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doc_第1页
浅谈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doc_第2页
浅谈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doc_第3页
浅谈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doc_第4页
浅谈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对技术外溢的防范【摘要】技术优势被视为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各种法律、法规同国际接轨,跨国公司采用的保密措施将越来越有效,“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所提出的观点是我国政府和企业不能过分依赖外溢渠道,自力更生仍应是主旋律。【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外溢;垄断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直接投资(FDI)成为主要的资本流动方式,也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外部资源的主要渠道。除了可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提高投资质量以及缓解东道国的就业压力外,FDI的大量进入对东道国另一重要影响便是其技术的外溢效应。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一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国内企业通过向外资学习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创新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增强而产生的效应。不同于作为交易行为的技术转让,外溢作用更强调非自愿的外部效应,其结果是“本土公司获得的利益的增加,而外资企业不完全占有由于其进入和存在而带来的东道国企业由于效率整体和局部的提高而带来的利益”。一般而言,技术外溢的渠道包括外资和本地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而引发的关联效应;外资对本地公司的示范吸引本地公司对先进技术的模仿;东道国人员流动形成的技术传播等。 我国曾经实施20年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即在鼓励三资企业产品出口创汇的大前提下,允诺外方在国内市场销售相当比例的产品,以扩大国外先进技术的转移与外溢效应。此一战略当时在企业界及学术界获得相当广泛的支持和认同,并逐步成为有关部门制订一系列外资战略与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近年来许多实证分析却发现,在大量市场份额被跨国公司占领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外溢渠道获得的技术提升并不与之成比例,“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与我国原有技术水平、国内各产业竞争度、本土企业学习努力程度等因素相关,而另一方面也是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则是作为技术源头的跨国公司对待技术外溢并不如预计的那般“顺其自然”。 一、跨国公司的防范措施 从最早的垄断优势理论开始,技术优势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作用一直被反复提及:海默认为,各国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规模经济方面的相对优势决定了直接投资的流向及多寡,决定了一国是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还是主要的直接投资接受国;凯夫斯(R.E.Caves)的观点则是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主要体现在利用其技术优势使产品发生异质化,这种异质化使得跨国公司保持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其垄断优势;巴克莱等人在内部化理论中强调市场的不完全,尤其是知识等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会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丧失或无法发挥,企业通过建立内部市场可以使其优势获得最大收益。总之,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能否维持和垄断这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营的成败。作为非自愿转移形式,外溢效应使技术的外流脱离了跨国公司的掌控,本土企业不必支付相应的租金就能获得技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并对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构成威胁。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果明显有悖于投资的初衷,因此除了通过创新、积累以不断获得先进技术外,跨国公司必然会采取措施对这些先进的技术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泄漏和外溢。 (一)技术转移限制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企业时一般会向其转移一些技术,这既是开展正常生产的需要,也是同东道国企业竞争的筹码。为了在获利的同时不以失去对技术的控制为代价,跨国公司会谨慎选择转移的技术,尤其是在东道国政府限制独资方式的情况下。 1转移非核心技术。非核心技术是指已处于成熟期并且对产品和生产过程不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比如生产线的操作、最终产品的组装技术等。跨国公司常见的做法是采用母国中心化的运作模式:研发环节,母公司致力于基础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全球推广,而子公司则主要负责技术的当地化;生产环节,核心零部件和产品的核心生产过程与关键环节主要在母国进行,而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产品的最终成品组装生产被放在国外。 2转移非独立技术。根据Chesbrough和Teece的分类,技术可分成系统(必须结合各种技术才能生产)和独立(完全独立于其他技术)两种类型。如果跨国公司将系统技术在全球的子公司中分散,那么无法掌握其他配套技术的某一子公司只能依赖于母公司的全球调度,东道国企业也不可能通过外溢获得完整的技术进而形成竞争力。 Mark V.Cannice,Roger(Rongxin) Chen,John D.Daniels于2003年调研了在东亚地区投资的9家美国IT公司(有6家在中国投资)。调研结果显示,其中6家企业转移了非核心技术,7家企业转移了非独立技术,保守的4家转移的既是非核心技术又是非独立技术。一位经理对此坦言“我们必须保证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永远不能接触到ROM的编码技术,他们要做的仅是把这种代码加入到电脑中。” (二)专利包围 2004年6月,我国商务部向国内企业发出警告,警惕跨国公司欲借专利技术包抄中国。这个警告并非“杞人忧天”。根据商务部调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不少技术含量高,外溢效应强的产业领域,外资申请的专利已占据优势地位,例如在高新技术领域,国外发明专利授权所占比例是:航天航空88%、电子信息75.9%、新材料和新能源56.5%、生物医药55%、其他高新技术51.5%。 众所周知,专利是技术垄断的合法化和制度化,是法律授予的并且可以依法行使的一种权利。专利权人有权在专利技术的有效期限内享有对该项发明进行创造、使用和销售其产品的专利权,并可将其专利转让给别人,或把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别人。任何第三者如果要利用该项发明进行创造、使用或销售产品,都必须事先征得专利权人的许可并要付给一定的报酬。事实上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专利已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它已经逐渐演变成企业商业竞争的一种策略,成为游戏规则的一个新的筹码。跨国公司每年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就是为了巩固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是绝对不会允许其他企业无偿盗用其成果的。然而由于国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占有率不高,跨国公司很难与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于是跨国公司就采取了“放长线,钓大鱼”的办法。首先,在中国内地实施专利布局,然后等内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之后,准备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时,再向其提起专利诉讼,追索高昂的专利使用费。这时国内企业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要么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要么退出市场。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境内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就已狼烟四起。类似于2002年DVD事件的专利案一再向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日臻完善,相对缺乏创新能力、对从外溢渠道获得的技术仅停留在简单复制阶段的国内企业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遭遇专利大棒。跨国公司将凭借专利垄断技术,进而垄断标准和市场不断打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独资化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初期,由于对市场的不熟悉以及中国的法律限制,合资成为其主要的投资和经营方式。十几年后,已积累了大量经验的跨国公司不再满足于和中资分享经营控制权,纷纷对其设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追加投资或者对中方施加压力要求增资扩股,掀起了一股合资企业独资化的浪潮。如宝洁与北京日化二厂分道扬镳,并给自己广州一家合资企业象征性地留下1%的股份;西门子对中国境内多家合资企业发力增资,使其旗下45家合资公司控股率达到90%以上等等。现在,我国政府在加入WTO议定书中明确承诺,对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关税配额的分配或对进口、进口权或投资权的任何其他批准方式,不以下列内容为条件:是否存在与之竞争的国内供应者;当地含量、补偿、技术转让、出口实绩或在中国进行研究与开发等类型的实绩要求。借此,跨国公司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从2000年起,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中,独资企业超过合资企业;2001年,外商投资新设立的项目中,独资企业占60%以上。 跨国公司青睐独资事出有因。根据内部化理论,实施独资控股战略可以规避双方企业在制度、文化、经营理念等诸多方面差异导致的摩擦和矛盾,使海外投资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战略,另外它也有助于实现先进技术转移的内部化,最大限度地防止技术的泄密。正如Hill指出的,各种进入方式中,技术非自愿扩散的风险从低到高依次为独资、合资、许可证。相较于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中东道国人员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的学习、模仿技术然后使其迅速扩散,只拥有部分所有权的跨国公司并不能对这些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即使仅从技术安全角度考虑,一旦政府管制松懈,跨国公司就有动力实现独资化,减少技术外溢,切断中国希望通过合资获得技术的道路,拉大与中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知识产权优势。 随着外商投资独资化愈演愈烈,中外合资企业越来越少,发生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平台和载体在减少,承接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的中方主体也在减少,所以尽管外商独资企业会在我国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但对我国同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将大大降低。 (四)公司内贸易 为了防止在和本土企业的配套环节中出现技术外溢,一种倾向是将原来的配套企业一起引到东道国,形成相对封闭的生产链,减少技术外溢;另一种就是通过公司内贸易。所谓公司内贸易是指一家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在国际间流动,这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之间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交易活动。 内部贸易的发展主要源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加强垄断优势的需要。交易成本包括谈判费用、签约费用、履行合同的费用及搜寻相关信息所需的费用等等。如果贸易通过市场来进行,那么跨国公司就必须与东道国相关的公司进行谈判,签订合约,还要考虑到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等相关政策的影响,这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交易双方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了最终完成协议,跨国公司可能还要付出高昂的监督成本。与此相比,一些产品特别是公司的中间产品、设备、技术等在公司内进行转移就能节约这些交易费用。除此以外,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其公司特定垄断优势的重要策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垄断着先进技术和知识的跨国公司,如果把技术和中间投入品置于外部交易中,那么,它们拥有的技术优势就可能被竞争者所仿制。为了维持这种优势,跨国公司一般都通过内部贸易形式进行中间品尤其是核心部件的转移。M.Casson通过研究发现研究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如电子电器、化学、药品等)的内部出口率要比研究密集度较低的产业(如建筑材料、食品、纺织等)的内部出口率高,原因就在于前者在海外经营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上拥有某种优势,因此这类公司的内部化收益要远大于后者。 由于内部贸易的自身特征及由此而带来的统计上的困难,我们无法得到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贸易的确切数字,但下面几个简单的数字足以让我们看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贸易在我国的巨大规模: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比例约为1/2;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一直在1/3左右;外商投资企业的作为投资的设备及相关物品的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例一直在1/3左右,而且近些年来每年具体数字相当于当年引进实际外资额的1/2(孙国辉,2004)。如此大规模的内部贸易不仅减少了本土企业对中间品、最终产品实施模仿、反向工程从而获取技术的可能,也使得我国的上下游企业丧失了通过关联效应提高质量、技术的机会。这种关联效应包括诸多方面:跨国公司帮助未来的供货商建立生产性设施、为改善供货商产品的质量或促进其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帮助或信息服务、提供或帮助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提供组织管理上的培训和帮助等等。 二、结语 不可否认,外资的纷至沓来确实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本土企业在与外企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受益颇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个经济主体,趋利的本性将驱使外企保留先进技术以维持竞争优势,所以盲目地相信“一个国家需要的技术可以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