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偏离量表编制及其军队青年常模.doc_第1页
社会认知偏离量表编制及其军队青年常模.doc_第2页
社会认知偏离量表编制及其军队青年常模.doc_第3页
社会认知偏离量表编制及其军队青年常模.doc_第4页
社会认知偏离量表编制及其军队青年常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认知偏离量表编制及其军队青年常模 作者:张倩,杨小柳,黄秀琴,何晓冰 【关键词】 异常心理评估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deviation by using social cognitive processing theory. MATHODS: Some maladaptive social behaviors, such as aggression and depression, were formed through mental process behavioral response linkages and were related to special knowledge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Mode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duct disorder and depression”(Dodge, 1993), deviant behavi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the early experiences,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the ways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ased on this model, a 51itemed of Social Cognition Bias Scale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aggressi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11606 Chinese military youth were tested with the scale. RESULTS: Th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cale was .81. Its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with 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subscales was over 066. The discriminant validation revealed that high score group showed decreased speed and accuracy in processing interhemispheric cooperative task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Our 51itemed of Social Cognition Bias Scal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or this large sample in setting military youth norms. 【Keywords】 cognition ;bias;psychopathological Assessment;norm;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摘要】 目的: 使用社会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来评估行为和心理偏离.方法: 适应不良行为如攻击和抑郁等是通过心理加工行为反应联结构成的,并与特定的知识结构有关.按照“品行障碍和抑郁的发展模型”,行为偏离与早期经验、知识结构和社会信息加工相联系.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51题的社会认知偏离问卷评估攻击、抑郁和焦虑.11606名中国军事人员完成了评定,收回有效答卷10 891,有效率是938%.结果: 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其与中国人个性评定量表相应分量表的校标关联效度均在066以上.该问卷的区分效度显示高分组在加工两半球协同任务时其速度和精确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该问卷作为青年军人常模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关键词】 认知;偏离;异常心理评估;常模;可重复性,结果 0引言 社会认知指个体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推测与判断过程.社会认知过程依据认知者的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它是认知者与社会刺激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社会行为的基础 .由于个体常常根据自身经验和已形成的认知定势对他人的社会行为进行感知,因此推测与判断时往往发生偏差,造成错误与偏见1 .心理病理社会认知机制的基本观点认为,认知和认知过程决定偏离行为或情绪;Bandura、Beck、Dodge的社会认知理论观点得到广泛认可.本量表的理论基础基于Dodge的理论模型2.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调查统计样本为11606人,男性11529人,女性77人;干部108人,余均为战士.年龄1438岁,平均1874148岁. 1.2方法 1.2.1社会认知偏离问卷编制的相关理论Dodge3在总结大量儿童攻击和抑郁行为社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品行障碍和抑郁发展的社会认知机制”,认为,个体对情境刺激的行为反应是一系列加工步骤的结果.而适应不良机能中的社会认知加工在每一步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由不同错误的认知导致了各种行为和症状.Dodge的理论模型强调用社会认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推断可能产生的行为,即攻击行为和抑郁行为几乎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每一步都出现偏置.这一理论曾在儿童攻击行为群体获得实验研究的支持4.由于社会认知的形成和习惯化是长期的过程,因此认知偏离与心理行为异常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应适用于成人群体. 1.2.2 社会认知偏离问卷的构成以Dodge提出的心理异常的社会认知机制框架图,作为编制社会认知偏离问卷的理论依据,并在这一模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有关焦虑的描述,设计了社会认知偏离问卷(简称认知问卷).共51道是非题,从3个部分,11个方面,对具有攻击、抑郁和焦虑3个维度的社会认知偏离进行评定.该问卷中,一些题目为某一特征维度独有,一些题目为两种特征维度或所有特征维度共有.其中攻击分量表24题,抑郁分量表23题,焦虑分量表20题.问卷内容涉及的方面有: 早年经验9题: 包括负性经历、依恋模式、榜样类型; 认知结构16题: 包括社会图式、社会技能、自我防御; 评价和选择26题: 包括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信息采择、决策读取、结果预期等. 2结果 2.1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2.1.1总体描述性统计结果有效样本10 891人,其中男性10 815人,女性76人;总均分为1389640,分布系数为090,最大值为48分,最小值为1分. 2.1.2分量表描述性统计结果攻击、抑郁、焦虑3个分量表的统计样本分别为11183、11199和11227;3个分量表的平均分依次为546318,625312和529294;分布系数分别为099,099和066. 2.2信度 2.2.1内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认知问卷总分及各分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系数见Tab 1.表1认知问卷内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略) 2.2.2重测信度随机对221人在20 mo后进行重测研究,以及对68名参加实验研究的被试20 mo后进行重测研究,其相关系数见Tab 2.表2认知问卷重测信度系数表(略) 2.3效度 2.3.1校标关联效度认知问卷的总分和各个分量表分与中国人个性问卷(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CPAI)5中相应的分量表分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问卷总分与CPAI量表的反社会分量表分、抑郁分量表分、和焦虑分量表分的相关均在071以上,认知问卷攻击分量表分、抑郁分量表分、焦虑分量表分与CPAI量表相应分量表分数的相关均在066以上;另外,认知问卷各个分量表分与其总分之间的相关则均在082以上.结果显示该问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Tab 3).表3认知问卷与CPAI相应量表分相关(略) 2.3.2实验效度选择认知问卷总分33分,即高于常模群体99位百分点,且攻击分量表、抑郁分量表和焦虑分量表分各自分量表常模99位百分点的被试20人(男性)组成高分组.在高分组同一个单位,选择攻击分、抑郁分或焦虑分其中之一,位于常模1位百分点的被试23人(男性)组成对照组.两组被试参加在有干扰和无干扰条件下,大脑两半球协同功能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1中,在白噪音干扰条件下,高分组完成两半球图、字Stroop效应协同任务时加工精确度较对照组降低,两组差异显著(Tab 4);研究2中,在白噪音干扰条件下,高分组完成两半球真、假汉字组拼协同任务时较对照组反应时增加,同时,高分组错误率较对照组增加,两组差异显著.两实验研究需控制协变量,故采用方差分析,其统计结果见Tab 46.表4白噪音条件下图、字Stroop效应实验和真、假汉字组拼实验中两组之间差异(略) 2.3.3区分效度参加实验研究的高分组和对照组前、后两次间隔20 mo的认知问卷分数进行比较并做t检验统计,结果总分及各个分量表分在两组之间均显示差异显著.对两组被试自我报告的军事成绩指标的构成(分为优、良、中、差)进行2检验,对照组的军事成绩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统计差异显著,结果见Tab 56.表5高分组与对照组社会认知偏离分及军事业绩分差异(略) 3讨论 有关社会认知研究的取向,是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范式之一7.因此,社会认知的有关理论不仅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同时也在偏离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得到扩展.例如Beck在研究抑郁情绪的同时,提出抑郁患者所特有的认知偏离模式,一种歪曲的自动思维和功能障碍性思维;并以此建立了针对矫正导致抑郁认知障碍性思维的一整套认知治疗.Bandura 及其研究小组则在长期研究攻击行为的基础上提出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强调个体所拥有的信念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作用.Dodge也在对攻击行为儿童群体进行大量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这一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根据Dodge的理论模型,个体通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形成独特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就攻击行为和抑郁而言,其在个体内部所存在的认知结构和认知信息加工方式会截然不同,最终由于这些差异导致不同的特定行为.Dodge的理论在近年还不断得到他本人研究的细化和扩展8,9,以及许多他人研究的支持性旁证10,11. 社会认知偏离问卷根据Dodge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而编制,旨在从社会信息加工的角度评估非适应行为及心理偏离,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及特征性的组成成分.问卷总分和3个分量表分数的应答分布均为正偏态,其中总分、攻击分量表、抑郁分量表的偏态系数较为高,对偏离行为敏感. 本文中样本有很高的年龄同质性的条件下,认知问卷的一致性信度达到较好水平.由于社会认知涉及早期经验,知识结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等较稳定的认知因素,因此与个性特征的关联紧密.该问卷与CPAI人格问卷相应的分量表之间有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显示较好的准则关联效度.20 mo的重测信度仍较好.将高分组与对照组首次测验及20 mo后的重测分数之间样本均值相比较,各分量表分数差异非常显著,也提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远期效度.该量表还获得了军事业绩等效度指标,可有效验证量表的区分效度.此外,该研究还提供了用于区分高分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的实验研究的效度指标.实验研究提示在一定干扰条件下,社会认知偏离组与一般人群之间存在差异.综上所述,该问卷编制及其在青年军人群体中的大样本研究,其结果可为青年军人常模的建立提供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社会认知偏离问卷基于社会认知偏离而编制,对攻击、抑郁、焦虑等非适应行为及心理偏离进行评估.研究样本量大,群体针对性强.其青年军人常模可提供军队对于攻击、抑郁和焦虑等风险行为等进行筛选、评估使用.量表只有51题,简洁易懂,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7. 2 L.A.珀文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05-418. 3 Dodge, K.A.(1993). Social-cognitive mechanis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duct disorder and depressionJ. Ann Review Psychol, 1993; 44: 559-584. 4 张倩, 郭念锋. 攻击行为儿童大脑半球某些认知特点的研究J. 心理学报,1999;31(1): 104-110. Zhang Q,Guo NF.Studies of cerebral hemispher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 of aggressive behaviorJ. Acta Psychol Sinica, 1999;31(1): 104-110. 5 宋维真,张建新.编制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意义与程序J. 心理学报, 1993;25(4): 400-407. Song WZ,Zhang JX.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cess of developing 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CPAI) J. Acta Psychol Sinica, 1993;25(4):400-407. 6 张倩.不同干扰条件下社会认知偏离者两半球协同功能研究 D. 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4. 7 Funder , David C. PersonalityJ. Ann Review Psychol, 2001; 52:197-221. 8 Dodge KA,Lansford JE,Burks VS,et al. Peer rejection an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factors in the develo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