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ppt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ppt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ppt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ppt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四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元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三 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五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史,世界史,必修一 复习铺面,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串线,一、早期的 政治制度 (夏、商、周),1、世袭制 2、分封制(分封对象、权利、义务、评价) 3、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1、君主专制 (皇权与相权) 2、中央集权制 (中央与地方) 3、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4、监察制度: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前期)、消极影响(后期),趋势?,秦: 汉: 唐: 宋: 明: 清:,秦: 汉: 元:,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度,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地理环境,进程:,机构:,影响:,评价:,古罗马法制,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梭伦(基础)克里斯提尼(确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得:,失:,公民有民主权利,促进经济文化繁荣 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维系帝国统治,对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影响深远,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历史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范围、实质,习惯法 公民法(十二铜表法成文法起点) 万民法 民法大全(总结完备),发展过程:,君主立宪制,首相,皇帝、宰相 (权力中心),民主共和制,总统 (权力中心),总统,议会,国会,议会 (权力中心),议会,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总统制与议会制的混合,1.都实行代议制民主 2.都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3.都实行政党政治,英: 德:1871年宪法,美:1787年宪法法:1875年宪法,三、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三单元总结: 趋势: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 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三点认识:必然性,曲折性,传统与国情 四部法律文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五点特征:都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都实行政党政治;都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确立国家政体;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民主政治历程。,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侵略(帝)反封建,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工业化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社会,列强的侵略,四、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919,1840,1860,1895,1911,1915,1900,政治:,两次鸦战,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资产生,民资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思想:,师夷思想,体用思想,维新思想,共和思想,民主科学,八国联军,清末新政,太平天国,洋务工业,五四运动,马中国化,义和团运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高潮:辛亥革命,1、背景 2、主要过程 3、历史意义(性质、功绩、局限),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武昌起义的爆发 中华民国的成立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的颁布,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观念 社会生活,五、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理论) 二、巴黎公社 (实践) 三、十月革命 (现实),1、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意义),经济基础(基本条件) 阶级基础 理论基础(三大理论来源) 实践基础,1、背景 2、成立,革命措施 失败的原因(主观、客观、根本原因),1、二月革命掘沙皇(革命性质) 2、四月提纲指方向 3、七月流血抛幻想 4、十月革命现曙光(革命性质、意义 对俄国、对世界),专题一 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二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三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中国史,世界史,必修一 复习铺面,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序图,1919,1927,1921,1924,1935,五四,中共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 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31,1934,1936 1937,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建立,遵义会议,1937,1945,1937.9,1940,1948,抗日战争(1937.7-1945,9),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10),1946.6,1947,1949.1,重庆谈判 内战爆发,日本投降,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 三大战役,解放南京,1949.4,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初期 的政治建设 二、文革时期 的政治建设 三、新时期的 政治建设 四、“一国两制”,1、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的史实 3、三大政治制度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制 (根本)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与法制遭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文革原因危害) 教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2、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 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人大政协制度的完善 基层民主制度,1、理论:“一国两制”的含义和构想的形成过程 2、实践,港澳回归的史实 台湾问题(由来、促进、阻碍因素),三、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两极格局 二、多极化趋势,1、背景 2、形成过程 3、特点: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4、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雅尔塔体制 两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矛盾加剧(根源) 两国力量势均力敌,序幕:铁幕演说 正式开始:杜鲁门主义 冷战对峙,政治:杜VS共 经济:马VS经 军事:北约VS华约,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一超多强” 的表现 3、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西欧(欧共体欧盟) 日本(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 俄罗斯 中国 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运动),“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多极化趋势发展,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 的外交 (50年代中期)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70年代) 第三次建交高潮 (一大片) 三、新时期的外交 (改革开放后),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外交政策 3、外交活动,“另起炉灶” “一边倒” (含义)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第一次建交高潮(体现“一边倒”)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及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