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含解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下能力提升(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面是18951898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叙述有()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8473983%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发展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ABC D 2如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3民国时期,报头含“民”字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横三民”之称。“竖三民”是说“一脉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横三民”是说“齐头并起”,指民权国民新闻中华民报三报。当时报头含“民”字的报纸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B为了发动民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4近代中国一则广告宣称:“凡各国山川、人物、草木、鸟兽、胜景、奇事、战争、玩耍,无不完备,且活动如生。”“看看看,真极!看看看,奇极!”这则广告宣传的是()A修筑铁路 B创办报刊C放映电影 D开通电话5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6“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这是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曹先生与徐小姐在剧院看电影B张小姐基本上是乘坐电车上班C谭先生积极收集全国各地的战况D夏太太在家收看上海电视台的节目7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作“稀饭”,“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甚者更是直呼新文化运动又来了。下面对此有关评价错误的是()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B网络语言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语言交流,必将是文学领域的重大变革C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态度8互联网在改变人们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表现在()网上购物家庭办公网上炒股网银结算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创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中中国编辑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哪些人?报刊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10分)(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6分)(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着怎样的意义?(2分)课下能力提升(十六)1选B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此时还是清政府统治晚期,言论自由局面还未出现,故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A、C、D,答案选B项。2选D结合图片信息“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出书”等和设问信息“不能作为直接史料”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3选A 注意材料中“民国时期”这一时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所以民国建立后的报纸报头大多含“民”字。B、C、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4选C材料信息“活动如生”“真极”“奇极”详细地介绍了播放影片的内容与特点,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对电影特点的感受。故选C项。5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6选D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1943年的上海,上海电视台此时还没有出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视业才得到发展,故选D项。7选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均符合史实;B项说法太片面、太绝对,符合题意。8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互联网功能的正确理解。解答时既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记忆,同时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问题。9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和意义。第(1)问,第一、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回答;第三小问要结合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角度考虑。第(2)问,第一小问从报刊的宣传内容可总结;第二小问要依据材料二中的“报刊约120种”“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在北京上海湖南”“推动促进”等信息总结。第(3)问,需要注意限制词“自办”“当时”;要求依据上述材料,而不是回答报刊对社会的所有角度的影响。答案:(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方面,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方面,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