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乙酰苯胺的制备-精细1111-第五组.ppt_第1页
项目三-乙酰苯胺的制备-精细1111-第五组.ppt_第2页
项目三-乙酰苯胺的制备-精细1111-第五组.ppt_第3页
项目三-乙酰苯胺的制备-精细1111-第五组.ppt_第4页
项目三-乙酰苯胺的制备-精细1111-第五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报告三 乙酰苯胺的制备,组别:第五组 项目经理:林长耀 成员:吴志益、黄逸、徐艳,一、产品各种生产方法及技术特点,二、各种生产成本比较,1、苯胺乙酸乙酰化制备,2、微波法,三、列出各生产方法的原料的安全性、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毒性的相关数据、急救方式、需使用的防护措施以及三废处理方法,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 毒理:苯胺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生产中经皮肤吸入为主要途径。温度、湿度增加,吸收增加。入血后经氧化作用形成对氨基酚由尿排出。尿中对氨基酚量与高铁血红蛋白量平行关系。呼吸道吸入的少量苯胺以原形有呼吸道排出。苯胺的毒性主要与其代谢产物苯基羟胺有关,苯基羟胺很强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能力,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机体缺氧、溶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脏器损伤。,苯胺,包装储运 采用内层塑料袋、外层麻袋或帆布袋包装,每袋净重50kg。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防火、防潮。用汽车或火车运输均可。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定期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冰醋酸的毒性 属低毒类,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对眼、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较高浓度的乙酸气溶胶,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咽部刺激、咽干、鼻分泌物增加、鼻出血、头疼等刺激性症状。 眼睛接触:引起眼睑水肿、结膜充血。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出现化学灼伤,有水泡和疼痛。 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吸入乙酸蒸气或气溶胶可对人体产生慢性作用,出现咳嗽、咳痰、胸部紧迫感及鼻卡他鼻窦炎等症状。个别的接触者引起哮喘发作,局部皮肤发黑和角化、鼻黏膜和牙齿的腐蚀斑和贫血等。 火灾和爆炸 醋酸蒸气可与空气生成爆炸性混合物,直接造成火灾或释放出氢气,而造成火灾危害。着火时,雾状水、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并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冰醋酸,人身防护 吸入:当空气中蒸气浓度不明时,应佩带有黄色色标滤毒盒(罐)的防毒 面具。 皮肤: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急救 吸入:将患者移入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慢的水流冲洗患眼至少20分钟。 皮肤接触:迅速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充分冲洗污染皮肤。 口服:应以碳酸氢钠稀溶液作催吐剂。 储藏和运输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内。地坪须涂敷耐酸涂料。库温保持在凝固点以上,远离火源与氧化物隔离储运。,危险特征 本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安全措施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乙醇:,锌粉: 健康危害: 吸入锌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锌烟雾可致金属烟雾 热,症状有 口中金属味、口渴、胸部紧束感、干咳、头痛、头晕、高热、寒战等。粉尘对眼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长期反复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健康危害: 吸入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高剂量摄入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骨髓增生。反复接触可发生紫绀。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致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乙酰苯胺:,保护措施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包装与运输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苯胺废水的处理: 对苯胺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其中,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和萃取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超声波降解法和电化学降解法。而化学法和生物法不能够回收利用苯胺,且化学法成本高,生物法需要对废水进行大量稀释:物理法虽然能够回收苯胺,但其存在吸附剂再生困难和反萃取工艺繁琐等缺点,不适宜工业化应用。 工艺上采取的方法是以物理化学处理为核心,通过物化+生化的组合有效地去除了COD及特征污染物硝基苯、甲苯,选择方案:乙酰化制备苯胺 选择原因:1)该方法反应容易控制,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节能环保 2)乙酰氯和乙酸酐与苯胺反应过于激烈,不适用于实验室。 3)对真空酸和苯胺的回收利用率最高,产品成色较好符合行业标准。,四、合成路线选择结果,(1)产品的用途 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和防腐剂。用来制造染料中间体对硝基乙酰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苯二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量用于制造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乙酰苯胺也用于制硫代乙酰胺。在工业上可作橡胶硫化促进剂、纤维脂涂料的稳定剂、过氧化氢的稳定剂,以及用于合成樟脑等。还用作制青霉素G的培养基。,五、产品的用途以及原料、产品的理化常数指标,(2)理化性能常数,六、实验操作草案,仪器 四口烧瓶(250mL) 刺形分馏柱 直形冷凝管 接液管 量筒(10mL) 温度计(200) 烧杯(250mL) 吸滤瓶 布氏漏斗 小水泵 保温漏斗 电热套 药品 苯胺 冰醋酸 锌粉 活性炭 步骤 酰化 1、在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2.5 ml新蒸馏的苯胺、12ml冰醋酸和0.25g锌粉。 2、立即装上分馏柱,在柱顶安装一支温度计,用小量筒收集蒸出的水和乙酸。 3、用电热套缓慢加热至反应物沸腾。 4、调节电压,当温度升至约105时开始蒸馏。维持温度在105左右约30min. 结晶抽滤 5、在烧杯中加入100ml冷水,将反应液趁热以细流倒入水中,边倒边不断搅拌。6、冷却后抽滤,并用少量冷水洗涤固体,得到乙酰苯胺粗品。,七、原料、产品的分析测试草案,苯胺 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法(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 仪器:细管电泳仪 二级阵列检测器 DED分光光度(通过重氮化偶合反应) 锌粉 分析方法: 光度分析法 醋酸 分析方法:酸碱滴定法 仪器:滴定管、移液管 乙酰苯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