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张力疝修补84例临床体会【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腹股沟疝随着近代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腹股沟疝修补术强调尽可能保存解剖功能使其保留接近正常的腹股沟疝防御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有了较大的变化,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成年人疝,因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1。传统的疝修补术存在10%15%的高复发率2,人造网片及网塞的临床应用使疝修补手术向无张力的方向发展得到普及。临床应用20年来大幅降低了复发率,但仍有1%5%患者术后复发3。本文随机抽取84例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2005年8月2008年8月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84例腹股沟疝,疗效肯定,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2008年8月我院收治腹股沟疝及复发疝患者84例,男64例,女20例,年龄5584岁。其中斜疝60例,直疝9例,其中双侧疝2例,复发性疝3例,股疝10例。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增生症6例。 1.2 材料 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均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即网塞和补片。 1.3 手术方法 采用局麻或椎管内麻醉,选用腹股沟疝斜切口,按传统方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上下无须广泛分离,钝性分离提睾肌找到疝囊,游离精索,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部,小疝囊不作切开,直接将疝囊经内环口翻入腹腔。疝囊较大时则行疝囊横断,远端不做处理,近端分离后高位结扎或封闭后内翻折入。将锥形充填物充填入疝环内,充填物外瓣边缘与腹横筋膜平行,周边缝合固定。如果疝环4 cm直径则应置放2个网塞,塞间、外围予以缝合固定并用腹横筋膜略加包埋以固定其位置。提起精索,于精索后平铺网状补片,覆盖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四周固定,补片下缘与腹股沟连续韧带缝合到内环侧方。补片上侧与腹内斜肌或腹横肌腱膜用可吸收线做间断缝合。补片外侧容留精索通过后两尾端缝合重建内环口。对直疝和后壁损坏较重的斜疝、复发疝,补片外缘与耻骨梳韧带予以缝合固定,即仿Mcvay氏修补法以求彻底关闭肌耻骨裂孔。最后关闭腹外斜肌腱膜,缝合外层组织至皮肤。 1.4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术后伤口常规压沙袋68 h,离床活动,2448 h后可做轻微活动,79天切口拆线。 2 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2例出现局部肿胀,经治疗后35天症状消失。本组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均无不适症状,无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传统手术方式存在着非生理解剖性的高张力修补这一致命缺陷,用邻近的已有缺陷的组织修补后壁,使疝修补术后更易复发;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缝合,既是不同组织间的缝合,又是不在同一解剖位置上的组织之间的强行拉拢缝合,结果张力过大,不符合外科手术原则,不能产生真正的愈合,修补术后留有大量线结,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几率。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的解剖为基础的,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修补时可做到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而且对合不具有张力,使其更加符合机体生理,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4。其特点为: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无需广泛的腹股沟区解剖,创伤小;完全封闭疝门,阻塞了疝出途径;同时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分散了腹腔对腹股沟区的压力;保障了无张力的疝修补术,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术后恢复迅速,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无痛苦;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此术式为治疗腹壁缺损较大的腹股沟疝及复发疝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以下几点体会:(1)充分地暴露及精细的解剖,满足探查及修补的需要,确保植入物放置的精确性及覆盖的范围,小切口手术并不等于微创;(2)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止血,防止切口感染修补失败;(3)精索游离要充分,否则平片补片孔径小将精索卡压太紧,术后会引起阴囊水肿及睾丸的血液循环障碍;(4)正确判断疝环的边界,固定网塞于疝缺损边缘且有足够强度的组织之上,并适当地重叠;(5)网片及网塞均需确切缝合,缝合间距不应过大,并合理使用缝线。 无张力疝修补术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正常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该术式不但拓宽了手术适应证,简化了手术步骤,且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而且不需要增添特殊设备即可开展,笔者认为此手术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以造福于广大的疝病患者。【参考文献】 1 侯利民,姜洪池.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113.2 Schumpellck V,Treutner KN,Arlt G.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adults.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