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同步测练.docx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同步测练.docx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同步测练.docx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同步测练.docx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同步测练.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延安一、基础演练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一盏(zhn) 登时(dng) 糜子(mi) 油馍(m) 脑畔(pn) 眼眶(ku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B红旗飘飘把手招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解析:A项中“历”应改为“害”;C项中“窖”应改为“窑”;D项中“废”应改 为“费”。)3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D)(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在心窝上。(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定宝塔山。(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在亲人怀。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 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B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解析:B项第一个“?”应改为“,”;C项“说道”后的“:”应改为“,”;D项中“史记”是一部书,应加书名号而非引号。)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国内外大型展会成为柳州螺蛳粉拓展市场的重要舞台,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柳州螺蛳粉正朝着百亿元“名小吃”的目标迈步前行。B我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发迈出了新步伐,跨上了新台阶,其中由广大消费者参与试驾的宝骏E100在大街小巷风头正健。C三江县林溪镇平岩村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获此荣誉的乡村。D柳江区挂牌成立,极大地拓展了柳州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布局,为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增添新的动力。(解析:B.语序不当,应将“研发”与“生产”互换位置;C.成分残缺,在“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后加上“称号”;D.搭配不当,可将“和城市布局”删去。)6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解析:A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7你校正在开展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请你写出 记忆最深刻的一副春联。上联:_下联:_横批:_【示例一】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四季常安 【示例二】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万象更新(2)下面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的两幅获奖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鲜明,不超过60字。 【示例一】我喜欢第一幅。画面由灯笼和书法“春”字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来年吉祥喜庆、生活红红火火,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示例二】我喜欢第二幅。画面由粽子形成的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二、同步解读阅读全诗,回答问题。8回延安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全诗共五个部分,试着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第一部分:回延安,激动满情怀;第二部分:忆延安,圣地养育我;第三部分:会亲人,欢聚话今昔;第四部分:逛新城,旧貌换新颜;第五部分:赞延安,圣地大贡献。9“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运用比兴手法。意思是当年在延安我们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一面生产,一面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0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什么。毛主席在枣园手书巨著,他的光辉思想似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11结合作者贺敬之的经历,谈谈作者为什么把延安比作“母亲”。贺敬之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可以说是吃延安的小米饭、喝延河水长大的,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他的心目中,延安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三、课外拓展三门峡梳妆台贺敬之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呵,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12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排比)(2)昆仑山惊邙山呆(拟人)(3)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对偶)(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引用)13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连接起来的?第一部分(14节),写黄河的旧貌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第二部分(59节),写黄河的新颜,即新时代治理黄河后产生的巨变,然后展望黄河未来的前景。诗人巧妙地运用“黄河女儿”这一形象将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起来。14“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相对比的句子。这两句既是指梳妆台上的“明镜”被乌云所遮,不能透出光明,梳妆台上的金钗为黄水所吞没;又是指黑暗统治暗无天日,黄水滔滔,泛滥大地,给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