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佃站C号出入口提升架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屯佃站C号出入口提升架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屯佃站C号出入口提升架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屯佃站C号出入口提升架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屯佃站C号出入口提升架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地铁 16 号线西延工程 04 合同段 屯佃站 C 号出入口 提升架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地铁 16 号线西延四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七月 目目 录录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2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1 2.1 设计文件.1 2.2 施工标准、规范.1 3 3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2 2 3.1 系统组成 2 3.2 电葫芦及走行系统 2 3.3 架体及围护结构 2 3.4 提升系统基础 4 3.5.2 轨道梁计算 5 3.5.3 横梁计算 6 3.5.4 立柱设计 8 3.5.4 基础验算 9 4 4 系统安装系统安装 1414 4.1 安装工艺流程 .14 4.2 施工准备 .14 4.2.1 技术准备 .14 4.2.2 材料准备 .14 4.2.3 机械准备 .15 4.3 基础施工 .15 4.4 测量放线 .15 4.5 架体安装 .15 4.5.1 安装方法 .15 4.5.2 质量要求 .15 4.5.3 安全注意事项 .16 4.6 配电与控制系统安装 .16 4.7 试运行及验收 .17 4.7.1 试车前准备和检查 .17 4.7.2 无负荷试车 .17 4.7.3 负载试车 .17 4.7.4 验收 .18 5 5 系统拆除系统拆除 1818 5.1 拆除工艺流程 .18 5.2 拆除方法 .18 5.3 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18 6 6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818 6.1 安全保证措施 .18 6.2 质量保证措施 .19 7 7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2121 8 8 施工计划与资源配置施工计划与资源配置 2121 8.1 施工进度计划 .21 8.2 设备材料使用计划 .21 8.3 劳动力计划 .22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屯佃站车站位于北清路与上庄路交口西北象限,北清路北侧红线外的绿化带内,沿 北清路呈东西向布置。C 出入口暗挖段结构总长为 86.76m,结构覆土厚度约 5.088.32m。采用“CD”法施工,设电动葫芦垂直提升系统。 图图 1-11-1 平面位置图平面位置图 2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 2.1 1 设计文件设计文件 北京地铁 16 号线工程屯佃站设计图,屯佃站 C 出入口结构施工图。 2.22.2 施工标准、规范施工标准、规范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7)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11) (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提升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 (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1)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提升系统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4)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15)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3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3.13.1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 电葫芦及走行系统、架体及围护结构、提升系统由基础、配电设施等组成。 3.23.2 电葫芦及走行系统电葫芦及走行系统 起重机型号为 CD1 型电动葫芦,外形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 2.5m*1.055m*1.38m,最大 起重量为 10T,提升高度 31m,提升速度为:7m/min。 采用自动式钢丝绳电动葫芦,配备的电动葫芦为双排绳型。 电葫芦走行轨道为工 45b 工字钢梁,采取悬挂式行走。 3.33.3 架体及围护结构架体及围护结构 C 号出入口无障碍口井架体结构外轮廓尺寸 16.2m(长)7m(宽)8m(高),共 3 跨,井架体系均由基座、立柱、横担、斜支撑、行走梁、驾驶平台、检修平台及围护结 构组成。基座由独立柱基和圈梁上的基座组成,独立柱基为 0.7m0.7m 钢筋混凝土柱, 底部为 1.6m1.6m 扩大基础,厚度为 0.8m,柱基上预埋 16mm 厚 0.5m0.5m 钢板。立柱 为 320,t=8mm 无缝钢管,通过焊接与预埋钢板相连,横担与行走梁均为工 45b 工字钢, 通过 0.5m0.5m 大小 16mm 厚钢板相连,连接通过螺栓相连,斜支撑采用 L125mm80mm10mm 角钢相连加固立柱,连接方式为角钢与立柱上的焊接钢板焊接相连, 驾驶平台和检修平台为 40mm60mm、t=3.5mm 方钢与 4mm 厚花纹钢板组成,通过焊接相 连。围护结构为 40mm60mm 方钢和 30mm50mm,t=3.5mm 与 1.5mm 厚彩钢板组成,通过 铆钉相连。C 号出入口井架体及围护结构布设见 3-1、图 3-2。 2XI45a工钢 并排焊接 行走大梁 I45a工钢 320螺旋钢管 2XI45a工钢 并排焊接 地面 地面 图图 3-13-1 C C 出入口提升架纵断面示意图出入口提升架纵断面示意图 地面 图图 3-23-2 C C 出入口提升架横断面示意图出入口提升架横断面示意图 3.43.4 提升系统基础提升系统基础 C 号出入口无障碍口竖井提升架设置 8 个基础,其中四个基础设置在竖井锁口圈梁上, 四个基础为独立柱基,基础采用 C30 混凝土浇筑,设置好预埋铁件,预埋钢板尺寸均为 500mm500mm,钢板厚度为 16mm;基础平面布置见图 3-3,独立基础见图 3-4 所示,预 埋件加工见图 3-5 所示。 图图 3-33-3 C C 出入口无障碍口提升架基础布置平面示意图出入口无障碍口提升架基础布置平面示意图 11 22 图图 3-43-4 独立柱基图独立柱基图 1361 图图 3-53-5 预埋件加工图预埋件加工图 3.5.23.5.2 轨道梁计算轨道梁计算 轨道梁采用 I45b 工字钢,3 跨结构。 (1)荷载计算 轨道梁起重重量为 1.51.21.01.8(盛土重)+1.51.250.017.85(土 罐自重)+1(电葫芦重)+10.60.087(钢梁自重)=5.87T,取其设计载重 10T 计算。 (2)计算简图及结果 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弯矩图、剪力图如图 3-7、3-8、3-9 所示: 图图 3-73-7 轨道梁结构计算简图轨道梁结构计算简图 图图 3-83-8 轨道梁结构计算轨道梁结构计算 M M 图图 图图 3-93-9 轨道梁结构计算轨道梁结构计算 Q Q 图图 (3)强度验算 I45b 工字钢截面特性: A=111.446 cm2 I=33800 cm4 W=1502 cm3 强度(含轨道梁自重): =M/W=(165+1/882874/1000)/1502109=114.5Mpa180Mpa. =VS/(Itw)=9.7Mpa=110Mpa. 满足要求。 (4)跨中挠度验算: f=(500003.3/(62 (33.382-43.328+3.33- 3.321.4)=1.5cml/400=2cm,满足要求。 (5)整体稳定性验算: M/(Wmb) M/(Wmb)=165103/(150210-60.6)=183Mpa225Mpa 满足要求 (6)疲劳强度验算: 0.65 =176Mpa(查钢结构设计便携手册) 0.65=0.65114.5Mpa176Mpa 验算结果满足要求 3.5.33.5.3 横梁计算横梁计算 本提升架主梁及门架横梁采用 I45b 工字钢。提升架为 3 跨结构,按简支梁计算安全 系数更大;因此按简支计算;立柱 320-8 钢管,按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计算。分述如下: 横梁重量为轨道梁重加电葫芦重及设计吊物重 P=1.1(50+0.587.488.010/1000+50010/1000)=64.35KN 计算简图、弯矩图、剪力图如图 3-10、3-11、3-12 所示 64.35KN64.35KN 图图 3-103-10 横梁结构计算简图横梁结构计算简图 162.162KNM162.162KNM 图图 3-113-11 横梁结构计算横梁结构计算 M M 图图 64.35KN 64.35KN (+) (-) 图图 3-123-12 横梁结构计算横梁结构计算 Q Q 图图 (1)I45b 工字钢截面特性: A=111.446 cm2 I=33800 cm4 W=1502 cm3 强度: =M/W=107Mpa180Mpa. 满足要求。 =VS/(I*tw)=12.5Mpa=110Mpa. (2)刚度计算: F1=((64350*2.52)/(6*2.1*33800*1000*7.24)*(2*2.52+2.52)*7.242- 4*2.522*7.24+2.523*2-2.522*2.52-2.523)=1.1cml/400=1.81cm. (3)整体稳定性计算: M/(Wmb) M/(Wmb)=162.162*103/(1502*10-6*0.6)=179.9Mpa225Mpa 满足要求 3.5.43.5.4 立柱设计立柱设计 (1)立柱截面 320-8 钢管 30.4 cm A=(R2-r2)=(162-15.62)=39.7(c) I=(D4-d4)/64=(324-30.44)/64=9452(cm4) W=(D4-d4)/32D=(324-30.44)/1024=596(cm3) (2)立柱受力计算 P P1 P2 P=框架分配重+雪载 =64350/10+9.54830kg/=8724kg 电动葫芦水平作用力 P1 =270kg 风荷载水平作用力 P2 =129.375kg (3)稳定性校核 立柱承受力计算 L=1000cm 由:Plj=2EI/(L)2 取 =2 得:P11 =2EI/(21000)2=220600009452/20002=47994 稳定性计算 n= Pli/P=47994/8724=6.79(稳定系数)。 结论:n1.5(合格) (4)水平受力计算 立柱稳定计算,荷载虽然在立柱顶部最大,但此处结构所产生的轴压力很小,底部 框架自重产生的轴压力接近最大,综合计算值最大。根据以上分析,立杆稳定性计算部 位为底部。 电葫芦产生水平荷载由电葫芦横向移动产生,由电葫芦性能决定,一般取值为荷载 重量的 1/10,即 900kg,考虑安全系数为 1.2(按荷载 9001.2=1080kg),分配到每个 立柱受力 270kg。 风荷载取值查荷载规范中的“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我国各地的基本风压值范围 为 0.300.90kN/。北京地区最大风压值为 0.45 kN/。 屋顶迎风面积为 23,产生压力为 230.45=10.35KN,分配到每个立柱为 10.35/8=1.29375KN=129.375kg。 即立柱受水平作用力为 270+129.375=409.375kg。 立柱最大受力 =M/(x*Wnx)=409.3758/(1.1539.7)=7.17MPa215 MPa。 满足要求。 3.5.43.5.4 基础验算基础验算 (1)计算说明 基础类型:锥型基础; 计算方式:程序自动计算; (2)基础示意图 基础示意图见图 3-13。 1600 B1B2 A1A2 B A Y向钢筋 X向钢筋 700 H 图图 3-133-13 基础示意图基础示意图 (3)基本参数 1)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二版) 2) 几何参数: 自动计算所的尺寸: B1=800mm;A1=800mm;H=800mm; B=700mm;A=700mm; 无偏心: B2=800mm;A2=800mm; 基础埋深 d=2.5m 钢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离 as=80mm 3) 荷载值: 作用在基础顶部的标准值荷载 Fgk=1.00KN Fqk=120.00KN Mgxk=0.00KN.m Mqxk=0.00KN.m Mgyk=0.00KN.m Mqyk=0.00KN.m Vgxk=0.00KN Vqxk=0.00KN Vgyk=0.00KN Vqyk=0.00KN 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标准值 MXK= Mgxk+ Mqxk=0.00+0.00=0.00 KN.m MyK= Mgyk+Mqyk=0.00+0.00=0.00 KN.m VXK= Vgxk+ Vqxk=0.00+0.00=0.00 KN.m VyK=Vgyk+Vqyk=0.00+0.00=0.00 KN.m 绕 X 轴弯矩:Moxk= Mxk- VYk(H1+H2)=0.00-0.000.35=0.00 KN.m 绕 Y 轴弯矩:Moyk= Myk- Vxk(H1+H2)=0.00+0.000.35=0.00 KN.m 作用在基础顶部的基本组合荷载- 不变荷载分项系数 rg =1.20 活荷载分项系数 rq=1.40 F= rgFgk+rqFqk =169.20KN Mx= rg.Mgxk+rq.Mqxk =0.00 KN.m My= rg .Mgyk + rq.Mqyk =0.00 KN.m VX= rg . Mgxk + rq.Mqxk =0.00 KN VY= rg . MgYk + rq.MqYk =0.00 KN 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设计值 绕 X 轴弯矩:Mox= Mx- VY (H1+H2)=0.00-0.000.35=0.00 KN.m 绕 Y 轴弯矩:Moy= My- Vx (H1+H2)=0.00+0.000.35=0.00 KN.m 4) 材料信息: 混凝土:C30 钢筋:HRB335 5) 基础几何特性: 底面积:S=(A1+A2)(B1+B2)=1.201.20=1.44 绕 X 轴抵抗矩:WX =(1/6) (B1+B2) (A1+A2)2=(1/6)1.21.22=0.29 m3 绕 Y 轴抵抗矩:WX =(1/6) (A1+A2) (B1+B2)2=(1/6)1.21.22=0.29 m3 6) 计算过程 修正地基承载力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公式验算: fa= fak+b.(b-3)+ d.m.(d-0.5) (5.2.4) 式中:fak=100.00k Pa b=0.00 d=1.00 =18.00 kN/m3 m=18.00kN/m3 b=1.2m d=1.50m 如果 b3m,按 b=3m ,如果 b6m 按 b=6m 如果 b0.5m,按 d=0.5m fa= fak+b.(b-3)+ d.m.(d-0.5) =100.00+0.0018.00(3.00-3.00)+1.0018.00(1.50-0.50) =118.00KP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118.00KPa 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公式验算: PK=(FK+GK)/A FK=FGK+Fqk=1.00+120.00=121.00 kN Gk=20Sd=201.441.50=43.20 kN PK=(FK+GK)/S=(121.00+43.20)/1.44=114.03kPafa,满足要求。 基础抗冲切验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公式验算: F1 0.7 .hp.ft.am.ho (8.2.7-1) F1=Pj A1 (8.2.7-3) am=(at+ab)/2 (8.2.7-2) Pjmax,x=F/S+Moy/Wy=169.20/1.44+0.00/0.29=117.50kPa Pjmin,x=F/S-Moy/Wy=169.20/1.44-0.00/0.29=117.50kPa Pjmax,y=F/S+Mox/Wx=169.20/1.44+0.00/0.29=117.50kPa Pjmin,y=F/S-Mox/Wx=169.20/1.44-0.00/0.29=117.50kPa Pj= Pjmax,x+ Pjmax,y-F/S=117.50+117.50-117.50=117.50kPa 柱对基础的冲切验算: H0=H1+H2-as=0.20+0.15-0.08=0.27m a X 方向: Alx=1/4.(A+2H0+A1+A2)(B1+B2-B-2H0) =1/4(0.40+20.27+1.20)(1.20-0.40-20.27) =0.14 Flx=Pj Alx=117.50 0.14=16.34 KN ab=minA+2H0, A1+A2=min0.40+20.27,1.20=0.94m amx=(at+ab)/2=(A+ab)/2=(0.40+0.94)/2=0.67m FLX0.7 .hp.ft.am.ho =0.71.001430.000.6700.27) =181.08KN,满足要求。 b Y 方向: Aly=1/4 .(B+2H0+B1+B2)(A1+A2-A-2H0) =(1/4)(0.40+20.27+1.20)(1.20-0.40-20.27) =0.14 Fly=PjAly=117.500.14=16.34KN amy=(at+ab)/2=(B+ab)/2=(0.40+0.94)/2=0.67m Ab =minB+2H0,B1+B2=min0.4+20.27,1.20=0.94m FLy0.7 .hp.ft.amy.ho =0.71.001430.000.6700.27) =181.08KN,满足要求 基础受压验算 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F11.35C1fcAln (7.8.1-1) 局部荷载设计值:F1=169.20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n=A1=BA=0.400.40=0.16 混凝土受压时计算底面积:Ab=minB+2A,B1+B2min3A,A1+A2=1.44 凝土受压时强图提高系数:1=sq.(Ab/A1)=sq.(1.44/0.16)=3.00 1.35c1cAln =1.351.003.0014300.000.16 =9266.40KNF1=169.20KN,满足要求 基础受弯计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公式验算: M1=a12(21+a)(Pmax+P-2G/A)+(Pmax-p) 1/12 (8.2.74) M11=(1-a)2(2b+b)(pman+pmin-2G/A)48 (8.2.75) a 柱根部受弯计算: G=1.35GK=1.3543.20=58.32KN P=(F+G)/S=(169.20+58.32)/1.44=158.00KPa 1-1 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M1=(B1+B2-B)22(A1+A2)+A(P-G/S)/24 =(1.20-0.40)2(21.20+0.40)(158.00-58.32/1.44)/24 =8.77KN.m 11-11 截面受弯矩设计值 M11=(A1+A2-A)22(B1+B2)+B(P-G/S)/24.0 =(1.20-0.40)2(21.20+0.40)(158.00-58.32/1.44)/24 =8.77KN.m 1-1 截面受弯计算 相对受压区高度:=0.007038 配筋率:P=0.000335 PPmin=0.001500 P=Pmin=0.001500 计算面积:525.00m/m 11-11 截面受弯计算: 相对受压区高度:=0.007038 配筋率:P=0.000335 PPmin=0.001500 P=Pmin=0.001500 计算面积:525.00m/m 8)计算结果 X 方向弯矩计算结果 计算面积:525.00 采用方案:D12180 实配面积:628.32 Y 方向弯矩计算结果 计算面积:525.00 采用方案:D12190 实配面积:628.32 9)结论 根据计算,基础顶面尺寸为 400*400mm 即可以满足强度要求。基础承台尺寸为 1200*1200mm 即可以满足要求。 基础修改如下: 顶面尺寸 700*700mm 墩子尺寸 1500*1500mm 配筋见图 3-14: 16根18 8200 2-2剖面图 1-1剖面图 18150双排双向 拉勾8450*450 4 4 系统安装系统安装 4 4.1.1 安装工艺流程安装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础施工测量放线 架体安装(先后进行立柱与门式横梁焊接及吊装、 水平连系梁及剪刀撑安装、轨道梁安装、屋架安装、修理平台施工、操作平台施工、其 他设施施工)配电与控制系统安装试运行及验收。 4.24.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4.2.14.2.1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1)施工前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并根据图纸及现场情况编制专项安拆方案; (2)上报安拆方案及专业分包单位资质。 (2)上报安装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3)做好工人进场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4.2.24.2.2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 提升架必须采用合格的钢材,其强度、材质等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主材型号及规 格见表 4-1。 表表 4-14-1 主要材料型号及用途主要材料型号及用途 序号项目型号材质材质单位总量备注 1 立柱320,t=8 Q235m64 2 轨道梁工 45b Q235m32.8 3 横担梁工 45b Q235m64 4 联系纵梁工 20a Q235m30 5 连接钢板t=16mm,0.5*0.5 Q2353 6 联系钢板加强肋t=16mm,0.19*0.4/2 Q2353.648 7 横担梁加强肋t=16mm,(0.25+0.07) Q2354.096 /2*0.4 8 轨道梁加强肋 t=16mm,(0.25+0.07) /2*0.3 Q2351.536 9 连接螺栓 25A325 个 64 10 剪刀撑 L125*80*10Q235m62 11 土仓立柱工 20a Q235m20 12 土仓横梁工 20a Q235m24.5 13 土仓钢板 10mmQ23526.8 14 棚架主龙骨40*60*2.5 方钢 Q235m82 15 棚架次龙骨30*50*2.5 方钢 Q235m94 4.2.34.2.3 机械准备机械准备 租赁 25 吨汽车吊,机械性能符合施工及安全要求,自备两台二氧化碳保护电焊机。 4.4.3 3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 立柱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人工开挖。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施工,强度达 到设计强度的 75%后,方可进行立柱吊装。 立柱预埋件规格尺寸、平面位置、标高需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埋件见详图 3-3。 4.44.4 测量放线测量放线 (1) 基础抄平 测量每个基础的安装座板上平面中心高度,以确定相应的立柱高度。 (2) 基础划线 按照基础平面图划出基础安装中心线。基础预埋钢板水平误差不得大于 5mm,垂直 误差不得大于 5mm,预埋钢板面要清理。 4.54.5 架体安装架体安装 4.5.14.5.1 安装方法安装方法 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安装。架体结构最大单件重量为 2.2t,采用 1 台 25t 汽车吊吊 装。 4.5.24.5.2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1)立柱 立柱与基础预埋钢板牢固焊接,立柱垂直度不大于Hmm(H为立柱高度)。 (2)横梁 横梁与立柱采用钢板和高强螺栓连接,横梁水平误差不大于5mm,横梁与立柱钢板之 间密贴,间隙不得大于1.5mm。 (3)主梁: 1)主梁位置偏差不超过 5mm,水平度偏差不超过 10mm。 2)轨道梁焊接,焊缝饱满,焊缝高度不得小于 10mm。 (4)斜支撑: 1)斜撑长度及位置偏差不超过 5mm 2)斜撑与架体相邻构件保证焊缝满焊,焊缝高度要求不小于 8mm。 (5)检修平台 操作和检修平台施工,按图纸的设计,根据实际尺寸适当调整进行制作安装, (6)配电控制设施 配电箱设置在检修平台的一侧,控制箱和控制电源设置在操作平台,控制电缆 沿横梁设置,不影响设备运行。 4.5.34.5.3 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 (1)吊装安全 1)汽车吊进场前必须履行相关报验手续。 2) 按图纸要求布设汽车吊。 3) 汽车吊的安放应稳固。 4)吊装区应设置警戒标志。 5)吊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 6)信号司索工必须持证上岗。 (2)高空作业安全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安全帽,帽衬和帽壳不得紧贴,应有一定间隙,同时必 须系紧下颚带; 2)进行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在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 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挂钩直接挂在 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使用。同时工人所带的工具应栓上保险绳,防止脱手坠 落。 3)高空作业区内严禁抛掷物件,应用绳索栓系传递。 4)吊装现场应有钳工、维修电工、管工等负责各类机械的维护工作。 5)吊装作业中,所有作业人员要各司其职、坚守工作、服从指挥人员统一安排。 6)安全绳是高空作业时必须具备的人身安全保护用品,通常与护腰式安全带配合使 用。 7)每次使用安全绳时,必须作一次外观检查,在使用过程中,也注意查看,在半至 一年内要试验一次,以主部件不损坏为要求。如发现有破损变质情况及时反映并停止使 用,以保操作安全。 (3)焊接作业安全。 1)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 2)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看火人及消防器材到位。 4.64.6 配电与控制系统安装配电与控制系统安装 (1)测试电器绝缘电阻; (2)在主梁上安装电源滑线,集电器; (3)三级箱到位,套管敷设主电缆至龙门架滑线,并接通主电源; (4)安装超重限制器; (5)左右行走限位安装及触板焊接定位; (6)调整断火开关上下行程位置; (7)加装上限位吊坠限位开关并调整至合适高度; (8)各行走电机主电机外壳用 PE 线和保护零做可靠连接; (9)安装照明系统; (10)总体调试完毕后通知相关单位验收。 4.74.7 试运行及验收试运行及验收 4.7.14.7.1 试车前准备和检查试车前准备和检查 (1)按图纸尺寸和技术要求检查全机:各紧固件是否牢固,各传动机构是否精确和 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钢丝绳绕绳是否正确,绳头捆扎是否牢固。 (2)检查提升架的组装是否符合要求。 (3)电气设备必须完成下列工作后方可试车。 1)用兆姆表检查全部电器系统和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2)切断电路,检查操纵线路是否正确和所有操纵设备的运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必 要时进行润滑。 3)用手转动提升架各部件,应无卡死现象。 4.7.24.7.2 无负荷试车无负荷试车 经过上述检查,全机均已正常后,无卡死现象,便可进行无负荷试车。步骤如下: (1)提升架试车: 空载电葫芦沿轨道车来回运行三次,此时车轮不应有明显的打滑,车轮应制动平稳 可靠。 (2)空钩升降: 使空钩上升下降各三次,起升限位应准确。 (3)大车行走: 将电葫芦停于主横梁根部,使大车沿纵向轨道全长慢速行走两次,以验证轨道。然 后以额定速度往返行走三次,检查运行机构之工作质量。启动和制动时,车轮不应打滑, 运行平稳。 4.7.34.7.3 负载试车负载试车 无负载试车情况正常后,才允许进行负载试车,负载试车分静载试车和动载试车两 种。 (1)负载试车的技术要求 1)提升架金属结构的焊接,螺栓连接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 2)机械设备、金属结构、吊具的强度和韧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制动器动作灵活、减速器无噪音,工作可靠。 4)润滑部位润滑良好,轴承温升不超过规定。 5) 各机械动作平稳,无激烈振动和冲击。如有缺陷,应修理好后,再进行试验。 (2)静负载试车 电葫芦起升额定负载,于主横梁上往返几次以后,将电葫芦运行到跨中,将重物升 到一定高度(离地面约 100mm),静置 10min,此时测量主梁下挠度。如此连续试验三次, 且第三次卸掉负荷后,主梁不得有残余变形,每次试验时间不得少于 10min。 于上述试验后,可作超额定负荷的 20%试车,方法和要求同上。 (3)动负荷试车 静负载试车合格后,方可进行动负载试车。 电葫芦提升额定负载做反复起升和下降制动试车,然后开动满载电葫芦沿轨道来回 行走 35 次。最后将满载电葫芦开到门架根部,让提升架以额定速度与大车轨道往返 23 次,并反复制动和启动。此时机构的制动器、限位开关、电气操作应可靠,准确和 灵活,车轮不打滑,机架振动正常,机构运转平稳,卸载后机构和机架无残余变形。 上述试车结果良好,可做超负荷 10%的试验,试验项目和要求与上述相同。 4.7.44.7.4 验收验收 各项试验合格,经北京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检测合格,报监理审批后,方可使用。 5 5 系统拆除系统拆除 5.15.1 拆除工艺流程拆除工艺流程 屋面拆除屋架拆除电动葫芦拆除操作平台拆除检修平台拆除主梁拆除 横梁拆除立柱拆除。 5.25.2 拆除方法拆除方法 采用汽车吊人工配合按以上顺序逐件拆除。 5.35.3 拆除安全注意事项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详见 4.5.3 内容。 6 6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6.16.1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1)已选择专业(分包)队伍具体实施该项工程。 (2)项目部安排安全质量专职人员负责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验收工作。 (3)必须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