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提升(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提升(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提升(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提升(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提升(十)模块命题角度考频考情说明政治(2018全国,41)新时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治理5年2考1.从模块内容看,新时期的经济是考查的重点。政治、思想科教文化较少考查,但不可忽视。经济主要考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影响;政治链接考查较多。2.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考查,非选择题主要是从链接角度命题考查。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新时期重要经济政策或举措的特点、影响及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影响等。(2014全国,41)从史学研究特征变化的原因角度考查新时期拨乱反正经济(2018全国,31)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化5年6考(2017全国,31)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愿望(2016全国,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2016全国,40)现代中国移民特点的原因(改革开放)(2015全国,41)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2014全国,41)从史学研究特征变化的原因角度考查新时期对外开放思想文化(2017全国,31)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特点5年1考主题一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和平崛起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和”为核心的外交理念【主题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始终是中国外交的渴望与诉求,“和”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中。我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经历了从“一边倒”“一条线”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和谐世界”“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和平外交理念也不断得到丰富、深化与发展。【针对训练1】 (2018安徽亳州期末)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表,影响四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关系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A.国际格局的走向 B.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的角逐 D.政治领袖的智慧解析观察表格信息,可知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故选C项。两极格局下美苏实力在不同时期是不尽相同的,国际格局的走向不是影响因素,A项错误;中苏由同盟关系到破裂到修好、中美关系的变化说明意识形态的分歧不是主要原因,B项错误;政治领袖的智慧是影响因素但非主要因素,D项错误。答案C主题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新时期社会主义探索的经济理念【主题综述】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繁荣发展。(2)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针对训练2】 (2018安徽合肥质检)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A.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B.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C.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D.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解析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说明国家对电视媒体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变革,故选A。题干只是涉及中国电视媒体一个行业,并不能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束,况且到目前为止,国家对经济的运行还是以宏观调控为主,B项错误;1993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材料时间“19781991年”不符,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项错误。答案A突破压轴大题图文分析类开放探究题(2015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份法定假日天数 节假日1950199520002008元旦1111春节3333劳动节1131国庆节2233星期日1111星期六111清明节1端午节1中秋节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解答模板第一步:判断题型及题眼:本题为表格类历史说明型材料解析题,解题的题眼是“变化趋势(我国节假日变化)”。第二步:审设问,理思路:本题要求指出(节假日变化)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解答限定为:指出(我国节假日变化趋势),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解答首先要审读材料信息,注意材料涉及的1950等四个时间节点法定节假日天数的变化等,从“是什么”角度观察题干材料表格,指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其次从“为什么”角度,结合所给材料信息,选取任一趋势,结合史实从经济发展角度对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第三步:组织答案:紧扣信息,迁移所学(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等),指出其变化的趋势,从经济变化、时代背景角度分析说明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地图类历史分析的解答思路基本还是信息提炼(从材料中直接获取)分析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回答原因或影响),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角度回答。(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