析平面移动副在驱动力P作用的运动情况:,Ft Fmax,= Fn tan,= Fntan,一、含移动副的机械,当回转运动副仅受单力F作用时:,最大摩擦力矩为: Mf =FR,当力F的作用线穿过摩擦圆(a)时,发生自锁。,F,M=F a,产生的力矩为:,二、含转动副的机械,应用实例:图示钻夹具在F力夹紧,去掉F后要求不能松开,即反行程具有自锁性。分析其几何条件。,分析:若总反力FR23穿过摩擦圆发生自锁,由此可求出夹具各参数的几何条件为:,s-s1,在直角ABC中有:,s1 =AC,=(Dsin) /2,在直角OEA中有:,s =OE,反行程具有自锁条件为:,esin()(Dsin)/2,=esin(),当机械出现自锁时,无论驱动力多大,都不能运动,从能量的观点来看,就是:,由此判断是否自锁及出现自锁条件。,说明:0时,机械已不能动,外力根本不做功,已失去一般效率的意义。仅表明机械自锁的程度。且越小表明自锁越可靠。,上式意味着只有当生产阻力反向而称为驱动力之后,才能使机械运动。上式可用于判断是否自锁及出现自锁条件。,即:0,FQ0 / F0, FQ0,驱动力做的功永远由其引起的摩擦力所做的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机械自锁判断条件:,驱动力在运动方向上的分力FtFf摩擦力。,令生产阻力Fr0,令0,驱动力落在摩擦锥或摩擦圆之内,1.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上行所需水平力FP,2.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所需水平力FP,作图,作图,若,则F为阻力;,大小:? 方向:,得: FP=FQtan(+),若,则F方向相反,成为驱动力。,得: FP=FQtan(-),大小: ? ? 方向: ,3.7 斜面传动的效率和自锁,? , ,1.矩形螺纹螺旋中的摩擦,式中l导程,z螺纹头数,p螺距,螺旋副的摩擦转化为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语言培训行业如何对接国际教育标准的课程升级报告
- 智慧物流2025: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功能拓展与协同效率提升策略
- 教育行业人才流失与吸引机制2025年创新策略研究与实践报告
- 乳制品行业奶源安全检测与品牌忠诚度构建报告
- 燃气公司半年工作总结模版
- 2025年影视行业工业化制作流程与质量控制影视作品质量评估体系改进研究报告
- 2025年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知识点总结模版
-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模版
- 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总结模版
- 八月份工作总结模版
-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FZ/T 32001-2018亚麻纱
- FZ/T 24011-2019羊绒机织围巾、披肩
- 金螳螂企业管理课件
- 炊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
- 离合器-汽车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完整版PPT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 级配碎石旁站监理记录表.模板
- 国电南自PSL 641U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V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