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ppt_第1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ppt_第2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ppt_第3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ppt_第4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三单元,创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调整:经济危机之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局部调整,单元整体感知,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突破传统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第15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镜头闪回,请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镜头闪回,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请回答: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经济严重匮乏,政治、经济危机,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后来,列宁在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的思想。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客观原因 2)主观目的,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战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胜利 战后: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 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4.评价:,.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 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4.评价:,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 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3.评价:,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 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3、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 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4、评价: 积极:该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消极:超出了限度,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暴动和阶级矛盾尖锐,苏维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列宁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列宁与农民,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出发点:平息农民的强烈不满,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根本目的: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 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2.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和战时共产主义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3、特点: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 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直接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结论认识: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4、评价:,1924年1月21列宁逝世,“钢铁般的人”斯大林,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阅读教材,分析归纳: 1.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有怎样的表现? 2.如何看待斯大林经济体制?,从苏联在探索中不断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在我国的改革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 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史为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直接过渡到纯粹的 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 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 产,斯大林经济 体制确立,探 索 中 形 成,课堂小结,知识整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业,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 是否有利于: A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 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 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 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2、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良影响 B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 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 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达标训练,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 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A 苏俄的社会性质的所致 B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所致 D 苏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致,C,D,回到那个年代1,激动人心的“一五”计划,主席台上挂着大幅的苏联地图。报告人每提到一项建设工程,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报告结束时,苏联地图上已经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灯光,1000多个迷人的亮点闪烁着。,捷报频传,1.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转化成工业国。 2.“二五”计划后,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是自彼得大帝改革后,俄罗斯民族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凭借武力占据了世界制高点。,3.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4.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回到那个年代2,回到那个年代3,斯大林的选择,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光芒背后,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提供了一套带电话的住房,两个电影院的永久专座这是斯达汉诺夫获得的全部物质奖励。但其他热情的劳动者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报。尤其是农民每天都得面对严重的物质匮乏。 劳动者的积极性能持久吗?,回到那个年代4,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这就是计划经济,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这就是鲜明的对比,回到那个年代5,1、背景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 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政 权,新政权面临严重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归纳总结1,1、背景不同,2、内容不同:,收归国有,大中企业:,小型企业:,实行监督,重要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私人经营,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取消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国家集中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1、背景不同,2、内容不同,3、影响不同:,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1、背景不同,2、内容不同,3、影响不同:,(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找到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2)新经济政策:,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制度,农、轻、重协调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工业化道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中国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